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3875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

o.A}``__ 

1、病因34m'

_]__n 

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含义是使疾病发生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

APQQ:

'

N4~ 

2、充分病因X_$u_z=) 

是指必然会导致疾病发生的最低限度的条件和事件;

最低限度是指任一条件或事件都是必不可少的。

>

_d27_[% 

3、病因网模型_EN-_8uY_. 

根据生态学模型或疾病因素模型提供的框架可以寻找多方面的病因,这些病因相互存在联系,按时间先后联接起来就构成一条病因链,多个似有节点“鱼线”的病因链存在相互联系,交错联接起来就形成一张似“鱼网”的病因网。

5__}X_<

(q( 

4、求同法@wEKCn|}o 

设研究的事件特征为A,B,C,D,E等,研究的因素(暴露)为a,b,c,d,e;

研究事件具有共同的特征A(特定疾病),而这些相同疾病A的病例均有的研究因素(暴露)a,因些因素a是疾病A的影响因素。

"

g0_-u_(Y 

5、求异法eH__R_&

N.2 

研究事件均无特征A(特定疾病),而这些对象也没有研究因素(暴露)a,因此因素a是疾病A的影响因素。

W>

q*_.9}Y"

6、同异并用法~_C/Yv&

58 

是指求同法和求异法并用,相当于同一研究中设有比较组,可以控制干扰因素。

iL7-4L_v#_ 

7、共变法E'

&

OOEM_N- 

当有关(暴露)因素不是定性的,而是等级或定量的,并与事件(疾病)效应成量变关系时,设A1,A2,A3等是事件(疾病)效应不同数量的状态,a1,a2,a3是研究因素(暴露)不同数量的状态,两者之间有共同变动的关系,因此因素a是疾病A的影响因素。

_;

B|^2i1Wi 

8、剩余法]ZR{D7.?

对某复合结局事件(A,B,C),已知它的有关(暴露)因素在特定的范围内(a,b,c),通过先前的归纳又知道b说明B,c说明C,那么剩余的a必定说明A。

HQ|__o%9_~ 

T___Z&

_4_ 

1、比较传统因果观与现代因果观的差异。

r3+<

r<

gs_ 

传统因果观主要指决定论因果观,认为一定的原因必定导致一定的结果,所以有充分原因的观念。

现代因果观主要指概率论因果观,认为一定的原因只是可能导致一定的结果,原因就是使结果发生概率升高的事件或特征,从而抛弃了充分原因的观念。

现代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符合概率论因果观的。

T@K7D__kP@ 

2、试述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的局限性。

Lf,_CxZL5 

充分病因几乎是不存在的,牵强的例子导致病因和疾病成了一回事,失去了因果关系的意义。

多个病因的组合也不能成为充分病因。

概率论因果观抛弃的正是充分病因。

所谓的必要病因一定同相应疾病的分类依据有关,即按某病因进行分类的疾病,该病因就是它的必要病因,而正因为有该病因存在才被分类为该疾病。

因此,必要病因并不是一个实证问题。

m%e^&

N#%6r 

3、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不成立,为什么不一定能否定假设?

试举例说明。

^3Z7_dIUww 

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不成立,还不能简单否定假设。

因为经验证据不成立,有三种可能的结论:

①假设不成立;

②先行条件不成立③假设和先行条件均不成立。

在第二种可能的结论成立时,假设并未被否定。

G_t^|+[gD 

4、如何认识Mill准则的应用?

V;

_>

_9&

Z3 

如果病因假设清单没有包括真实的病因,Mill准则就无法确证病因,而且Mill准则本身并不能对列出包括真实病因在内的清单提供指导。

另外,Mill准则原本是用于实验研究类型,并且假定原因为充分或必要条件,因此对于流行病学的观察性研究,须注意控制干扰的条件较差,以及需要做统计学处理。

^?

$D.^g_ 

5、论述病因判定的标准。

d_u.HSXK 

(1)关联的时间顺序:

指怀疑病因与疾病的前因后果时间关系。

前瞻性设计(队列或实验研究)在确定前因后果时间顺序上最佳,回顾性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次之,横断面设计较差。

K(___-G:

(2)关联的强度:

指怀疑病因与疾病的统计学关联越大,是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就越大,是偏倚所致的可能性就越小。

一般指分类资料的相关。

RpHpMtvNo/ 

(3)剂量—反应关系:

可以看成是针对等级或连续性变量资料的关联强度。

-_rE_eK_t 

(4)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

可以看成是针对集团资料的关联强度(生态学相关)。

]>

_0KQfO 

(5)关联的可重复性:

研究的关联能在其他研究中得到重复,则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增加。

[G_tcaX{Zz 

(6)关联的合理性:

客观上同现有的理论知识不矛盾,主观上能为评价者的信念所接受。

=jJH_^Y2 

(7)终止效应:

怀疑病因自然或人为去除(下降),引起疾病发生率下降。

终止效应对因果论证的强度较高。

__WuBmd_jZ 

(8)关联的“特异性”:

从多因多果的观点看,特异性是错误的;

从病因必要性含义看,特异性优势是多余的。

因此,特异性不符合现代流行病学的观点,应当放弃。

F!

