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
《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
君无疑矣。
杜挚曰:
“臣闻之:
‘利不百,不变法;
功不十,不易器。
’臣闻: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君其图之。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
臣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
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善。
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
愚者笑之,智者哀焉;
狂夫乐之,贤者丧焉。
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
”于是遂出《垦草令》。
(选自《商君书》,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孝公平画
画:
谋划
B.
恐天下之议我也
议:
非议
C.
何古之法
法:
法度
D.
不循古而兴
循:
遵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固见负于世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更礼以教民
作《师说》以贻之
君其图之
其皆出于此乎
寡人不之疑矣
蚓无爪牙之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文记叙了商鞅、甘龙、杜挚在秦孝公面前,就变法问题展开的一场辩论。
最终,秦孝公采纳了商鞅和杜挚的建议,决心变法。
文末秦孝公的话不仅表明了他不拘泥于世俗偏见而决意变法的态度,同时也是对变法反对者的讽刺。
商鞅引用古代帝王“不循古而兴”“不易礼而亡”的事实,说明当时应该实行变法才能强国利民的道理。
文中商鞅的语言错落有致,多用对偶、对比手法;
论证多用举例、引用等方式,严谨而缜密,很有说服力。
(4)用“/”给下面文字断句。
余读先生之文见其境象如太空之浮云变化无迹又如飞仙御风莫窥行止私尝拟之古人以为庄周之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②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
【答案】
(1)C
(2)B
(3)A
(4)余读先生之文/见其境象如太空之浮云/变化无迹/又如飞仙御风/莫窥行止/私尝拟之古人/以为庄周之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
(5)①(他们)分析社会形势的变化,探讨整顿法制的根本原则,寻求统治百姓的方法。
②所以有智慧的人能创制法度,而愚蠢的人受法度的约束;
贤能的人变革礼制,而没有才能的人受礼制的束缚。
【解析】【分析】
(1)C项,“法”解释错误,“何古之法”句意为:
去效法哪个朝代的古法呢?
所以推断“法”译为是效法。
故选C。
(2)A项,介词,表被动,被;
介词,到;
B.项,均为连词,表目的;
C.项,副词,表商量语气;
副词,表揣测语气;
D.项,代词,代指“拘世以议”;
介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故选B。
(3)A项,“最终,秦孝公采纳了商鞅和杜挚的建议,决心变法”表述有误。
本题中杜挚反对变法,秦孝公采纳的是商鞅的建议。
故选A。
(4)本题中,划线句子的句意为:
我读现实的文章,见到他的镜象像太空的浮云,变换没有踪迹,又像飞仙驾风,没有人能看到行为从何而止,私下里曾经模拟古人,认为庄周的文章,李白的诗词,也许有几分相似。
根据语义,“之文”、“之浮云”做的都是宾语,故从其后断开,“又”连词,一般从其前面断开,“莫”译为“没有人”,一般放在句首,从其前面断开,“古人”“庄周之文”作宾语,从其后断开,而“李白之诗”与“庄周之文”结构相似,从其后断开。
故答案为:
余读先生之文/见其境象如太空之浮云/变化无迹/又如飞仙御风/莫窥行止/私尝拟之古人/以为庄周之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
(5)①关键词“虑”(分析)、“讨”(探讨)、“使民”(统治百姓)。
②关键词“制”(受约束)、“更”(变革)、“不肖”(没有才能)。
⑴C;
⑵B;
⑶A;
⑷余读先生之文/见其境象如太空之浮云/变化无迹/又如飞仙御风/莫窥行止/私尝拟之古人/以为庄周之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
⑸①(他们)分析社会形势的变化,探讨整顿法制的根本原则,寻求统治百姓的方法。
②所以有智慧的人能创制法度,而愚蠢的人受法度的约束;
【点评】
(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18个虚词的常规用法;
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4)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
(5)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参考译文】
秦孝公同大臣研讨强国大计,公孙鞅、甘龙、杜挚三位大夫侍奉在孝公的面前,他们分析社会形势的变化,探讨整顿法制的根本原则,寻求统治人民的方法。
秦孝公说:
"
接替先君位置做国君后不能忘记国家,这是国君应当奉行的原则。
实施变法务必显示出国君的权威,这是做臣子的行动原则。
现在我想要通过变更法度来治理国家,改变礼制用来教化百姓,却又害怕天下的人非议我。
公孙鞅说:
我听过这样一句话:
行动迟疑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有功效。
国君应当尽快下定变法的决心,不要顾用天下人怎么议论您。
何况具有超出普通人的高明人,本来就会被世俗社会所非议,独一无二见识思考的人也一定遭到平常人的嘲笑。
俗语说:
'
愚笨的人在办成事情之后还不明白,有智慧的人对那些还没有显露萌芽的事情就能先预测到。
百姓,不可以同他们讨论开始创新,却能够同他们一起欢庆事业的成功。
郭偃的法书上说:
讲究崇高道德的人,不去附和那些世俗的偏见。
成就大事业的人不去同民众商量。
法度,是用来爱护百姓的。
礼制,是为了方便办事的。
所以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如果能够使国家富强,就不必去沿用旧有的法度。
如果能够是百姓得到益处,就不必去遵循就的礼制。
孝公说:
好!
