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58210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9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之一黄帝的评价。

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

C.平王东迁

D.国人暴动

8.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他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A.黄帝

B.尧

C.舜

D.禹

9.《周易·

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

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是

A.山西陶寺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盘

B.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

C.重庆巫山出土的简形彩色陶瓶

D.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10.下列思维导图中①②对应的人物和制度分别是

A.夏桀,世袭制

B.夏桀,禅让制

C.启,禅让制

D.启,世袭制

11.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这标志着

A.中国成为实行分封制的国家

B.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C.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1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

“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

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

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

”材料不能说明

A.周朝实行分封制

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13.下图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

它属于

A.酒器

B.食器

C.乐器

D.礼器

14.“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

”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A.棉纺织品

B.景德镇的瓷器

C.刻有文字的甲骨

D.圆形方孔半两钱

15.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观察下面有关甲骨文的图示,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A.记录中华文明的起源

B.具备汉字的构成方法,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C.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

D.是世界上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二、综合题

1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解读图片)简述如图所示文物承载的历史价值。

(2)(关注传说)如图是传说中炎帝、黄帝的某些发明创造。

这些发明创造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

你还能列举哪些相关发明创造?

你认为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依据?

(3)(研读材料)从下面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粱启超:

《饮冰室合集》

1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距今(2021年)七千年

地点:

长江流域(浙江余姚)

住房:

干栏式房子;

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骨耜;

农作物:

种植水稻

原始养殖业:

饲养猪、狗、水牛

原始手工业:

木结构;

水井、制陶器、玉器、乐器、雕刻,使用天然漆

距今(2021年)六千年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半地穴式房子;

磨制石器,制造骨器、角器;

种植粟

养猪、狗

制彩陶,乐器、纺线、制衣;

(1)①②处分别填写什么原始居民?

据材料比较这两种原始居民在生活上有何异同?

材料二炎帝神农氏……斩木为耜(农具),揉木为来(耕地工具),耒耨(除草工具)之用,以教万人。

始教耕,故号神农氏。

——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

(2)该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材料三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稻作和粟作农业在我国南北方逐渐推广,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农业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

同时,家畜的饲养也开始出现。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3)从材料中,你能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原始农业兴起的作用。

18.夏商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中国的王朝更替由此拉开了大幕。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拳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

——《礼记·

礼运》

“夏传子,家天下。

——《三字经》

材料二夏朝末年,统治腐朽不堪。

夏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

商部落兴起,与夏朝的发展形成冲突,为了打败夏桀,商汤(汤是商部落的首领)进行了长期准备。

他起用出身卑微的伊尹和仲虺,积极准备灭夏。

商汤以为民除暴为口号,兴兵伐夏,终于灭掉了夏朝,建立商朝。

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人心,大大扩展了商朝的统治地区。

材料三商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

同时修建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分布于陕西渭河流域的周部落,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

部族首领周文王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

到了周武王时,他得到周公等人的辅佐,继承父亲遗志,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强大的政治联盟,1046年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部。

周武王完成了文王未竞事业,推翻商朝统治,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典型例子。

请解释“天下为家、家天下”的内涵。

(2)据材料二和三,列举商汤和周文王的兴国之举。

(3)据材料二和三,指出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从夏商周的更替中,你能悟出王朝兴衰遵循怎样的规律?

19.历史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保持一颗认真思索的心,就能探索清楚历史的脉搏。

请大家一起跟着下面的问题,来感受历史。

任务一(图片呈现,辨析历史材料)

(1)依据下表提示,将上述图片的序号填入表格中适当的位置。

类别

历史遗物

历史遗址

远古传说

 

(2)将上述图片材料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任务二(文本研读,关注古老文字)

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到目前为止共出土了15万余片。

它们是研究商用社会历史的宝贵资料。

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5000余个。

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刻画符号的基础上,经过两三千年的发展,甲骨文已经是一种相当进步的文字,笔画结构不仪已经由独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

(3)你从材料中能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

任务三(情景再现,了解远古人类)

1929年发现这种古人类的头盖骨化石。

其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

(4)材料所述与哪种原始人吻合?

他们生活在哪个石器时代?

这一发现有什么重大意义?

任务四(构建联系,解读古代制度)

(5)根据如框词语提供的信息,以“制度·

管理”为题,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并用示意图把该古代制度形象地展示出来。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考古发现。

远古时代的化石可以通过考古发掘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故A符合题意;

文献记载、神话传说、调查问卷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2.B

依据题干“云南、两颗门齿类化石、一些粗糙的石器、炭屑和烧骨”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是生活在云南元谋县的原始人,距今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①处是北京,因此BCD分别是是蓝田人、河姆渡人、元谋人,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4.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会用火,但是使用的都是天然火,不是人工取火,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ABD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依据题干“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信息,所学知识可知,半坡人生活在距今6000年前的陕西西安半坡村,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会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C项符合题意。

AB属于长江流域,D还没有原始农耕文化,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抓住题干的限定词“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结合我国原始农耕的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遗址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6.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居住半地穴式房,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居住干栏式房子,居住不同形状的房子的原因是深受一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B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远古时代,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进行了一场大战,史称涿鹿之战,涿鹿之战后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B项符合题意。

A是周武王伐纣灭商之战,C标志东周开始,D发生在西周后期,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平定蚩尤乱”的相关知识,知道“平定蚩尤乱”这一事件是涿鹿之战,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识记能力。

8.D

依据题干“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尧舜时期,黄河泛滥,大禹为了治理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成功的解决了水患,成为部落首领,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D项符合题意;

9.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中强调的“舟楫”与船有关,只有D项“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与船有关,D项符合题意;

10.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君主,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而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11.B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一套国家机器,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12.C

根据题干信息“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

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由此判断与西周的分封制相关;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选项ABD符合题干内容;

而题干内容没有反映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因题干此材料不能说明的是选项C,AB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13.D

依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西周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是重要的礼器。

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14.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殷墟青铜器的考古发掘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商朝迁都到殷以后的社会状况,尤其是青铜器制造业得到了发展,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可以为研究殷商的历史提供确凿的证据。

所以C符合题意,ABD项均不是商朝时期的,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5.B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题干图片表明甲骨文具备汉字的构成方法,是比较成熟的文字,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不能从图片中看出来,不符合题意;

16.

