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大纲题型打印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57283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大纲题型打印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大纲题型打印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大纲题型打印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大纲题型打印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大纲题型打印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大纲题型打印文档格式.docx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大纲题型打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大纲题型打印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大纲题型打印文档格式.docx

21、林昌彝则以继往来的开拓精神,用“诗话”的形式,在“缘情”的观念指导下,辑录

鸦片战争时期反对侵略,揭露时代衰败的诗作,加以评点,借以表现宣传抗敌救国的爱国思想和抨击进弊的社会批斗精神。

22、在爱国诗人中文学观念更新最为突的是龚自珍。

P86

23、龚自珍较好的继承了袁枚“性灵”。

因此,龚自珍强烈主张文学创作要“尊情”,要畅

情。

24、《儒林外史》的结构形式与《官场现形记》相似。

P288

25、《官场现形记》全书有20多个故事,这些故事都是相对独立的,围绕着揭露、抨击官场的腐败黑暗这一共同的主题而展开的一个个故事,先后出现了近百个人物。

26、反映了从中法战争到期1906年近水楼台20年左右中国官场、商场、封建家族的种种怪异现状。

27、一种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代表的类型。

它的结构也是由众多的相对独立的故事联缀而成,但全书却有贯串始终的中心人物,故事若即若离,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如:

“九死一生”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全书的中心人物。

28、一种是以《孽海花》为代表的类型。

这种结构介于网状结构与块状结构之间。

不是以塑造人物为轴,大多以事件为轴,人物围绕着事物的轴心转,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P289

29、1910年,任天知从日本回上海组织进化团。

P392我国最早期话剧是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到来而得不断扩大和发展的。

P393

30、丛曾朴的整个文学翻译活动来看,还是以介绍法国戏剧文学为中心。

P140

31、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发表于1904年,是作者运用叔本华的美学观,通过哲学的思辨比较系统的研究《红楼梦》的专论。

P176

32、在《宋元戏曲考》中,王国维通过对我国古典戏曲源流的考察、比较和分析,第一次揭示了“真戏曲”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P183

33、王国维指出“真戏曲”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标志,即:

一、“由叙事体变为代言体”;

二、“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

34、胡晓岑《火轮船歌》中国第一首写外国的轮船诗歌。

比黄遵宪光绪十六年所作的《今别离》4首,早了16年。

P220

35、蒋春霖是鸦片战争后成就最高的一位词人。

P232

36、谭嗣同在思想上要冲决一切罗网,在文体上也寻求自己的道路。

P245

37、年青的鲁迅在辛亥革命这一年就创作了文言短篇《怀旧》。

P294

 

二、单选题

1、梁启超继《新民说》发表之后,1902年又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P36

2、梁启超于1902年在日本东京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小说刊物——《新小说》。

他自己也创作了《新中国未来记》。

——(中国明确地标明第一部政治小说。

)P36

3、《荡寇》(又名《结水浒传》)P48

4、《新石头记》写的是科幻小说,中国第一部科学小说,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科学的东西。

P49

5、《九命厅冤》是吸收外国侦探小说的

6、“自《天演论》一出,嗣是以后,达尔文、斯宾塞之名,腾于众人之口,‘物竞天择’之语。

见于通俗之文”

7、光绪末季翻译的氏外国书籍已有五百三十三种(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P54

8、在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上,从文学的“经世致用”,到教育民众,“开通民智”,再到“启民生之机”即向着文学为大众、为民族、为人生的审美观念的飞跃和转化。

P55

9、仅林纾一人所译,已刊未刊者加在一起,达183种之多。

P56

10、周桂译的《毒蛇圈》,是当时用白话直译的较好中国最早的白话直译小说之一。

P57

11、文学的读者群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扩大,逐渐形成以工、农、商、兵为主体的新的读者群。

