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8480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邢台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邢台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邢台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邢台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河北省邢台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邢台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

这个从生财和用财的角度讲取之有度、用之有止的国家治理逻辑,清晰易懂,寥寥数语,令人折服。

这些古代思想家的理论精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必要养分。

其二,我国汉唐形成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和思想革命到宋代结出硕果。

宋代工商业首次超过农业成为国家税收的主体,水力机械革命、海上商业革命、印刷文化传播革命、纸币发明引致货币革命等导致工商业经济和城市大发展,进而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面貌和状态。

学术方面,以现代经济学来审视,当时也产生并发展了大量有关市场经济理论、货币理论、财政理论与经济伦理学的思想。

比如苏洵、苏轼、苏辙和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派偏重功利。

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学派偏重性理,认为人们追求利益要建立在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应规制人们过分的欲望。

两派的理论争论推动了人类对欲望、功利、理性、道德和商业伦理的认识。

此外,由《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及续集构成的十通财经文献,既是经济史专著,也是经济制度学专著。

这些的中国经济学理论和文献,是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得天独厚的养分。

(摘编自林光彬《中华文化是中国政治经济学的源头活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民为本的观念起源于古代中国,以民为本的国家观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影响至今。

B.民惟邦本作为一种政治智慧和治国理念,其国家观的核心是要求政府执政、经济发展都与民众紧密关联。

C.在经济价值论上,法家和儒家都认为价值创造来源于人力和土地;

在经济分配论上,法家和儒家的观点也相同。

D.汉唐时代的水力机械、海上商业等革命使工商业经济和城市大发展,到宋代工商业首次超过农业成为国家税收的主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提出话题,阐述观点,再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手法进行论证,然后进一步阐明观点。

B.文章述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话,论证一些外国经济学与中国经典的渊源关系。

C.文章第四段引用《管子》和《大学》里的内容,分别论证法家和儒家的国富民富的思想。

D.文章从春秋战国和宋代两个时期论述中国政治经济学取得的成就,并论证了二者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子》里的一些主张,以及《史记平准书》里的经济理论,以现代经济学理论来看也是相当精辟的。

B.16世纪以前,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学发展的引领者,这与那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名列世界前茅有密切关系。

C.宋代事功学派和理学学派的争论,加深了人类对欲望、功利、理性、道德以及商业伦理的认识。

D.研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和文献中的精华,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答案】1.B2.D

3.A

【解析】

1.

试题分析:

A项,以民为本的观念起源于古代中国于文无据。

C项,在经济分配论上,法家和儒家的观点也相同错,法家重在有度,儒家重在公平。

D项,汉唐时代……错,应是宋代。

2.试题分析:

文章没有论证二者的关系。

点睛:

论述类文文章的结构较为简单,围绕一个概念展开,所以考核结构难度不会太大,这样为命题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考核时把文章的思路和文章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核,有时是思路出现错误,有时是文章的内容出现错误,但以文章的思路出现错误为主,主要是各段之间的关系和一段内各句之间的关系。

答题时首先明确文章的基本结构。

一般情况论述类文章的结构都是总分总的结构,行文主要是并列式或层进式,这样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基本都要明确观点。

段内各句的关系一般为递进、折、因果、释说、并列等,注意找到文章的关键的关联词语进行辨析。

此题文章没有论证春秋战国和宋代两个时期论述中国政治经济学取得的成就之间的关系。

3.试题分析:

原文无信息表明《史记平准书》里的经济理论,以现代经济学理论来看也是相当精辟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水下六米的凝望

苏沧桑

一只飞鸟俯瞰南中国,看见一条江从杭州穿城而过,江的北面有一个湖,是它熟悉的西湖;

江的南岸也有一个湖,是它从未去过的湘湖。

它想了想,飞向了那片陌生的水域,轻轻落在水中央一棵清瘦的柳树上,看见了湖中自己同样清瘦的倒影。

这是一月的湘湖,讲述着完全不同于其他地方、其他季节的故事。

一月,是一年里最深沉的月份,大地上的一切已经结束,一切尚未开始。

这个被雨雾笼罩的上午,万籁寂静,骨骼清奇,飞鸟的身影落在湖里,没有惊起一丝涟漪,脚尖落在柳枝上,没有惊动其他任何一只鸟。

老人家,是我年近耄耋的父母,从老家来看我和弟弟。

他们常来杭州,已经把西湖看厌了。

我想起仅一桥之隔却从未去过的湘湖,便带他们来了。

船窗前的父亲,久久凝视着上午十点冬天的湘湖,没有侧过脸来,只听得见他的声音:

我见过的景色里,最像水墨画的,甚至比水墨画更美的,就是这里了。

一月的湘湖,就是父亲小时候教过我的那种留白很多的写意山水和花鸟画。

花格船窗将天地框进一个天然的画框,雨雾如磨墨般,将天、地、水、物磨成了浓墨、淡墨,或更淡的墨,比烟还淡。

浓的,是一座拱桥,一段堤坝,一飞鸟或一栖息的鸟;

淡的,是远处一片枯干的芦苇,三两棵垂柳,或一座亭子的倒影;

白的,是天空,水,雾。

寥寥的几点黑,大片的浅灰和白,在船静静的前行里,泼洒,勾勒。

极静,极美。

四个月后,当我和一文友又一次来到湘湖,我发现,初夏的湘湖,讲述着与一月完全不同的故事。

一月清瘦的湘湖此刻已显丰满,处处是尚未老去的绿意,明净的湖面在阳光下显得光鲜亮丽。

而我的父母,早已回到老家,过了一个春节后,他们又老了一岁。

当我聆听着与湘湖有关的历史文化,当我站在湘湖水下六米处与八千年前的独木舟对视,我忽然想起,我和父母来时,并没有真正进入湘湖的深处。

我们不知道写《回乡偶书》的贺知章就是这里人,八千年跨湖桥文化遗址就在脚下,我们也不知道,船行走在静静的湖面上时,水下六米处正躺着一艘远古先民留下的独木舟,将古老的浙江文明史又往前推了一千年。

独木舟与我隔着一面玻璃,我的身影与它、与灯光、与周遭的一切叠映在一起,古老先民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在屏幕般的玻璃上一一闪现。

我困惑八千年前的那根骨针,是用什么工具钻的针眼?

半根空心的玉璜,用什么钻的孔?

我们最初的祖先,到底哪里?

但不知为什么,我想得更多的,依然是我的父母,我自己的故乡,我的根。

故乡在海岛玉环,父母留恋家乡的小院和亲朋,偶尔来杭州或者去北京姐姐家小住。

我每次回老家,都有一种越来越深的恐惧:

他们百年之后,我还会踏进那个再也没有他们的院落吗?

八千年前的独木舟,静静躺在水下六米,棕黑色的原木,已没有亮光。

远古的先民,曾经乘着它去过很多地方,把古老的文明带到了比我们的想象更远的地方,比如南太平洋,比如大溪地。

这是真的。

更让人惊奇的是,2010年夏天,有人从遥远的南太平洋,如他们的祖先一样乘着一艘独木舟,沿着五万年前祖先的原始迁移路线重返本源——中国南方海边,来寻找他们的根。

6名船员,有航海家、水手,也有人类学家、动植物学家。

独木舟经由阿瓦鲁阿、纽埃、汤加、斐济、瓦努阿图、圣克鲁斯岛、所罗门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最终抵达上海。

整整1.6万海里的艰苦旅途中,他们上岛添购食物、淡水、水果,也在大海里捕捞、生吃海鱼,最后两天,一点食物都没有了,每人只有一小瓶水维持生命。

他们与近十米的惊涛骇浪搏斗,看海豚们在独木舟前方带路,任不知名的海鸟停在胳膊上……最后,他们来到了这里,水下六米深处——这一条独木舟前,他们的根之前。

当他们看到独木舟时,眼睛都放光了,太惊喜了。

博物馆的人说。

真想亲眼看看这些用生命来寻根的人。

他们想要寻找的,其实并不仅仅是这一艘独木舟,而是在灵魂深处,每一个人都正在失落却又拼命想要寻回的东西。

从水下六米处出来,我在湖边遇见了一只鸟。

它栖息在一块石牌坊上,是雕刻的,有着优美的体态和姿势,翅膀如飘带卷起。

它是湘湖先民的图腾。

我相信它就是湘湖的灵魂,这一片水域因为一直住着它,才能这么静美。

在我长久的凝望中,这只鸟渐渐活了,飞离了我的视线,飞回了湘湖的一月。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瘦的柳树与清瘦的倒影,描写出了一月的湘湖景物的特点,与后文初夏湘湖此刻已显丰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文章以画家的眼光来描写一月湘湖的景致,纵笔挥洒而自然贴切,有全景有特写,有静景有动景,突出湘湖的静与美。

