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55909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0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6371千米;

赤道周长:

约4万千米;

赤道半径:

6378千米

极半径:

6357千米

三、地球仪

1、几个概念:

2、地球仪:

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3、地轴:

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

4、北极:

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5、南极:

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6、赤道:

在地球仪表面,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地方所画的圆圈。

7、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8、纬线:

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9、纬度:

为了区别各条纬线,分别为它们标定的度数,

10、经度:

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分别为它们标定的度数。

纬线与经线

概念

起点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纬线

与赤道平行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以赤道为起点

圆圈(除极点外)

半球:

不相等

全球:

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东西方向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

半圆

所有的经线都相等

南北方向

3、经度与纬度

起点度数

最小值与最大值

北纬南纬东经西经

变化规律

纬度

赤道为0°

与90°

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从赤道向南向北逐渐增大

经度

本初子午线为0°

与180°

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4、重要的经纬线:

(1)0°

经线:

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经度起点线。

(2)180°

只有一条

(3)西经20°

和东经160°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4)0°

纬线:

又称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5)北纬23.5°

与南纬23.5°

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

(6)北纬66.5°

与南纬66.5°

北极圈与南极圈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30°

低纬度地区

30°

——60°

中纬度地区

60°

——90°

高纬度地区

6、东西半球的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西经20度向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

向西到东经160°

为西半球

7、相对应的经线:

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之和为180°

,符号相反。

三、经纬网:

确定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的位置。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一、海陆分布大势: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71%/29%);

无论怎样把地球分成出两个半球,都是水半球面积大于陆半球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大陆;

大洲;

岛屿;

半岛;

洋;

海;

海峡;

2、七大洲及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排列口诀: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太大及印北

3、南极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纬度最高、最寒冷。

4、亚洲:

面积最大、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5、北冰洋:

跨经度最广的大洋、纬度最高、最寒冷、面积最小、最浅。

6、太平洋:

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

7、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

8、洲界线:

亚洲与欧洲: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

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

白令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

巴拿马运河

9、赤道穿过的大洲:

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州。

10、赤道穿过的大陆:

南美洲、非洲。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一、陆地地形

1、海拔与相对高度:

两者的概念与计算

2、五种地形的比较

地形

类型

大致海拔

地表形态

共同点

不同点

世界之最

平原

200米以下

地面起伏小

海拔较低

亚马孙平原

高原

500米以上

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峻

青藏高原(高)

巴西高原(大)

山地

地面崎岖不平

海拔高坡陡谷深

科迪勒拉山系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系

丘陵

500米以下

海拔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

—————————

盆地

海拔不定

四周高中间低

刚果盆地

3、世界两大山系:

(1)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东岸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和安第斯山)

西岸为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组成的岛弧

(2)横穿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大陆北部的山脉带: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和阿特拉斯山

二、海底地形

大陆架:

坡度缓,水深在200米以内

大陆坡:

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

大洋中脊:

新海洋诞生的地方

海沟:

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

三、学看地形图

1、地形图的绘制过程:

鸟瞰图—平面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2、五种地形部位的等高线表示图

3、五种地形类型的表示图

4、颜色与地形:

黄色——陆地,蓝色——水域,绿色——平原,大面积黄色或棕色——高原,长条形黄色或棕色——山脉,众多小块黄色——丘陵

5、山脊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山谷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

6、坡陡处等高线密集,坡缓处等高线稀疏

第四节海陆变迁

一、地表形态变化:

处于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海洋——陆地:

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海洋生物化石;

地中海不断缩小

陆地——海洋:

台湾海峡森林遗迹;

东非大裂谷将形成海洋

二、大陆漂移假说:

魏格纳和假说内容(P33)

三、板块构造学说:

(P35)1、内容:

①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

②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③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张裂:

裂谷、海洋;

碰撞:

褶皱山脉、多火山、地震

2、六大板块名称: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而成;

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成的。

四、1、火山和地震:

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喜马拉雅—地中海火山地震带

2、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的人口数量与增长

1、总数:

65亿

2、增长:

18世纪以前增长缓慢,18世纪以后增长迅速。

原因:

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下降,寿命延长。

3、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4、世界人口的分布——不均匀

1、分布地区:

中低纬度地区,原因:

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及沿海地区

2、四大稠密区: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3、四大稀疏区:

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三、世界的人口问题

1、人口过多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

(1)、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各种污染和灾害

(2)、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压力:

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

2、人口增长过慢所带来的问题:

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

3、对策与出路:

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4、人口迁移:

发展中国家:

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

发达国家:

人口由城市向农村迁移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

一、人种的概念与种类(P45)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二、三大人种的比较和分布

人种

外表特征

分布地区(P45和图3-8)

黄色人种

P45阅读文

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白色人种

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

非洲中部和南部、美洲部分地区

混血人种:

主要分布在南美洲

第三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一、世界的语言

2000种

2、联合国六大语言及分布:

语言

分布地区和人数

汉语

中国和东南亚(使用人数最多)12亿

英语

英、美、澳、印、菲等(使用最广)4亿

法语

法国

俄语

俄罗斯

西班牙语

西班牙及南美洲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

第三节世界的宗教

中国大多数人不信教,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

宗教

发源地

时间

分布

教徒

建筑物及经书

基督教

巴勒斯坦

公元1世纪

欧美及大洋洲

10亿

教堂

《圣经》

伊斯兰教

沙特

阿拉伯

公元7世纪

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中国西北部

7亿

穆斯林

清真寺

《古兰经》

佛教

古印度

公元前6世纪

东亚、东南亚

及斯里兰卡

2亿多人

庙宇

《藏经》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

一、聚落的形态

1、聚落的概念与类型:

城市和乡村

2、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名称

人口

交通

经济活动

建筑物

城市

P51

多且集中

道路多且宽便利

非农产业如工业服务业等

高且密集

乡村

P52

少且分散

道路少且窄

农业为主

矮且分散

3、乡村分布:

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

4、乡村演变成城市的各个阶段的外表景观的变化(P52图)

5、容易形成聚落的地方:

河流的交汇处、入海口;

沿河沿湖;

铁路或公路的交叉处;

平原和山麓地带

6、民居建筑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53)

7、湿热地区——双层结构、屋顶倾斜(坡形屋)、人住上层

寒冷地区——墙厚窗小、双层玻璃

炎热干旱地区——屋顶平(平顶屋)、窗小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文化遗产的类型:

2、保护措施:

①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

②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③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一、天气

1、概念:

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2、特点:

多变。

二、气候

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三、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1、天气预报及其内容: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的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

2、判读卫星云图: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

3、识别常见天气符号:

4、判断空气质量的依据:

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

一、气温

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0C)表示。

2、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3、测定

4、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常用到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日最低气

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的差)、气温年较差(一年中的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

2、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

(1)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纬度因素)

(2)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

在冬季,正好相反。

(海陆因素)

(3)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0C。

(地形地势因素)

三、主要降水类型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水分)及其降水形式(雨、雪、冰雹等)

2、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

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3、降水的主要类型:

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锋面雨(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4、降水量的测定

四、世界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

2、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1)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地区降水少;

(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五、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表格、坐标图、等值线图等。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表的起伏等都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因而,对气候的形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地球具有球状的表面,在同一天,南北方不同的地方,正午的太阳高度(太

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往往不同,太阳辐射的强度也随着发生变化。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地理意义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

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公转

太阳

一年

四季变化极昼极夜昼夜长短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的有规律变化

2、地球自转与气候

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

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

3、地球公转与气候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呈66.5°

的固定倾角。

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上除赤道外的其它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中纬度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四季更替。

(春分、秋分:

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

夏至: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北极圈内“极昼”;

冬至: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南极圈内“极昼”。

4、地球五带的划分

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北寒带(北极圈以北,有极昼和极夜)

北温带(北极圈以南、北回归线以北)

热带(北回归线以南、南回归线以北,有太阳直射)

南温带(南回归线以南、南极圈以北)

南寒带(南极圈以南,有极昼和极夜)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

因而,纬度相同的地方,离海远的地方,温差大些。

在中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地区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月份也不相同。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

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阴坡和阳坡的冷暖、干湿有很大差异;

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也有差异;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

五、人类活动与气候

1)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2)排放二氧化碳使全球气温升高(“温室效应”),排放氯氟化合物破坏臭氧层等;

3)城市“热岛效应”。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一、热带的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特点

终年高温多雨

终年高温,降水

分干湿两季

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终年高温少雨

分布地区

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等地

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最广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西岸地区,以非洲撒哈拉沙漠广

植被类型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季雨林

热带沙漠

二、亚热带的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温和少雨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中国、美国、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澳大利亚等的沿海地区。

南北纬300——40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三、温带的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夏热冬冷,温差大。

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

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和而短促。

中国的东北部、俄罗斯的东南部、朝鲜半岛等地区。

中纬地区的大陆西岸

亚欧大陆和北美洲

以俄罗斯和加拿大两国为最大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

温带森林、草原、荒漠

亚寒带针叶林

四、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1、苔原气候:

终年寒冷,最热月平均气温不超过50C,降水少,蒸发弱,多云雾。

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北冰洋沿岸。

2、冰原气候:

全年酷寒,各月气温都在0oC以下,是全球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降水稀少。

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地区。

3、高山高原气候:

气候特征表现为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候要素垂直变化明显。

如:

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加大;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等等。

主要分布在海拔高的山地、高原地区。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一、不同类型的国家

目前,全世界有60多亿人,分别居住在200多个国家的地区。

1、领土面积大小不一

面积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

俄罗斯(欧洲)、加拿大(北美洲)、中国(亚洲)、美国(北美洲)、巴西(南美洲)、澳大利亚(大洋洲)、印度(亚洲)、阿根廷(南美洲)、哈萨克斯坦(亚洲)、苏丹(非洲)。

面积最小的国家:

梵蒂冈(欧洲)

2、国家人口多少悬殊

人口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

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亚洲)、巴西、巴基斯坦(亚洲)、孟加拉国(亚洲)、尼日利亚(非洲)、俄罗斯、日本(亚洲)。

人口最少的国家:

梵蒂冈

3、各国政治体制不同

中国等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等是资本主义国家。

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1、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可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及其导致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国际合作

一、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

1、世界存在的主要矛盾与冲突

2、导致矛盾与冲突的主要原因: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二、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三、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

一、联合国(UN)(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

总部:

美国纽约;

六大机构之一的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

中国、英国、美国、俄罗斯、法国;

主要行政负责人:

秘书长。

主要职责:

防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

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国际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

二、世界贸易组织(WTO)(重要的全球性经济贸易组织)

瑞士日内瓦;

行政负责人:

总干事;

主要职能:

减少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限制,控制和减免关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

三、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委会)(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体育组织)总部:

瑞士洛桑;

奥林匹克的精神:

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奥林匹克

的理想:

和平、友谊、进步。

四、红十字会

宗旨:

人道主义。

主要任务:

防止并减轻人类的疾苦,保护人的生命健康;

保障人类的尊严;

为预防疾病、增经健康和社会福利而工作。

五、其他重要国际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总部设在中国上海。

欧洲联盟(EU)(欧洲经济共同体):

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

总部设在奥地利维也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