笔底生风写古今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8993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底生风写古今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笔底生风写古今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笔底生风写古今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笔底生风写古今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笔底生风写古今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笔底生风写古今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笔底生风写古今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底生风写古今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笔底生风写古今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936年2月苏联版画展在上海开幕时,鲁迅撰文《记苏联版画展览会》,以热情的文字,评价苏联版画“真挚,却非固执;

美丽,却非淫艳;

愉快,却非狂欢;

有力,却非粗暴;

但又不是静止的,它令人觉得一种震动……”正是在他的推动下,苏联版画给予我国新兴的木刻运动和延安木刻艺术以助力。

20世纪30至50年代,另一位大力介绍俄罗斯美术的文化革新家是徐悲鸿。

1934年,他受政府委托,到法国、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苏联五国举办中国画展。

后来他在《在全欧宣传中国美术之经过》一文中,热情洋溢地介绍了苏联美术界和观众对中国美术的浓厚兴趣。

1936年,徐悲鸿著文《苏联美术展览前序》,用“新鲜”二字来形容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联美术的勃勃生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文艺界将苏联的现实主义当做楷模,许多优秀的俄罗斯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著作被翻译成中文,俄罗斯美术也从各个渠道被介绍到中国。

1955年,北京、上海举办了大规模的俄罗斯美术展览会,展品中有十月革命前的经典作品,也有十月革命后的新作,受到中国艺术界和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上世纪50年代初,在全国一片向苏联学习的热潮中,我国政府采取了两大措施,引进苏联美术的经验和成果。

一是由文化部邀请苏联专家来中国讲学,在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全国油画训练班(1955年—1957年)和雕塑训练班(1957年—1959年)。

苏联政府选派在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任教的油画家马克西莫夫和雕塑家克林杜霍夫来华任教。

尤其是油画训练班,在美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参加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有来自全国各高等美术学院和美术机构的中青年画家,其中有后来成为我国油画艺术领军人物的靳尚谊、詹建俊等。

马克西莫夫侧重于油画基础和创作两个方面的传授和指导。

他重视油画教学程序,即科学的、循序渐进的油画写生步骤,尤其注重训练学生掌握造型结构的能力。

在深入生活、搜集素材的基础上,他悉心指导学员从酝酿、构思到定稿的全过程,按照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要求作品思想性与审美性统一。

学员们经过两年的严格训练,后来绝大多数都成为中国油画界教学和创作的骨干。

我国政府采取的另一重要举措,是派遣留学生到苏联学习美术。

从1950年到60年代初,我国派遣了30多名留学生到苏联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学习和进修油画、雕塑、版画、舞台美术和美术史论专业。

这些在国内已有基础的青年教师和大学生,经过5—6年的正规学习,回国之后,在我国美术教育和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油画家罗工柳、全山石、肖峰,雕塑家钱绍武,版画家伍必端,美术史论家邵大箴等。

用“请进来”和“派出去”的办法学习俄罗斯美术的经验,对我国美术教育体制特别是学院油画教学的规范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我国各美术院校的油画系和一套至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重视学生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以及深入生活和独立构思作品的创作能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来的。

更为重要的是,马克西莫夫、梅尔尼科夫和中国留学生的俄国教授们一再引导他们的中国学生,要热爱本民族的艺术,学习外国艺术经验一定要和本民族的传统结合,从现实生活中吸收养分进行创造,决不能盲目模仿。

总之,在当时困难的国际环境下,中国通过苏联这个窗口,更深入地接触和研究欧洲文化和艺术,不仅使我们和世界的距离缩小了,而且从俄罗斯艺术的历程中得到启示:

现实主义是我国艺术的必由之路。

同样,俄国人也喜爱中国文化,把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视为不可思议的、神奇的“谜”。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当代绘画和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曾多次在苏联展出,苏联艺术界和观众给予了高度评价。

许多俄国艺术家十分赞赏包括文人画在内的我国传统艺术,认为中国文学、戏剧、美术的写意体系,是世界文艺宝库中极有独特美学价值的创造,它对当代世界文艺的现代走向——更注重诗意地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均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论是马克西莫夫,还是曾多次到中国访问、与中国美术界有密切交往的俄罗斯人民艺术家梅尔尼科夫和雕塑家阿尼库申,都对中国传统艺术十分尊重。

