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最后一份晚报》教案设计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4988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四年级《最后一份晚报》教案设计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四年级《最后一份晚报》教案设计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四年级《最后一份晚报》教案设计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四年级《最后一份晚报》教案设计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四年级《最后一份晚报》教案设计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四年级《最后一份晚报》教案设计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

《语文四年级《最后一份晚报》教案设计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四年级《最后一份晚报》教案设计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四年级《最后一份晚报》教案设计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

  1.教师出示含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2.教师强调部分生字的读音后,开火车认读生字。

  字音:

“诧”“怔”是卷舌音。

  3.引导学生用生字组词。

  4.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全班一齐读一读。

读中巩固生字的认知。

  5.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角色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

同学们,小女孩给“我”一枚硬币,叫“我”到她妈妈的报摊上买报纸。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找学写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深入学习课文,知道女孩为什么要让“我”替她买一份晚报,体会女孩的一片孝心。

  2.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谈谈自己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够根据诗句想象画面,谈体会。

启迪学生懂得关心、体贴、孝敬父母。

生字卡片。

  一、巩固复习,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学生一齐读一读。

  2.要求学生用上下列词语,复述课文内容。

  吓一跳镇定疑惑惊讶诧异怔怔地盯着不解

  3.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词语,说发现。

  4.指名反馈,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的疑惑和惊讶呢?

  5.教师引导质疑:

如果是你,你知道了这样的事情会有什么疑惑?

  二、再读课文,解答疑难。

  1.师导:

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然后解答问题:

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买这份晚报?

  2.指名反馈。

  3.教师引导:

这份报纸容易卖出去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4.教师小结:

是呀,要是等人来买这份报纸,还不知道要等多久呢!

想到这里,小女孩觉得妈妈太辛苦了,想让妈妈早点回家休息,所以才买这份报纸。

  5.师导:

其实,为了卖掉这份报纸,不仅妈妈等了一个小时,小女孩也等了一个小时,你们能从文中找出老师这么说的依据吗?

  6.师导:

等了一个多小时多辛苦呀,小女孩为什么不直接拿钱向妈妈买报纸呢,那不是八点左右就能回家了吗?

  7.教师引导想象:

她真是一个好女儿,我想文中的“我”看到女孩远去的背影,一定是心潮澎湃的,“我”会想些什么呢?

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个女孩说吗?

  三、总结延伸,谈感受。

  1.教师:

这是生活中的一件平凡的事,但它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其实,在你们的身上,也发生这许多令人感动的场景。

能说一说吗?

  2.教师: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对妈妈说的话,有什么特别想为妈妈做的事吗?

(学生自由抒发自己的感想。

  3.教师小结:

同学们,话不需要太多,事情不一定要做得太大,关键在于你用情一定要真。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爸爸妈妈爱你们,你们也要爱爸爸妈妈。

你们一定要努力做一个关心、体贴、孝敬父母的好儿女。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

  板书设计:

  25.最后一份晚报

  疑惑

  掏钱买妈妈的报纸惊讶一切只因爱妈妈

  诧异

  不解

  语文四年级《最后一份晚报》教案设计二

  1在整体感知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作者的神态变化,小女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把握关键词,感受小女孩要帮助妈妈的急切心理。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画面等,感受小女孩的孝心,对妈妈的爱。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体内容。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讲授新课:

  1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找到体现作者不解的词语“疑惑惊讶诧异怔怔”

  这些词是描写人物什么的?

(表情)也就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

  从疑惑到惊讶到诧异到怔怔,这种疑问的程度越来越深。

你能读出它们的区别吗?

指读

  把这几个词放到句子中,你会读吗?

出示句子。

读出越来越深的疑问。

齐读句子,这种疑问从何而来呢?

最后他的疑问得到答案了吗?

  2、课文通过一系列的描写刻画了小女孩的形象。

在文中找一找描写小女孩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词语或句子,画一画,体会一下小女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画完后,先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交流一下感受。

  3、看一二段,找到作者疑问的原因,并体会小女孩的心理。

  

(1)外貌:

她十来岁的样子,相貌清秀,头上扎着一条小辫子。

  生:

清秀可爱

年龄很小

  出示图片,师:

这就是故事中的小女孩,她十来岁的样子(学生接读)看起来纯朴、善良。

  

(2)急切塞

  那女孩急切地对我说:

“叔叔,叔叔,请等一等!

