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部编版3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52536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部编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部编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部编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部编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部编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部编版3Word文档格式.docx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部编版3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部编版3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部编版3Word文档格式.docx

2、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miá

o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3、让我们穿越时空suì

隧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

4、它的后代繁yǎn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5、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dūn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jīn斤。

6、脑lú

颅pé

nɡ膨大,行动敏捷。

7、这些树qī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8.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pì

辟了一个zhǎn崭新的生活天地。

n钝jǐn仅miá

o描suì

隧yǎn衍dūn吨jīn斤lú

颅pé

nɡ膨jié

捷qī栖pì

辟zhǎn崭

(二)交流课前搜集的恐龙资料。

(一)通过对比,引入课题。

1.ppt出示两组动物图:

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dù

n钝的马门溪龙;

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通过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这二者似乎毫不相干。

相机学习生字:

2.ppt出示句子齐读:

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3.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6.飞向蓝天的恐龙。

(二)默读课文,写下不懂的问题,并梳理。

1.回忆二年级时学的从不同的角度提问的方法

2.列出学生提的问题。

预设:

①科学家是探究恐龙演变成鸟的过程怎样?

②化石为什么能证明恐龙变成了鸟?

③恐龙是怎么演变成鸟的?

④恐龙变成鸟经历了多少年?

⑤为什么说辽西的发现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⑥“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是谁提出来的?

……

3.梳理出重点问题:

1.科学家是探究恐龙演变成鸟的过程怎样?

2.恐龙是怎么演变成鸟的?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检查预学

重视阅读策略教学,落实语文素养

探——导

(解决问题)

(一)探导——自读初探:

科学家探究恐龙演变成鸟的过程怎样?

(目标:

通过默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1.默读全文,请在文中找出关键语句,用波浪线勾出来。

2.学生汇报,理清脉络,找出重点。

(PPT出示)

第一部分(第1. 

2自然段)说到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飞翔的鸟;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介绍了恐龙向鸟演化的过程;

(重点)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科学家希望全面揭示恐龙向鸟儿演化的历史进程。

学生自学,自学完了学生汇报。

教师相机指导。

以问题导学,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

(二)探、导——对读再探:

恐龙是怎么飞上蓝天的?

通过阅读感悟,了解恐龙演变成鸟的科学知识。

1.PPT出示第四自然段,同桌对读第四自然段,共同填表。

演化过程

时间

特点

第一种恐龙

两亿三千万年前

和狗一样大小,像鸵鸟

庞大的家族

数千万年后

两足数十吨、身材小巧

奔凶猛异常、温顺可爱

跑、四足行走

一些猎食性恐龙

许许多多年后

骨骼中空、脑颅膨大

前肢长长、体表长羽毛

树栖恐龙

跳跃、降落

具备了滑翔能力

主动飞行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背诵。

学生会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教师要预设。

①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②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

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jīn斤;

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③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骨骼中空,身体轻盈;

脑lú

nɡ膨大,行动敏捷;

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

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

④这些树qī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2.同桌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通过同桌对读合作,抓关键词句,理清恐龙进化成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增强阅读核心能力。

(三)探、导——品读深探

揣摩表达方法)

1.小组合作探讨文章的表达方法。

作者是怎样把恐龙演化成鸟儿的过程介绍清楚的?

小组合作,

(1)ppt出示句子

①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②(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

③(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通过增减方法对比句子的表达效果:

用词的准确性

(2)ppt出示句子,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

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

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

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

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通过注意加点的字,体会到总分的写法来写,把恐龙的繁衍过程介绍得很清楚。

2、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引导。

3.生师总结的写法。

学要得法,一课一得,此环节在于指导学生写作手法,突破本课难点。

(过渡: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习得了把事情或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你是不是也想来介绍一下我们身边的事物呢?

