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1 诗歌鉴赏讲义Word下载.docx
《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1 诗歌鉴赏讲义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1 诗歌鉴赏讲义Word下载.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知识
1.认识诗歌
(1)诗歌兴盛的时代与其他文学形式。
诗歌也是文化的最高形式。
起源于先秦。
对近世文明影响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差不多同时抬头。
以诗歌的方式流传后世,如旧约、伊利亚特、梨俱吠陀等。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诗歌的概念
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记叙生活、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
2.古典诗歌体裁
(1)古体诗与近体诗
①古体诗,不严格要求格律和押韵,如《观沧海》
②近体诗,隋唐后出现。
严格要求格律和押韵。
(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是韵脚。
主要分为:
绝句
律诗
排律
(2)词
到了宋代,词走向了巅峰。
每个词牌代表一支曲子,词人负责填词即可。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
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词牌的作用,一是规定了字数、句数;
二是规定了平仄和押韵;
三是规定了合乐的乐调,因为在古代词是用来合乐歌唱的。
常见词牌名:
《忆江南》《一剪梅》《扬州慢》《相见欢》《望江南》《临江仙》《江城子》《定风波》《蝶恋花》《满江红》等。
(3)曲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种。
杂剧属于戏剧,散曲属于诗歌。
与词牌名相对。
常见曲牌名:
《山坡羊》《一枝花》《斗蛤蟆》《古都白》《村里秀才》《双雁儿》
3.常考题材
①送别诗
特征:
题目中有“送”“别”“赠”等词。
典型意象:
杨柳、长亭、南浦、灞桥、渡口、津桥、酒、泪
手法:
虚实结合:
别后的思念来表达惜别之情
例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西安》)
②羁旅行役诗
标志:
旅、行、泊、次、宿、发
常见意象:
月、鸿雁、鹧鸪、秋风、落日、夕阳、猿、杜鹃、梧桐、芭蕉
乐景衬哀情,虚实结合,侧面描写,对写
邯郸夜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邯郸冬至夜思家》)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③咏物诗
整首诗描写美好的事物。
意象:
松柏、竹子、梅花、菊花、冰雪、草木。
托物言志、对比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
④边塞征战诗
军、征、塞
大漠、长河、黄沙、楼兰、瀚海、羌笛、边关、戍楼、旗鼓、号角、烽火、雪
视听结合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
⑤山水田园诗
描绘优美的山水田园图景。
山水诗的创始人为谢灵运,田园诗的创始人为陶渊明。
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
王孟。
范成大。
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白描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
⑥咏史怀古诗
览古、怀古、咏怀
金陵、石头城、玉树后庭花、乌衣巷、朱雀桥、赤壁
对比、用典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隋宫》)
干谒诗、题画诗、应制诗、闺怨诗
4.读诗方法
(1)题目
题目是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阅读诗句不明其意时,一对照标题往往就能豁然开朗,尤其是咏物诗、酬答诗。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从题目中可以读出:
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
写作的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
诗歌题材;
诗歌的主要内容;
诗歌的感情基调。
(2)作者
生平经历、思想性格、风格流派及创作时代背景、目的等。
(3)注释
提供写作背景,暗示主旨感情;
介绍作者,暗示思想情感、写作风格;
重点词语,帮助理解诗句;
注解典故。
(4)诗句
①典型意象
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诗人经常借助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情感。
阅读鉴赏古诗时,可以抓住其中很鲜明的意象,透过意象破解诗歌所蕴含的情感与意义。
(注)常见的意象体现的情感不是绝对固定的,要根据诗歌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理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010年江西卷·
14】
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不过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
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陈与义:
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2分)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
为什么?
(4分)
【答】
(1)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2)不矛盾。
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目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②关键词句:
情感色彩词愁、孤、独、惆怅、闲
梦回林景熙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只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题型讲解
形象题
1.人物形象
提问方式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
试加以分析。
本词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解题方法
外在特点(身份、行为动作等);
内在情感、性格。
例题讲解
【2017全国Ⅱ卷】
送子由使契丹[宋]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
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
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
“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
”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
“彼李揆,安肯来邪?
”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
请加以分析。
(6分)
【答】14.BD15.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
苏轼兄弟情义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
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
20】
江城子·
癸酉春社①王炎②
清波渺渺日晖晖。
柳依依,草离离。
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
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
踏青时,懒追随。
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
不向花边拚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注]①春社:
祭祀土地的日子,以祈求丰收。
周代用甲日,汉以后,一般用戊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
②王炎:
生于宋绍兴八年(1138),癸酉宁宗嘉定六年(1213),他七十五岁。
1.本词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4)
2.请简要分析本词的表达技巧。
【答】1.本词塑造了孤寂惆怅的年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春社时节,大好的春光与热烈的庆典挑逗起词人踏青的闲情,可是年迈体衰迫使他不得不在家蛰居,但逢春社,又不甘寂寞,唯有借助野蔬山肴与村酿来排遣惆怅的情绪。
2.①叠字。
开篇用“渺渺”“晖晖”“依依”“离离”,写出阳光明媚、春水悠远、草木泛绿的春日景致。
于清幽淡远之景中透出词人的寂莫情怀(寓情于景亦可)。
②设问。
“情绪有谁知”一句,作者设疑,而下文“人独处”巧妙地回答了上文的疑问,更好地传达出词人的孤寂之情。
③对比。
上片“人独处,燕双飞”,以燕的“双飞”与人的“独处”相对比,无限情绪皆包含在种种形象之中,收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
(反衬或以静衬动亦可)。
④拟人。
词的下片结尾处一反平平叙写,采用拟人手法,说花“不语”“笑”,文势一转,全篇也因之活跃飞动。
【2014山东卷·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
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
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
请做简要分析。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答】1.雨后园林的美景,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挺拔,意境清幽。
2.行为洒脱。
“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爱饮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情趣高雅。
“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2016-2017学年浙江台州书生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
明月何皎皎[东汉]无名氏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24.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诗;
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诗。
25.诗歌刻画的是思归的游子形象,还是盼归的闺中女子形象?