甘龙说:
不对,臣也听说这样一句话:
圣明的人不去改变百姓的旧习俗来施行教化,有智慧的人不改变旧有的法度来治理国家。
顺应百姓旧有的习俗来实施教化的,不用费什么辛苦就能成就功业;
根据旧有的法度来治理国家的人,官吏熟悉礼法,百姓也安乐。
现在如果改变法度,不遵循秦国旧有的法制,要更改礼制教化百姓,臣担心天下人要非议国君了。
希望国君认真考虑这样的事。
您所说的这些话,正是社会上俗人说的话。
平庸的人守旧的习俗,读死书的人局限在他们听说过的事情上。
这两种人,只能用来安置在官位上守法,却不能同他们在旧有法度之外讨论变革法制的事。
夏、商、周这三个朝代礼制不相同却都能称王于天下,春秋五霸各自的法制不同,却能先后称霸诸候。
所以有智慧的人能创制法度,而愚蠢的人只能受法度的约束。
贤能的人变革礼制,而没有才能的只能受礼制的束缚。
受旧的礼制制约的人,不能够同他商讨国家大事。
被旧法限制的人,不能同他讨论变法。
国君不要迟疑不定了。
杜挚说:
臣听说过这样的话:
如果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要改变法度,如果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要更换使用工具。
臣听说效法古代法制没有什么过错,遵循旧的礼制不会有偏差。
国君应该对这件事仔细思考。
以前的朝代政教各不相同,应该去效法哪个朝代的古法呢?
古代帝王的法度不相互因袭,又有什么礼制可以遵循呢?
伏羲、神农教化不施行诛杀,黄帝、尧、舜虽然实行诛杀但却不过分,等到了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时代,他们各自顺应时势而建立法度,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礼制,礼制和法度都要根据时势来制定,法制、命令都要顺应当时的社会事宜,兵器、铠甲、器具、装备的制造都要方便使用。
所以臣说:
治理国家不一定用一种方式,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一定非要效法古代。
商汤、周武王称王于天下,并不是因为他们遵循古代法度才兴旺,殷朝和夏朝的灭亡,也不是因为他们更改旧的礼制才覆亡的。
既然如此,违反旧的法度的人,不一定就应当遭责难;
遵循旧的礼制的人,不一定值得肯定。
国君对变法的事就不要迟疑了。
好。
我听说从偏僻小巷走出来的人爱少见多怪,学识浅陋的人多喜欢诡辩,愚昧的人所讥笑的事,正是聪明人所感到悲哀的事。
狂妄的人高兴的事,正是有才能的人所担忧的。
那些拘泥于世俗偏见的议论言词,我不再因它们而疑惑了。
于是,孝公颁布了关于开垦荒地的命令。
2.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自秦汉以来,诸儒说经者,多矣,其合与离,固非一途。
逮宋程、朱出,实于古人精深之旨,所得为多,而其审求文辞往复之情,亦更为曲当,非如古儒者之拙滞而不协于情也;
而其生平修己立德,又实足以践行其所言,而为后世之所向慕。
故元明以来,皆以其学取士利禄之途一开为其学者以为进趋富贵而已其言有失犹奉而不敢稍违之其得亦不知其所以为得也斯固数百年以来学者之陋习也。
(选自姚鼐《惜抱轩文集》卷六)
(1)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
(2)
写出“程朱理学”开创者“二程”的名字。
(3)程、朱“为后世之所向慕”的原因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答案】
(1)皆以其学取士/利禄之途一开/为其学者以为进趋富贵而已/其言有失/犹奉而不敢稍违之/其得亦不知其所以为得也/斯固数百年以来学者之陋习也。
(2)程颢
程颐
(3)做学问多得古人精深的旨意,探求古文的情感更为恰当;
做人修身立德、言行一致。
(1)本题画线句子的意思是“都用程朱理学选取士人。
做官的途径一放开,做学问的人就把程朱理学作为追求富贵的途径罢了。
程、朱的言论有错误,他们还信奉却不敢有一点违背,这本来是数百年来读书人的陋习啊”。
其中“而已”“也”一般放在句末,据此可知“而已”和“也”后应断开;