练:

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小练笔

1.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写一段话。

2.师巡视,展示几个写得好的,师适当点评。

习得写法,一课一得,此环节在于指导学生写作手法,突破本课难点。

鼓励学生将“学”应用到“写”上,达到读写结合。

组织探究

巡视指导

顺读而导,

释疑解惑

领悟课文表达方法

设计练习

检查反馈

PPT展示

1、继续学习从不同角度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假如你是一个解说员,会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3、阅读链接——资料袋

科学界存在着多种解释鸟类起源的假说。

有人认为鸟类起源于一种早期鳄形动物,也有人提出鸟类源自一类叫作“槽齿类”的爬行动物,还有人推测鸟类由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

1996年以来,在我国辽西及其周边地区,发现了许多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有后肢修长的尾羽龙、体态臃肿的北票龙、满嘴利牙的中国鸟龙、身体小巧的小盗龙,还有耀龙、近鸟龙等。

这些恐龙,有的身披纤维状的原始羽毛,有的身披五颜六色的片状羽毛,为科学界解答鸟类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4、综合性学习:

走近恐龙世界

通过书籍或网络搜索有关恐龙的资料,也可利用假期走进云南禄丰的恐龙化石博物馆参观,把自己的发现写出来。

教和学都是一个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此环节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理解、审美鉴赏和感受文化的能力。

课后拓展

《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恐龙、凶猛、形态各异、凌空翱翔、轻盈、敏捷”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总分的构段方式,能根据课文内容和已有的知识,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一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3.在研读中体会课文语言的条理性、生动性和准确性。

4.在探究科学推测中形成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揣摩课文生动的语言,及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描写插图中的恐龙。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至少能较流利地读下来。

2.课前每人发一张练习纸。

【教学流程】

一.对比引题,生疑4’

1.赏画说词

(教师出示“恐龙”画面)第一次见面,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小礼物,请看大屏幕。

看着画面上的恐龙(板书“恐龙”),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2生,预设:

你是从体形上来说,你是从性格上来说,你是从行动上来说的……)

(板书“鸟儿”)再来看看这个词,联系它飞翔的动作,你又想到了哪些词?

2.朗读句子

恐龙和鸟儿看似毫不相干,但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

刚读到这句话时,你有什么感受?

(指1生朗读)今天,这一推想已被大量的化石所证实,咱们一齐用肯定的语气来读这个伟大的发现。

(板书课题)

3.揭题读题

课前同学们已经初步预习了课文,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究恐龙演化成鸟儿的过程。

一齐响亮地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明意13’

1.自由读文

把课本翻到第148页,做一个努力读书的孩子,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读完后,想想恐龙和鸟儿之间有什么关系?

把有关句子划下来。

(表扬标段序号的学生)

2.检查自学

(1)字词掌握

第一组:

凶猛、笨重、迟钝、茹毛饮血(“血”在成语中都读第四声)

第二组:

轻灵、轻盈、敏捷、凌空翱翔(凌lí

nɡ)

第一组齐读,第二组请小老师带着读,随机正音。

谁能在这些词语中找出一组近义词和一组反义词来?

猜一猜,老师为什么把词语分为这样两组?

(描写对象不同)引读:

说起恐龙,大家就不由自主想到了这些词——(读);

看到鸟儿,咱们或许会想到这些词语——(读)

(2)文意把握

恐龙和鸟儿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老师找到了一句话,在课文第1自然段(齐读)这个结论是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化石发现的。

谁还找到了其他句子?

▲课文第2自然段,有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假说,但当时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

▲课文第5自然段,恐龙的其中一支终于飞上了蓝天。

齐读:

咱们一起把科学家们的这些伟大发现读出来,一起全神贯注地来读这些句子。

三.研读语段,识理20’

读着这三句话,大家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

)课文的哪一自然段为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

(第4自然段)好,就让我们追随着科学家的脚步,穿越时空隧道,去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

1.读文填表,梳理思路

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4自然段。

老师这儿有一张科学考察表,咱们的任务就是做科学家的小助手,把这张表填写完整。

有信心做个好助手吗?

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然后填表。

恐龙飞向蓝天的经过

大约两亿三千万年前,出现()→数千万年后,()→又过了很长时间,其中的一些()→亿万前年,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

交流,填充后齐读。

2.学习“出现”,理解语言

咱们先来看看第一种恐龙的出现。

这是课文中的句子,请一位小助手来读: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句子,我来读,大家仔细听,比较一下我读的句子与课文中的原句有什么不同之处,好吗?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体形不大,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

这个句子和课文中的原句有什么不同之处?

▲“大约”说明是大概,只是估计,并不完全准确,用上这个词,文章反而显得更加准确。

▲对比朗读两个句子体会:

读这个句子,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恐龙形象?

