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6114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9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Word下载.docx

《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Word下载.docx

图象中的“轴”“线”“斜率”“点”“面积”“截距”六要素

一般意义

x-t图象

v-t图象

a-t图象

图象描述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纵轴—位移

横轴—时间

纵轴—速度

纵轴—加速度

线

表示物理量y随物理量x的变化过程和规律

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运动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斜率

k=

,定性表示y随x变化的快慢

某点的斜率表示该点的瞬时速度

某点的斜率表示该点的加速度

某点的斜率表示该点加速度的变化率

两线交点表示对应纵、横坐标轴物理量相等

两线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

两线交点表示两物体该时刻速度相同

两线交点表示两物体该时刻加速度相同

面积

图线和时间轴所围的面积,也往往代表一个物理量,这要看两物理量的乘积有无意义

无意义

图线和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图线和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量

截距

图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一般表示物理过程的“初始”情况

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t=0时的位移

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t=0时的速度

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t=0时的加速度

【典题例析】

 

(多选)(2016·

高考全国卷乙)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

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

[审题指导] 由图象中的斜率、面积分别可得甲、乙两车运动时的加速度、位移等运动信息,再根据3s时并排寻找两车间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解决问题.

[解析] 根据题述,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由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t=1s时,甲车和乙车并排行驶,选项A、C错误.由图象可知,在t=1s时甲车速度为10m/s,乙车速度为15m/s,0~1s时间内,甲车行驶位移为x1=5m,乙车行驶位移为x2=12.5m,所以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选项B正确.从t=1s到t=3s,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x=

×

(10+30)×

2m=40m,选项D正确.

[答案] BD

【跟进题组】

考向1 图象信息的读取

1.(多选)如图甲所示,小滑块P(可视为质点)以不同的初速度v0从长度为4m的固定斜面Q的顶端沿斜面下滑时,得到小滑块下滑的最大距离x与初速度的平方v

的关系图象(即x-v

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B.小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C.若v0=5.0m/s,则滑块滑到斜面底端的时间长为1s

D.若v0=5.0m/s,则滑块滑到斜面底端的时间长为4s

解析:

选BC.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2-v

=2ax,其中v=0,整理得x=-

,因为x-v

图象的斜率k=

m-1·

s2,可得a=-2m/s2,所以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选项A错误、B正确;

由位移公式得x=v0t+

at2,代入数据解得t=1s或t=4s(舍去),选项C正确、D错误.

考向2 运动图象的转换

2.(多选)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

选BC.由A、B选项中的v-t图象可知,0~3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在3~5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2m/s2,故A错误,B正确;

由C、D选项中的x-t图象可知,0~3s内,质点静止不动,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3~5s内,质点做匀速运动,速度v=2m/s,加速度a=0,故C正确,D错误.

运用图象解决问题时构图选择的原则

(1)物理量涵盖原则:

所选择的坐标系要使图象尽可能全面地涵盖所研究问题的物理量,以全面反映物理过程的本质特点.一般来说,v-t图象提供的信息最多,涵盖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时间、位移、加速度等.

(2)线性函数优先的原则:

线性函数能直观地反映物理现象的性质,有利于动态分析和判断.

(3)化曲为直的原则:

曲线的可读性相对较差,当所作图线为曲线时,应尝试将两个坐标中的一个进行适当变形,化曲线为直线,提高图线的可读性. 

 追及、相遇问题

1.分析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

(1)一个临界条件:

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追不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

(2)两个等量关系:

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B追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A:

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若vA=vB时,xA+x0<

xB,则能追上;

若vA=vB时,xA+x0=xB,则恰好不相撞;

若vA=vB时,xA+x0>

xB,则不能追上.

(2)数学判别式法:

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论,若Δ>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

若Δ=0,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

若Δ<0,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遇.

3.注意三类追及、相遇情况

(1)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判断是运动中被追上还是停止运动后被追上.

(2)若追赶者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一定要判断是在加速过程中追上还是匀速过程中追上.

