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52324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一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一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一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二、课题研究对象与依据

研究对象:

从小学新生的特点来看,他们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但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

对学习有好奇感,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

很乐意和同学进行接触、交谈却不懂礼貌,有些还比较自私;

特别信任老师,相信老师的话,尊重老师的行为和评价;

很多人生活不能自理,没有相应的劳动习惯,对其父母的依赖性很强;

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变化无常,容易疲倦;

行为动摇不定,不善于控制,容易冲动和特别敏感;

对成

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都很强烈;

有当好学生的愿望,只是不熟悉学校的生活,不了解学校常规,常会无意中做错事。

他们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研究依据:

叶圣陶先生说:

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

国外,许多教育专家对良好行为习惯作了精辟的论述。

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

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归于自己的习惯"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

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因此,良好行为习惯是人才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

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的本质则是在一定社会或阶段的政治思想指导下,使受教育者养成和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基础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以及基本的生活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抓紧修订和完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

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

目前学校在实施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

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小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和行为训练,以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新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

在以上教育理论和教育决策的指导下,我们选择了《一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这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三、研究的目标

1.本课题以"

了解规范,增强意识,形成习惯,促进养成"

为宗旨。

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健康人格为核心目标。

2.本课题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主要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通过本课题实施,探究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使学生为"

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这一目标努力,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最终让其受益终身。

四、研究的内容

(一)现状分析

1.描述小学新生不规范行为习惯现状

我们课题组老师通过日常观察,发现刚刚入学的孩子,最需要补上的是"

习惯课"

有些孩子的认字和计算能力,甚至已经达到了一年级下学期的水平,但是却不会收拾文具,打预备铃了还手忙脚乱;

不懂用眼卫生,喜欢的课外书一看就是很久;

课堂上随便讲话,离开座位,做小动作;

课间随意追逐打闹,捉弄同学;

乱扔垃圾,不会扫地;

有的孩子甚至吃饭时还吵着要爸爸妈妈喂?

?

家长往往在学科学习上急于求成,生活上却完全包办,造成孩子严重的依赖心理,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学习,但他们却浑然不觉。

2.分析小学新生不规范行为形成原因

①个人因素

学生们不知道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对行为习惯不重视。

他们对于一些行为规范的要求还是知道的,但由于自身不重视和缺乏家长和老师的训练,还没有形成习惯。

②家庭因素

学生的家长来自于各行各业,文化层次、个人修养、心理差异很大,教育孩子的方法各种各样,有"

专制型"

放任型"

溺爱型"

民主型"

等。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期望也是多种层次的。

他们可能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卷面成绩,而忽视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缺乏正确引导。

这就使有些孩子们形成了比较随便,不受拘束的生活与学习习惯。

另一方面,我校有较多外学区的学生,父母是生意人或农民,他们忙于做生意,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就更疏忽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孩子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

还有的家长文化素质高,教育理论懂得挺多,但在实际操作中无从下手。

③社会因素

在孩子们上学前班时,大部分家长和老师都认为孩子太小,不能用严格的纪律去约束他们,使他们觉得任何规章制度都是可以迁就的,不遵守也没关系,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知道应该这样做,却没有努力去做,只是"

有时能"

做到的不良现状。

(二)实施策略

1.制定符合一年级新生心理特点的行为规范教育实施目标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及归因分析,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指导,力求使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转化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

我们课题组成员根据学生情况制定了《一年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实施目标》。

它由认知目标和行为目标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分学校、家庭、社会三块内容。

这样,我们在操作中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实施班级管理时就有了努力方向。

每一个目标的实施,我们老师都要把具体步骤、每一步的要求向学生明确地提出,必要时给予演示,便于学生学习操作。

如值日,教师得先分配工作,再讲清楚值日的步骤,并示范如何扫地,最后还要从始到终现场指导和监督,否则学生就会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

尽管一开始会使我们老师感到疲惫,但是学生一旦形成动力定型,就变得井然有序。

老师就可以不用在这方面花太多的精力,就会感到如释重负。

正是这些看似琐碎的要求,为良好的班风班纪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认知教育和训练

养成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

培养孩子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单凭热心和干劲是不行的。

养成教育还是以训练法为主,然后配合其他多种方法。

通过升旗下讲话,班会,思品课,常规教育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端正态度,明确行为目标。