EB4E\y} 

一个病因研究本身必须要达到或部分达到第1,2(或3、4)条标准(前因后果、广义关联强度),如果符合第7条标准(终止效应)则更好;

第5,6条标准(重复性、合理性)是对该研究的外部评价,如果不吻合则因果关联的可信度降低。

x7vq?

fP0n_ 

疾病的分布_i?

ZAx4_D 

7sj<

|g<

h(_ 

1、发病率x_}v1_X`6b 

是表示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V_]r_hr_ 

NJ_j_S8f5 

2、罹患率r])Z9b_b_i 

指某一观察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_|

a%B|CX 

:

_aHcPc:

3、患病率^SE_c./_

亦称现患率、流行率,指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曾患某病(新旧病例)之和所占的比例。

H$_;

Z$o*( 

=D{B}=D\IM 

4、感染率P=e4lF._ 

指在某个时间内所检查的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例。

性质与患病率相同。

oL#_x

_D_G 

_tzP__C_/?

5、续发率(secondaryattackrate,SAR)F__#B5sLNb 

也称家庭二代发病率,指在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庭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

“原发病例”:

为家庭中第一例病例,不计算在续发病率内。

续发病例:

为自原发病例出现后,在该病最短潜伏期至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生的病例。

_)9MrdVNv 

{H+?

_z<

BF<

6、死亡率!

5_&

%\NS_v 

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3B;

}_j/_h2 

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分子为死亡人数,分母为该人群平均人口数,计算方法同发病率。

常以年为单位。

A?

DB#_-z.r 

_n_x_B_32 

7、病死率qJ95___ 

表示一定时期内,患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_#I___;

8_bt_53ta 

8、累积死亡率(cumulativemortality)__(8G$(M_K 

是将各年龄组的死亡专率相加,用百分率表示,用以说明在某一年龄组以前死于某种慢性病的累积概率的大小。

Hx_Z.O_ZbR 

.TJ__"

_?

Ii为各年龄组的组距,一般为5。

Pi为各年龄组的死亡专率,以小数表示。

二者相乘然后各组乘积相加即得出累积死亡率。

O#__:

*Mv 

9、存活率(survivalrate)q$T8bh,_2_ 

存活率又称生存率,是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的某病病人)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Xu_6K_%]i^ 

hVM2/__j 

10、散发0_%____+'

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无明显联系。

c+2_sT3).D 

11、流行(epidemic)\[

M_\&

GC 

是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7$7n_7_1o_ 

12、大流行(pandemic)NR3`M?

Hj_f 

是指某些疾病有时在短期内迅速超过省界波及全国甚至跨越国界、洲界而形成世界性流行。

_iSiDSeW8 

13、爆发>

DP_:

GcTG_ 

指在一个局部的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DCa

___ 

14、统计地方性QDE$_E_.a 

在某些地区由于生活习惯、卫生条件和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而不是自然因素导致的一些疾病的发病率长期、显著地高于其它地区的特性。

如一些地区由于文化、卫生设施差或具有特殊的风俗习惯引起的细菌性痢疾、伤寒、霍乱的流行。

[@_G`Afaf 

15、自然地方性C_V__QB"

由于某些地区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使一些疾病只在该地区存在的特性。

有适合某病病原体的存在或其传播媒介生存的环境,如血吸虫病、丝虫病等。

与自然环境中的微量元素的缺乏或增多有关,如地甲病、氟中毒等_f__Iy_]/ 

16、自然疫源性c1_%rV`)] 

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赖人而能独立地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绵延繁殖,可在一定的条件下传染给人的特性。

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等

c-8!

#~M_( 

17、输入性疾病_h_{__*oBa 

现有的疾病是本国不存在的、或曾经有但已经消灭的、而是从国外传入的特性称为输入性。

4!

%F\c46 

具有输入性的疾病称为输入性疾病。

如爱滋病等。

$$1qF"

G__F 

18、短期波动(rapidfluctuation):

8l>

CR#%_@C 

由于某次疾病的爆发,在它的流行病学监测曲线上短时间内表现有突然的上升和下降的波动现象。

JhX_=_l-?

19、长期趋势(seculartrend)或长期变异(secularchange)jd:

B\%#!