(1)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反映出中国古代青铜制造业具有很高的水平。

河姆渡遗址稻谷的出土,证明我国在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时期,先民们已经会种植水稻,原始农耕已经出现;

我们的祖先在那个时候已过上定居生活;

水稻的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

(2)主要反映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

举例:

制作陶器;

挖掘水井;

制作衣裳;

炼铜;

发明弓箭;

制作音律;

发明算盘等。

炎帝和黄帝的发明,虽都是古人的传说,有些内容还近乎神话,但无一不有社会历史的近似史实作为根据。

近年来大量的考古资料,证实了我国古代传说并非完全虚无。

总之,先民的传说是有科学依据的。

(3)华夏族是在多民族不断兼并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

【解读图片】依据图片实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反映出中国古代青铜制造业具有很高的水平。

远古时期河姆渡遗址稻谷的出土,证明我国在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时期,先民们已经会种植水稻,原始农耕已经出现;

(2)

【关注传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传说中炎帝、黄帝的某些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

(3)

【研读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的特点是在多民族不断兼并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7.

(1)①河姆渡原始居民;

②半坡原始居民。

不同点:

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

房屋建筑样式不同;

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不同。

相同点:

都使用磨制石器;

都出现了原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

都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2)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起源时期的发展状况:

神农氏教民耕种,农具有木耜、耒、耨等。

(意思对即可得)

(3)我国原始农业是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工具耕种的;

原始农业的代表性农作物是水稻和粟;

农业发展的同时家畜饲养也出现;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着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出现、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等。

(4)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处是河姆渡居民,②处是半坡原始居民。

据材料河姆渡人“地点:

长江流域(浙江余姚)”“住房:

干栏式房子”“农作物:

种植水稻”等,半坡人“地点: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住房:

半地穴式房子”“农作物:

种植粟”等可知,这两种原始居民在生活上的不同点:

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房屋建筑样式不同,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不同。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起源时期的发展状况:

炎帝号神农氏,相传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的创始人,他教民耕种,农具有木耜、耒、耨等。

(3)依据材料中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能提取到的历史信息是我国原始农业是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工具耕种的;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农业兴起的作用是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8.

(1)传说尧年老的时候,召集部落联盟会议,推选继承人,大家推选有才有德的舜,舜用同样的办法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尧、舜、禹“禅让”

的传说指的正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这段史实。

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权位。

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

也就是“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商汤:

不拘一格用人才,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人心等;

周文王:

勤于政事,重视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等。

(3)夏、商后期统治腐朽、残暴,伤害百姓,激起人民反抗。

(4)任何时代都会有兴衰,每个时代最终都会被下一个更为适应人的需求的时代所代替,人类社会一直在向前发展;

贤君兴邦,暴君亡国;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

(1)结合材料一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典型例子是传说尧年老的时候,召集部落联盟会议,推选继承人,大家推选有才有德的舜,舜用同样的办法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尧、舜、禹“禅让”的传说指的正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这段史实。

“天下为家、家天下”的内涵是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权位。

(2)据材料二“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人心,大大扩展了商朝的统治地区”和材料三“部族首领周文王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汤和周文王的兴国之举是商汤:

(3)据材料二“夏朝末年,统治腐朽不堪。

夏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和材料三“商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是夏、商后期统治腐朽、残暴,伤害百姓,激起人民反抗。

(4)依据夏商周的更替历史,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能悟出王朝兴衰遵循的规律是任何时代都会有兴衰,每个时代最终都会被下一个更为适应人的需求的时代所代替,人类社会一直在向前发展;

19.

(1)

图二、图三

图一

图四

(2)图三→图一→图四→图二

(3)甲骨文是在殷墟出土的,目前为止共有15万余片;

目前发现共有单字5000多个;

甲骨文既有独体字,也有合体字,且很多是形声字;

甲骨文经过两三千年

的发展,成为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是研究商周历史的宝贵资料等。

(任意回答其中三点得)

(4)北京人;

旧石器时代;

意义:

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意义重大;

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5)示例:

“制度·

管理”

周王实行“分封制”,根据血缘关系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且稳定政局巩固疆土。

诸侯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进献贡物给周王,且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

在自己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该制度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评分说明:

围绕“制度·

管理”这个主题,联系关键词语进行叙述,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写清楚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等即可。

示意图

示例:

示意图只要能形象地反映出分封制几个主要阶层之间的等级关系即可。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图三是青铜器、骨器,属于历史遗物,图一尧庙属于历史遗址,图四大禹治水属于远古传说。

因此将上述图片的序号填入表格中适当的位置是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上述图片材料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是图三→图一→图四→图二。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中能提取到的历史信息是甲骨文是在殷墟出土的,目前为止共有15万余片;

甲骨文经过两三千年的发展,成为成熟的文字;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与北京人原始人吻合,他们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意义重大;

(5)根据如框词语提供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分封制的内容、诸侯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分封制的作用等角度阐述,,“制度·

管理”;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且稳定政局巩固疆土。

受封者可在自己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