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疾病考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52098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7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疾病考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外科疾病考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外科疾病考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外科疾病考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外科疾病考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疾病考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

《外科疾病考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疾病考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科疾病考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

  (6)骨盆骨折者要常规放置尿管检查尿液,注意有无泌尿道损伤。

  (7)对股骨近端骨折,要注意是否合并同侧髋关节脱位。

  (8)对坠落伤直立姿势下肢着地者,除骨折外要注意脊柱伤及有无颅底骨折。

  (9)对四肢爆炸伤,除注意局部损伤外,应注意有无超高压所致的胸腹内脏损伤。

  (10)对濒死伤员应通过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争分夺秒地先排除呼吸、循环障碍及有效控制大出血。

  (11)急症头颅CT主要用于颅脑伤诊断,腹部CT及B超主要用于腹腔实质及空腔脏器伤诊断,X线平片主要用于胸部及骨骼系统的检查,多普勒主要用于血管、血流的检查,介入放射学可用于骨盆骨折伴发大血管伤的检查,同时还可注入栓塞物控制动脉破裂的出血。

此外,胸、腹腔穿刺是判断血胸、血腹等内脏伤的重要手段。

  【处理要点】

  1.先治疗,后诊断,边治疗,边诊断,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

  2.排除呼吸障碍

  

(1)通畅气道:

包括清理口、鼻、咽腔内异物、呕吐物、血液及假牙等堵塞物;

有舌下坠者,使用口咽通气道或托下颌,翘起下颏;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避免误吸及给予机械通气(呼吸机或简易呼吸器+捏皮球)。

  

(2)吸氧:

用鼻导管、面罩或呼吸机。

  (3)重新膨胀肺脏,恢复正常呼吸动作,改善通气:

包括封闭胸腔开放伤口、经穿刺或引流排放胸腔内血液与气体,尤其张力性气胸,应加垫包扎胸部,控制因胸壁浮动而产生的矛盾呼吸。

  3.扩容、抗休克

  

(1)快速建立通畅静脉通路:

快、足、稀原则灌注液体,扩充血容量:

“快”是指同时开放2~3条大口径静脉,在30分钟左右内输注晶体液2L。

争取1~2小时内初步复苏休克。

“足”是指灌注液体总量要达到估计失血量的3倍,休克持续的时间越长所需的总液体量就越多。

满意的灌注液量应能保持每小时尿量在60~100ml。

“稀”是指输液比例要求晶体液:

全血(或胶体液)=2:

1,同时红细胞比容为30%~35%。

此外,禁用葡萄糖注射液,优选平衡盐液或乳酸钠林格液,慎用生理盐水(高氯、偏酸)。

  

(2)止血:

急救时主要是临时止血。

常用方法是伤口填塞、加压包扎,也可按要求使用止血带。

下肢、骨盆、腹腔内等处出血可使用抗休克裤。

  4.心跳、呼吸停止者按心、肺复苏要求抢救。

胸部伤,尤其开放伤要警惕急性心包填塞发生。

要立即心包穿刺排血减压。

  5.脊柱、骨盆损伤患者要避免搬动时造成新的损伤。

四肢骨折要临时夹板固定。

开放伤口要注意肌注TAT1500U。

  6.转诊原则 多发伤病人应及时转送上级医院,转送过程中应注意下列事项:

  

(1)病人取平卧位,或根据伤情需要,保持病人的特殊体位。

  

(2)途中继续抗休克治疗。

  (3)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持续给氧。

  (4)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随时注意病人的伤情变化。

  (5)留置导尿管,监测尿量。

  (6)保护创面和创口,避免污染,注意固定骨折夹板和伤口绷带的松紧度,记录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保持伤肢的血液循环。

  二、软组织损伤

  【概述】软组织专指体表的软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膜、肌肉、肌腱、韧带以及走行其中的血管、神经等组织。

软组织是相对骨、关节结构而言,软组织不包括体腔内的脏器。

但是软组织损伤往往合并有骨折或内脏损伤,注意软组织损伤的某些表现可以帮助对骨折、脱位及内脏伤做出诊断。

  1.根据受伤部位皮肤完整性是否受到破坏、深部组织与体外环境是否接触,软组织损伤被分为开放性损伤及闭合性损伤。

  2.软组织损伤可分为三期

  

