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显示)
4.太阳活动周期:
约为11年。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气候有影响;
②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甚至威胁太空中运行的宇航器安全;
③产生“磁暴”现象;
④在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1.绕转轴:
地轴。
(地轴是人们假想出来的;
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不变,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方向:
自西向东(侧视);
“北逆南顺”(极点俯视)
3.周期:
地球自转角度
时间长度
应用价值
太阳日
360。
59’
24小时
昼夜交替的周期,与生活相关
恒星日
23小时56分4秒
真正周期,主要用于科研
4.速度:
①角速度:
处处相等,都是15。
/时(极点的角速度为0)。
②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赤道的线速度最大,为1670千米/时;
极点的线速度为0;
60度纬线上的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现象
注意辨析昼夜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不透明、不发光,所以任意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昼夜现象;
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的过程及周期:
24小时(太阳日)
日出(晨线上)正午12点日落(昏线上)午夜0点日出
晨昏线(圈)
①概念:
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②判读——自转法。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将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晨线上看日出;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将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昏线上看日落。
③特点:
第一,是过球心的大圆,将地球平分,即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相等;
第二,将赤道平分,即赤道上昼夜等长,各为12个小时,6点日出,18点日落;
第三,与太阳光线垂直;
第四,以15度/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运动,即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2.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地球上所有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一个与自转方向相同的惯性,这个惯性力我们称之为地转偏向力。
(了解即可)
偏转规律:
“南左北右赤不偏”
影响:
对河水流向、风向等都有影响。
3.时间的差异
地方时: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此东边比西边的时间过得快。
这种由于经度不同而产生的时间叫做地方时间。
太阳一天中升的最高的时刻是地方时间12点。
②地方时的计算方法(“三步走”):
求两地的经度差:
若两地同在东经(E)或同在西经(W),则将两个经度相减,若两地一个在东经一个在西经,则将两个经度数相加(“异加同减”)。
将经度差转化为时间差:
经度每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经度每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
若所求地点在已知地东边,则加上时间差;
若所求地点在已知地西边,则减去时间差(“东加西减”)
时区和区时
为了避免时间的混乱,将全球划分为不同的时区,每个时区采用统一的时间,叫做该时区的区时。
②时区的划分: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15个经度为一个时区;
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15;
东12区和西12区合二为一,叫做东西12区。
③区时的计算:
时区的计算方法为“异加同减、东加西减”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间
二.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
黄赤交角
含义: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大小:
23度26分
影响:
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含义: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且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指向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变化规律:
日期
节气
直射点位置
运动趋势
直射点所在半球
3月21日前后
春分
赤道
向北
北半球
6月22日前后
夏至
北回归线(23。
26’N)
向南
9月23日前后
秋分
南半球
12月22日前后
冬至
南回归线(23。
26’S)
注:
根据甲图能够说出任意日期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其运动方向。
3.不同纬度一年中的直射情况:
北回归线以北及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中无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被直射一次;
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一年被直射两次。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晨昏线--光照图的判读
(四)四季和五带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因此产生了四季和五带。
第1章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
1.分类:
地震波分为横波(S波)和纵波(P波)。
2.特点:
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3.波速变化:
①在地下平均深度33千米处(大陆部分),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均明显增加;
②在地下平均深度2900千米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1.划分依据: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不连续界面:
莫霍面、古登堡面
3.内部圈层:
地壳、地幔、地核
①地壳:
②地幔:
呈固态。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作岩石圈。
③地核:
分为外核和内核,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播,表明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于地壳的流动,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内核呈固态。
4.岩石圈: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2.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是外部圈层中最厚的圈层。
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臭氧。
2.水圈:
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处在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3.生物圈:
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是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它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
第2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1.地壳的物质组成
岩石
