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学期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4837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学期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秋学期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秋学期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秋学期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秋学期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学期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秋学期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学期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学期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3)、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材料分析北伐战争胜利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

(4)、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5)、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独立解决“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一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是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板书设计]

[导入新课]

师:

大家看,这是国民革命军军歌,其旋律大家都很熟悉啦。

生: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这首熟悉的歌曲实际是最早是一首欧洲儿歌,后来传入中国。

从1924—1927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以打倒帝国主义列强和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运动,革命者高唱着这首军歌,进行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北伐战争

大家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当时有多少代表参加?

代表当时全国多少党员?

13个代表,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新生的政党,力量还很弱小, 

要实现在中共“二大”上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就必须怎么办?

(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另一方面,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之后,为了反对北洋军阀统治,先后领导过“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等等一系列重要斗争,但屡战屡败,孙中山意识到必须重新建立一个团结的领导核心,输入新鲜的血液,就这样,双方一拍即合,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而标志就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这张图片就是国民党一大会议会场。

国民革命的车轮在国共的领导下开始运转。

国共合作之后,直接的成果是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官学校。

现在我们来到第二个站——黄埔军校站。

请同学们看书,自已归纳黄埔军校成立的时间、地点、名称、领导人、目的及作用分别是什么?

(看书并回答,答略)

而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就是意气风发,当时年仅二十六岁的周恩来,长得特别帅气,课前安排大家查找资料,有谁能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周恩来。

请同学们注意:

周恩来是以什么身份加入黄埔军校的?

以共产党身份加入的。

很好。

可见黄埔军校的性质是一所国共合作之下的军官学校。

那么,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呢?

请大家看一则材料:

(展示)“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大家结合材料和课文小字内容,来思考这个问题。

回答。

说的没错,孙中山认识到过去自己进行的不懈的革命斗争过程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各派军阀等,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那么,究竟要培养出什么样的革命者呢?

请同学们一起来看黄埔军校的门上的这幅对联:

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从这幅对联中可以看出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是什么?

革命者要具备什么的素养?

就是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从办学宗旨可以看出:

黄埔军校是比较注重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的,也正是因为重视思想教育,使得黄埔军校里边毕业的学生不仅有着比较高的战争素养,同时也具备比较坚定的这种政治素养。

由此我们归纳出黄埔军校创立的作用是?

(回答)

为国民党为共产党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的这种军事政治人才。

1955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授衔的十大元帅之中就有四人在黄埔军校学习或任职过,分别是聂荣臻、叶剑英、林彪(黄埔四期的毕业生)、徐向前(黄埔一期),将军以上的就有31人,因此黄埔军校被称为“将军的摇篮”。

有了人才,有了军队,再加上有武器、粮食等方面的准备,北伐战争的枪声终于打响了。

这场战争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

1926年7月9日,作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出现在北伐誓师大会上,代表几十万将士,宣读悲壮的北伐誓词,我们一起朗读一下。

(朗读)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一起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大家注意:

在观看视频时,你能从中获取到关于北伐战争的哪些信息?

教师可适当做些提示,如:

北伐战争的总司令是谁?

北伐正式开始于什么时候?

出发的地点是?

(掌握广东国民政府所在地与北洋军阀控制地区二者的方位,以便更好的理解“北伐”名称的由来。

)北伐的目的、主要对象、北伐中的主要战役有哪些?

北伐迅猛发展的原因、北伐取得的成果、北伐的结果、北伐的意义等。

生1:

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生2: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兵力约20万)和张作霖(兵力约35万)。

生3:

北伐正式开始于1926年7月。

生4:

北伐军的总司令是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介石。

生5:

主要战役主要有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

生6:

战果是出师不到半年,从(广东)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南京),声势震动全国。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战前双方的形势。

吴佩孚占领了中国中部的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陕西和河北)的一部地区兵力有20万;

孙传芳占领了中国东南部的江苏、江西、安徽、浙江和福建一带,兵力也是20万,号称为五省联帅;

而被称为东北王的张作霖则占领了东北部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北京和天津地区,兵力有35万。

而北伐军只控制中国南部的广东和广西两省和湖南一部分,兵力仅十万。

我们可以从中知道三派军阀和国民革命军的力量对比是怎样的呢?

(敌强我弱)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同学们你们说国民革命军该如何打?

是不是停下来继续招募更多的革命军,然后再打?

还是有其它战略方针呢?

那应该先打哪个?

强的还是弱的?

弱的。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大家还要注意地理位置,谁离广东国民政府最近?

非常正确。

先打离广东国民政府比较近的军阀,然后再打离的远的军阀。

所以北伐军根据双方的力量对比和敌人内部矛盾的情况,制定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方针,先进攻力量最为薄弱的吴佩孚主力;

然后挥师向东,消灭孙传芳,最后北上进攻实力最强的张作霖。

在这个作战方针指导下,北伐军是如何进军的?