(1)早期:

疼痛剧烈,局部迅速肿胀,1~2天内出现瘀紫、功能障碍。

  

(2)中期:

为伤后3~7天,瘀血逐渐吸收,肿胀减退,疼痛减轻,功能轻度障碍。

  (3)后期:

为伤后2~4周,大部分瘀肿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

  有的软组织因病情重,治疗不当,病程迁延,形成难治愈的陈旧性软组织损伤。

  1.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前提是全身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危及生命的伤情得到控制。

不同软组织的损伤处理要分清主次,优先治疗主要损伤。

治疗原则为恢复解剖和功能的完整性,而且以保留和重建功能为重点。

  2.开放伤的处理

  

(1)止血。

  

(2)清创。

一切软组织开放伤,均应被视为已被污染,超过8小时的伤口原则上应按感染伤口对待,污染伤口内的异物及被污染的组织均应清除,使伤口变为清洁伤口。

  (3)修复和闭合伤口。

感染伤口不能闭合,要保证引流通畅。

单纯表皮损伤,只需局部以生理盐水冲洗,周围消毒即可。

可以免去包扎。

一般伤口伤后8小时内一期缝合,面部伤口伤后24小时内一期缝合,动物咬伤伤口不可缝合。

  3.转诊原则

  

(1)排除有脱位、骨折及内脏伤之可能的闭合伤需转诊。

  

(2)复杂的开放伤需转诊。

伤口可以无菌敷料包裹,严重出血肢体可按要求上止血带。

  知识点二:

烧伤

  【概述】烧伤是一种由热力、化学物质、电流及放射线所引起的极为复杂的外伤性疾病。

  

(一)烧伤面积的估计 

  头部(9%)=发部(3%)+面部(3%)+颈部(3%)

  双上肢(18%)=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

  躯干(27%)=胸腹部(13%)+背腰部(13%)+会阴(1%)

  双下肢(46%)=臀部(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

  不论年龄大小或性别,如将手掌五指并拢,单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1%。

  

(二)烧伤深度的估计  目前国际上惯用三度四分法,即Ⅰ度、浅Ⅱ度、深Ⅱ度、Ⅲ度。

三度四分法的表现如下:

  Ⅰ度烧伤:

又称红斑烧伤,局部干燥、疼痛、微红而肿、无水疱。

3~5天后局部由红转为淡褐色,表皮皱缩、脱落,露出红嫩光滑的上皮面而愈合,不留瘢痕,可有短时间的色素沉着或改变。

  浅Ⅱ度烧伤:

又称水疱性烧伤,局部红肿明显,有大小不等的水疱,内含黄色(或淡红色)血浆样液体或蛋白凝固的胶胨物。

水疱破裂后,可见潮红的创面,质地柔软,温度较高,疼痛剧烈,痛觉敏感。

愈合后不留瘢痕,可有时间不等的色素沉着。

  深Ⅱ度烧伤:

局部肿胀,表皮较白或棕黄,间或有较小的水疱。

去除坏死皮后,创面微湿、微红或红白相间,质地较韧,感觉迟钝,温度较低,拔毛痛。

  Ⅲ度烧伤:

又称焦痂性烧伤,由于烧伤程度不同,局部表现可为苍白、黄褐、焦黄。

严重者呈焦灼状或炭化,皮肤没有弹性,触之硬如皮革,创面干燥无渗液,发凉,针刺无痛觉,拔毛不痛。

可见粗大栓塞的血管网,如树枝状,多在伤后即可出现,尤以四肢内侧皮肤薄处多见。

  (三)烧伤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

总面积在10%以下的Ⅱ度烧伤。

  中度:

总面积在11%~30%之间或Ⅲ度烧伤面积在9%以下。

  重度:

总面积在31%~50%之间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19%之间;

或烧伤面积不足31%,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①全身情况严重或有休克;

②复合伤(严重创伤、冲击伤、放射伤、化学中毒等);

③中、重度呼吸道烧伤(呼吸道烧伤波及喉以下者)。

  特重度:

总面积达50%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达20%以上。

  