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2.分类(按成因)
①岩浆岩
形成:
岩浆岩浆岩
②沉积岩
地表岩石沉积岩
特征:
具有层理构造;
可能会找到化石;
越在下面形成的时间越早。
常见岩石:
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③变质岩
地下岩石变质岩
举例:
花岗岩变质形成片麻岩、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页岩变质形成板岩、砂岩变质形成石英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岩石的转化
判断方法:
①先确定岩浆(其他三个箭头共同指向的);
②岩浆指向的是岩浆岩。
第2节地球表面形态
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等;
其中地壳运动对地形的影响最大。
内力作用勾勒出地表高低起伏的总体趋势。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版块组成的;
②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③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
2.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
①两个板块相碰撞(消亡边界):
两块大陆碰撞形成高大山脉或高原(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青藏高原);
大陆和大洋相碰撞形成海岸山脉、岛弧、海沟(如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日本群岛)。
②两个板块相分离(生长边界):
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地质构造概念:
由于地壳运动使岩层发生弯曲或断裂错位,称之为地质构造,它是地壳运动在地表留下的痕迹。
判断背斜与向斜:
方法一:
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背斜岩层向上隆起,向斜岩层向下凹陷;
方法二:
根据岩层新老——背斜中间老,两边新;
向斜中间新,两边老。
3.地质构造的实践应用
背斜:
挖隧道;
开采石油、天然气;
采石;
向斜:
找地下水;
找矿
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
太阳能;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1)流水地貌--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区(我国南部、东部)
1.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
①流水机械侵蚀:
峡谷、沟谷、瀑布、黄土高原表面的千沟万壑、丹霞地貌
②流水化学侵蚀(溶蚀):
喀斯特地貌--溶洞、石钟乳等。
2.流水沉积形成的地貌:
冲积平原(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河口三角洲(分布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冲积扇(分布在河流出山口)
(二)风力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我国西北地区)
1.风力侵蚀(雅丹地貌):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等。
2.风力堆积:
沙丘、黄土高原的形成。
(三)海浪地貌——分布在滨海地区
1.海浪侵蚀:
海蚀崖、海蚀柱等;
2.海浪堆积:
沙滩
(四)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如我国青藏高原)
冰川侵蚀:
冰斗、角峰等。
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教材43页图,自下而上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通过大气吸收、反射、散射作用,会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变少。
即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白天)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夜晚)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热量来源。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之后,通过大气逆辐射,把吸收的大部分热量还给了地面。
从而起到了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请在下图中写出每个数字箭头代表的含义。
3.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
(1)纬度因素:
由赤道向两极,获得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少。
(2)下垫面因素:
首先,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夏天海洋冷,陆地热;
冬天海洋热,陆地冷。
其次表现在海拔高低的差异,海拔越高,地表气温越低,昼夜温差越大。
(3)天气因素:
云雨天气越多,地表气温越低,地面辐射越少。
3.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受热不均。
2.原理及过程:
地面受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
空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请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热力环流的方向,并标出各点气压高低,分别画出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线。
●热--上升--低压;
冷--下沉--高压(近地面)
●近地面的气压与高空气压相反;
●这里所说的高压或低压是水平方向上比较,而
●在垂直方向,近地面气压一定比高空气压高。
等压线弯曲方向——“高高低低”(等压线向低处弯曲,此处为低压,等压线向高处弯曲,此处为高压)。
3.应用:
(1)海陆风:
(方向是白海夜陆)
(2)山谷风:
(方向是白谷夜山)
(3)城市风:
(方向是郊区吹向城市)
4.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的风: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
近地面的风在三个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风向:
即风的来向。
如,从东北方向吹来的风叫作东北风。
图中V箭头表示A空气匀速运动方向,此图中
(1)F1是_水平气压梯度_力,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大小_不变_(变、不变)。
(2)F2是地转偏向力,它与风向垂直_。
(3)V代表风向,该图是南(南、北)半球
近地面气压分布图。
(4)F3是摩擦力,它与风向相反。
(5)在图中分别画出B、C两地的风向。
其中B吹西北风,C地吹东北风。
5.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本节内容研究的是围绕着整个地球的大气圈的运动规律。
1.当只考虑热量差异时,形成了赤道和极地间的单圈环流(“冷热不均使其动”)
2.考虑到地转偏向力,破坏了单圈环流,在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了三圈环流(“地球自转使其偏”)。
三圈环流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见下图
气压带:
①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
②空气上升—低气压带—多雨,空气下沉---高气压带--少雨;
③气压带的成因:
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热力因素;
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因素。
风带:
①两个气压带之间是风带,风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信风和极地东风是干的,盛行西风是湿润的。
3.考虑到地球公转,气压带和风带会随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地球公转使其移”)
4.考虑到地表有海洋和陆地(下垫面不同)海陆的热力性质存在差异,因此会将气压带和风带切断,形成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
六.季风环流
1.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源地
亚洲内陆
太平洋