(3)判断是否追尾,是比较后面减速运动的物体与前面物体速度相等时的位置关系,而不是比较减速到0时的位置关系.

 在水平轨道上有两列火车A和B相距x,A车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2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而B车同时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同.要使两车不相撞,求A车的初速度v0满足什么条件.

[审题指导] 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A车追上B车时其速度与B车相等.

[解析] 法一:

临界条件法

设两车运动速度相等时,所用时间为t,

由v0-(2a)t=at得,t=

A车位移:

xA=v0t-

(2a)t2

B车位移:

xB=

at2

两车不相撞的条件:

xB+x≥xA

即:

at2+x≥v0t-at2②

联立①②得:

v0≤

.

法二:

二次函数极值法

设两车运动了时间t,则

xA=v0t-at2

两车不相撞需要满足

Δx=xB+x-xA=

at2-v0t+x≥0

则Δxmin=

≥0

解得v0≤

法三:

图象法

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解,先作A、B两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其图象如图所示,设经过t时间两车刚好不相撞,则对A车有vt=v0-2at,

对B车有vt=at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t=

经时间t两车发生的位移之差,即为原来两车间的距离x,它可用图中的阴影面积来表示,由图象可知x=

v0t=

v0·

,所以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是v0≤

法四:

相对运动法

巧选参考系求解.以B车为参考系,A车的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2a-a=-3a.A车追上B车且刚好不相撞的条件是:

v=0,这一过程A车相对于B车的位移为x,由运动学公式v2-v

=2ax得:

02-v

=2·

(-3a)·

x

所以v0=

故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是v0≤

[答案] v0≤

图象法在追及、相遇问题中的应用总结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

类型

图象

说明

匀加速追匀速

①t=t0以前,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增大;

②t=t0时,两物体相距最远为x0+Δx;

③t=t0以后,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减小;

④能追上且只能相遇一次.

注:

x0为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匀速追匀减速

匀加速追匀减速

(2)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

匀减速追匀速

开始追时,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在减小,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即t=t0时刻:

①若Δx=x0,则恰能追上,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这也是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

②若Δx<

x0,则不能追上,此时两物体间最小距离为x0-Δx;

③若Δx>

x0,则相遇两次,设t1时刻Δx1=x0两物体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两物体第二次相遇.

x0是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匀速追匀加速

匀减速追匀加速

考向1 追及、相遇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

1.足球比赛中,经常使用“边路突破、下底传中”的战术,即攻方队员带球沿边线前进,到底线附近进行传中.如图,某足球场长90m、宽60m,攻方前锋在中线处将足球沿边线向前踢出,足球在地面上的运动可视为初速度为12m/s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1)足球从开始减速到停下来的位移为多大?

(2)若足球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同时,该前锋队员沿边线向前追赶足球,该队员的启动过程可视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他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8m/s,则该前锋队员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足球?

(1)设足球初速度大小为v0,加速度大小为a1,足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1,位移为x1,则有v0=a1t1,x1=

t1,代入数据可得t1=6s,x1=36m.

(2)

设前锋队员的加速度大小为a2,最大速度为vm,前锋队员加速到最大速度所用时间为t2、位移为x2,则有vm=a2t2,x2=

t2,代入数据可解得t2=4s,x2=16m.前锋队员加速到最大速度时,足球的位移x′1=v0t2-

a1t

=32m,故此时队员没有追上足球.之后前锋队员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足球停止运动时,设前锋队员匀速运动的位移为

x3,则有x3=vm(t1-t2),解得x3=16m.由于x1>

x2+x3,故当足球停止运动时,前锋队员仍没有追上足球,设前锋队员又运动了t3时间才追上足球,如图,则有x1-(x2+x3)=vmt3,代入数据解得t3=0.5s.故前锋队员追上足球所用的总时间t=t1+t3=6.5s.