(一)一般处理

  1.尽快脱去着火或被化学物质浸渍的衣服。

  2.迅速离开密闭和通风不良现场,以免发生吸入性损伤和窒息。

  3.热力烧伤后,尽快将创面用自来水淋洗或浸入15~20℃冷水中5分钟以内,避免伤口泡太久或用冷水浸湿的毛巾等物敷于创面0.5~1小时。

此法多适用于中小面积烧伤。

  4.无论何种化学物质烧伤,均应立即用大量清洁水冲洗至少30分钟,注意用水量必须足够,迅速将残余化学物质从创面冲尽(石灰烧伤应先将石灰刷去后再用水冲洗)。

  5.头面部烧伤时,应首先注意眼,尤其是角膜有无烧伤,并优先予以冲洗。

  6.立即检查危及病人生命的一些情况,如休克、窒息、复合伤、严重中毒等,应迅速进行抢救和处理。

  7.判断伤情,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

  8.镇静止痛。

  9.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头面部烧伤或因吸入性损伤发生呼吸困难者,根据情况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予以吸氧。

如有CO中毒要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

  10.创面处理,应注意防止创面污染,可用清洁敷料包扎。

  11.补液治疗,如条件允许,应进行静脉补液[等渗盐水、5%葡萄糖盐水、平衡盐溶液、右旋糖酐和(或)血浆等]。

如不具备输液条件,可口服含盐饮料,但不宜单纯大量喝开水,以免发生水中毒。

  12.应用抗生素,对大面积烧伤病人应尽早口服或注射广谱抗生素。

  13.及时记录有关情况,以供后续治疗参考。

  

(二)烧伤休克的防治 烧伤休克影响烧伤全过程,因此烧伤休克的成功防治的目的,不仅在于使病人度过休克期,而且应该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尽快纠正已发生的休克,减轻缺血缺氧性损害,使之不发生明显的脏器功能损害。

  1.补液治疗 体液渗出是烧伤休克的主要发病原因,补液是治疗烧伤休克的主要措施。

补液的方法依病人情况而异。

一般成人烧伤面积在20%以下,可口服含盐饮料,如盐茶、盐豆浆等。

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胃肠蠕动减弱,口服吸收功能不良,应予静脉补液。

  

(1)补液公式:

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

成人每1%的Ⅱ、Ⅲ度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充胶体液和电解质液各0.75ml,另外补充基础水分2000ml。

伤后8小时内补入估计量的一半,后16小时补入另一半。

  

(2)液体的选择

  胶体:

可用血浆、血浆代用品,如中分子右旋糖酐等。

  电解质液:

目前广泛应用乳酸林格液。

如无现成的平衡盐溶液,也可按2份生理盐水及1份等渗碱性溶液(1.5%碳酸氢钠)补充。

  水分:

每天基本水分需要量2000ml,可用5%~10%葡萄糖注射液补充。

  2.烧伤休克的辅助治疗

  

(1)镇静、镇痛,常用药物如哌替啶、吗啡、安定和冬眠药物。

  

(2)抗生素的应用。

  (3)注意保护重要脏器如心、肺、肾、肝等功能。

  (三)伤员转诊 病人烧伤后先就地进行早期治疗(如前所述),同时做好送往医院的准备。

  

(1)烧伤面积50%~69%的病人,最好能在伤后4小时内送到指定医院,或就地抗休克待情况稳定后于伤后24小时内转送。

(2)烧伤面积70%~100%的病人,最好在伤后1~2小时内送到指定医院;

否则应就地抗休克,待休克被纠正后,于伤后48小时内转送。

  2.转诊前的处理

  

(1)镇痛、镇静。

  

(2)创面处理。

  (3)补液治疗:

一般伤员可口服烧伤饮料或含盐饮料,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或转送路途较远者应静脉补液。

  (4)使用抗生素:

一般伤员Ⅱ度以上者可口服广谱抗生素,烧伤面积较大者应肌注或静脉滴注抗生素。

  (5)保持呼吸道通畅:

有呼吸道梗阻征象者转送前应进行气管切开或插管,以防转送途中发生窒息。

(6)放置导尿管、胃管:

重度伤员应保留尿管,观察尿量;

