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池州景点导游词五篇分享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52309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的池州景点导游词五篇分享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的池州景点导游词五篇分享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的池州景点导游词五篇分享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的池州景点导游词五篇分享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的池州景点导游词五篇分享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的池州景点导游词五篇分享文档格式.docx

《最新的池州景点导游词五篇分享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的池州景点导游词五篇分享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的池州景点导游词五篇分享文档格式.docx

这是明末复社领袖文学家,民族英雄,历史剧《桃花扇》中主角之一,名叫吴次尾的人命名的。

  请看对面山上那片葱茏茂密的常绿阔叶混交林。

再看河对面那一排高大苍劲的马尾松,乍一看它似乎违反了“适地适树”的自然规律,因为“松树渴死不下岗,柳树淹死不上山”。

松树喜阳,柳树却喜荫,,怎么松树下岗喝水了呢?

仔细一看,这些松树也许是早就扎根于山岗之上,由于河流淤塞,河床抬高,使河向松树靠拢,或是由于山体下滑时,将山岗整体推向了河边,造成了“松树下岗”的假象。

  请看山边的河滩,原来有两股水在这汇合成剡溪,此处又叫合水,这两股支流一条从龙门潭流来,另一股水是从四叠瀑布流来,它是发源于主峰一侧。

  先跟大家说一下,今天游览的是龙门景区和龙门峡谷,整个游程分两条线路,我们先看一下人文景观这条线,经过环行山路,再游览自然景观那条线。

  前面一排高大茂盛的林木,那就是古树林,我门一起瞧瞧去!

这里好多几百年历史的老樟树,最高的有30多米。

它的叶子,尤其春季开花时散发出沁人肺腑的清香味儿,这是因为叶片中含有芳香油的缘故。

叶子晒干还可以制成蚊香,樟树根可以蒸馏出樟脑油,可见樟树一身都是宝。

  那几棵细长高大的树种是枫香树。

它是阔叶落叶乔木。

枫树叶有通风活血,祛风除湿的作用。

这棵叫杏树,又叫白果树,公孙树,也是阔叶落叶乔林。

它是第四纪冰川期遗植物,被称作植物活化石。

它的叶子呈扇形,是一各天然艺术品,它的医疗保健作用更不可忽视。

在二战期间,美国向日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摧毁了广岛大多数生物,但生长在爆炸中心的一棵银杏对却例外的存活下来,可能有很强的抗辐射能力。

  对面这三座山叫蜡烛峰,是过去风水说的产物。

这个古村叫严家村,他们祖上在历朝官到各部尚书之职的有八人之多,严家何以官运享通?

就是这三只大蜡烛为他们照亮了锦绣前程。

那一片茂密的树林都是常绿阔叶林,四季长青,生态美景!

  这面墙壁上面写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标语,故叫“标语墙”,它折射出中国半个世纪的政治风云。

请看:

“消灭保甲制度,打倒国民匪党”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所写。

这条标语写于1933年春。

因为1932年八月,国民党政府就在河南、湖北等地推行了“保甲制度”。

再看“红军政宣:

打破年关困难,只有革命”。

根据资料查考,这些标语的是方志敏领导的红军,北上抗日由此经过。

再看这:

“全党办工业全民办工业,用十年或二十年的时间在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或超过英国”。

这是1958年“大跃过”时期的左倾冒进的标语;

“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这是伟人语录,是“”中以“阶级斗争为钢”的标语。

看了这些标语,回首当年往事,真正感慨万千!