“其得亦不知其所以为得也”的主语应是“其得”,故应断在“其得”前断开;
“其言有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可在“失”字后断开;
“利禄之途一开”的主语是“利禄之途”,故应在“利禄”前和“一开”后分别断句。
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正确断句。
(2)本题要求写出“程朱理学”开创者“二程”的名字,考生可依据平时的积累和语段提供的语境来分析。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一派,有时会被简称为理学。
是指中国宋朝以后由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家流派。
故此题答案为“程颢”“程颐”。
(3)本题信息在文段的中间部分,程、朱“为后世之所向慕”的原因有两个方面,“逮宋程、朱出,实于古人精深之旨,所得为多,而其审求文辞往复之情,亦更为曲当,非如古儒者之拙滞而不协于情也”,意思是等到宋朝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出现,确实对古人精深的意旨掌握了很多,而仔细探求言辞应对酬答,也更为曲折深刻,不像古代的儒士呆板不通达又不合于人情,据此可概括出做学问多得古人精深的旨意,探求古文的情感更为恰当。
“而其生平修己立德,又实足以践行其所言,而为后世之所向慕”意思是说他们一生修养德行,又实在足够来践行他们的言论,从而被后世人向往仰慕,据此可概括出做人修身立德、言行一致。
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归纳出本题答案。
⑴皆以其学取士/利禄之途一开/为其学者以为进趋富贵而已/其言有失/犹奉而不敢稍违之/其得亦不知其所以为得也/斯固数百年以来学者之陋习也。
⑵程颢
⑶做学问多得古人精深的旨意,探求古文的情感更为恰当;
(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
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文学常识重在平时的积累和整理归纳。
在识记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作者所处的朝代,可按作者所处朝代的先后顺序对作者排列识记。
另外应特别注意文学常识中的专有术语和并称,弄清楚其内容。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
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文中的主要事件,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程、朱“为后世之所向慕”的原因是:
做学问多得古人精深的旨意,探求古文的情感更为恰当;
从秦、汉以来,各位儒士讲解儒家经书的人很多,他们的观点相合和背离,本来不只是一种情况。
等到宋朝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出现,确实对古人精深的意旨掌握了很多,而仔细探求言辞应对酬答,也更为曲折深刻,不像古代的儒士呆板不通达又不合于人情;
他们一生修养德行,又实在足够来践行他们的言论,从而被后世人向往仰慕。
所以元、明以来,都用程朱理学选取士人。
程、朱的言论有错误,他们还信奉却不敢有一点违背,这本来是数百年来读书人的陋习啊。
3.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墨子言曰:
“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三者民之巨患也。
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
即我以为未必然也。
今有大国即攻小国,有大家即伐小家,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天下之乱也,将安可得而治与?