放置胃管,以防转送途中发生呕吐和误吸。

  (7)处理复合伤:

伤员如有骨折应固定,止血。

复合中毒时应处理后再转送。

  (8)准备交接资料:

整理好医疗文件随伤员转送,以便收容单位了解伤员情况。

  【健康指导】

  1.避免儿童及活动能力差的老人单独在家;

火源和电源应加有保险装置;

加强对易燃易爆物的管理;

普及防火常识;

常备救火器具。

  2.注意烧伤病人的心理康复,鼓励参加社会活动。

  3.加强营养,防止肌萎缩,增加肌力和关节活动,预防瘢痕形成。

  知识点三:

外科感染

  一、疖

  疖是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感染,常发生在毛囊丰富的头面、颈、腋、背、腹股沟及会阴部。

多个疖同时发生或在各部反复发作称疖病,常发生于体弱、营养不良、小儿及糖尿病人。

致病菌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面部尤其位于上唇及两侧鼻唇沟间(危险三角)者病情严重,触摸挤压可促使感染向颅内扩散,导致海绵静脉窦炎。

病人高热寒战,昏迷,眼眶部红肿变硬,伴脑膜炎表现。

  1.对炎症结节可用热敷或物理疗法。

  2.有脓栓时以石炭酸点破中心取出脓栓,形成脓肿者切开引流。

  3.除伴全身症状者外一般不用抗生素。

  4.对未成熟的疖,尤其是面部,不应任意挤压,以免感染扩散。

  二、痈

  【概述】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在颈、背部皮肤厚韧处,多见于全身抵抗力低下及糖尿病人。

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初起为局部片状暗红色充血、水肿和发硬区,有明显疼痛和压痛,边界不清。

发展扩大后中央变软,出现多个脓头,形成蜂窝状排脓口,皮下有大量脓液及坏死组织。

  1.全身支持疗法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有糖尿病者给予药物和饮食治疗。

  2.局部处理初期为红肿阶段,治疗与疖同。

如全身症状严重或红肿范围大,中央部位坏死,应行手术治疗。

  三、急性蜂窝织炎

  【概述】急性蜂窝织炎是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及深部蜂窝疏松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因组织疏松感染易于扩散。

致病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亦可为厌氧性细菌。

  1.感染处有明显红肿、发热及疼痛,感染迅速向四周扩展,红肿及疼痛加剧,红肿区与正常皮肤间无明显界限。

  2.深部感染时红肿不明显,有剧痛及压痛,皮肤可有明显水肿。

B超可显示脓腔,穿刺有脓液。

  1.局部理疗或热敷,抬高患肢,制动休息,酌情给止痛剂,高热时给退热剂。

  2.静脉应用抗生素。

  3.及时切开引流脓肿,排除脓液,充分引流,作脓液培养及药敏。

  四、丹毒

  【概述】丹毒是溶血性链球菌经皮肤或黏膜小裂伤侵入皮肤网状淋巴管及皮下发生感染。

好发于下肢及面部,且常反复发作。

  感染部位大片红疹隆起于皮肤,疼痛,边界清楚,色泽鲜红,指压时红色可消退,松指后恢复红色。

局部温度增高,有明显压痛。

红肿严重者局部会发生水疱,极少发生坏死化脓。

  1.静脉应用有效抗生素,直至症状消退、体温正常后3天。

  2.抬高患肢,局部用50%硫酸镁或中药湿热敷。

  3.同时治疗足癣感染、丝虫病及其他感染病灶。

  五、破伤风

  【概述】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侵入体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杆菌能产生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两种毒素。

前者可引起全身横纹肌的紧张收缩和阵发性痉挛,是引起临床表现的主要毒素。

  初期有头晕、头痛、乏力、烦躁不安、感咀嚼肌酸胀,流涎。

继而牙关发紧,张口逐渐困难。

吞咽不便,面部表情肌阵发痉挛,形成特征性的“痉笑”,此后先后发生肌肉强烈阵挛。

  顺序为嚼肌、面肌、颈项肌、腹背肌、四肢肌、膈肌及肋间肌。

背肌一般较腹肌为强,可形成角弓反张。

四肢出现屈肘、半握拳、屈膝等。

痉挛间歇期肌肉张力仍高,不松弛,腱反射亢进。

  1.处理伤口,清除毒物来源。

  2.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游离的毒素。

  3.控制和解除痉挛,常用镇静药有安定、副醛、水合氯醛、鲁米那等。

  4.防治并发症。

  六、手急性化脓性感染

  【概述】手急性化脓性感染以甲沟炎、脓性指头炎、化脓性腱鞘炎和手掌间隙感染为多见,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