  就在这个小村落中,当年有不少农民团骨干被国民党杀害了,共有七个人被中央民政部授予烈士称号。

可见严家古村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这边几棵树枝繁叶茂,是阔叶落叶乔木,名叫杜仲属杜仲科,是名贵中药材,其主要医疗作用是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要用它的干皮,将皮折断,可拉出长长的白丝,所以又叫丝绵木。

  别小看路边的这些青藤,它也是名贵中药材,叫何首乌,又名夜交藤,属蓼科,其主要要医疗保健作用是:

被肝肾、益气血、养血安神、乌发,抗衰老、用它的干块根。

  前面是“农具屋”和“水碓房”属于“怀旧型”旅游。

不妨去看看,这门上一副对联《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它是元世祖勿必烈提出的治国方略。

水碓房中有水碓和石磨,都是用于农产品加工的。

请大家看看水碓工作原理,也可以亲身推推石磨,看谁能推得转。

看完农具屋和水碓房,我们知道了过去农村没有电、柴油、汽油等现代能源,没有机械的情况下,如何利用人力、水力、风力来从事男耕女织和农产品加工的。

  这叫情人谷,顾名思义,自然有段隐情,待会再说,先说说在这岩壁上茁壮成长的植物吧!

  这是一颗栎树,它的根深深扎在石缝里,与石壁相依,从石缝中吸收水分,营养,顽强地生活着,做人更应该有这种生活的勇气。

  这片爬满石壁的藤叫霹雳藤,俗名爬壁虎,系攀援植物。

它节节生根,攀附能力特强,在石缝中吸收水分和营养。

它的果实像称砣,可制作出优质凉粉,是酷暑盛夏降温佳品。

  这个陡峭的石崖叫殉情崖,此处演绎过一段爱情悲剧。

前面说过,严家是书香门弟,官宦世家,唐家一直务农为生,由于门不当,户不对,故而作出一条族规,禁止两家通婚,否则家法严惩!

偏有一对分别出生于两家的男女相爱,两情相悦,私定终身,严家多方阻拦,一对情侣走投无路,躲入了情人谷,严家仍不放过,派人四处搜寻,要捉到他们到祠堂里严惩。

无奈双双抱头痛哭后,相继跳下山崖,以身殉情了!

那长长的条石是情人床,那红色的水迹是情人泪。

  这是鸳鸯潭。

据说过去无人进来时,水面上确有鸳鸯在此戏水,以身殉情的一对情侣,也经常来此互诉衷肠,故名鸳鸯潭。

  这是四叠瀑布,其水来自主峰和奇峰,水流终年不断,特别是雨后飞流直下,溅起的水珠,云雾茫茫,气势磅礴十分壮观。

当我们来到瀑布前,总有一种顿觉荫凉、清新、气爽,精神愉悦的感觉。

这是因为瀑布中的水在冲击、拍打岩石的过程中将水分子抛出水面变成水雾,就在这水的物化过程中产生大量负氧离子,又叫负离子。

负离子,人称“空气维生素”,又称“长寿素”,对人体健康长寿极为有力。

这瀑布旁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达2万个左右,瞬间最高浓度达31万个,超过负氧离子气象指数最高级七级的十倍,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公布的标准值的147倍,因此,这里是极为罕见的“天然氧吧”,我们可以在这里免费吸氧。

从这里往上走是百步梯,山势陡峭,台阶密实,请各位手扶链子慢慢攀行,注意安全,登此百步梯后,即可到达休息平台,正式踏上龙门环线游了,上面的路有1米8宽,经过“好汉坡”、“山果林”、“西风庙”、栓牛石,一直延伸到龙门潭,在每个点上,我会细细为大家作解说,请大家跟随我前行吧!

要想做回好汉,就上好汉坡比试比试!

但要身体力行哦。

  大家的体能真的不错,都是好汉了,我们现在来到山果林,这里盛产四季水果,看看这一大片林子,有:

桃、李、杏、山鸭梨、柑橘,还有大片的有机茶园,村中的板栗树居多,核桃、樱桃、牛奶草莓是这里的纯野生品种,非常好吃。

  再往前走,听到的是轰鸣的水声,不知不觉中我们到了龙门大峡谷了,这是一条壮观的石谷,谷中的巨石有黄色和黑色两种。

分别是花冈石和石灰石,都有几亿年的历史了。

这些坚硬而细致的黑灰色、灰色石灰石构成了我县的喀斯特地貌。

黄褐色的石头是由于造山运动,地层发生褶皱,甚至错位、移动、断裂、地球深处的岩浆涌到地壳的浅表,形成众多山脉。

黄山、九华山、牯牛降均在这一时期形成。

  看看这块巨石横空高悬,似乎是一座被碰断的石桥,对面那块石头像一条船,船头向上,显然是逆水而行,不幸被碰断了石桥,船头翘起,船尾也已下沉了,所以叫“逆舟断桥”。

对面那块巨石,扁扁的,平平的好像是一面石鼓,这边巨石向河的一面园园的,而且上小下大,似乎是一个石钟,把二者合在一起,我们叫它“钟鼓石”前面有一潭清水,像翡翠一样碧绿,我们叫它“碧玉潭”,这个景点叫做“钟鼓声震碧玉潭”!

  继续往前走,上这座横跨石谷两岸的铁索桥,因横跨龙门石谷,故叫做“石谷飞渡”站在桥上可近距离的看到“南国小长城的一部份,天公巧作,十分壮观;

对面这陡峭的悬崖叫百丈崖,就在这还曾经演绎过一段悲剧的历史,那已经是久远的清朝的事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两山中间的峡谷叫龙门峡谷,河谷中巨石翻滚蜿蜒千米,我们叫它滚石滩。

仔细看来,这些巨石也有自己的独特形态和特色。

  往前走,我们远观一下,两山对峙的就是龙了。

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

我就不说了。

龙门底下是龙门潭了。

龙门潭的水清澈见底,前任安徽省委书记王太华就说过:

“这是安徽最好的水”。

真的,这是从原始森林里流出来的水,牯牛降是华东地区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所以,这也是华东地区最好的水,当然属于一级水。

这水的颜色像翡翠一样碧绿透亮。

大家都知道,这里的水为什么会这样绿呢?

这有四个条件:

第一,水必须清澈见底,含沙量极低,实际上这里含沙量为零;

第二,水要有一定深度,水越深越绿;

第三,周围生态植被好,植被覆盖率高,人说:

“青山绿水”,没有青山何来绿水?

第四,要有阳光的照射,现在,我们可以用一句话解释水为什么这样绿了,那就是太阳光将周围植物的绿色折射到清澈的深水中形成的。

  在这里,我要留点时间给各位,请你把牯牛降最美的景致留在您的相机里,龙门大坝上、石头上拍照一定要注意安全。

  现在我们来到第一个景点“河马戏鳄滩”,大家站在这个角度看一下那两块条石上细细长长的纹路,俨然两条鳄鱼,栩栩如生,一条已爬上了岸,一条还在水中,后面追来的,是那看起来很凶的河马,这就是河马戏鳄滩了。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好了,我们今天整个游程就结束了!

  池州景点导游词

(二)

  古代诗人李白曾说过‘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大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的著名诗篇。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好好感受一下九华山的独特美

  前两天一场大雨刚过,唤起了九华山的漫山云雾,所以呢,我们可以穿云踏雾走上山径。

  可以看到山路两旁杉竹成林,泉水淙淙,远远望去,天台峰高穿云间,如一把穿天银剑耸立在云雾之中。

仰望天台,峰上云雾缭绕,山径蜿蜒曲折,像一条彩带从云间飘落下来。

  我们现在还在半山腰,我看很多游客似乎都已经很累了呀,那我们停下了休息一会吧,大家可以拍拍照,现在这里也是很美的,有没有一种神山住的地方那种感觉,休息够了我们就继续,因为九华山的全景启示是更美的,但是你要看到九华山全景就必须登上山峰,所以为了不虚此行,走吧,咱们一起上,一起加油。

  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我们终于登上峰顶,大家深呼吸一下是不是觉得空气特别清新呢,而且在这里耳听松涛流泉,环顾四周,但见莽莽苍苍,九华山群峰犹如朵朵莲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极目远眺,大江如练,是不是好美啊!

