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93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评价技术指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DB32T 193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评价技术指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2T 193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评价技术指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HJ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T13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19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础性生态用地BasicEcologicalLand
具有显著生态服务功能的用地,具体包括GB/T21010-2007中耕地、林地、园地和草地四个一级用
地类型,以及公园与绿地、风景名胜设施用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沿海滩涂、
内陆滩涂、沼泽地等九个二级用地类型。
3.2
重要生态功能区ImportantEcologicalFunctionalArea
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防风固沙、维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
包含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08)中确定的50个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类型。
江苏省拥有其中的12种类型。
3.3
生态脆弱区EcologicalFragileArea
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的区域,其生态环境条件与两生态系统核心区域的区别明显,具有
抗干扰能力弱、时空波动性强、边缘效应显著和环境异质性高等特点。
3.4
生态敏感区(EcologicalSensitiveArea)
具有下列不同特征的区域:
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如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
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如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林、鱼虾产卵地、重
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
社会关注区,如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的办公地点、疗养地、医院,
以及具有历史文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等。
3.5
生态网络EcologicalNetwork
由许多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组成的连续保护区域集合体,其内部生态系统基于生物流的相互依赖性
使其对外部的影响保持着较高的弹性,对于实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或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可持
续利用自然资源等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网络的基本结构由核心区、廊道、缓冲区及必要的自然修复
区或发展区组成。
3.6
国土开发度DegreeofLandDevelopment
建设用地占评价区可转化为建设用地国土面积的比例。
可转化为建设用地国土面积是指扣除所有水
面、重要生态功能区等不允许或不适宜开发建设的土地。
3.7
建设用地要素投入的边际经济效应MarginalEconomicEffectsofConstructionLandElement
Inputs
每单位面积建设用地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效应,本指南边际经济效应分别用二、三产业产值和固定资
产投资这两个指标来衡量。
3.8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EcosystemService
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与效用。
包括食物生产、原材料生
产、景观愉悦、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持、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维持等9项。
3.9
生态服务价值EcosystemServiceValues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量化。
3.10
绿当量GreenEquivalent
其他绿色植被的绿量相对于等量森林面积绿量的比率。
3.11
生物丰度指数BiologicalAbundanceIndex
通过单位面积上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生物物种数量上的差异,间接地反映被评价区域内生物种类数
的丰贫程度。
2
3.12
粮食供给保障程度DegreeofGrainSupplySecurity
为能满足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而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保障足够安全及营养粮食的程度。
3.13
人均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LandEcologicalCapacityPerCapita
人人均占有的自然所能提供的为人类所利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生物生产性土地是指具有生物
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体,本指南中的生物生产性土地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水域和化
石燃料用地。
由于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的12%用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计算生态承载力时应扣除用于生
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面积。
4总则
4.1评价目的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协调土地利用
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关系,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评价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减轻不良生态环境影响乃至改善和提升区域生
态环境质量的规划调整建议、对策与措施,从而更好地促进江苏省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
保护的协调发展,达到“保增长、保红线、保环境”。
4.2评价原则
4.2.1同步进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当与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的专题研究和方案编制同步进行,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案选择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4.2.2紧密衔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规划内容、规划详略、空间尺度精度、
规划重点等方面相匹配。
4.2.3全面协调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充分考虑与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法规、政策以及相
关的上位规划、同位规划的协调性,同时注重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
4.2.4突出重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以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为主,重点分析土地利用性质、规模、布局
以及重要专题对对生态系统环境调节功能、物质与产品生产提供、环境质量改善、污染减排以及人居保
障等的影响。
4.2.5便于操作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功能和任务出发,确定评价内容和重点,
采用简便、适当可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
4.3评价范围和评价时段
3
4.3.1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应与规划区范围一致。
涉及跨行政区的生态环境时,评价范围可以适当扩大。
4.3.2评价时段
评价时段应与规划时段保持一致。
对规划近期和远期目标分别进行评价,评价重点为近期目标。
5评价步骤
见图1。
规划初步分析收集相关法律法规、环境政策
环境现状调查
及规划背景等资料
与评价
环境影响识别,确定评价范围和评价重点
确定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
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规划协调性分析
分析规划方案与相关法
分析土地利用规模、布局、
重大工程项目等环境影响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公众参与
评价结论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措施
规划方案优化与调整生态环保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
4
图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6评价任务
6.1简要分析、评价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环境绩效、经验以及不足,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编制提供借鉴。