  【健康指导】感染时抬高患手,放在功能位,严重者及时就诊行切开引流。

好转后积极锻炼手指及手掌功能。

  知识点四:

体表肿瘤及肿块

  一、皮肤乳头状瘤

  【概述】皮肤乳头状瘤为皮肤表面形成乳头状突起,鳞状上皮增生所致。

亦有向表皮下乳头状伸展者,呈灰白或黑色,质坚硬,表面角化,易恶变为皮肤癌。

  1.乳头状疣乳头状疣是由病毒所致的非真性肿瘤。

表面呈乳头状向外突出呈多根细柱状突,不向表皮下伸延,可自行脱落。

  2.老年色素疣老年色素疣多见于额头部或躯干显露部位,高出皮肤表面,黑色斑块样,表面干燥、光滑或粗糙感,不向皮下伸延,如局部扩大、增高、出血、溃疡有恶变可能。

  【处理要点】需手术切除,或电灼、冷冻和激光治疗。

  二、皮肤癌

  皮肤基底细胞癌

  【概述】皮肤基底细胞癌来源于皮肤或附件的基底细胞。

发展缓慢,呈浸润性生长,很少转移。

  好发于头面部,如鼻梁旁、眼睑处。

  【处理要点】手术切除及放射治疗,面部者应用放疗可减少毁容几率,肿瘤对放疗较敏感。

  三、色素痣和黑色素瘤

  

(一)色素痣

  1.皮内痣痣细胞位于皮下或真皮,不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极少恶变。

  2.交界痣痣细胞位于真皮及表皮交界处,细胞含不等量的黑色素,向表皮下延伸,呈淡棕色至黑色的斑块和丘疹,表面光滑,无毛、平坦或稍高于皮肤,边缘向四周延伸。

一般在足底、手掌、外生殖器部位的黑痣均为交界痣,局部刺激或外伤后易恶变为黑色素瘤。

  3.混合痣皮内痣及交界痣同时存在,但更像皮内痣。

  【处理要点】一般伴长毛的痣均为良性。

下列情况应手术治疗:

易受摩擦或外伤部位的痣;

影响容貌者;

颜色加深,痣增大;

破溃及出血;

伴局部瘙痒或疼痛;

周围出现黑色小点或卫星结节色素环;

边界变模糊,色素呈放射状施展;

区域淋巴结增大。

手术时应做好广泛手术的准备,可行冰冻病理,如已恶变,则按黑色素瘤原则切除。

  

(二)黑色素瘤

  【概述】包括色素和成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病因不明,大部分由交界痣恶变。

也可由外伤、摩擦、化学物、刺激性外用药、搔抓等诱因引起。

好发于中老年人,多见于皮肤及眼内,皮肤以足、小腿、头颈、外阴及前臂多见。

恶性度高的可经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运广泛转移。

  【处理要点】当考虑到由痣恶变,或诊为恶性黑色素瘤时,忌做活检,应在距肿瘤缘3~5cm处做广泛切除。

深部达深筋膜或肌肉的,切忌挤压肿瘤组织,以免引起扩散和转移。

肢体、足底的黑色素瘤,应考虑近侧关节以上截肢术,术后结合化疗及免疫治疗。

  四、脂肪瘤

  【概述】脂肪瘤可单发或多发。

好发于皮下,多见于颈、背及肩部,躯干和四肢、胸及腹壁皮下均可发生。

  【诊断要点】皮下可触及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柔软可推动的结节,当与皮肤粘连时可有轻度触痛。

  【处理要点】一般无症状的脂肪瘤,可观察。

当肿瘤过大,影响外观或疼痛时可手术切除。

  五、纤维瘤

  【概述】纤维瘤是纤维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可发生在身体各部位及任何年龄。

  【诊断要点】肿物呈实性、质硬韧,大小不定,生长缓慢,活动。

  【处理要点】可手术切除。

  六、神经纤维瘤

  