  ①你抓住了哪个词理解?

(急切女孩心里很着急)板书:

急切

  ②你能读出这种着急的语气吗?

出示课件,指读

  ③她为什么这么急切呢?

(生答)

  ④已经晚上9点了,天那么黑,女孩多希望妈妈早点回家呀,谁能再读

  ⑤可能女孩一直在等那个可以帮助她的人,终于等到我了,她此时一定是既欣喜又激动。

她多盼望我能够助她一臂之力呀。

带着这种迫切齐读。

  综合以上内容,你了解到作者看到女孩后吃惊的原因了吗?

女孩这么急切想干什么?

  看文3-6段

  作者为什么没有拒绝小女孩的要求?

  “女孩边说边把一枚硬币塞在我手里。

文中有一个词写出了女孩这种迫切的心情。

  ”①生:

塞在板书:

  ②为什么用“塞”不用“放”呢?

(怕我拒绝,怕妈妈看见)

  ③从这个细微的动作中,你觉得她是什么样的孩子?

生:

想得周到板书:

心细

  女孩急切地拦住我,把硬币塞在我手里,她多怕我拒绝,多怕妈妈再继续等下去啊!

谁想再读一读,感受女孩内心的焦急。

  出示课件,指读

  4买完报纸后,作者产生了更深的疑问?

从哪里看出来的?

看文章的7-10段出示三个疑问句,同学读读,你能再替作者提一个问题吗?

“她为什么怕妈妈看见”从中你感受到她是个怎样的小女孩?

  板书:

细心

  5看文章的11段揭晓谜底

  ①板书:

低头她说了什么?

  ②“快一个小时”表明什么?

(时间长)

  ③同学们,你们知道一节课有多长时间吗?

比一节课时间还要长,“妈妈在那等了快一个小时了”说明什么?

  (妈妈等的时间长这份晚报不好卖)

  ④妈妈等了快一个小时,女儿也一定陪妈妈等了一个小时,孩子们,想一想,当时已经晚上9点了,街道上只有几盏昏暗的路灯闪着微弱的光,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当小女孩闪出来时,我吓了一跳。

那么黑的夜路,一个大男人都吓了一跳,难道小女孩不怕吗?

不怕,因为她心里想怎么帮妈妈,让妈妈早点回家

怕,再怕也不能丢下妈妈一个人

  师:

此时的女孩心里装的满满的只有一个念头,帮妈妈想想办法,让妈妈早点卖出那份晚报,早点回家。

  ⑤读到这里,你觉得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心疼妈妈孝顺

  ⑥如果换成是你,妈妈为了多给家里挣点钱,工作了一天还没有休息,你该有多心疼妈妈呀!

所以女孩低着头说:

(生接读)

  ⑦刚才同学们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了女孩对妈妈的情感,你们真了不起!

  6、文章就是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描写以及我的情感变化刻画了这样一个可爱懂事的女孩。

女孩对妈妈的那份深情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在场的每个人,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小故事,走进小姑娘的内心世界。

  拿起书,女生读女孩的话,要读出那份急切、诚恳、勇敢,男生读我的话,注意读出作者心中不断扩大的疑问。

老师来读解说的部分。

  配乐分角色读

  三、拓展

  1、此时,我心中的这个疑问还存在吗?

下面还是问号吗?

(!

  望着女孩离去的背影,作者的疑问解开了,此时此刻,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作者的心情吗?

他又会想些什么呢?

望着女孩的背影,我会想些什么呢?

出示课件,指名汇报

  2、女孩在浓浓的夜色中巧妙地帮助妈妈卖出了最后一份晚报,这一切都源于她对妈妈的——爱,全文没有提到一个情字,但是从小女孩朴实的行动中,从妈妈辛苦的付出中却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对母女间浓浓的亲情,这份沉甸甸的爱。

板书:

  3、天下的父母爱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

文中的小女孩读懂了妈妈对她的爱,她也用自己细腻的行动回报着妈妈。

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回报父母的爱?

出示课件。

为他们做过什么事呢?