6.2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在社会、经济与环境目标上的协调性与一致性。
6.3针对规划方案中的土地利用目标、规模、结构与布局、中心城区规模与布局、土地利用分区与重
大土地利用工程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内容,预测和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引致的
生态环境影响;
比较规划实施前后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的变化。
6.4总体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生态环境合理性与可行性,提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优化和
调整的建议,以及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
7主要评价内容
7.1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1.1自然环境现状
简述评价区规划基准年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以及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7.1.2社会环境现状
简述评价区规划基准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及布局。
7.1.3土地利用现状
调查分析评价区规划基准年耕地、林地、园地、草地以及水体、滩涂、湿地等重要生态用地的规模
和布局,弄清评价区范围生态服务价值、生态绿当量、生态承载力、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等状况;
调查分析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的特点、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敏感区与生态脆弱区的面积与分
布情况以及珍稀保护物种的种类、分布范围与生境状况。
7.1.4环境质量现状
分析评价规划基准年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与污染物排放总量;
重点评价水环境(沿海市应包括近岸海
域)、大气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以及COD、SO2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用地面积污染物排放强
度、单位面积农药与化肥施用强度;
弄清评价区主要污染源污染特征与分布。
7.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
重点分析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省、市层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省与生态市建设规划、
重要生态功能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以及环保、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旅游等相关
部门规划在规划目标、涉及用地方案等方面的协调性。
7.3环境目标与指标体系建立
7.3.1环境影响识别
5
环境影响识别采用简便适用的核查表法,识别内容主要包括影响性质识别(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和影响程度识别(轻微、中等、严重)。
环境影响识别结果是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重点的重要依据。
7.3.2环境目标确定
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结合相关规划目标,提出本次评价工作的生态环境保
护与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目标主要包括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生态环境
质量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
7.3.3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确定的环境目标与环境影响识别结果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主要内容,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与具体评价指标。
指标分必选指标和备选指标,涵盖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相关要素(参照附录
A)。
社会经济、土地生态和环境质量三大指标层权重确定为0.3、0.4和0.3,具体各指标权重根据各
地实际情况加以确定。
各指标值包括评价基准年值、近期目标年值和远期目标年值。
目标值的确定主要依据评价区相关规
划目标值确定。
如缺乏具体目标值的,则可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至少不降低,维护
生态系统安全与稳定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基本原则下自行设定预期目标。
所有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基准年值为标准值,对目标值进行标准化,定性指标可根据具体
情况采用赋值法进行赋值,赋值区间为0~1。
该评价结果为评价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生态环境合理性的
重要评判依据。
7.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
7.4.1土地利用性质与规模的环境影响评价
7.4.1.1农用地规模方案的环境影响
农用地规模方案直接影响规划区粮食安全水平,采用粮食自给率方法进行评价;
农用地规模方案的
环境合理性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旳重要因子,采用污染源分析预测进行评价。
分析比较林地、园地规模与评价区森林覆盖率(或林木覆盖率)指标的趋向性,作为判别这类农用
地规模生态合理性的重要依据。
7.4.1.2建设用地规模方案的环境影响
根据评价区建设用地和城镇工矿用地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演变趋势,推测规划方案中建设用地和城镇
工矿用地规模实施后可能引致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变化,并与环境保护部门确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
标值相对比,分别评价区域近远期建设用地和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的环境合理性。
7.4.2土地利用结构的环境影响评价
7.4.2.1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的生态影响
通过估算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地均绿当量、生物丰度指数、生态承载力等生态指标的现状值与规划
年预测值,评价规划实施前后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水域、湿地等基础性生
态用地规模与结构方案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变化趋势与大小,作为评价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生态合理性的重
要依据。
6
7.4.2.2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的社会经济影响
着重分析土地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目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等)的保障
程度,评价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7.4.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的环境影响评价
7.4.3.1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及其调控政策的环境影响
分析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及其管制规则与区域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重要生态功能区规划等
相关规划在空间及规模上的协调性与对应关系,作为判定土地利用分区的环境合理性的重要依据。
7.4.3.2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环境影响
采用叠图法等分析建设用地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和环境敏感区的影响。
有条件地区可开
展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7.4.3.3城镇工矿用地及产业布局的环境影响
着重分析主要城镇工矿用地布局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尤其是分析其产业特征及其布局可能对周边
引致的主要环境问题,评价其空间布局的环境合理性。
7.4.3.4生态空间格局的合理性
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以及生态保护与建设水平,分析规划方案中生态空间格局的合理性;
此外,
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涉及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方案,评价建设方案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7.4.4土地整治与重大工程用地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
7.4.4.1土地利用模式
针对不同市域特点,简要评述规划方案中所提出的土地利用模式的生态环境合理性与可能存在的不
足,以及如何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7.4.4.2土地综合整治
简要评述土地综合整治方案(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修复等)生态环境影响的利弊,并就如何进
一步完善土地综合整治方案提出建议。
7.4.4.3重大工程用地方案
简要评述重大工程用地(包括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等)方案可能引致的生态环