C.对初夏湘湖景物的描写是简笔勾勒,而对自己初夏游湘湖的感受、心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样写笔调灵活多变。

D.在水下六米处凝望八千年前的独木舟,并由此产生许多联想,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可见独木舟是全文的线索。

5.在灵魂深处,每一个人都正在失落却又拼命想要寻回的东西,结合全文,说明句子中东西指什么。

6.文章开头与结尾处对鸟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4.D5.

已离开了,将来不一定回去的故乡(或有几分遗忘又有几分难舍的故乡情怀);

离现实太远(或被遗忘了)的民族的开创精神与远古文明(或历史)。

6.

开头对鸟飞向陌生水域的描写,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气氛,设置悬念;

并引出浏览湘湖的一家人,过渡自然。

结尾处对鸟的描写,照应开头,渲染神秘气氛,使文章结构严谨;

以鸟象征湘湖先民的图腾,湘湖的灵魂,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4.试题分析:

独木舟是全文的线索错,独木舟不是全文的线索。

5.

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主要有比喻义,象征义等,注意结合语境进行分析,词语暗示文章的情感等。

此句中注意灵魂深处的分析,注意结合主旨分析。

注意景物描写的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气氛和结构上的设置悬念照应开头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的角度分析。

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其作用首先从本身分析,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同时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然后从其它的要素分析,从人物的角度是暗示人物的心理和人物的命运,从情节的角度是推进情节的发展,从主旨的角度是暗示文章的主旨,或是升华主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全年送戏下乡1600场以上,以文化产业助脱贫

宁夏文化庄稼正繁茂

朱磊

扶贫扶志,催生内力。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以文化为抓手,在丰富农村基层文化生活的同时,推动扶贫攻坚,为农民送去增收的文化庄稼。

脑袋富起来

以送戏下乡新春乐社火大赛等活动滋润民风、开启民智

虽然年过七旬,可只要穿上那一身舞台服装,戴天福就神采焕发,与之前的庄稼汉形象完全不同。

一曲自编自导自唱的眉户剧——《众路线不能变》一开场,老戴手摇彩扇,声情并茂,引来阵阵喝彩……

走进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曹洼村,提起戴天福文化大院,无人不晓、无人不知。

虽然没有华美的灯光,没有精致的舞台,演员也不是专业的,但每晚收工后看演出却成了村民们的必修课,兴致来时,大伙儿都可以上台表演,或唱几句花儿,或吼几声秦腔,或说一段顺口溜……像这样的文化大院,在原州区还有很多。

为不断满足人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原州区着力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一大批草根艺人活跃在广大农村。

全区已涌现120多个文化大院、79个民间演出团体、1000多名草根艺人。

其中,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大院有50多个,覆盖全区各乡镇和街道,参演人员达5000余人。

文化大院点燃了农村文化的火种,丰富着广大人民众的精神生活。

在宁夏,文化大院打通文化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几乎每个村子都有自乐班或者文化大院,成为众自己的文化大舞台;

同时广泛开展送戏下乡新春乐社火大赛欢乐宁夏全区众文艺会演等活动。

2016全年送戏下乡演出1600场以上,不仅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滋润了民风,还开启了民智,让不少从泥土里讨生活的农民找到文化致富的机遇。

钱包鼓起来

培育非遗产业,到2018年扶持建设300个示范性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久负盛名的高台马社火演起来,备受西北百姓喜爱的秦腔吼出来,还有门类齐全的图书供选择……固原市隆德县陈靳乡新和村村民的文化生活一派红火景象。

党支部书记赵小龙告诉记者,这个村常住人口170户、689人,是隆德县有名的文化村。

近年来,村里依托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马社火,开发马社火展演、骑马观光、农事体验等旅游资源项目,打造新和文化旅游名片,开创休闲旅游致富路。