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在于训练,可以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训练必须持之以恒,训练必须严而又严,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回顾一年的课题实施过程,我们的主要做法有这些:

⑴创设情境,家校社会合力。

良好的情境能够使学生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自觉的行为。

而家庭首先应具备这种良好的情境。

家庭环境的状况和父母的修养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庭教育的早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决定了家庭影响的特殊作用是其他影响所不能代替的。

我们学校把优化家教职能,提高家教水平,作为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

学校定期聘请教育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开设家长课程学校,赠送学校自编家长学校教材和《椒江家教》报刊,举办家教经验交流会,评选优秀家长和优秀家庭等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思想水平和文化素养,积极为孩子创设平等型、学习型和谐型的家庭教育氛围,发挥家校合一的功能,共同实现教育目标,为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有利的保障。

针对部分家长对孩子行为习惯的不够重视的情况,我们在开学初利用家长参加家长学校学习的机会,分班级召开了几次家长会。

在家长会上,我们与家长们讨论行为习惯对孩子学习及生活的影响,并用我们所教过的已毕业学生的实例告诉家长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是何其重要。

经过几次家长会,家长们与老师达成了共识:

为了我们共同的心愿--让孩子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我们要互相支持,争取使孩子们尽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表示一定要给孩子在家创设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情境和氛围。

除此之外,学校的情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对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所作所为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正确运用环境和集体舆论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学校的校园布局处处体现着育人的功能。

校园内,处处体现净化、绿化、美化,草坪内温馨的标志牌,文化橱窗里的优秀作品,优秀少先队员,教学楼内明亮无尘的整容壁镜,楼梯拐角处的提示牌,办公室、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教室门上"

开门轻轻,门儿高兴"

的温馨提示?

无不显示出校园独特的充满人文性的校园文化环境。

再加上学校持之以恒的周一升国旗制度,开展的"

争创书香校园,书香班级"

活动,创办的"

红领巾广播站"

,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无不让学生感觉到在这里学习生活,充满赏心悦目之感,时时刻刻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这些都在引导学生朝良好的方向去努力。

我们课题组老师的班级里都在教室墙报上开辟了一个特殊的版面,这里陈列展示的全是图文并茂的有关养成教育的相关材料。

有的版面上是对一日常规做得好的学生的表彰,旁边配以文字说明;

有的版面是学生们开展养成教育自己拍摄的镜头:

我为烈士献花"

、"

我为妈妈做水果拼盘"

我是小小环保家"

等等;

有的版面是学生们合作制作的卡通动物链;

有的版面是养成教育的宣传图片?

每一张版画都那样栩栩如生。

老师们经常鼓励学生们不定期地参观别班教室,让学生交流和体验自己曾经参与和以后想参与的活动,不断进行自我教育。

我们还引导学生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名人有良好行为习惯的故事,并在班会时间互相交流,使他们知道,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包括学习)的基础,班会上,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这样,班里人人都树立起建立良好行为习惯的愿望,形成了积极的舆论氛围,为以后的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还要发挥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良好的师德形象和人格魅力是实施养成教育的关键。

我们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引领作用,以行导行,靠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时时事事做学生的楷模,一言一行处处给学生以表率。

在平日的教育教学中,注重教师的道德修养、自身素质的培训提高,在仪表、言行、性格、行为、人格等方面做出榜样,让学生自动仿效,于潜移默化中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

润物细无声"

的教育效果。

当地面有纸屑时,我们总是赶紧捡起,然后扔进垃圾桶;

教室桌凳歪斜时,我总是整理齐;

讲桌不整洁时,我们总是清理干净;

有学生喝完课间奶后乱扔包装盒,我们也会捡起来并告诉他们应该送到垃圾桶?