现在请一位同学来简单介绍一下。

(联系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让一个学生指出北伐战争的路线。

)第一条路线:

北伐军从广东出发,经过湖南、湖北,在湖北打了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沉重打击了敌军。

在武昌消灭了吴佩孚主力。

接着向东进攻,在江西消灭了孙传芳主力,继续攻打到南京。

另一路北伐军由福建打进浙江,一直打到上海。

1927年4月,挥师北上攻打张作霖的军队。

不到半年,北伐军就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扫荡了大江南北的军阀势力,“为什么北伐军在短短的半年间就取得巨大成功?

”那么,在思考这个问题前,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一般我们分析战争胜利的原因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1)战争的正义性;

(2)军队的作战方针是否正确;

(3)各方面配合是否得力,官兵作战情况;

(4)是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援、外援等。

请同学们结合刚刚所学的内容和两则材料,互相讨论一下:

北伐军为什么能够节节取胜呢?

北伐军官兵作战很勇敢是北伐战争能够取胜的重要原因。

讲的很好,当接到任务时,营长曹渊回营对官兵们说“奋勇队就是敢死队,武昌城墙坚固难摧,我是营长,我先登城。

几个连长听就急了:

“当然是我们连长的就上。

”可是排长们又不于了,说:

“当排长的先上,你们跟进。

”三连长共产党员当晚就给妻子写了“为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死得其所”的遗书交到营里。

后来在攻城时,其他师的奋勇队很多都没有前进到城墙就停止了。

只有独立团第一营官兵不但前进到城墙下,而且还树起了四个梯子,但是曹渊等191人永远留在战场,我们被震憾了,这些北伐将士身上有什么精神感动着我们呢?

我们惊叹英雄们的大无畏,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民族即使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仍能屹立不倒。

叶挺独立团所在的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叶挺被公认为当时的北伐名将。

其中,尤其共产党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们起了什么作用?

(先锋模范作用。

结合材料二分析,还有哪些原因?

(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农民不仅帮北伐军运输物资,而且还拿起锄头直接参加斗争。

还有就是上海的工人为迎接北伐军,举行了罢工和武装起义等。

(汉阳兵工厂从9月1日起举行总罢工,断绝了敌人的军火来源。

上海的解放,更是工人武装斗争的结果。

比如在汀泗桥战役里,当地的老乡就给北伐军的将士,指明了一条小路,通过这条小路,就可以超吴佩孚部队的后路。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可能大家看过“淮海战役”这部电影,记得对于淮海战役的胜利,我们的开国元帅陈毅曾经讲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胜利,同样与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刚才的两个小组已经讲了二点原因了,想想看,还有哪些原因?

我觉的还有就是既然前面讲到了国共合作,那么这次北伐战争能取得胜利也就与国共两党团结,齐心协力有很大关系。

俗语说:

“团结就是力量”。

国共两党不仅在此时进行着合作,共同打击北洋军阀,赢得了北伐的重要胜利,而且后来还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过国共第二次合作,最终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除了以上三点原因外,大家再想一想,当时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还有哪些?

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我觉得他们没有说到北伐军采取的作战方针也很正确。

师:

的确,军事斗争的策略很重要,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北伐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刚才的讨论,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

为了使大家对刚才讨论的结果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现在作一个小结。

大家做笔记。

北伐进军胜利进军,国民革命一时是风起民拥,但是国民革命的发展是否就一帆风顺,他最终能否取得胜利?

没有胜利。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展示图片)发生了什么事?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

蒋介石和汪精卫利用自己手里掌握的大量武装,对革命群众动了手,对中国共产党动了手,这就是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

大批的优秀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的群众躺在了血泊之中,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也随之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这个时间距离他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仅仅过了6天),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是个怎样的政府。

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本找出该政府成立的时间、地点以及性质是什么?

(自主学习)

通过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的对内对外政策,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完成没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有没有改变?

(没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使当时的中国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即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张作霖的北洋军阀政府。

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合并后的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张作霖败退到东北,后被日本侵略者炸死,少帅张学良不顾日本侵略者的反对,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归顺了南京国民政府。

至此,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旧军阀在北伐中被打垮,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

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后才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结束了它在中国大陆22年的反动统治。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北伐战争这课,你有哪些知识收获或者本课对你触动最大的是哪点呢?

哪位同学还想谈谈呢?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拉开国共合作的序幕,这是国民革命的前提;

黄埔军校的成立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而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推向了高潮,沉重打击了军阀势力;

但是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人的叛变和中国共产党的不成熟,致使国民革命走向失败。

在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有进行了哪些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