答案:

见解析

考向2 追及、相遇中的“抛体模型”

2.以v0=20m/s的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2s后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点竖直上抛另一小球.g取10m/s2,则两球相碰处离出发点的高度是(  )

A.10m        B.15m

C.20mD.不会相碰

选B.法一:

设第二个小球抛出后经t时间与第一个小球相遇,根据位移相等有

v0(t+2s)-

g(t+2s)2=v0t-

gt2

解得t=1s

代入位移公式h=v0t-

gt2,解得h=15m.

因为第二个小球抛出时,第一个小球恰开始自由下落(到达最高点),根据速度对称,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经过同一位置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有-[v0-g(t+2s)]=v0-gt,解得t=1s,代入位移公式,解得h=15m.

挖掘临界状态是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关键

两物体要相撞但还没相撞的状态是追及、相遇问题的临界状态.速度相等是两物体间距离最大或最小、相撞或不相撞的临界条件.相遇的物体必然存在两个关系:

一是相遇位置与各物体的初始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位移关系,二是相遇物体的运动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要使物体相遇就必须同时满足相应的位移关系和运动时间关系. 

1.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v0经过某一路标,此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仍为v0,则(  )

A.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D.无法判断谁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选B.由题意画出v-t图象如图所示,由于甲、乙、丙在此过程中位移相同,故由图可得乙车所用时间最短.

2.

(高考全国卷Ⅱ)甲、乙两汽车在一

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选A.根据v-t图象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可以看出汽车甲的位移x甲大于汽车乙的位移x乙,选项C错误;

根据v=

得,汽车甲的平均速度v甲大于汽车乙的平均速度v乙,选项A正确;

汽车乙的位移x乙小于初速度为v2、末速度为v1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即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

,选项B错误;

由于v-t图象的斜率大小反映了加速度的大小,所以汽车甲、乙的加速度大小都逐渐减小,选项D错误.

3.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

选D.由题图可知,在0~

时间内a=a0>0,若v0≥0,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若v0<0,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故B、C皆错误.由于在T~2T时间内a=-a0,故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且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与0~

时间内相同,故A错误、D正确.

4.甲、乙两车相距x0=40.5m,同时沿平直公路做直线运动,甲车在前,以初速度v1=16.0m/s,加速度a1=2.0m/s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后,以初速度v2=4.0m/s,加速度a2=1.0m/s2与甲同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甲、乙两车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经历的时间.

(1)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设时间为t1时,两车的速度相等,则:

v1-a1t1=v2+a2t1

即16.0-2t1=4.0+t1,解得:

t1=4.0s

对甲车:

x1=v1t1-

=48.0m

对乙车:

x2=v2t1+

a2t

=24.0m

故甲、乙两车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离为:

xmax=x0+x1-x2=64.5m.

(2)甲车运动的时间t2=

=8.0s

在甲车运动时间内,甲车位移:

x′1=

t2=64.0m

乙车位移:

x′2=v2t2+

=64.0m

故甲车停止时,甲、乙两车仍相距x0=40.5m,甲车停止时,乙车的速度:

v′2=v2+a2t2=12.0m/s,故x0=v′2t3+

即40.5=12.0t3+

t

,解得:

t3=3.0s

乙车追上甲车的时间:

t=t2+t3=11.0s.

(1)64.5m 

(2)11.0s

一、单项选择题

1.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8~22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24m

B.18s时质点速度反向

C.整个过程中,E点处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D.整个过程中,CE段的加速度最大

选D.在18~20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12m,在20~22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12m,则在18~22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0,A错误.由题图看出,在0~20s时间内,速度均为正值,质点沿正方向运动,在20~22s时间内速度为负值,质点沿负方向运动,所以整个过程中,D点对应时刻离出发点最远,B、C错误.由题图看出,CE段图线斜率的绝对值最大,则CE段对应过程的加速度最大,D正确.