  大家站在这里,还是不是有一种神仙般的感觉,难得有这么新鲜的空气,大家可一定要到深呼吸几下,我们现在就慢慢欣赏九华山的美吧。

  池州景点导游词(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

非常欢迎你们到杏花村古井文化园参观游览,我是景点导游×

×

  池州杏花村以杜牧的《清明》诗而闻名,古有杏花村十二景,复建杏花村是池州几代人的梦想,这座牌坊就是杏花村复建的一个重要标志,牌坊上的“杏花村”三个字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题写的。

  大门两边有一幅对联:

“旭日照池州出墙红杏引春风四时飘绿雨,晓钟惊世界耀眼琼花香碧宇千里醉丹霞”,寓意改革开放的春风和池州优美的生态环境引来无数外商来池州投资兴业,也才有了杏花村复建的开始,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古井文化园就是旅欧华侨詹晓荣先生投资兴建的,下面就请大家随我进园参观,一起探寻杜牧笔下的杏花村。

  我们正前方这座山,上面刻有杜牧的《清明》诗,是大书法家启功的手迹,让我们走近看看。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首诗的书写不是按照正常的四句诗进行排列的,其实古时候人写字很多都是这样的。

传说古时候有个书法家用此诗为人题写纸扇,持扇者不知扇上为杜牧之诗,便把它读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样一读便成了一首绝妙的好词,不知道是巧合还是艺术家的共同灵感,我们启功老先生写这首诗也是这样的。

有关《清明》诗的有趣话题很多,相传清代大文人纪晓岚,就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晓岚,觉得该诗不够精炼,便每句删去两字,成了五绝: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

”后来也有不少人改过此诗,但真正流传到现在的还是杜牧的这首《清明》诗。

(关于《清明》诗的传说还有很多故事,大家有兴趣可以买一本我们公司编的《旅游指南》看看。

  接下来我们看山的另一侧,是公园的园记和杜牧的生平简介。

下面我就把杜牧的生平作一下简单介绍:

  杜牧,陕西人,靠近现在的西安市,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后人为区别杜甫称其为“小杜”。

公元844年开始杜牧在池州做了两年的州官,当时叫刺史,足迹遍布池州美丽的山水。

留下诗歌40多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清明》诗。

杜牧在池州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如减轻赋税、抓社会治安、造计时器、修建一些颇有影响的建筑等等。

但真正和旅游有关的还是保护九华山的寺庙,当时在845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活动,杜牧对九华山刚兴起的寺庙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为后来九华山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然我们今天看到的九华山可能就是两样的,所以池州老百姓永远地记着他,现在池州市的很多地名也和他有关,如杜湖、杜坞大桥等。

我们在规划中准备在公园的东侧建一座杜公祠(杏花村过去就有杜公祠,是杜氏后人所建,清代知府李暲撰写《建杜公祠记》,现在遗址早废。

  现在我们向前走,顺着我手指的方向是一颗古老的树,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树吗?

是樟树,樟树是我们池州市的市树,那你们知道我们池州市的市花是什么花吗?

是杏花(池州市树市花是2002年3月29日池州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项会议通过的)。

  大家请随我这边走,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杏花村千年古井遗址所在地,这座颇具唐朝风格的建筑就是黄公井院,(指着对联)“红杏花开泉香一井,黄垆酒熟诗醉千秋”,很有气势吧。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口井吧,这口井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井的内壁四周都是青砖砌成的,深有9米,据文物部门考证确是唐代古井,有1000多年的历史。

大家再看一下井边“杜刺史行春处”这块碑,是由明代大文人李歧阳题写的。

(指着雕像)这是黄公的雕像,旁边一副对联:

“幸得仙人传绝技,欣将名酒醉奇葩。

”传说当年黄公酿得一手好酒,供不应求,仙人铁拐李路过此处,看到黄公夫妇忠诚勤恳,就暗中点化井水帮助他,后来在酒供不应求时井水都可以当酒卖,黄广润的夫人说:

“酒虽好,猪无糟。

  现在我们从后边走,去实地看看酒是怎样酿出来的,酒糟又是什么样的。

(手指酒坛)这块空地上的大酒坛,有4米多高,是贮藏黄公酒用的,黄公酒是我们公司注册的商标,那个小井样的标志是我们公司的徽标。

现在我们可以闻到酒香了,(走进酿酒坊)这位就是黄公的后代黄师傅,这是发酵池,这是煮熟的饭,酿酒要用米和糠,100斤大米要兑20斤糠呢,现在我把工艺流程向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将大米隔锅蒸熟,待熟饭冷却至40℃左右放入酒麯等发酵材料,再入发酵池发酵,10天后起池再上锅蒸,利用循环水加热后出酒。

  这黄公美酒大家要不要品尝一下,当年杜牧就是喝了黄公酒才诗意大发写下那首《清明》诗的,现在请我们现代杏花女把杜牧第一次品黄公酒的故事和大家说一遍,愿意品尝的就动手吧。

(杏花女叙说这个典故)在清明这一天,杜牧一人私离刺史府,他久闻黄公酒的名气,于是慕名而来,到了黄公酒垆,当时没有什么客人,只有杏花女一人在那,杜牧让杏花女拿酒,但杜牧喝了之后觉得酒不好,不够香醇,说:

“有没有好酒呀”,杏花女说:

“好酒是有,但我要出一个上联,你若能对上来,就给你喝”然后,杏花女出了一个上联:

“白锡壶腰中出咀”,杜牧没对上来非常后悔,当看到杏花女锁门,突然灵光一闪,对出了下联:

“黄铜锁腹内生须”,杏花女就给他喝了黄公酒,杏花女要杜牧把这幅对联写下来纪念,不过杜牧在题名的时候没有直接把他的名字题上去,而是用了“半亩山林半亩地,一曲牛歌一卷文”,杏花女一看,大吃一惊,慌忙跪下,说到:

“不知杜大人到此,多有得罪,还望大人海涵。

”其中“半亩山林半亩地,一曲牛歌一卷文”指的就是杜牧,而如今,这铜锁,还有杜牧喝酒的酒壶,都保存在杏花村村志馆里。

  (继续向前走)这是贮藏黄公酒用的酒窖,这里面的黄公酒有几十年的历史。

大家请这边走,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吟诗台,过去村里有个小亭子,专为文人吟诗作赋用的,自从当年杜牧留下《清明》诗后,杏花村名声大振,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吟诗作赋,赏花沽酒。

据《杏花村志》记载,共有300多位诗人留下诗词1000多首,所以杏花村又被称为“天下第一诗村”。

现在的吟诗台不但定期举办诗会,还举行各种各样的文艺演出,主要以我们家乡黄梅戏、傩戏、傩舞、民歌为特色。

  这匹石马传说是铁拐李的座骑,相传当年酒仙铁拐李,一天酒瘾大发,于是便骑马来到杏花村,大过酒瘾,喝了三天三夜,终于醉倒在一个小池边,后人称这个池子为“醉仙池”,大家看这个池子象不象个酒葫芦。

  前面的这个亭,我们称它为“杏花亭”,这个亭子呢,就是当年为一些文人墨客来这里会友观景而特别建造的,此亭最早在嘉靖四年(1525年)由山西蒲州人张邦教兴建的,并撰联“胜地已无沽酒肆,荒村忽有惜花人。

”后来此亭又于崇祯年间由时任池州知府的顾元镜重修。

亭内书有杜牧《清明》诗中的石碑而成为杏花村的象征。

  池州景点导游词(四)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池州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东接黄山,南邻江西,西沿长江,北连铜陵,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以及国家级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8272平方公里,人口156万。

池州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

地处皖江城市带、长江经济带,是安徽"