今年村里建成了20家农家乐,已接待游客3万人次;

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可达6200元,比2015年增加500余元。

赵小龙乐得合不拢嘴。

新和村的故事颇有代表性。

文化活动的兴盛,让过去埋藏在农村的很多非遗产业,重新绽放耀眼的光芒。

通过以奖代补,剪纸、刺绣、泥塑、砖雕等非遗传承基地和代表性传承人有了平台研发展销非遗作品,进而实现增收富民。

此外,宁夏还筛选确定贫困地区先期扶持的重点文化企业34家、重点项目25个,建立企业档案信息库,利用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贫困地区重点小微文化企业、新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特色非遗产业化开发等18个重点项目和企业给予奖励补助260万元。

如今,文化庄稼正扎根宁夏,枝繁叶茂,到2018年建成固原市图书馆、文化馆和丝路文化展览馆,新建和改建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等贫困县(区)图书馆、文化馆,新建和改建红寺堡文化馆、盐池县图书馆;

新建27个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站,扶持建设300个示范性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选自2017年3月14日《人民日报》)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农民戴天福开办的文化大院非常有名,戴天福年过七旬,还时常穿着一身舞台服装,神采焕发、声情并茂地亲自登台演出。

B.

原州区已涌现出120多个文化大院、79个民间演出团体、1000多名草根艺人,仅2016年就送戏下乡演出1600多场,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

C.

固原市隆德县新和村是该县有名的文化村,近年来,依托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马社火开发旅游资源项目,呈现出了一派红红火火的文化生活景象。

D.

宁夏回族自治区积极扶持贫困地区重点文化企业和重点项目,投资260万元奖励补助贫困地区重点小微文化企业、特色非遗产业开发等重点项目和企业。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戴天福的文化大院虽然没有灯光、舞台,但戴天福自编自导曲目,大伙能亲自表演,所以深受大家喜欢。

B.文化大院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滋润了民风,还开启了民智,让不少农民找到文化致富的机遇。

C.宁夏几乎所有村子都有自乐班或者文化大院,在原州区,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大院就有50多个。

D.固原市开创休闲旅游致富路,卓有成效,新和村2017年将建成20家农家乐,接待游客3万多人。

E.宁夏回族自治区近年来以文化为抓手,借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推动扶贫攻坚,取得了一定成效。

9.这则新闻材料选材典型、结构灵活。

请结合材料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7.B8.CE

9.

选材典型。

新闻重点选取了宁夏曹洼村、新和村两个典型村的文化产业——文化大院和旅游产业,选材重点突出,材料鲜活,有一定的典型性。

结构灵活。

新闻不但有引题,两则典型材料还分别拟定了小标题,使文章层次清晰,结构灵活,重点突出。

7.试题分析:

送戏下乡演出1600多场的是整个宁夏回族自治区,不仅仅是原州区。

8.

A项,没有灯光、舞台错,原文只说没有华美的灯光,舞台并不精致;

B项,滋润了民风,还开启了民智,让不少农民找到文化致富的机遇是送戏下乡,张冠李戴;

D项,2017年将建成错,应该是已建成。

注意从选材重点突出,材料鲜活,有一定的典型性新闻不但有引题,两则典型材料还分别拟定了小标题的角度分析。

注意从新闻的结构方式,选材等角度分析,注意新闻的时效性和文学性的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温纯,字景文,三原人。

嘉靖四十四年进士。

屡迁兵科都给事中。

倭陷广东广海卫,大杀掠而去。

总兵刘焘以战却闻,纯劾焘欺罔。

时方召焘督京营,遂置不问。

黔国公沐朝弼有罪,诏许其子袭爵。

纯言事未竟,不当遽袭。

中官陈洪请封其父母,纯执不可。

言官李已、石星获谴,疏救之。

俺答请贡市,高拱定议许之。

纯以为弛边备,非中国利。

出为湖广参政,引疾归。

召为左都御史。

矿税使四出,有司逮系累累,纯极论其害,请尽释之,不报。

已,诸阉益横,所至剽夺,污人妇女。

四方无赖奸人蜂起言利,帝并欣然纳之,远近骇震。

纯言:

利归小,害贻国家。

乞尽捕诸奸人,付臣等行法,而亟撤税监之害民者。

亦不报。

中外争请罢矿税,帝悉置不省。

纯等忧惧不知所出,乃倡诸大臣伏阙泣请。

帝震怒,问谁倡者,对曰:

都御史臣纯。

帝为霁威,遣人慰谕曰:

疏且下。

乃退。

已而卒不行。

广东李凤等以矿税激民变,纯又抗言:

税使窃弄陛下威福以十计,参承受凭藉税使声势以百计。

生灵困于水旱,既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安能复胜此千万虎狼耶!