印度洋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冬季风从陆地吹来,夏季风从海洋上吹来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性质
寒冷干燥
炎热湿润
温暖干燥
炎热多雨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影响地区
我国东部地区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季风气候特征
雨热同期,降水集中在夏季.旱涝灾害频繁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度—回归线之间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终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北纬10度-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之间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干旱少雨
北纬25——35度之间的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度之间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北纬35-50度之间的大陆东岸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内部
深居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度之间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
八.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1.锋面:
不同性质(冷暖、干湿)气团的交界面。
2.三种锋面比较分析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
冷暖气团相遇,势力相当,锋面来回移动
锋面剖面
示意图
气团势力
冷气团势力强
暖气团势力强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气团位置
冷气团在锋下,暖气团在锋上(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
锋面符号
锋面坡度
较大
较小
降水区位置
主要在锋后
集中在锋前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过境时
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连续性降水
连续性降水天气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我国典型天气
1北方夏季的暴雨;
北方春季沙尘暴;
冬季的寒潮;
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
南方的阴雨连绵
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
昆明四季如春
(二)高低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和反气旋特点比较如下:
气旋
反气旋
气压状况
低气压
高气压
水平气流与风向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
垂直气流运动方向
中心上升
中心下
沉
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
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
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三)锋面气旋与天气
气旋附近常有锋面活动,气旋和锋面结合在一起叫做锋面气旋。
下图以北半球为例,进行锋面气旋判读。
(1)分清冷暖空气控制的区域:
图中E、F、H、G四地中,目前在冷空气控制下的是F、G,在暖空气控制下的是E、H(冷空气在北方,暖空气在南方)。
(2)此时F、H两地的风向:
F处吹偏北风,H处吹偏南风。
(3)锋面气旋中,左侧的是冷锋,右侧的是暖锋(“男左女右”)
(4)E、F、H、G四地中,目前最可能发生降水的是F、G。
(降水发生在冷空气的一侧)
(5)未来一段时间内,E地将冷锋过境,发生大风、降温、降水天气;
G处暖锋锋面即将移开,未来的天气是气温升高、天气转晴。
2.4水循环和洋流
一:
水循环
1.能量来源:
太阳能和重力能
2.类型:
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3.主要环节:
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
4.意义:
①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
塑造地表形态?
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④更新陆地水资源。
5.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二:
洋流
2.分类:
按成因分为风海流、补偿流和密度流;
按性质分为寒流和暖流。
3.模式
4.分布:
教材62页“世界洋流分布图”,主要记住北大西洋暖流、南北赤道暖流、秘鲁寒流、西风漂流的位置。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
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
同一纬度地区,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
北半球的渔场主要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南半球的渔场主要是由上升的补偿流形成的,如秘鲁渔场。
对航海的影响:
顺风顺流可以提高航速,节省燃料
④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第3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略)
第三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对整体性的理解
五大要素:
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
四大圈层: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三个表现:
①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对其他地区的环境也有影响。
两大功能:
生产功能、平衡功能。
一个整体:
各地理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为例)
成土母质:
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
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
气候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如:
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
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
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
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
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
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
阳坡:
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
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
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
3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第三章第三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地域分异规律:
1.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分异的基础是热量。
2.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到内陆(从我国东部到西部)自然带呈现由森林到草原到荒漠的变化,分异的基础是水分。
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热组合情况不同,使自然带呈现有规律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