两山一湖"

(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池州港作为长江干线重点港口之一,可常年停泊5000吨级船舶。

318国道、206国道、铜九铁路、沿江高速、沪渝高速贯境内而过,合(肥)铜(陵)黄(山)高速、安(庆)景(德镇)高速和建设中的池州九华山机场、宁宜城际铁路共同构成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

获得2012年中国特色休闲城市—山水休闲之都称号。

[1]池州市是第二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2]

  池州是泛“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环境优美,生态优良。

境内气候温暖湿润,江河水系发达,森林覆盖率达60%,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是全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是安徽省旅游资源最集中、品味最高的“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游客进入“两山一湖”区域的重要出入口。

池州境内以九华山为中心,分布着大小旅游区300多个,其中有4处国家级旅游品牌: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国际性佛教道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

被誉为华东“动植物基因库”的国家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牯牛降;

被誉为“中国鹤湖”的国家级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升金湖;

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子岩。

还有首批4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以及平天湖国家级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和杏花村等人文景观,是理想的休闲胜地。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接壤,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市生态环境良好,经济与人口、环境协调发展,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宋、元、明、清时期,池州[4]地区境域,至明代基本定型。

据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池州府志·

舆地志》,池州府的疆界,府东以青阳县荆山为界150里接宁国府。

西以东流县方家庄为界240里接九江府。

南以贵池县兴孝乡为界200里接徽州府。

北以贵池县清溪口江北干为界15里接安庆府。

东北以石埭县沓口铺为界200里接宁国府。

东南以建德县昭潭为界320里接饶州府。

东北以铜陵县荻港为界200里接太平府。

西北与北同。

全区广390里,袤400里。

自池州府城(贵池县城)至南京陆行500里,水行550里;

到达京师(北京,1421年自南京迁)陆行2800里,水行4050里。

  清代至民国时期,池州的境域与明代池州府大致相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池州地区两次撤销,三次重建,辖区和疆界也多有变化。

自1988年8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池州地区至今,全区辖4个县级政区,即贵池市、东至县、石埭县、青阳县(包括九华山管理处),4个政区均位于长江以南,其中贵池市、东至县滨临长江。

全区的疆界是:

东连黄山市黄山区(原太平县),以及铜陵市的铜陵县、芜湖市的南陵县、宣城地区的泾县,与青阳县、石埭县接壤;

西邻江西省的景德镇市、鄱阳县、彭泽县,与东至县毗邻;

北和西北,与安庆市区以及望江、怀宁、枞阳3县隔江相望,区界沿江而上,贵池区、东至县南接黄山市所辖祁门县、黟县、石埭县与之接壤。

全区境域总面积8271。

7平方公里。

  池州自唐设州置府已有1380多年历史。

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代代文人墨客、俊才名流。

晚唐杜牧、北宋包拯曾先后任池州刺史、知府,陶渊明、李白、杜牧、苏东坡、岳飞、司马光、王安石等都曾驻足池州。

  池州景点导游词(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牯牛降旅游观光!

牯牛降景区因为你们的到来而倍添光彩!

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员王萍,三横一竖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导.在今天的游程中呢,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我提出来,我将尽可能为大家解决.好了,最后,我提前预祝大家本次牯牛降之旅玩的开心,游的尽兴。

牯牛降坐落在石台、祁门两县交界处,是安徽省第一个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古称“西黄山”。

因其主峰山势酷似一头雄健的牯牛从天而降,故名牯牛降。

  这里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千峰竞秀,素有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之称。

由于人迹罕至,地处偏僻,因而天然植被保存较好,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杏、香果树,二级保护植物有鹅掌楸。

在秘密的森林中还隐藏着一个喧嚣而繁盛的动物世界,被专家学者誉为“华东野生动植物的宝库”、“绿色的自然博物院”。

这里自然风光迷人,素以雄、奇、险、秀著称,山岳风光秀美绮丽。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就从一道桥进入龙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