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着做。

教室的卫生工具摆放不整齐时,会有学生去摆放好,教室地面有纸,学生会捡起,桌子不齐有学生自觉去排,而且他们还学会轻轻地开窗、开门,做到不打扰别人。

老师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学生接受了这样的教育并内化为自己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育学生,也要与社会密切配合,优化社会育人环境。

我们积极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

到海洋公园、温岭动物园参观游览,去椒江剧院观看童话剧,请交警队的叔叔阿姨来开设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等。

学校积极与街道、社区合作共建,营造了全社会都来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离校而不离教,处处受到社会良好的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⑵行为训练,儿歌引路

一年级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课前、上课、放学、作息?

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

该"

与"

不该"

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说教效果不佳。

由于儿歌朗朗上口、生动有趣,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我们就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编成儿歌。

如上课铃声响时,学生会在班长的带动下边拍边念:

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书和文具盒,摆在桌子上?

在儿歌的带动下,学生会由喧闹变为安静,马上坐好,准备上课。

平时排队时,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

我是守纪小标兵,排起队来快、齐、静?

在课中如果发现学生坐姿不对,又可以用下面的儿歌进行诱导:

(师)腰伸直,(生)手放好。

(师)挺起胸,(生)抬起头,两眼向前看。

这种形式,儿童乐于接受,而且容易产生群体影响的效应。

符合小学生心、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

而适时让学生诵读,使他们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学生在读中学,在

学中读,不知不觉中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井然有序。

除此之外,我们还努力引导学生们自已动脑筋编儿歌,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学习《规范》和《守则》时更用心了。

他们与家长合作编出了很多有趣的儿歌,如:

站队快静齐,闭嘴认真听,看着后脑勺,一下不能晃。

迟到应该喊报告,悄悄进去不喧闹。

学习用具课前备,作业认真不潦草,写字姿势要正确,一尺一拳一寸要记牢。

通过这种家长和孩子的亲子活动,使学生们在学规范的过程中充满了乐趣。

⑶专题教育,循序渐进

对一年级新生来说,枯燥的说教远不如有趣的活动更易于接受。

升旗仪式、值日、课间操、课间活动、学校的各种实践活动、校外活动等都是我们进行规范教育的好途径。

我们根据训练内容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教育活动,将养成教育根植到学生的心中。

我们除了加强日常教育外,还善于利用特殊的时日,从学生身边的小事中挖掘素材,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进而内化学生的道德情感。

如,利用教师节开展"

我为老师制贺卡,报答老师教育恩"

活动;

利用"

三八"

妇女节和母亲节、父亲节举行"

小草报春晖"

活动,让学生给父母唱歌,帮妈妈做一件事情,给父母洗一次脚等,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利用国庆节,开展"

祖国江山美如画"

画画比赛;

开展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支笔、一滴水、一度电的"

五节约"

活动,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教育;

在学生中开展"

手拉手,一起走"

帮困活动和"

我是教室美容师"

等系列活动;

有外校老师来参观学习,老师模拟情境进行礼仪教育?

把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寓于各种丰富多彩而又实实在在的活动中,避免了空对空,将养成教育真正根植到学生心中。

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往往是不自觉的,需要时时提醒。

要想让他们一下子改掉原来所有的不良习惯,快速形成全面的良好习惯,是不现实的。

俗话说:

一口吃不成胖子"

,我们必须切合实际,循序渐进,使他们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各个目标,以达到总目标。

为此,我将《一年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实施目标》中要求的目标整理为一个一个的小目标,这些小目标简单易行,是每一位同学努努力就能达到的。

每周我们重点实现一两个小目标,并巩固前期已达到的各个目标。

第一周,站队快静齐,讲话认真听;

第二周,打铃进教室,上课专心听;

第三周,轻声慢步靠右行;

第四周,讲究卫生,值日及时;

第五周,发言先举手,声音要宏亮。

有些目标同学入学时已经做得很好了,我则不再安排专门时间进行培养,如讲礼貌、勤问好、不迟到、不早退等,而是对他们的良好行为加以表扬,鼓励他们坚持做下去。

⑷强化练习,常抓不懈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反复、细琐的"

工程"

良好的行为规范养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老师和学生持之以恒来完成,所以进行有效的常规训练是尤为重要的。

①寓规范练习于阵地建设之中

在学校班教育中,晨会课、班队课、少先队活动等是老师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和机会向学生进行认知教育和专项训练,及时总结与表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②寓规范练习于日常生活之中