P58

12、王韬、于1871年最早翻译了法国著名的《马赛革命歌》法国之歌。

P60

13、《政论教文集》代表作郑观应出版的《盛世危言》。

14、冯桂芬代表作,《校邠庐抗议》,见解大胆、新颖,文笔通俗、流畅,成果为近代新体政论文的先例。

P63

15、《时务报》遂成为“文界革命”的主要阵地。

P94

16、裘廷梁在批判文言弊害的基础上,还论证了白话文的八大益处。

P96

17、夏曾佑写的《小说原理》阐述最为透彻。

P102

18、1879年《日本杂事诗序》,1889年《日本杂事诗》

19、近代传奇杂剧剧本甚多,从现在尚可见到的剧目看,约有二百多种。

根据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变化。

P369

20、文明戏,又称文明新戏、新剧,是指有别于我国传统戏曲的早期话剧。

P391

21、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引起了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对时政的密切关注,反映在戏剧舞台上,上海的青年学生,纷纷提倡改良、提倡爱的开明演唱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

22、1907年王钟声在上海成立春阳社和留学日本的青年学生李息霜、曾孝谷、欧阳予倩等人在东京组织春柳社。

分别演出《黑奴吁天录》P392

23、马君武是我国最早(1905)翻译英国拜伦《哀希腊歌》全篇诗作的作家。

P139

24、1904年,曾朴与丁初我、徐念慈在上海创办《小说林》月刊,在此期间,曾朴以“东亚病夫”的笔名译嚣俄(雨果)的《马哥王后佚史》《九三年》《笑面人》。

25、就拿被认为最早用白话介绍外国小说的周桂笙来说《毒蛇圈》,“最早一部直译的小说。

”P147

26、鲁迅翻译的《域外小说》。

而且也标志着中国“直译”小说的开始。

在中国小说的翻译史上,《域外小说集》具有划时代意义。

P148

27、翁方纲是宋诗运动的先导。

P196

28、柳亚子说的: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南社的天下。

”P205

29、龚自珍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癔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P208

30、丘逢甲也是新派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岭云海日楼诗钞》P21

31、朱孝臧(叫朱祖谋)也享有很高的地位,陈三立曾誉之为“近世词宗”。

P235

32、魏源对(龚自珍散文评价)“以经术作政论”,“朝章国故世情民隐为质干”。

魏源《定

庵文录序》。

P242

33、魏源的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255

34、龚自珍最著名的文章《病梅馆记》P255

35、魏源《圣武记》清朝历史著作。

《海国图志》P255

36、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P255

37、魏源的散文大多收在《古微堂内、外集》中。

魏源的《香港岛观海市歌》P256

38、曾国藩在《圣哲画像记》(代表作,画下了22个古代圣人,最后一个是桐城派的)、《致吴南屏书》P257

39、曾国藩《讨匪檄》是讨伐太平军的一篇文章。

P258

40、冯桂芬《复庄卫生书》便是他倡导散文改革的宣言。

《校庐抗议、自序》政论散文集。

P261

41、王韬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第一个报刊政论散文作家,政论散文集《园文录外编》(代表作)和《园尺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报刊政论散文集。

P262

42、王韬《漫游随录》、《扶桑日记》等游记散文。

王韬根据外国报纸对普法战争的报道并结合自己的欧洲见闻所编译成的《普法战纪》,其类似后来的报告文学。

此书传到日本后,也给当时日本人了解西方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日本人将它与魏源所编的《海国图志》相提并论。

P263多、单、

42、郑观应的散文大多发表在《循环日报》上《盛世危言》等论文集。

P263

43、康有为的散文:

《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应诏统筹全局折》。

多项科学散文《诸天讲》就比较有代表性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P264

谭嗣同后期代表作:

《仁学》《以太》。

44、“新体文”的最后完成,以梁启超从《时务报》到《新民丛报》时期所发表的大量散文为重要标志。

P269

45、梁启超《亚多士多德之学说》、《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乐利主义者泰斗边沁之学说》、《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论泰西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多项。