2.(2015·

高考广东卷)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选B.在0.2~0.5小时内,位移-时间图象是倾斜的直线,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0.2~0.5小时内,甲、乙两人的加速度都为零,选项A错误;

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绝对值大小反映了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斜率绝对值越大,速度越大,故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选项B正确;

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选项C错误;

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0.8小时内甲、乙往返运动过程中,甲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运动的路程,选项D错误.

3.(2017·

河北正定调研)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7名跳水运动员参加了科索沃年度高空跳水比赛.自某运动员离开跳台开始计时,在t2时刻运动员以速度v2落水,选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运动员在0~t2时间内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加速度的方向不变

B.该运动员在t2~t3时间内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处于失重状态

C.在0~t2时间内,平均速度

1=

D.在t2~t3时间内,平均速度

2=

选C.由题中图象可知,在0~t2时间内运动员的加速度一直不变,A项错误.在t2~t3时间内图线上各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逐渐减小,则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运动员减速下落处于超重状态,B项错误.在0~t2时间内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平均速度

,C项正确.在t2~t3时间内,由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此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

,D项错误.

4.(2017·

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联考)如图甲、乙所示为某物体在0~t时间内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由图可知,在0~t时间内(  )

A.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

B.物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运动

C.甲图中

时刻,图线的斜率为

D.x1-x0>

选C.运动图象(包括位移图象、速度图象、加速度图象)都是用来描述直线运动的,无论运动图象是直线还是曲线,物体都是做直线运动,都不能说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选项A错误.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选项B错误.根据乙图可知,在

时刻,物体速度为

.而位移图象斜率表示速度,由此可知,甲图中在

,选项C正确.根据甲图,物体是从坐标x0位置出发沿x轴运动,t时刻运动到坐标为x1位置,位移为x=x1-x0.根据乙图,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位移x=

,即x1-x0=

,选项D错误.

5.(2017·

济南调研)某同学欲估算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他假设飞机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减速运动,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x,从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实际上,飞机的速度越大,所受的阻力越大,则飞机着陆时的速度应是(  )

A.v=

      B.v=

C.v>

D.

<v<

选C.由题意知,当飞机的速度减小时,所受的阻力减小,因而它的加速度会逐渐变小,画出相应的v-t图象大致如图所示.根据图象的意义可知,实线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为x,虚线(匀减速运动)下方的“面积”表示的位移为:

t.应有:

t>x,所以v>

,所以选项C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6.

在同一地点,甲、乙两物体同时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对0~6s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2s末和6s末

B.4~6s甲在乙后面

C.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2s末

D.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s,随后向后运动

选AB.在v-t图象中图线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大小与物体发生的位移大小相等,由题图可知当t=2s和t=6s时,两图线与横坐标围成面积相等,说明两物体发生的位移相等,由于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因此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2s末和6s末,故A正确;

开始运动时,乙的初速度为零,甲在前面,在t=2s时,两物体相遇,此时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此后乙在前面,甲匀速运动开始追乙,乙做匀减速运动,当t=6s时,甲、乙再次相遇,因此在2~6s内,甲在乙后面,故B正确;

由题图可知,两物体相距最远时刻出现在甲追乙阶段,即当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甲、乙相距最远,此时t=4s,故C错误;

整个过程中乙物体一直向前运动,先加速后减速,故D错误.

7.某同学在学习了运动学知识后,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时刻,初速度为零,则下列图象中表示该物体在6s内位移一定不为零的是(  )

选BCD.题图A,根据图象可知,物体6s内的位移x=0-0=0;

题图B,速度-时间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物体6s内位移为正;

题图C,物体0~1s内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s内加速度方向改变,大小不变,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s末速度为零,在一个周期内速度的方向不变,则物体6s内位移不为零;

题图D,物体在0~1s内,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s内加速度方向改变,大小不变,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s末速度为零,2~3s内向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3~4s内向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s末位移为零,6s末位移等于2s末位移,不为零,故选项B、C、D符合题意.

8.

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0时刻开始,物体的

-t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5m/s和-1s,由此可知(  )

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初速度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