一些俄国画家学习用毛笔和水墨作画,还尝试把中国传统艺术的意象观念和注重表现客观对象神韵的技巧,运用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

如马克西莫夫,在中国期间,他一方面进行油画教学,一方面也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研究。

他曾慕名拜访94岁高龄的齐白石老人,观摩齐白石作画的过程,还常到北京天桥看民间艺术表演。

马克西莫夫感受到了中国画独特的美学价值,在当时一些“马训班”学员认为中国画的手法有很大局限,对中国画的发展前景持否定态度时,他反复强调中国画的意义和价值。

他认为中国画的写意性可以帮助写实油画获得更生动的表现力,这对他后来的油画和水彩画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受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强烈冲击,接着又受“绘画消亡论”影响,现实主义美术在中国受到严重挑战。

但是,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现实主义经典艺术的魅力是永恒的,是经得起时代检验的。

由于俄罗斯美术的优秀作品在其发展过程中用不断丰富的艺术语言,表现关心人的命运和生存状态的主题,歌颂光明和真善美,反映人们对民族历史、大自然、劳动的真挚感情,它一直没有离开我国人民大众和艺术家的视野。

近十多年来,整个世界艺术出现“绘画复归”的新思潮,俄罗斯历史上的绘画杰作纷纷在美国和西欧重要博物馆亮相,使西方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俄罗斯美术的价值。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美术展览,如“俄罗斯列宾及同时代画家作品展”“俄罗斯列维坦及同时代画家风景画展”“俄罗斯艺术三百年”,以及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的“伏尔加河回响”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俄罗斯艺术热”。

这既源于人们心中对俄罗斯艺术难以割舍的情结,也表达了对现实主义艺术回归大众的期待。

在平静而理智地思考中国美术未来的前景时,细细品鉴中俄两国博物馆中珍藏的优秀作品,认真回顾中俄美术交流的历史,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两国美术之所以有如此密切的往来,是基于艺术服务人民大众、为人民享用的信念的。

中俄两国艺术家都努力用自己的作品传达崇高的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熏陶和教育着一代代人,培养着人们高尚的情操和审美趣味。

老舍胡絜青藏画故事——

“孤雁”和“红衣牛背雨丝丝”(藏界风流)

舒乙《人民日报》(2015年05月24日12版)

图一

 

图二

老舍于上世纪50年代初,从北京市文物商店收购了一幅齐白石早年的作品——《孤雁》(见图一),尺幅只有0.4平尺左右,横幅,裱过,不过已很破旧,品相并不好。

全画乍一看空无一物,只在右上角有一斜斜的小黑“十”字,左方署名“辛酉秋九月白石老人”,下留一方“老苹”小印。

再细细看去,画面上有淡墨勾画的云纹,乌云密布,翻腾不已。

而那小小的斜“十”字是一只孤雁,正在逆境中展翅翱翔。

辛酉年是1921年,当时白石老人57岁,北漂来京,尚没有多大名气,画作少有人问津。

6年之后的1927年,他受林风眠之邀到北京艺专授课,开始被世人所知,画作渐渐走红。

那么,这只云中的孤雁足可以代表白石老人在尚未被人所知时的处境和心情——他是一位孤傲的人,充满自信,不被困境所扰,我行我素,高高地飞翔于艺术的天空,不畏险难,勇往直前。

这只孤雁就是齐白石对自己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

1952年4月,白石老人郑重送给老舍和絜青女弟子一张好画——《红衣牛背雨丝丝》(见图二),在长幅画面的左下角画了一头水牛,牛背上有一个穿红上衣的光屁股小孩,正在放风筝——一根细线,一直斜放到天际,系着一尾小小的白纸鸢。

整个画面极为素净,右侧有老人的题诗:

英雄名士孰先知,各有因缘在少时。

今日相逢才晓得,红衣牛背雨丝丝。

实际上,这是齐白石自传中的“一页”,画的是他儿时的情景。

从题诗中可以看出,他很重视自己的出身。

他出身寒苦,是个农村的穷孩子。

他认为一个人的出身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那个人的命运和性格。

这两幅作品恰是两个象征,是齐白石生命中有着深远影响的两块印记。

老舍和胡絜青收藏了这两幅画,意味深远。

现在家属将它们捐给中国美术馆永久保存,由此,其含意除了标明它们在齐白石艺术历程中的地位之外,价值和意义也已超出了画作本身。

收藏也有生命(且说收藏)

赵畅《人民日报》(2015年05月24日12版)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藏品并没有生命的温度。

其实,就像以玉喻君子之德,真正的收藏是在收藏家发现并感受到藏品的“生命”后才发生的。

换言之,如果一个收藏家感觉不到藏品的生命温度和张力,不能与之对话、互动,这样的收藏是无意义的。

时下,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总有一些人以投资淘宝的心态,斥重资购买古董,却并不关心其背后的历史、科学、艺术、文学等人文价值。

不关心藏品的人文价值,不能调动自己的学养、经验与文物的人文“生命”对话,那么就只能做“睁眼瞎”了。

曾读到一则故事,大意是:

一个人在他的地里挖出了一个大理石雕像,并卖给了一个出高价的收藏家。

在回家的路上,他自言自语道,这笔钱能使人生活得多么美好!

石雕是死的,埋葬在地下,怎么会有人出这么多钱买它呢?

而收藏家却在欣赏雕像,他思索着,也自言自语地说,多么美丽!

多么栩栩如生!

多么伟大的杰作——而它刚从千年的酣睡中苏醒!

为何竟有人宁愿不要这一切,而要毫无诗意的钱呢?

故事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面对同一事物,因为价值标准不同,所以选择也就大相径庭。

对于收藏的真义和境界而言,这个故事的寓意也具有妙不可言的启示。

其实,好的藏品都是有“生命”的。

因为它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演绎者、故事的讲述者、逻辑的诠释者,无关乎其价格高低,只涉及其人文价值的丰沛与否。

确实,在真正的收藏家眼里,一只精美的瓷器与秦砖汉瓦相差无几,因为只要具备足够丰沛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精湛的工艺水平,后者丝毫不逊色于前者,而构筑藏品价值“生命”、支撑藏品“生命”价值的关键因素——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是需要研究、发现和深掘的。

以甲骨文为例。

110多年前,沉睡了3000多年的甲骨文重见天日,文化界为之震撼,世界为之注目。

甲骨文的发现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成系统文字,多为殷商王室的占卜记录,载有丰富的社会生活信息……改写了世界文明史的记录,把中国信史提早了1000多年,并由此引起对商都殷墟的发掘,促成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使得20世纪中国的学术轨迹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

无疑,甲骨文是有生命律动的,其所承载的人文因素是其沉睡地下3000多年至今却依然熠熠闪光的原因所在,而连同其被发现、被考古的过程也被赋予深刻的意义——“从王懿荣、刘鹗、罗振玉、王国维等学术先贤的脚步中获得启示,更好地履行知识分子继往圣、开来学的历史使命,让中华传统文化这棵老树不断绽放出学术新花”,更是为甲骨文的“生命”增添了新的内涵、拓展了新的外延、接续了新的年轮。

再如,今年故宫博物院在迎来建院90周年之际,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将开放5个新的参观区域,同时计划在维持过去常设展的基础上新推出18个展览,展品数量将由过去的1万件增加到1.4万至1.5万件,大量文物将首次走出库房。

故宫博物院的创新蜕变,也彰显着收藏事业是一项富有“生命”的事业。

文物藏品所承载的并不是哪段历史的终结,不断地开拓,便会有不断的生命力泉涌。

因为藏品有“生命”,因而需要精心呵护,事实上,这也是选择向“生命”致敬的特殊方式。

很多时候,“文物被当成人一样对待”,为什么呢?

这不仅因为收藏家花了大量的资金购藏,更因为附着于文物之上的人文价值是无可估量、无以复制的。

说到底,文物的“生命”是不可摧残的,收藏家应该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件有“生命”的藏品,从而实现与藏品的“生命”互动与升华。

想起张大千曾有一方“别时容易”的印记,大凡从“大风堂”流散出去的名家名作,大都钤有“别时容易”这一方印。

“过眼即为拥有”。

其实对任何藏家而言,都不可能最后拥有藏品。

就像唐太宗喜爱王羲之的《兰亭序》一样,当原迹随唐太宗陪葬昭陵以后,便意味着《兰亭序》“生命”的结束,这是人类文明无可挽回的损失与大恸!