P272

46、秋瑾创办《白话》杂志。

另创一种文字妇女阅读刊物《中国女报》。

P275

47、章太炎《序邹容〈革命军〉》P2761911年5月开始在广州《南越报》上连载的黄小配的《五日风声》P277

48、《瀛寰琐记》应是最早的文学刊物了。

在上海出现一个刊登小说的期刊《海上奇书》-刊登小说书刊。

〈〈海上花列传〉〉-刊登小说书刊(又名《风月宝鉴》)从更完整的意义上说,刊登小说的文学期刊,是梁启超在日本创办的《新小说》。

P283

49、(1892-1911)创作小说书目450余种。

P284

50、《龙图耳案》是一个唱本,后来演变为无名氏编撰的章回小说《龙图耳录》,今日流行本《三侠五义》,改名为《七侠五义》。

P296

由于《三侠五义》是一本来自民间,经过文人修改润色的小说。

对于《三侠五义》的艺术性,鲁迅称之为“绘声状物,甚有评话习气”(这是鲁迅对《三侠五义》的客观评价。

P299

51、鲁迅称之为狭邪小说,狭邪小说最早出现的是道光二十九年出版《品花宝鉴》《花月痕》、《青楼梦》、《海上尘天影》《海上花列传》-(第一部方言小说)《九尾龟》。

P300

52、讲史和言情小说的思想倾向,人表作品有《荡寇志》和《儿女英雄传》。

《荡寇志》又名《结水浒传》,是俞万春晚年的作品。

P303

53、《儿女英雄传》,又名《金玉缘》、《日下新书》(最近的新闻)《侠女奇缘》,全书以侠女(女主角)何玉凤、显宦公子安骥和民女张金凤三个人,以“金玉姻缘”为线索。

P305《儿女英雄传》它在当时与《红楼梦》被誉为“绝好的京语教科书”P307

54、新体小说,它的代表作品有《官场现形记》、《二十一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和《洪秀全演义》等,(鲁迅先生封的)P308

55、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活地狱》、《中国现在记》。

P308《官场现形记》是李伯元的代表作。

56、吴趼人作品著名的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痛史》、《新石头记》、《九命奇冤》、《瞎骗奇闻》、《劫余灰》、《发财秘诀》、《最近社会龌龊史》、《恨海》。

P316多项。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吴趼人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之作,最有代表性。

P316

这部小说写的是从容不迫1884年中法战争前后到1905年同盟会成立前这二十年的社会现状。

P317填、单

57、读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谁也不会忘记书中二品顶戴花翎、江苏候补道的苟才,他就是这种卑污苟贱的典型。

P320

58、《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在艺术上有其特色。

从结构上看,它与95、《官场现形记》一样,受《儒林外史》的块状结构形式的影响。

P325

59、《九命奇冤》突破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结构模式,采用了外国侦探小说的倒叙手法。

(这是中国较早的侦探小说)P326

60、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也很有特色。

不仅形象地塑造了作者所熟悉的张曜、玉贤、刚弼这类“清官”形象。

P336

钱江是作者虚构的太平天国的军师。

《洪秀全演义》中。

是一个诸葛亮式的人物。

P349

61、作为鸳鸯蝴蝶派的分支的黑幕小说,是从1916年10月10日《时事新报》开辟“上海黑幕”。

P358

62、京剧改革家汪笑侬以其不墨守成规的革新精神,编演了象《哭祖庙》、《党人碑》、《受禅台》等。

P364

63、吴梅《风洞山》《血花飞》《暖香楼》《无价宝》《惆怅》以及《东海记》《双泪碑》《轩亭秋》P347

楚剧《葛麻》。

P376

64、近代戏剧中流传很广的京剧,是由徽调二黄和汉调西皮为主要唱腔形成发展起来的,由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把二黄戏带上北京。

多项P380

65、号称“同光十三绝”有:

程长庚、谭鑫培、徐小香、杨月楼、梅巧伶。

P381多项

66、流行较广有京剧传统目主要有:

《群英会》《宇宙锋》《打渔杀家》《四进士》《霸王别姬》《贵妃醉洒》《空城计》《萧何月下追韩信》《穆柯》《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江关》P381多项。

67、、《打渔杀家》为较早的京剧传统剧目,原名〈〈庆项珠〉〉又名〈〈讨渔税〉〉取材于〈〈水浒后传〉〉P381

68、《群英会》取材于小说《三国演义》P382

69、汪笑侬《党人碑》《博浪椎》《献地图》《哭祖庙》《瓜种兰因》以及“三骂”(《骂阎罗》《骂安禄山》《骂王朗》)多项P384

70、在近代戏剧改良运动中,汪笑侬被誉为“中国第一戏剧改良家”(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P384

71、戏曲改良公会和三庆会。

如川剧作家赵熙、黄吉安、评剧作家成兆才,河北梆子艺人田际云、京剧改革家和演员汪笑侬、梅兰芳、夏月珊、夏月润。

P387多项。

72、陕西易俗社,创始人:

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

P389

73、南开新剧团正式成立于1914年11月,1909年已经演出了由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编导的新剧《用非所学》。