即我未必然也。
是故子墨子曰:
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
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
”是故子墨子曰:
为乐非也。
(取材于《墨子·
非乐》)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
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
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
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
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故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
①
);
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
②
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
③
)。
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
是先王立乐之术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故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
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庄焉;
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而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
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
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
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
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
然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
是王者之始也。
(取材于《荀子·
乐论》)
(1)下列对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吹竽笙而扬干戚
扬:
发扬
B.制《雅》《颂》之声以道之
道:
引导
C.敌国不敢婴也
婴:
侵犯
D.然后名声于是白
白:
显赫
(2)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利人乎即为
异乎三子者之撰
B.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
复驾言兮焉求
D.出所以征诛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
(3)根据文意,将下面词语对应的字母,分别填入文中相应的括号内。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A.顺
B.敬
C.亲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亏夺民衣食之财因此减损掠夺百姓作为衣食之用的财物。
B.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那乐声能够充分表达快乐却又不放纵。
C.比物以饰节者也配合上各种乐器来调整节奏。
D.以至足其上矣从而能够使自己得到极大的满足。
(5)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厚措敛乎万民
②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6)选文中墨子认为兴乐是不对的,荀子不同意他的观点。
请根据文意,分别概括他们的理由。
【答案】
(1)A
(3)B;
C;
A
(4)D
(5)①向百姓横征暴敛。
②音乐影响人深远,(它)教化人迅速。
(6)参考答案:
墨子反对“兴乐”的理由:
兴乐会加重百姓负担,是不仁的行为;
兴乐对于改善百姓生活、国家平定祸乱没有具体作用.荀子认为应该“兴乐”的理由:
音乐是人情的自然流露,君王通过音乐可以引导人心向善;
音乐能够使社会安定、人际关系和谐;
音乐能起到教化百姓、团结民众的作用,有利于君王的统治。
(1)A项,“扬”语法上是动词,接的宾语为“干戚”,亦作“干鏚”,盾与斧,古代的两种兵器,亦为武舞所执的舞具,也可以指征战。
所以语法上“发扬”不能与“干戚”搭配。
A项,错误。
扬,舞动。
(2)A项,语助词,表示停顿/同“于”,跟,和;
B项,均为语气助词,表停顿;
C项,兼词,于之,同百姓、和民众/代词,什么;
D项,表凭借,用来……的/表原因,……的原因;
故选B
(3)本题第①空语境为“故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
)”,上下群臣之间应该是恭恭敬敬的关系,孟子说“君臣主敬”,所以第①处填B项“敬”;
第②空所在语境为“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
)”,父子兄弟之间是“亲”情,所以第②处填C项“亲”;
第③空所在语境为“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
)”,相邻之间追求“和睦顺从”,所以第③处填A项“顺”。
所以第③处填“顺”。
故答案依次为BCA。
故选BCA。
(4)D项,“以至足其上矣”,关键词为:
以至,从而;
足,使得……足,满足;
上,君主。
大意为:
从而使自己的君主得到满足的。
故选D。
(5)①首先判断“厚措敛乎万民”是一个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做好语序的调整“乎万民厚措敛”;
然后翻译好下列关键词语:
厚,多多的;
措敛,聚敛;
乎,相当于“于”,向;
万民,百姓。
②句重点词语有:
夫,发语词,不翻译;
声乐,音乐;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入人,对人的影响;
也,两处都是句中停顿,语助词,不翻译;
其,代词,音乐;
化,教化;
速,迅速。
(6)分析文段一、墨子反对“兴乐”的主张在文段中为“是故子墨子曰:
为乐非也”,意思是“所以墨子说:
‘从事音乐是错误的!
’”,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理由为“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意思是“以求有利于天下,为天下除害,是无补于事的”,具体而言“姑尝厚措敛乎万民”,意思为“且向万民征敛很多钱财”,所以用自己的话概括理由为兴办音乐加重百姓负担,是不仁义的,而且对于改善百姓生活、为天下除害是没有具体作用的。
分析文段二: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这是荀子的音乐观,转换成自己的话理由①便是音乐是人情的自然流露;
“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把它转换成自己的话就是理由②君王通过音乐可以引导人心向善;
“故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
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足以治万变”,从中可总结出荀子主张兴乐音乐的理由③能够使社会安定、人际关系和谐;
“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据此可以总结为理由④音乐能起到教化百姓、团结民众的作用,有利于君王的统治。
⑴A;
⑶B;
A;
⑷D;
⑸①向百姓横征暴敛。
⑹参考答案: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
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可以借助代入后排除法,结合上下文语意成立,搭配上无语法问题就是正确的,比如A项,“扬”语法上是动词,接的宾语为“干戚”,亦作“干鏚”,盾与斧,古代的两种兵器,亦为武舞所执的舞具,也可以指征战。
所以语法上“发扬”不能与“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