(大小、身体支撑的样子,一只清晰的恐龙形象呈现出来了)同学们看,作者就是借用咱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把离我们年代久远的、比较陌生的恐龙介绍得形象、清楚。

再来读读这句话。

3.学习家族,感受“各异”

就这样,第一种恐龙在地球上出现并一代代繁衍下去,它的后代繁衍成了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大家想看看这个庞大的家族吗?

(播放幻灯)

在这个家族里,你都看到些什么?

(畅所欲言)那么多恐龙,有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凶猛的温柔的,脖子长的脖子短的,背上长剑的不长剑的,类型很多,咱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

(生答)课文里也用了一个词语,叫——形态各异。

那么作者是怎么把这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介绍清楚的呢?

我请一位小助手来读句子,其他小助手边听边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

自己再静静地反复读这几句话,在书本上留下思考的痕迹。

比如说,作者先是按行走方式把恐龙归为一类。

(思考后,指名答其他归类依据,每一类都有好几个句子,所以作者在一类一类之间用了一种标点符号:

分号)——这样归类写多么清晰,多么有条理啊!

老师和大家合作读这几句,老师读总起句,男生和女生配合读,男生读每类的前一个“有些”句,女生读后一个“有些”句。

读着读着,关注每一组对恐龙的介绍,你还发现了什么?

(对比着写,掌声鼓励)发现这一点后,相信会读得更好。

总起句咱们一起读,然后我读对比的前半部分,大家读后半部分,听明白了吗?

(师生合作读)

读着读着,这些形态各异的恐龙就读到咱们眼前来了。

谁能看着画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形态各异的恐龙家族呢?

你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来说。

(生答)联系看过的图片,谁还会再补充一组句子?

(背上披着许许多多的剑翅、会游泳……)

4.略学“演变”和“飞翔”

后来,在这庞大的家庭体系中,有一些猎食性恐龙逐渐发生变化,最终变成了鸟儿。

咱们一齐来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齐读)恐龙从地面飞向蓝天,作者又作了种种推测,很多值得研究的内容,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回顾要点2’

回过头来,让咱们再来好好回顾一下恐龙飞向蓝天的经过吧。

(屏幕出示)

谁来估算一下,恐龙从出现到其中一支飞向蓝天,大约用了多长时间?

(一亿三千多万年,在你们心目中,这样的时间怎么样?

咱们无法想象,长得看不到尽头,用一个词叫——漫长。

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非常长时间。

相信现在大家读这个句子,会读得更好。

出示:

(指名读,齐读,适时评价)

这其间演化成鸟类的也不能全部恐龙,而只是其中的一支,因此科学家这样说——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五.拓展延伸1’

课余时间,同学们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再查阅与这节课有关的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说给爸爸妈妈听。

6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学目标

阅读:

1.默读课文,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2.能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写作:

教学重难点

1.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教学准备

1.相关课件。

2.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按要求完成本课预习卡。

课时目标

1.认识“钝、仅”等12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字,会写“恐龙、笨重”等14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恐龙图片。

2.同学们,在我们的印象里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种庞然大物却与鸟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去看看吧。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3.师:

读着这个课题,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惊讶)是啊,这么庞大的恐龙怎么能飞上蓝天呢?

(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读)

生:

(读课题回答)或许是恐龙变成鸟飞起来了。

师:

是这样吗?

“飞向蓝天的恐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恐龙是怎么飞上蓝天的呢?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朗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想想生字新词的意思。

(2)默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并试着解决。

2.交流初读成果。

(1)检查生字读音,指导生字书写。

课件出示:

隧道 膨大 头颅 开辟 形态

①引导读准字音。

②书写生字:

隧、膨、辟、翼。

“隧”:

注意笔顺,整体宜写紧凑。

”字左收右放,平捺注意轻重,收笔干脆。

“膨”:

三部分写窄长。

中部下面的“

”横画书写时注意穿插,并写成提画。

右部三撇保持重心平稳,最后一撇应写长一些。

“辟”:

左窄右宽。

撇画弧度把握好,先竖再撇,“辛”部三横分长短,中横稍长,与左部成穿插之势。

“翼”:

注意上部两个“习”字没有钩,“田”写小些,下部“共”稍放,最后横长些以承托上部。

(2)检查词语的朗读。

设计意图:

简简单单几个词语,刻画出了恐龙与鸟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

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将两者进行对比,再告知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仅巩固了词语,又使学生内心的探究欲望彻底被激发。

①出示词语:

凶猛 笨重 迟钝

这些词语在课文里都是形容恐龙的。

你能不能通过朗读让我们体会到恐龙的样子呢?