境影响。
可采用叠图法评价其在空间上是否与重要生态功能区存在部分重叠。
从环境保护与建设角度出
发,提出土地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决策配合和协调机制。
7.4.5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
7.4.5.1中心城区规模与边界的协调性
简要分析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规模和扩展边界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相关内容的协调性。
结合当地实
际与发展态势,评价中心城区规模边界的合理性。
7.4.5.2中心城区规模的环境合理性
7
依据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污染物排放强度演变趋势,结合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划规模,推算规划年中
心城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并与评价区总量控制目标值对照,分析其排放总量所占比例;
同时对比分析中
心城区与评价区单位GDP污染物排放强度,作为评判其规模环境合理性的重要依据。
7.4.5.3中心城区产业定位与空间布局的环境影响
根据中心城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简要分析定位产业的污染特征,以及对规划范围及周边可能引致
的环境影响。
7.4.5.4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的环境影响
简要评述规划范围内是否存在生态环境敏感区以及规划是否与之匹配;
评价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
管制方案与土地集约利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性。
7.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综合评价与对策措施
7.5.1综合评价结论
归纳总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综合评价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模、结构、空间
布局、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用地、土地集约利用和环境友好的土地利用模式等规划方案实施后对市域生
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和可能引致的环境问题,明确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与可行性。
7.5.2规划优化调整建议
在总体认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前提下,针对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引致的生态环境不利影响,
提出规划调整建议以及(或)拟补充规划内容,并及时提供给规划编制单位作为规划方案调整的一个重
要参考依据。
7.5.3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针对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从政策、管理和技术角度提出可行的对策措施。
8成果要求
8.1成果形式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成果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以篇章形式
纳入到《规划说明》和《规划文本》中。
也可编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专题或报告书。
成果与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一并报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审查。
8.2主要编写内容
8.2.1评价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土地利用以及环境质量现状及可能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8.2.2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
8.2.3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目标,并建立指标体系与具体指标。
8.2.4评价和预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引致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影响。
8.2.5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提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
优化调整建议以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8.3图件
8
根据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需要,编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图件。
作为篇章或专题应提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重要生态功能区及生态网络体系空间分布图、产业
空间布局与环境影响特征图。
作为报告书则还应补充提供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以及
生态服务价值、地均绿当量、生态承载力、污染物排放总量等时空变化图等,具体可根据各区域实际情
况加以适当调整。
9其他要求
9.1本技术指南作为推荐性标准,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遵照本技术指南进行。
9.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加强部门沟通,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
告的意见。
9.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成果中的数据统一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
9.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以篇章形式体现,也可以专题或
报告书形式。
专题和报告书形式则进行单独评审。
如以报告书形式编制则参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导则》,补充评价区自然社会经济状况、规划简介、不确定性分析、公众参与、跟踪评价与动态管理计
划等内容。
9.5由各地国土资源局组织安排实施,由具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资质和环境影响评价资质单位承
担技术工作。
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推荐指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推荐指标见表A.1。
表A.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推荐指标
评价主题权重评价目标评价指标
粮食供给保障程度,%
结合各地实际,提出保
基本农田保障率,%
障粮食安全水平,同时
地均GDP(万元/hm)2
经济社会发展0.3满足社会发展目标对
城市化率,%
土地的需求。
促进区域
国土开发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建设用地要素投入的边际经济效应
生态用地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
重要生态功能区占地比例,%
人均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hm2/人)
市域生态系统总体稳地均生态服务价值(万元/hm2)
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地均绿当量(无量纲)
土地生态环境0.4总体不下降或上升。
重林木覆盖率,%
要生态功能区和生物生物丰度指数,%
多样性得到保护。
空间布局方案与主体功能区的协调性
空间布局方案与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协调性
生态网络空间布局合理性*
*土地复垦面积占工矿废弃地面积的比例,%
COD排放总量及削减率,%
SO2排放总量及削减率,%
氨氮排放总量及削减率,%*市域污染物排放总量
地表水环境功能达标率,%环境质量与下降,环境质量得到改
0.3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国控、省控、市控、县控)达标率,%
污染物控制善,农产品安全有保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达标率,%障。
*土壤环境质量功能区达标率,%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单位建设用地能耗(吨标准煤/hm2)
注1:
打“*”号的为备选指标。
注2:
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增减表格中的其它指标以及是否采用权重法评价。
10
附录B
有关参数值计算方法
B.1粮食供给保障程度计算方法:
根据江苏全省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小康社会对粮食的要求,确定粮食
供给保障程度100%按人均420kg/年估算。
B.2建设用地要素投入的边际经济效应按公式B.1、B.2计算:
历年二三产业产值环比变化量建设用地要素投入的边际经济效应1=
历年建设用地面积环比变化量
……………(B.1)
历年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变化量建设用地要素投入的边际经济效应2=
……………(B.2)
B.3人均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公式B.3计算:
………………………………………………(B.3)
式中:
ec—人均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hm2/人);
rj——土地均衡因子;
yj——产量因子;
aj——人均占有的第j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hm2/人)。
注:
如有研究表明,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水域、化石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