在校园生活中,师生、生生每天一起学习、劳动、休息、交往,过程中涉及的礼仪规范也需要我们老师的相机引导和训练。

这样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就轻松地学会交往,懂得礼仪,远比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强。

③寓规范练习于各科教学之中

各科教学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基本途径,而养成教育又是各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教学相机抽时,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为规范教育、行为习惯培养。

如美术课上做纸工,有的学生将纸屑扔了一地。

我们就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让他们亲手把纸屑捡起送到垃圾桶里。

语文科的人文性思想性很强,课文中有大量值得挖掘的行为规范教育训练点,如:

关爱家人,帮助同学,不乱扔垃圾,爱护小树等,我们老师都能抓住时机在课堂上渗透教育。

3、对学生行为规范表现进行恰当评价,树立榜样

防范不良学习行为产生的有效方法。

一句鼓励话,胜过百句骂。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也曾说过:

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

确实,比起批评和指责,鼓励在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具有更大的效应。

当学生在遵守行为规范方面做了值得赞扬的事,教师即时当场鼓励,学生更能直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会更加努力,表现得更好。

而对其他同学来说,由于树立了一个可见可感的身边榜样,也会表现得很好。

我们在晨会、班队课时就常常表扬一些学生,并说明之所以要表扬他们,是因为他们某方面做得很好。

我们还每周让学生评一评当天或最近几天,哪些小朋友应该受表扬,觉得自己做得不错的小朋友可以自荐。

通过这些活动,评选出班级的"

守纪小标兵"

清洁小卫士"

爱心天使"

诵读小能手"

书香学子"

等大力进行表彰,并配合学校的"

绿卡行动"

发绿卡给予鼓励,深受同学和家长的欢迎。

这种奖励方法避免了单纯由老师表扬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尤其对暂差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使得全班同学都在自觉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努力让大家认可,同时他们自尊自强的性格也得到了培养。

五.结果分析

经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我校的课题研究已经卓有成效。

1、学生适应了小学生活,良好行为习惯逐渐内化成学生自身的一种素质。

学校已经成为学生热爱的花园、乐园、家园,一个个"

小绅士"

小淑女"

在环境优雅整洁的校园里愉快地学习生活,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良好的习惯促进了学生学习。

经过一年训练,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特别是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养成,学生力求上进,互相帮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本年级段的语文、数学成绩十分理想,汉语拼音、口算达标等教学测试成绩也高于以往年段。

尤其是在"

书香校园建设"

活动中,我们一年级段六个班鼓励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学生都能在课间、午休时文明阅读,渐渐养成良好习惯,共有四个班级获"

书香班级"

称号,是校各年段中最多的。

3、学生良好习惯的逐渐养成有利于学校管理和良好家庭氛围的形成。

一年来,学生语言、行为文明,无重大安全事故,促进了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

有两个班级获得"

五星级"

行为规范达标班称号(全校只有五个班)。

经过学校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在家也有上佳表现,受到大多数家长的认可和称赞。

家长的素质得到同步提高,增强了家校合作的凝聚力,推动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社区和谐。

学校的经济效也益显而易见,墙壁无污染,课桌凳无损坏,大大减少了学校的经济投入。

六.研究结论1、良好的习惯对人一生的影响深远,所以要高度重视它。

一年级的新生,就像一张白纸,纯洁天真,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

我们教师以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对他们加以合理、正确的引导和训练,抓反复,反复抓,这些活泼可爱的新生很快适应了小学生活,并逐渐形成正确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将内化为自身素质,从而受益终生。

2、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升了教师的反思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

七、后续研究的思考

1、教师平时工作量较大,从事教研和课题研究的时间有限,骨干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量更大,所以课题的研究不能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题实验教师对于研究的总结、提炼。

2、我们教师的理论研究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我校的学生有一定数量来自于从农村进城经商的家庭,家长文化程度低,素质差,对于孩子缺乏时间督察,更缺乏耐心管教,虽然我校每学期都聘请养成教育专家来校做家教报告,但是多数家长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正确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么放任不管,要么等发现问题一阵风,不讲方法,给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和课题的研究带来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都有待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思考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