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57365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文档格式.docx

1、从不同位置观察由小正方体拼摆的物体,辨认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方法:

在哪一位置观察物体,就从哪一面数出小正方形的数量,并确定摆出的形状。

2、从同一位置观察由相同个数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物体,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知识点补充:

①、几个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

a+b+c=a+c+b如:

29+35+31=29+31+35

②、加减混合运算中带着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交换减数、加数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

a+b-c=a-c+b(a˃c)如:

46+72-26=46-26+72

2、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在计算过程中,如果那两个数相加可以得到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把这两个数先相加,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3、减法的运算性质

①、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差里的被减数,再加上减数;

或用这个数加上差里的减数,再减去被减数。

a-(b-c)=a-b+c=a+c-b如:

50-(20-10)=50-20+10=50+10-20

②、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

加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

如:

10+(4-3)=10+4-3

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

减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

如:

10-(8+1)=10-8-1

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①、需要记住的特殊数的乘积

5x2=1025x4=100125x8=100025x8=20075x4=300375x8=3000

25x8=200125x4=500

②、两个数相乘的简便计算,方法不唯一。

既可以把一个因数用乘法拆分,使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也可以把一个因数用加、减法拆分,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拆分一个因数时,不能改变这个数的大小。

③、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25或者125,就要想到4或者8。

(25x4=10025x8=200125x4=500125x8=1000)

④、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把这个因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加(或减)一个数的形式,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除法的运算性质

①、在连除运算中,任意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

c=a÷

b

②、在连除运算中,如果除数的积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那么可以应用除法的运算性质a÷

(bxc)进行简便计算。

③、两个数相除,如果除数分解成的因数恰好与被除数成倍数关系,那么可以应用a÷

(bxc)=a÷

c进行简便计算。

④、在除加算式中当除数相同时,可以运用a÷

c+b÷

c=(a+b)÷

c

在除减算式中当除数相同时,可以运用a÷

c-b÷

c=(a-b)÷

⑤、括号前面是除号,去掉括号要变号;

除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

100÷

(4x25)=10÷

25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4.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小数的产生: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上一些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2、小数的组成:

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的。

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例如:

8

63

二、小数的意义

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①、一位小数: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②、两位小数:

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③、三位小数: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几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

0.1、0.01、0.001……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10个十分之一是1,100个十分之一是10;

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100个百分之一是1;

10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

1里面有10个十分之一;

1里面有100个百分之一;

十分之一里面有10个百分之一。

三、小数的读写法

1、小数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

计数

单位

一、

①、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

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一(个)。

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在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④、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它与个位的计数单位一(个)之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的读法:

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

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

最后读小数部分,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温馨提示:

①、在整数中,每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无论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

②、在小数中,小数部分有几个“0”都要依次读出来;

③、读小数时数字要大写,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

④、小数部分不能按整数部分的读法读。

3、小数的写法:

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

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

最后写小数部分,按照小数的读法依次写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①、小数点应点在个位的右下角,要写成小圆点,不能写成顿号或小圆圈;

②、小数部分应完全按照小数的读法写出每一个数字,不能遗漏。

4.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1、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①、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是小数的意义发生了变化;

②、整数末尾或小数中间的0都不可以去掉,只有小数末尾的0可以增减。

2、化简小数:

“化简”就是依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不改变小数的大小,使小数读写起来都更简便。

因此,化简小数时只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其他数位的0不能去掉。

3、改写小数位数的方法:

在不改变小数大小的前提下,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就行了。

整数改写成小数,首先在整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根据需要在小数点后面添上相应个数的“0”。

4、小数大小的比较:

①、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②、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③、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①相邻的两个整数间的小数有无数个。

介于7和8之间的小数

以十分之一为计数单位则7˂7.1~7.9˂8

以百分之一为计数单位则7˂7.01~7.99˂8

以千分之一为计数单位则7˂7.001˂7.999˂8

②、小数的大小与小数位数的多少无关,比较时要从高位起逐位比较。

知识巧记:

小数大小来比较,位数多少不重要。

关键看好最高位,相同位数来比较。

如果相同看下位,以此类推错不了。

4.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点,本领大,走一走,数变化。

向左走,数缩小;

向右走,数扩大。

数位不够怎么办?

找“0”补位解决它。

一、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1、把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就是这个数分别乘10、100、1000……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2、把一个小数缩小到原来的

……就是把这个数分别除以10、100、1000……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3、小数点向右移动时,整数部分最高位前面的“0”必须去掉,如果小数部分位数不够,就要在右面添“0”补足。

4、小数点向左移动时,位数不够要在前面添“0”补足。

5、在乘法(或除法)中,如果因数(或除数)是10、100、1000……就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

4.4小数与单位换算

单位换算歌

认识小数很重要,生活应用离不了。

名数改写有诀窍,单位转换仔细瞧。

小化大来很简单,除以进率记心间。

大化小来并不难,乘进率时想周全。

单复转化也不难,整小两部分开看。

进率若是十百千,移动小数点更简单。

单位换算(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进率)

一、长度单位: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

1、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2、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1米=10分米

3、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4、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1米=1000毫米

5、分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1分米=10厘米

6、分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01分米=100毫米

7、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1厘米=10毫米

8、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9、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二、面积单位: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1、平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是1001平方千米=100公顷

2、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00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3、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1公顷=10000平方米

4、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5、平方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6、平方米与平方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001平方米=1000000平方毫米

7、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8、平方分米与平方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1平方分米=10000平方毫米