想一想,把经历和同桌说一说。

  4、孩子们,从你们的故事中,老师知道你们也是懂事的孩子,记住:

事情纵然再小,也一定会让你的爸爸妈妈舒心一笑,深深感动。

  四、总结

  今天我们随着小女孩、妈妈、作者共同品味了一场爱的宴席,这里有母女之间的骨肉亲情,也有我帮助陌生女孩的真情。

  孩子们,世界上许多许多东西都是越分越少,只有一样东西却越分越多,那就是爱。

用心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有一天,你会发现,那浓浓的亲情,那纯纯的友情,那些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真诚的情感就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财富。

  五板书:

  最后一份晚报

  小女孩买晚报“我”

  急切疑惑

  找人买晚报、惊讶孝顺

  早点回家怔怔

  心疼妈妈不解

  语文四年级《最后一份晚报》教案设计三

  1.会认4个生字,会写5个字。

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感受。

  4.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受到女孩儿对母亲的爱。

  引导学生从描写小女孩儿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感受小女孩儿对母亲的爱。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文朗读磁带、作者的相关作品

  教学时数:

  2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导读。

  1.板书课题。

  2.你能就课题提几个问题吗?

  二、自读课文、读中悟爱。

  1.自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课文,可以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默读、速读、朗读均可,目的是梳理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印象,初步感受小女孩儿对母亲的爱。

  2.自学课文。

  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用习惯的符号,勾画自己感动的语句,并作好批注。

  (3)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给课文中叙述的故事列出提纲,准备复述故事内容。

  3.自学反馈。

  

(1)理清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为复述做准备。

  

(2)讨论交流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三、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思考:

小女孩儿对母亲有着怎样的情感?

  2、各自试着把这种感情变化用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来。

  3、指名试读,评价、点拨。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你在学文过程中已经认识哪些生字?

  2.学生独立思考识记。

  3.交流识字方法。

  注意引导学生辨析:

  辫——辩、辨;

  嗯——恩;

  诧——宅;

  怔——证。

  4.指导书写。

(重在自主观察)

  A、观察: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辫”字左边最后一笔是“丿”,右边最后一笔是“丨”。

  “摊”右边部分要写紧凑。

  “塞”中间是三横,上下要写紧凑。

  B、范写,学生临写。

  C、指导评议。

  一、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假如你是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你会向你的学生提些什么问题?

请大家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这篇课文什么问题是值得大家去思考与探讨的?

这个问题我又该怎样回答?

  1、默读思考。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各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师可将学生的想法加以归纳,提炼出深入学习文本的两个问题:

作者是怎样抓住女孩儿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来表达她对母亲的爱?

作者在整个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

  4、教师对各组提出的其他有价值的问题要进行评价、解决。

  二、汇报交流,体会亲情。

  1.学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

  教师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说自己是怎么读书思考的,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体现小女孩儿对母亲爱的依据,然后阐明自己的见解。

  2.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1)“她十来岁的样子,相貌清秀,扎着一条小辫子。

”这样一个看起来文静、乖巧的女孩儿,为何在晚上九点还在昏暗的路灯下,你能感受到女孩儿此刻的心情吗?

  

(2)女孩低着头说:

“我晚上给妈妈送晚饭时,还剩下一份晚报,她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

她在那儿等了快一个多小时了„„”从最后一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感受到小女孩儿也悄悄地陪着妈妈等了一个多小时,感受到她内心的那份急切。

  (3)看到已在外面卖了一天报纸的妈妈还不能回家,女孩儿会有怎样的心情?

表现在哪里?

急切地对我说:

”(通过朗读来感受女孩儿的心情。

)“嗯,买份晚报。

”女孩边说边把一枚硬币塞在我的手里。

(抓住“塞”感受女孩急切的心情)

  3.指导朗读。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用心默读,体会作者的心理先后有哪些变化?

  (教师要抓住关键词,指导朗读,点拨体会)

  

(2)体验读文。

假如你就是课文中的女孩和“我”,女孩和“我”的对话该怎样读?

读书其实就是和书中的人物对话,用心灵相互碰撞。

请你们走进书中,和文中的人物对话,用心和他们交流,你会有很多的收获。

  三、想象升华回忆反思。

  1.望着她远去的背影,作者想到了什么?

你又想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回忆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谈一谈自己曾帮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你怎样评价当时的做法。

  四、设计作业。

  想一想该怎样回报父母,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