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通常是几年或几十年)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和病原体型别等同时发生显著性变化。

-F1__-e+= 

20、横断面分析(crosssectionalanalysis)__rU2i_y"

在某一时刻,对不同出生时间的研究人群的某病发病率、患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适于分析潜伏期短或病程短的急性病或急性病。

l__A__;

21、出生队列分析(birthcohortanalysis)7r0,>

3"

是以同一年代的人群组为一个出生队列(birthcohort),对不同的出生队列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某病的发病率、患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分析,适于分析慢性病。

;

_[$_n=VX` 

22、移民流行病(migrantepidemiology)e/s(o

jDW 

是通过观察某种疾病在移民人群、移入地区居民及原居住地区居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以探讨该病因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它是通过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人群的疾病分布来探索病因的一种研究方法。

%2l7_Hmp4H 

z#_Nl_@NO&

1、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哪些?

.v\\_Tq&

"

升高的因素:

①病程长;

②寿命延长;

③新病例增加;

④病例迁入;

⑤健康者迁出;

⑥诊断水平提高;

⑦报告率提高。

)_TmtSSS 

降低的因素:

①病死率高;

②新病例减少;

③健康者迁入;

④病例迁出。

x_?

yD=Mq__ 

2、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种?

有何区别?

d-_E4~)Qy 

①横断面分析:

是分析同一时期或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多用于传染病。

不能表示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的死亡趋势,对慢性病和非传染病来说,正确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

②出生队列分析:

是对同时期出生的一组人随访若干年,观察其死亡情况。

该方法可明确呈现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在评价疾病年龄分布的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线索方面有很大意义。

_TprtE.mP 

3、发病率与患病率有何不同?

NgZUn_h3_{ 

①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其分子是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分母是可能发生该病的人群。

常用于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说,评价防制措施效果。

②患病率:

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曾患有某病(新旧病例之和)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取决于发病率和病程两个因素。

常用于表示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与流行情况,可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需要量、医疗质量评价、医疗费的投入等提供科学依据。

JX_U2_CyMY 

4、疾病分布出现性别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H-5_<

_S@8_ 

①暴露或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

②两性解剖、生理特点及内分泌等生物性因素的差异。

③从事危险性大的职业的机会大小不同。

④两性生活方式、嗜好不同。

_ANM_g__ 

5、疾病不同民族分布的差异原因是什么?

2#5_,MP_~r 

①遗传因素不同。

②社会经济状况不同。

③风俗习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同。

④所处定居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不同。

⑤医疗卫生质量及水平不同。

_%{__5n1w 

6、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是什么?

周期间隔时间长短取决于哪些因素?

mY&

ud>

U_:

1)原因:

①多见于人口复杂交通拥挤的大中城市、有相当数量的易感者。

②传播机制易实现的疾病人群受感染的机会多。

③可形成稳固的病后免疫,故流行后发病率可迅速下降。

④取决于易感者积累的速度及病原体变异的速度。

'

cd_N3i( 

2)间隔长短取决于:

①易感者与免疫者的比例大小。

②新易感者补充积累的速度。

③人群免疫持续时间长短。

_u5E]t9~Pq 

7、疾病分布出现长期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WE!

vSZ3R 

①病因或致病因素发生变化。

②抗原型别的变异、病原体毒力、致病力的变异和抗体免疫状况的改变。

③诊治条件和能力的改变。

④登记报告制度是否完善、诊断状况及分类的变化。

⑤人口学资料的变化。

${&

5]!

E[>

8、疾病出现城乡分布差异的原因和特点是什么?

lPP_,_`__ 

1)城市:

①人口多、密度大、居住狭窄、交通拥挤。

青壮年较多、出生率保持在一定水平、人口流动性大,故传染病常年发生并形成爆发或流行。

②城市工业集中、环境严重受污染、慢性病患病率高,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发病率高。

③空气污染或噪音的职业因素所致病城市多见。

④城市饮水卫生水平较高故肠道传染病及经饮用水传播的传染病少见。

⑤城市生活水平及医疗条件均高于农村。

罕见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

/!

xF?

OmVd 

2)农村:

①人口密度低、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不频繁。

故呼吸道传染病不易流行,但若有传染源传人会引起爆发。

②农村卫生条件差,肠道传染病可流行,虫媒传染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多见。

③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可传人、传出传染源,乡镇企业也出现职业伤害的发生。

`s_H_uM_* 

描述性研究X_]*QUV]i 

_12`_;

[37 

1、生态学研究:

__e_;

9_5a 

是指以群体为基本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研究暴露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即用代表群体特征的量度来描述暴露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JW__O=__!