P402

74、剧团成员中有周恩来、时趾周、严劭询、伉鼎如、李福景、施奎龄、陈君钢。

较有名的剧本《一元钱》《炎凉镜》《一念差》《仇大娘》《因祸得福》《恩怨缘》《新少年》《华娥传》《父子泪》《恩仇记》《反哺泪》《平民钟》《新正村》P403

75、在近代,中华民族已形成为56个民族的大家庭。

填空。

P409

76、近代民间文学的四大特征:

一,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二,各民族都有有自己的民间文学。

三,形式多样,绚丽多姿。

四,描绘广泛,反映深刻。

P412

三、多项选择题

1、西方近代文化的科学与民主精神的传播,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部分地改变了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性格特征。

P19

2、中国近代文学的多样性特点:

文学题材的多样性和文学体裁的多样性P43

3、近代文学的取材不仅局限于本国,而且也涉及到外国的历史、现实、自然科学以及异国风光、民俗人情等等。

P43

4、各次重大的历史事件:

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农民的革命斗争,以及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

5、在近代文学领域中,出现了古代文学当中所没有的许多新题材,如反帝题材、华侨题材、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题材、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题材、外国现代生活的题材等。

6、反映这个社会面貌的文学体裁,也是多种多样的。

诗歌方面,不仅有民歌、古诗、近体诗诸体裁,而且还增加了新派诗、白话诗和译诗。

P44

7、在散文方面,既有古代文学中文言散文的诸文体,又体现了新文体散文和白话散文。

在小说方面,既有文言短篇小说,长、短篇白话小说,又出现了翻译小说。

在戏剧方面,既有杂剧、传奇等传统体裁,又增加了京剧和其他地方剧,还从外国引进了话剧这一新体裁。

8、早期的康有为也写了不少感慨时事关心

9、早期的康有为也写了不少感慨时事关心国家安危的诗歌,如《过虎门》、《感事》、《出都留别诸公》等。

P34

10、70年代开始,一大批早期维新派作家进一步改革了散文创作。

他们不但否定桐城派古文,而且要求摆脱一切古文家法,出现了突破桐城派藩篱的某些倾向。

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薛福成的《筹洋刍议》、郑观应的的《盛世危言》、陈炽的《庸书》、马建忠的《适可斋纪言纪行》、黎庶昌的《西洋杂志》。

11、侠义小说和狭邪小说,其中《三侠五义》和(《海上花列传》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P34

12、1895年——1897年间,谭嗣同、夏曾佑、梁启超提倡“新学之诗”

13、1899年梁启超正式提出“诗界革命”口号,强调改革后的新诗有三要素要有“新意境、新语句和古人之风格”。

“诗界革命”出自〈〈夏威夷游记〉〉P35

14、甲午战败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不久,他又与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

15、“新民说”是梁启超思想的核心。

《夏威夷游记》中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

梁启超对于自已散文的评价:

“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出自《清代学术概论》。

16、“宋诗运动”是鸦片战争前后一个较有代表性的诗派。

这一诗派发其端的是程恩泽、代表诗人有何绍基、郑珍、莫友芝。

江、金和、也曾被认为是宋诗运动的健将。

这一派诗人,标榜宋诗,以苏(轼)黄(庭坚)为宗,反对宗唐。

P70

17、汪笑侬不公编写了《哭祖庙》、《党人碑》。

1904年他与陈去病等还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戏剧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

P37

18、梁启超的《新罗马》中国第一部全面反映外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戏剧。

《劫灰梦》P37

19、1906年留日本学生曾孝谷、李叔同在日本东京创立了春柳社,演出了《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话剧。

20、它从1916年《时事新报》辟“上海黑幕”开始流行,一时“秘密史”、“风流史”充斥于报刊。

21、沐浴着“新世纪曙光”诞生的《新青年》宣传文学革命,发表了李大钊的《青春》、《今》,鲁迅的《我之节烈观》,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22、近代维新变法思想的真正产生和出现是在19世纪70、80年代,其代表人物有王韬、马建忠、郑观应、陈炽等。

23、梁启超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从报》、《新小说》、《政论》、《国风》等报刊。