9、平方厘米与平方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0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三、重量单位:

吨、千克、克

1、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1吨=1000千克

2、吨与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0001吨=1000000克

3、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1千克=1000克

四、时间单位:

小时、分钟、秒

1、小时与分钟之间的进率是601小时=60分钟

2、小时与秒之间的进率是36001小时=3600秒

3、分钟与秒之间的进率是601分钟=60秒

五、金钱:

元、角、分

1、元与角之间的进率是101元=10角

2、元与分之间的进率是1001元=100分

3、角与分之间的进率是101角=10分

小数与单位换算

1、名数分为单名数与复名数,只含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如:

5cm、4kg等;

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名称的名数叫做复名数,如:

5元8角、2米5分米等。

2、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据,以便于计算或比较。

3、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

用这个数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如果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4、把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

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动,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

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的小数部分。

5、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

用这个数乘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如果两个数之间的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4.5小数的近似数

1、求小数的近似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①、当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应根据十分位上的数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

(看小数点后第一位)

②、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应根据百分位上的数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

(看小数点后第二位)

③、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应根据千分位上的数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

(看小数点后第三位)

(在求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部分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能去掉,否则会改变近似数的精确度。

2、将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的方法

①、首先,根据要求先找到万位或亿位。

②、然后,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

③、最后,在小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或“亿”字,再根据要求保留小数。

④、如果原数不满万位或亿位,要用0来补足。

整数、小数部分哪一位没有,也要用0来补足。

小数近似数,实际应用广。

四舍五入法,灵活来应用。

保留哪一位,就看后一位。

大于等于5,前一位进一。

如果小于5,就直接舍去。

改成万或亿,万或亿右边。

点上小数点,同时在后面。

加上万或亿,千万莫忘记。

第五单元《三角形》

一、三角形的认识及特性

1、三角形的定义:

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特点:

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

A

3、三角形的底和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例如: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如图所示:

画高口诀:

三角尺,直角边,这边找到底,那边过顶点,作垂直线段,标直角符号,四步高画完。

C

D

B

4、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5、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6、两点间的距离: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7、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8、判断3条线段能否围城三角形,只要把较短的两条线段相加的和与最长的线段比较,大于最长的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反之则不能。

二、三角形的分类

1、三角形按角分为: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①、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②、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分,分清大角是窍门。

最大角,是锐角,定是锐角三角形。

最大角是“直”“钝”,三角形类别也同名。

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用集合图形表示为: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互相垂直的两条边叫做直角边,直角所对的边叫做斜边,斜边大于任意一条直角边。

2、直角三角形的特性:

直角边

斜边

①、不等边三角形:

3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

③、等边三角形:

3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也叫正三角形)

②、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3、三角形按边分为:

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4、认识等腰三角形:

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

顶角

边叫底;

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两腰与底边的两个夹角叫做底角。

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两腰的长度相等;

两底角的度数相等;

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底角

等腰三角形可以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两条直角边相等,这个直角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两个底角分别是45°

.

5、认识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①、等边三角形的特点:

3条边都相等,3个角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

②、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当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与底边相等时,这个等腰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

①、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但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②、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是60°

,所以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6、生活中常见的特殊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红领巾、三角尺

等边三角形:

三角铁、警示牌

三、三角形的内角和

1、三角形的内角:

三角形的内角是指三角形里面的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这3个内角的度数之和。

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在三角形的3个内角中,已知两个角的度数,求第三个角的度数,用内角和180°

连续减去已知的两个角的度数或减去两个角的度数和。

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等腰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用三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梯形。

5、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6、多边形的内角和=180°

x(边数-2)

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回顾:

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1、计算整数加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计算整数减法时,要把被减数与减数的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开始减,被减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和本位上的数加在一起再减。

小数加减法

一、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

2、从末位算起,做加法时,要注意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做减法时,要注意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在本位上加10再减。

3、得数的小数点要与竖式中的小数点对齐。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一般要把0去掉。

二、位数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根据小数的性质,将位数较少的小数末位添上“0”,变成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2、再根据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如果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可以将0去掉。

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知识回顾:

1、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减数的运算性质:

a-b-c=a-(b+c)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法和减法,就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小数运算莫着急,数的特点看仔细。

要想计算变简便,各个数据要看全。

合理使用运算律,计算简单又快捷。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因此,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要仔细观察每个数据的特点,注意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及每个数前面的运算符号,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

(二)

一、轴对称图形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沿对称轴对折,对称点重合,对应线段重合,对应角重合。

4、轴对称图形可以有一条、多条或无数条对称轴。

5、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对称轴要用虚线来画。

①、“找”,找出图形上每条线段的端点;

②、“定”,根据对称轴确定每个端点的对称点;

③、“连”,依次连接这些对称点,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关键点,找端点,点轴距离数格算。

细心找准对称点,有序连点图形现。

二、平移

1、确定方格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的方法:

①、根据箭头的指向确定平移的方向;

②、找出平移前后两个图形的一组对称点,对称点之间的格数就是图形平移的格数。

2、在方格中画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①、在原图形上选几个能决定图形形状和大小的点;

②、按要求把所选的点向规定的方向平移规定的格数;

③、把平移后的点连点成形。

3、平形,进而解决问题。

第八单元

一、平均数

1、平均数的意义:

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平均数。

2、求平均数的方法:

①、移多补少法。

从多的数量中拿出一部分给少的数量,使它们的数量相等。

②、公式法。

总数量÷

总份数=平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