2、描述性研究B_N__7Ay/k 

是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时间、地点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为研究疾病或健康状况提供最基本的数据资料。

C*7_0_;

3、现况调查__]dPZ_.r 

是按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搜集特定时间内疾病的描述性资料,以描述疾病的分布及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亦称横断面调查或患病率调查。

(zoTxD___ 

4、普查_,d,\-x-+/ 

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中每一成员所作的调查或检查。

R_!

_x:

C!

5、爆发'

W.Vr_4 

是指对某特定人群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多例临床症状和体征相似的同种疾病所进行的调查。

e_3C_Sx8Cc 

6、筛检7Hw<

o_jkt 

是用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从表面上无病的人群中去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病人或有缺陷的人,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病人。

*gsA_n_<

_"

_i)Yvh[y 

1、现况研究与生态学研究的异同点?

D$k8_^_Vs 

相同点:

二者都是描述性研究,是对某一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的人群的某疾病或健康状况的横断面研究。

{OMgd3%14 

不同点:

现况研究是以个体为单位收集资料并进行描述,生态学研究则是以群体作为观察,分析的单位,进行描述。

B_nw__zcl 

2、普查常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目的是什么?

比较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_8|1^|B(l 

普查必备的条件:

①有足够人力、物质、设备,用于发现病例和及时治疗。

②所普查的疾病患病率较高。

③疾病的检验方法,操作技术不很复杂,试验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

=ZYThfA_Ew 

普查的目的:

①为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疾病。

②了解疾病的疫情和分布。

③了解健康水平。

④建立某些生理指标正常值。

⑤了解某病的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

__S@_6?

优点:

①确定调查对象简单,是某人群的全部成员。

②所获数据有助于了解疾病的三间分布特征及对疾病流行因素有一定启示。

h=VqxG_C&

缺点:

①调查对象多,期限短,漏查难免。

②调查人员多,技术方法熟练程度不一,质量难以控制。

③对患病率低,诊断技术复杂的疾病不宜普查。

抽样调查的优点、缺点与普查相反(参照普查)。

P~CrtT_ss 

3、现况研究的目的与特点是什么?

_h,t|V}_Wb 

目的:

①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发现高危人群,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②描述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逐步建立病因假设。

③为评价防治措施及其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④为疾病监测或其他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

V_a<

H_U:

<

特点:

①是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的,故称横断面调查;

②只能求出患病率,不能区分新、旧病例;

③调查研究不能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只能对病因提出初步线索;

④无需对照组。

$K}.+`vVO 

4、现况研究常见的偏倚有哪些?

如何防止?

_P~$__<

常见偏倚:

①选择偏倚,包括:

选择性偏倚、无应答偏倚、幸存者偏倚。

②信息偏倚,包括:

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调查员偏倚、测量偏倚。

@ul_e_yB_ 

防止措施:

①抽取调查对象时,必须严格随机化原则;

②提高抽中对象的受检率,最好一个不漏地接受调查;

③选用不宜产生偏差的仪器、设备;

④培训调查员,并进行监督复查工作。

___#B}?

_Zg 

5、叙述筛检的原则和条件。

Pi6C/_$K 

1、所筛检的疾病必须是该地区当前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筛检最初应用于早期发现那些处于临床前期或临床初期的病人,以提高治愈率。

在这方面应用最广、效果较好的疾病是糖尿病、乳腺癌和宫颈癌等。

)najO_*n_ 

2.所筛检疾病的自然史应当已经明确。

_!

rL<

5_L 

3.筛检的地区须有一定的卫生资源,筛检所耗的卫生资源应比筛检所减少的不利结局而创造的资源的总和低得多。

~5aE2w0K_ 

4.在筛检疾病的患者身上应有可识别的症状、体征或生理、生化、免疫等变化。

:

-+4:

_S__ 

5.筛检的疾病应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rz_L_d"

`_ 

6.筛检的方法须简单、灵敏度和特异度高、无疼痛、无创伤、价廉。

_htJuGfDx1 

6、有一筛检试验,每周可处理1000人,若早期检出此病的患病率为2%,该试验的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90%时,求:

一周内可查出多少阳性例数?

其中有多少为真阳性?

多少为假阳性?

H[__&

@}v,L 

已知:

患病率=2%,被查人总数=1000人,病人总数=1000×

2%=20=a+c_,Qc.;

4s-_ 

灵敏度=95%,a=20×

95%=19,c=20-19=1R_Iy__\u>

特异度=90%,b+d=1000-20=980,d=980×

90%=882,b=980-882=98)C]x?

R([m 

一周内可查出的阳性例数:

a+b=19+98=117___Dg__uB 

其中,真阳性数a=19__b_g7n__ 

假阳性数b=98F'

__W>

分析性研究_|r=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