请同学们自己先试一试。

听着你们的朗读,我似乎看到了一只凶猛、笨重、迟钝的恐龙正在行走。

②出示词语:

轻灵 五彩斑斓

这组词语在课文中是形容鸟类的,谁再来读一次?

注意读出和恐龙的反差。

③师:

读着这些词语,我们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恐龙和鸟类两个似乎毫不相干的形象,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的科学家们通过考证后得出了一个让人惊奇的结论。

3.课件出示:

(1)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朗读)

(2)同学们,“漫长”是什么意思?

你能把这种漫长的感觉读出来吗?

如果把“漫长”这个词去掉,你感觉会有什么区别吗?

(3)一个“漫长”就把恐龙演化时间的长久体现出来了,这就是科普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哪一个词也体现了这种语言的准确性?

请同学们在这句话中再找一找。

你是怎么理解“一支”的?

(4)同学们真了不起!

这么一琢磨,我们就体会到了科普文章语言的准确的特点。

让我们一起把这个结论再读一遍。

教师小结:

刚刚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了一部分问题。

当然,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会找到更多。

三、获取信息,梳理大意

1.自由读课文,思考:

你从课文中获得了飞向蓝天的恐龙的哪些信息?

2.交流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指导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零散的知识写在黑板上,师生一起进行归类分析,梳理课文脉络。

3.得出结论。

课文主要写了三个方面的知识: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成了飞翔的鸟儿;

科学家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的;

科学家希望能借助化石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4.根据梳理好的知识给课文划分层次。

四、读文填表,合理推测

1.教师提问:

同学们,凶猛、笨重的恐龙与轻灵、敏捷的鸟儿,无论从外形上还是生活习性上,二者似乎都毫不相干,可科学家在研究了大量的化石后,得出了什么结论呢?

2.自由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以四人为小组探讨交流,完成《飞向蓝天的恐龙》研究调查表。

《飞向蓝天的恐龙》研究调查表

恐龙与鸟类的相似之处

根据发现提出的假说

科学家找到的证据

科学家得出的结论

  3.交流,出示结论:

4.对比阅读谈发现。

(1)教师提问:

如果把课文做如下改动好不好呢?

课件出示句子,让学生对比阅读并仔细体会。

用词准确是本文的一大特点,通过比较,让学生初步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经过演化,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学生交流感受。

预设1:

“漫长”“最终”说明恐龙演化成鸟儿的时间很长,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预设2:

“一支”说明是一部分恐龙变成了鸟儿,而不是全部。

预设3:

“漫长”“最终”“一支”这些词不能去掉,去掉了句子表达就不够准确。

(3)全班朗读,再次感受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订正本课预习卡。

2.抄写本课重点词语:

恐龙 笨重 迟钝 鸽子 根据 末期 描绘 隧道 形态 膨大 前肢 具备 开辟 脱离

1.能用自己的话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继续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3.能参照课文,用“对比说明”的方法写一段话。

一、自主阅读,了解演化过程

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一想,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类的?

画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再认真读一读。

2.布置任务:

恐龙飞向蓝天,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画出关键词。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繁衍情况

两亿四千万年前

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

庞大家族

形态各异

其中一支猎食性恐龙

向鸟类演化

  3.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写恐龙的演化过程是以时间为顺序的,先讲了两亿四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的大小、形态和行走方式;

接着介绍了经过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的情况;

由于它们的体态、外表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最终其中一支猎食性恐龙演化成了天之骄子,飞向了蓝天。

4.紧扣“形态各异”,体会“对比说明”的方法。

如果你是游客,你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投影出示:

数千万年后……以植物为食。

(3)思考:

读读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

作者写恐龙的“形态各异”是从“行走方式不同、体形多样、性情不一”这三个方面来写的。

每一个分号中的两个语句又是相对的形态。

二、研读语句,交流体会

1.布置任务:

用词准确是本课的一大特色。

第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感受了。

其实,这样的句子在课文中还有很多,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2.学生自主品读,体会语句特点。

3.交流。

(1)出示句子比较:

①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长得像鸟类。

②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

骨骼中空,身体轻盈。

(2)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

“一些”是指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