“别时容易”,当藏品流转于不同眷恋者之手时,万望每一位藏家爱之恋之,抚之惜之,特别是有着重要人文价值的藏品,更应该格外珍惜,那可是一个有沧桑的“生命”!

四个全面(书法)

作者:

洪宝才《光明日报》(2015年05月24日12版)

徽风亳韵

罗兰《光明日报》(2015年05月24日12版)

幽谷听泉图(中国画)颜语

王安石诗联(书法)吴雪

泡桐花香图(中国画)任明

亳州地处安徽西北部,自古就有南北通衢、中州钥匙之称,具有37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亳州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老子、庄子、曹操、华佗等都出生于此。

古老厚重的中原文化与璀璨灵动的徽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徽风亳韵。

由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徽风亳韵”书画展近日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

此次展览是亳州市首次在京举办的书画展示活动,共展出了颜语、吴雪、颜振卿、李成民、于钟华等16位亳州籍书画家的80幅精品力作,其中包括国画、水彩画、版画、油画等画种和书法作品。

作品紧扣时代主题,展现了亳州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建设成就,表达了书画家对时代的讴歌和对人性的礼赞,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借得山水灵气,书画艺苑竞芳菲。

亳州当代书画家继徽风,承亳韵,纵情艺海,寄情时代,优秀作品层出不穷。

此次参展的作品,是16位书画家根植亳州,以本土文化为创作源泉和内容架构而创作的,既立足于厚重的历史资源,又放眼于水深火热的当代生活,借尺幅天地,抒盛世豪情。

这是他们深入生活、热爱家乡、心怀民生的结晶,也是他们的文化情怀、艺术求索、人生参悟的重要呈现。

(罗兰)

南北交辉印新彩

郑爽《光明日报》(2015年05月24日12版)

厚土长河(版画)齐喆

初夏第一阵微风(版画)齐喆

九月(版画)齐喆

还不是烟花样的人生(版画)齐喆

我仔细地看了齐喆的画,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潜质的年轻人。

齐喆的画是具象的,但寓意又似乎有些深奥,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在画里面,而恰恰是这种东西具备了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

他能够通过画把自己内心的感受与体悟表达出来。

我想,其实生活和艺术都是一种选择。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如果你有权选择,那么你选择什么呢?

我反复看了他的画之后渐渐明白了一点他的意思,他可能不合潮流,但,他选择了真诚、自我和美。

生活,没有对比就没有深刻的认识,没有对比也就没有新鲜的感受。

一些人长期生活在南方,对周围的环境已经麻木,看满树的花,满地的草也不以为贵。

而从北方来到南方的人,就有了不同的感触。

齐喆出生在中原,在广州读书与教学,这种地域的跨越让他的画有了一种从小生活在岭南的画家不具备的格局和气派。

一个优秀的画家要有丰富的情感,而只有丰富的生活,才能带来丰富的情感。

如果我们不亲自去体会一下是不行的。

我们要的是原汁原味的感觉,无论快乐、痛苦、遗憾、愤怒、无奈,都应该亲自体验一下。

我可以在齐喆的画中感受到他的情感。

在艺术上,他不愿意重复老一辈的艺术形式与手法。

用传统的手法本身就难以表达现代人的心路,而创造新的形式又谈何容易?

可贵的是,齐喆在慎重思考和摸索尝试之后,逐步形成了属于他的新的版画语言。

画家是靠形象语言来说话的。

齐喆在他的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因此,他的画面语言有了生命。

齐喆的画表现出了一些矛盾:

既有爱情的美好幸福,也有嫉妒与痛苦。

他的《烟火》组画中有光明、璀璨和美丽,又有昙花一现的失落……齐喆的画多是有寓意的,能给观众留下反复玩味的空间。

他能够把一个构思延伸并做出好几张画,形成一系列作品,例如《烟火》《在路上》《呼吸》《书版》《青岚》系列等。

在质材上,齐喆使用了金箔银箔,在印制上,采用了“对印”“反印”等不同的手法。

运用新的手法为古老的版画艺术增添新的观念,这是可喜的。

在语言上,我喜欢他画中锐利的线条和带有装饰性的美,我以为版画的魅力正在于此。

版画是一种“复数艺术”,而齐喆把“复数艺术”的概念延伸并拓展了。

在一张版画中,他把采用不同印法和色调创作的画面组合起来,这种做法是很有趣的。

在齐喆的一系列作品中,大家可以看到他对版画这种“复数艺术”的新的解读和新的探索。

我虽然没有教过齐喆,但近年来和他接触得比较多,对他的作品和人品有了比较深的了解。

他把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甚至心情的好坏都通过作品“说”出来了;

他的画就是他的人,每个时期的想法、经历都是很透明的。

他们这一代人的生活经历大多比较单纯,而内心世界却往往很丰富、敏感,这些在齐喆的画中都可以看到。

齐喆是个单纯的人,正像他的画一样直接。

侯一民先生曾经对我说:

“一个人不能和他的性格爱好背道而驰,那样他没有感受,是不能画得好画的。

”今天,我也要把这句话送给齐喆。

艺梦敦煌

金明《光明日报》(2015年05月24日12版)

律动(中国画)王梦彤

玉塔琼林图(中国画)段新明

祥和甘南(中国画)王骁勇

甘肃文化艺术界很早就开始了对敦煌艺术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一批优秀剧目享誉全国,而甘肃美术事业的发展也在立足本土基础上积极探索。

近年来,甘肃文化艺术界着力探索以“敦煌”文化为精神支撑的创作理念,拓展了甘肃美术的视觉表达广度,其中,中国画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磨砺,通过几代人的努力,队伍正逐渐走向壮大和成熟。

由中国国家画院、甘肃省文化厅主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甘肃省国画作品展”于日前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

展览精选李宝堂、王宏、段新明等10位国画家的近90幅作品,基本代表了甘肃省画家在这一领域的创作实力,也反映出其近年来自觉实践具有甘肃地域学术特色的创作理念。

为了繁荣国内艺术创作,系统梳理新中国美术家的整体创研现状,中国国家画院从2013年起,举办“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全国各省中国画作品展。

(金明)

慈恩通山海

洪立中《光明日报》(2015年05月24日11版)

20世纪60年代末,我出生在离望儿山不远一个叫鲅鱼圈的地方,这就注定与望儿山结缘。

记得小时候,乘火车从大连姑姑家回到家乡车站熊岳时,每当车窗中能够看见望儿山时,播音员就会讲起一段关于母亲的动人传说,给所有的乘客留下人间大爱的深刻记忆。

那时,我才知道故乡的传说会随着奔驰的列车传到塞北江南。

此后,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登临了一些名山大岳,有以奇美著称,有以险峻闻名,不是神仙的山就是帝王的山,而我心中久久不能放下的独有家乡的望儿山,因为只有她是母亲的山。

望儿山以一个慈母盼儿归的传说而得名,小时候奶奶讲起时,常令我泪眼涟涟。

相传很久以前,望儿山下是一片汪洋大海,海边有一户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母亲一心盼望儿子学业有成。

为了供儿子读书,母亲昼耕夜织,辛苦劳作。

儿子决心勤学成才。

母子苦熬了十几年,这年朝廷举行大考,儿子乘船赶考而去。

母亲终日等待儿子归来,却一直没有儿子的音讯。

原来,儿子在赶考途中不幸遇到风暴船沉人亡。

母亲久等儿子不归,便登山望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头发等白了,眼泪哭干了,最终化为一尊石像伫立在山巅。

望儿山传说产生的时期当属明代。

明朝时,望儿山所在的辽东地区只设军事卫所管制,行政归山东管辖,科举考试学子必须到山东济南府应乡试。

海路简省快捷,但毕竟风波难料,一条路一个目标,一个梦一种人生。

有诗慨叹:

多少慈亲如此山,叨叨庭训锦衣还。

岂知一去无归日,悔不当初学种田。

我上中学的时候,每到假期,男同学骑着自行车,后座载上女同学,十几人一路欢声笑语就来到望儿山脚下,在慈母像前合过影,到我国唯一的母爱纪念馆——慈母馆中诵读建馆志,绕过母恩池、步母石,比赛般爬上山顶,坐在望儿塔下休憩,眺望远处的学校和大海。

也许是在登山踏青中埋下了爱情的种子,中学同学中竟有好几对大学毕业后结成夫妻。

前年,我的儿子已上大学。

在他刚会走路后,我和妻子就带他上望儿山了。

每次翻看照片里他蹒跚举步的样子,不免感叹光阴流转之快。

沧海桑田,望儿山可以见证。

山峰耸立、平地突起的主峰,从南面看,像人工一层层堆砌似的,断层间的一些贝壳仍依稀可见。

大约三千万年以前,望儿山是海中的一座小岛,后来由于陆地抬升立起来了,山上堆砌痕迹都是海水冲刷所形成的海蚀平台。

山从海中来,海离山很近。

而我能见证的是连接它们的一条笔直的路——山海大道和那一端的山海广场。

前年在山的南面不远处建成了高铁站,从鲅鱼圈到北京仅需五个小时。

世事变幻,当年赶考人若有今天的交通条件,不知望儿山的传说将会是怎样?

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被认为是一切美德思想及行为的源泉,母慈子孝的故事古今流传。

我曾经见到出自当地一块“孝敬贤慈”的匾额,是清光绪五年朝廷赐给一位郝姓知县母亲的,嘉奖母亲教子有方、儿子功绩卓著。

至今,鲅鱼圈人民敬母爱母古风依然,这是当地的一笔独特财富。

这里一代代人浸润着敬母爱母的传统文化,由敬慰母爱、思报母恩生发为贡献家乡和热爱祖国的质朴情感与作为,加之鲅鱼圈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善良淳朴而又勤劳智慧的人们善抓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把这里建设得愈加美好。

如今,鲅鱼圈海上通达沿海及世界大港,陆上以海铁联运经满洲里达莫斯科直至欧洲各地,成为新的东方桥头堡。

人心向善万物生。

在望儿山的西面有百年历史的熊岳树木园。

于德林副所长领我们参观各种“宝树”后,特别带我们观看一株前不久伐倒的百岁银白杨,只见空树洞中一条逆生的根系已上爬到十几米处,为新生的枝叶供续着营养。

于所长感慨:

这何尝不是一种母爱的力量。

母亲节的当天,我和妻子陪老娘到一家餐馆吃饭,一进门,服务员照例送上两枝康乃馨和祝福,吃饭过程中妻子收到在北京读书的儿子的祝福微信,妻子回:

“和你爸请奶奶下馆子。

”儿子即回:

“祝爸爸的妈妈,奶奶节日快乐。

”七十岁的老娘自然开心无比。

这时,耳畔传来张也的歌声:

辛勤白发人,事业总年轻,永远与你相伴的是,那天下的儿女情。

慈恩通山海,天下第一情。

笔底生风写古今

张志国《光明日报》(2015年05月18日15版)

书法夏湘平

欣闻书法家夏湘平以85岁高龄举办自己的第二次书法艺术展,甚为高兴。

他人品好、书品好、文品好,堪称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他的《离骚》碑、唐山的《抗震纪念》碑、山西的《朝阳阁》碑、手卷《周敦颐爱莲说》可谓是难得一见的佳品。

现代中国书坛可谓百花齐放、人才辈出,书者数以万计,写得好的书家也很多。

但我认为真正的书法大家必具备过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

夏湘平以其深厚的素养和功力深得书界人士尊重。

夏湘平,字迪善,湖南湘潭人。

夏湘平的书法集秦汉魏晋于一身,沉潜涵泳,自成一家。

观其作品,可谓古朴凝重,笔力遒劲,大气豪宕。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在夏老的作品中,线条如春蚕食叶,如锥画沙,如屋漏痕。

他研习书法从颜入手,后又矢志秦汉分隶的研究,兼学魏晋,遍临诸帖,广汲博取。

夏湘平对中国的书法研习有着独到的理解,他认为书法的研习,临帖是必要的,但是临帖的前提条件首先是读帖,而且要读懂,然后才是临帖。

如果不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