P61

24、他们的诗学是建立在儒学“温柔敦厚”诗教的基础上的。

P72曾国藩是湘乡桐城派

的盟主。

在文学上曾国藩也是当时封建文学的中兴盟主,主要作家有号称曾门四弟子的张裕钊、薛福成、吴汝纶、黎庶昌。

P73

25、曾国藩的“经济之学”。

清朝前期的三种学问状态:

“义理、考证、辞章。

”P74

26、刘熙载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晚年写的《艺概》中,。

全书可分为《文概》、《诗概》、

《词曲概》、《书概》、《经义概》。

P76

27、太平天国重要文件:

(1)《改定诗韵诏》

(2)《钦定士阶条例》(3)《戒浮文巧言谕》

28、“欲为诗界之哥伦布、玛赛郎,不可不备三个要点:

(1)“诗界潮音集”

(2)“诗文辞

随录”(3)“杂歌谣”P91]

29、“诗界革命”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颇喜扯新名词以表自异”P90

30、近代的小说理论文章有五个:

梁启超于是1902年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来的,《国闻报附印说部缘起》更把小说的作用与儒家的经史相提并论,认为小说具有六经报导不能替代的教育人的作用。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本馆编印绣像小说缘启》)P96-99

31、写小说有五易五难五忌:

写小人易,写君子难;

写小事易,写大事难;

写贫贱易,写

富贵难;

写实事易,写假事难;

叙事实易,叙议论难。

32、梁启超也身体力行,创作了《劫灰梦》、《新罗马》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反映外国革命

的剧本,《侠情记》等传奇。

P109

33、随着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以柳亚子、陈去病、汪笑侬等为代表的南社

诗人,大力提倡“戏曲改良”,并于1905年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

34、三爱(陈独秀)在《论戏曲》一文中,曾孝谷、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人所制订的《春

柳社演艺`部专章》,陈去病在《论戏剧之有益》,刘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P110-112

35、魏源不但从正面提出了变法的要求,而且最早从正面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理论。

他在

林则徐编纂的《四洲志》的基础上扩充增补而成的《海国图志》——(魏源)这一有关世界知识的书籍。

P117

36、黄遵宪的一些诗作,别具风味地表述了自己幼稚的(社会)和(自然的科学)见解。

P119

37、“采欧美人之长,荟萃鎔铸”(《人境庐诗草序》“更搜欧亚造新声”(康有为赞扬黄遵

宪的诗歌)P120

38、在维新变法前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日本也进行过一系列的研究和介绍,先后出

现了不少研究分子对日本的著作。

如《谈瀛录》(王之春)、《扶桑日记》(王韬)、《游历日本图经》(傅云龙)、《日本新政考》(顾厚)、《东槎见闻》(陈家麟)。

特别是何如璋的《使东述略》、《使东杂咏》二书是中日建交后研究日本并当作赴任后送呈北京总理衙门的著作。

P127

39、黄遵宪《不忍池晚游诗》、《樱花歌》、《都踊歌》P131

40、五是小说创作艺术有了新的变化。

首先表现在小说的结构形式上。

三种结构形式:

是串珠结构,二是网状结构,三是块状结构。

P287

41、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后又办《国闻汇编》(旬刊),他说译述的《天演

论》,便是在“汇编”旬刊第二期上开始连载。

P135

42、1864年以前就曾改译过美国诗人朗费罗的《人生颂》,这可算是我国最早翻译的英语

诗歌。

王韬曾翻译过法、德诗歌。

作序的《普法战纪》卷一中收有他翻译的《法国国歌》和《祖国歌》。

P137

43、曾朴译雨果剧本还有《吕克兰斯鲍夏》、《项日乐》、《吕伯兰》《钟楼怪人》《欧也尼》

P141

44、1895年,由王寿昌口述,林纾笔述,刊行于1899年的法国小仲马的小说《巴黎茶花

女遗事》。

P142

45、林纾《巴黎茶花女遗事》和《迦茵小传》(施笃姆诗意小说)《黑奴吁天录》《埃司兰情

侠》。

《孝女耐儿传》《块肉余生述》(孤星血泪)《贼史》《冰雪因缘》《黑奴吁天录》《拊掌录》是他经心的译作。

P143-145《鲁滨逊飘流记》P146

46、梁启超的批评论著有:

《蒙学报、演义报合叙》《译印政治小说序》《广诗中八贤歌》《论

小说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