(一)神经鞘瘤

  【概述】神经鞘瘤是来源于神经鞘的良性肿瘤,沿神经干或其分支生长,附于神经干或伸入神经干,但神经纤维不穿过瘤体。

  【处理要点】应手术切除,手术时紧靠肿瘤包膜分离,保护神经纤维束,切除不完全可复发。

  

(二)神经纤维瘤

  【概述】神经纤维瘤来源于神经鞘细胞和间胚叶的神经内衣、神经外衣等支持结缔组织,无完整外膜,神经纤维穿过肿瘤组织。

  肿瘤可小如米粒或大似儿童的头质软或硬,瘤内血运丰富,皮肤有大小不等的白色或褐色斑片,称“牛奶巧克力斑”。

  【处理要点】单发性肿瘤可手术切除,发生在周围神经者有潜在恶性,可复发,切除时应包括肿瘤周围2~3cm正常组织。

  七、血管瘤

  非真性肿瘤,为血管畸形发育而成的错构瘤^

  

(一)毛细血管瘤

  【诊断要点】多见于婴幼儿,颜面、肩、头皮、颈部好发。

皮肤见红点或红斑、隆起皮肤,如杨梅果状。

亦可见色鲜红,压之褪色,松手后恢复红色。

  【处理要点】液氮冷冻有佳效,或可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手术切除,疗效均佳。

  

(二)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要点】可在皮下或肌肉内、骨或内脏发生。

单发或多发,微隆起,圆形,边界不清,柔软,表皮正常或可有毛细血管扩张。

肿物亦可呈“海绵”状,有压缩性。

骨血管瘤需X线片确诊。

  【处理要点】可以小剂量硬化剂注射瘤体,或平阳霉素注射瘤体。

放射治疗慎用。

局限于肌肉、骨骼者可手术治疗。

  (三)蔓状血管瘤

  【诊断要点】蔓状血管瘤可发生在皮下、肌肉、骨骼。

肿瘤外观可见迂曲血管,局部可闻血管杂音。

  【处理要点】术前做血管造影以充分了解病情,手术切除。

  八、囊性肿瘤

  皮脂腺囊肿

  【诊断要点】质软,有波动感,与皮肤粘连,基底可活动,表皮略呈蓝色,中心有黑头粉刺点。

挤压后有带臭味的血清样皮脂溢出。

感染后可增大红肿、压痛,严重感染形成脓肿时可有波动感。

  【处理要点】手术切除,注意切除完整囊壁。

如已感染者,先控制炎症再手术切除。

如已感染严重形成脓肿需行切开引流。

  知识点五:

颈部疾病

  一、甲状腺肿物

  

(一)单纯性甲状腺肿

  【概述】缺碘引起甲状腺腺体代偿性增大,早期呈弥漫性肿大,故称单纯性甲状腺肿。

形成结节时称结节性甲状腺肿。

  1.青春期及妊娠期生理性甲状腺肿的病人,可食富碘食品及应用含碘盐。

  2.过大的单纯性甲状腺肿或胸骨后甲状腺肿有压迫症状者,可手术治疗。

  3.有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或考虑伴有恶性变者,可行手术治疗。

  4.结节性甲状腺肿较大者,在甲状腺功能偏低时,可多食含碘食物或短期服用甲状腺片,每日40~60μg。

  

(二)甲状腺腺瘤

  1.多为单发甲状腺肿物,生长慢,无症状。

  2.甲状腺两侧叶或峡部可触及圆形或球形、光滑、界线清楚的肿块,囊性或实性,可随吞咽而上下活动。

偶见囊内出血而骤然增大,并伴压痛或疼痛。

  【处理要点】因有10%的恶变率和可产生压迫症状,故宜行手术治疗。

根据病情可行肿瘤连同部分周围组织一并切除,或部分甲状腺切除,或大部甲状腺或一侧腺叶全切除术。

  【健康指导】发现甲状腺肿物要及时诊断、随诊。

有恶变倾向时应及时切除。

  (三)甲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