御史于永清按陕西贪,惧纯举奏,与都给事中姚文蔚比而倾纯。

纯不胜愤,上疏尽发永清交构状,语颇侵首辅沈一贯。

一贯等疏辨。

帝为下永清、文蔚二疏,而纯劾疏留不下。

纯益愤三疏论之因力丐罢乃谪永清纯遂与一贯忤纯求去章二十上杜门者九阅月。

帝雅重纯,谕留之。

纯不得已,强起视事。

纯清白奉公。

五主南北考察,澄汰悉当。

肃百僚,振风纪,时称名臣。

卒,赠少保。

天启初,追谥恭毅。

(选自《明史温纯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纯益愤/三疏论之/因力丐罢乃/谪永清/纯遂与一贯忤/纯求去章/二十上/杜门者九阅月

B.纯益愤/三疏论之/因力丐罢/乃谪永清/纯遂与一贯忤/纯求去/章二十上/杜门者九阅月

C.纯益愤三/疏论之/因力丐罢/乃谪永清/纯遂与一贯/忤纯求去/章二十上/杜门者九阅月

D.纯益愤/三疏论之/因力丐罢乃谪永清/纯遂与一贯/忤纯求去/章二十上/杜门者九阅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倭,文中指倭寇。

指14至16世纪骚扰劫掠朝鲜和我国沿海的日本海盗。

B.公,文中指爵位。

我国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C.中国,文中指中原,包括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省的部分地区。

D.赠,文中指赠官,指给活着的或死去的官吏或其父祖封官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温纯为官刚正。

他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曾弹劾刘焘谎报军情,指出不应当仓促封沐朝弼之子,上奏疏解救谏官李已、石星。

B.温纯反对危害百姓和逐利的行为。

他请求释放有关官员滥抓的人;

皇帝接受谋利之法,他反对这事却没有得到皇帝支持。

温纯忧虑国事。

因矿税的事,他提议大臣到宫殿哭泣请求,惹怒皇帝,皇帝知道他是倡议者后而息怒,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温纯尽职奉公。

他处理政务很得当,有名声;

于永清与姚文蔚勾结排挤他,他上疏揭发于永清与姚文蔚的事,并得罪了沈一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灵困于水旱,既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安能复胜此千万虎狼耶!

(2)帝雅重纯,谕留之。

【答案】10.B11.D

12.C

13.

(1)百姓被水灾、旱灾困扰,已经发愁到丧失生活下去的意愿,哪能又承受这些如狼似虎的矿税使呢!

(2)皇帝一向看重温纯,下令拘留他。

温纯不得已,勉强上班处理事务。

10.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句的理解,同时也要注意文句中的标志性的词语,本题中标志性的词语有因乃纯杜门者。

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试题分析:

D.赠,文中指赠官,指给活着的或死去的官吏或其父祖封官爵。

活着的……官吏错。

12.试题分析:

C.

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与原文不符。

13.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

(1)得分点:

雅、强、视事。

(2)得分点:

乐、胜、被动句式。

参考译文:

征召担任左都御史。

矿税使派往各地,有关官员逮捕了很多人,温纯极力论述这件事的害处,请求全部释放,没有得到回复。

后来,宦官们更加强横,所到之处就抢劫,奸污妇女。

各地品行不良的人纷纷起来进言谋利之法,皇帝都高兴地采纳了,远近之人都惊骇震动。

温纯说:

好处归这些小人,坏处留给国家。

请全部逮捕这些坏人,交给我等依法处置,尽快撤销危害百姓的税监。

也没有得到批复。

朝廷内外争着请求免去矿税,皇帝全部搁置不察看。

温纯等人担忧害怕,不知怎样才好,于是首先提出各位大臣跪伏宫殿前哭泣请求。

皇帝震惊发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