请根据诗歌内容分析之。
【答】24.古体闺怨(思乡)
25.示例一:
全诗刻画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
前四句写皎皎明月引起了他的乡愁,辗转难眠,索性揽衣徘徊。
一系列的动作,说明他醒着的时间长,也说明他心中忧愁很深。
五六句,点明愁因,他乡作客,无乐而言;
归而不得,无可奈何。
后四句再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绘出其细腻的情感变化:
从“室内徘徊”到“出户彷徨”,由“引领远望”到“入房泪下”,这一系列动作进一步表现主人公内心烦闷,无处排遣、故乡遥隔而不得归的孤独与痛苦。
全诗共十句,除了“客行”二句外,均用一个紧接一个的动作细致刻画了欲归不得的游子形象。
示例二:
诗中刻画了一个独守空闺、深夜难寐、辗转徘徊的闺中女子形象。
前四句写明月引起独守空闺的女子的愁思,她只好披衣而起,徘徊于闺中。
五六句是女子心头对“客行”在外游子的劝说,有抱怨,也有期许。
满腹愁思无人可诉,只好出户孤独地彷徨。
引领远望,不见归人,愈添愁绪,不得不回房,止不住的泪水打湿了衣裳。
全诗共十句,除了“客行”二句外,所描写的都是极其具体的行动,这些行动一个紧接一个,细致刻画了独守空闺、深夜难寐的女子形象。
2.事物形象
本诗描绘了XX(事物)怎样的形象?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这首诗中的XX具有什么样的品格?
请结合诗句分析。
解题策略
外在特征,内在品质
实战演练
【2020年Ⅲ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苦笋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徵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
藜和藿。
泛指粗劣的饭菜。
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苦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15.诗人由苦笋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
请简要分析。
【答】14.C
15.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言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
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2012年天津卷·
野菊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
干粮。
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
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3分)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修辞:
对偶、借代;
炼字:
“逢”“忙”等;
色彩:
“碧”“黄”映衬;
情感:
喜爱之情。
(3)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鹤杜牧
清音迎晓月,愁思立寒蒲。
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
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
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
【注】四皓,即“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博士,后来他们隐居于商山。
颔联和颈联表现了鹤的什么特点?
请简要概括。
【答】这首诗展现了一只迎着晓月、独自站在溪边的美丽的仙鹤,写出了它外形优美、举止优雅、与众不同的特点,表现了仙鹤的性情悠哉、卓然独立、不惧孤独的品质,表达了作者不惧孤独、卓然独立的内心追求,以及对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3.景物形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本诗X联描写了什么景象?
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①找全意象,再现画面
②概括画面特征(意境)
【2016全国Ⅰ卷】
金陵望汉江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
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
代指六朝。
③三吴:
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分)
【答】8.前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3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9.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
(2分)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2015安徽卷】
月圆①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
②绮逾依:
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③未缺:
指月圆。
④列宿:
众星。
8.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
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8.孤月当空,清辉满楼;
月影寒江,影动柴扉;
月洒江波,浮光跃金;
月照绮席,光彩交融;
月挂空山,万籁俱静;
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9.遥想故园松桂开放,是虚写;
眼前清辉,是实写。
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
万里清辉,实中有虚。
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2015天津卷·
雨过至城西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
(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尘土涤净,紫烟渐散,雨过日丽,红花沾雨,柳色葱翠。
(2)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
②比拟,如“柳拂”。
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3)雨后天晴访友的喜悦之情;
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
【2014全国Ⅰ卷】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
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
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
请结合内容分析。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
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阐述。
【答】8.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2分)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人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2分)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继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答题公式
画面特征=意象+意境+图像
1.图像:
初秋图,暮春图,山居图,田园风光图,隐居图,边塞风光图。
2.意境:
①大:
雄浑、壮阔、寥廓、苍茫……
②小:
清新、明净、细腻……
③多:
繁华、绚丽、喧闹、热闹……
④少:
幽静、静谧、凄清/凄凉/冷清、孤寂、萧瑟、恬淡/恬静、……
组合:
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绚丽、清冷孤寂
4.意象
高考链接
意象鉴赏属于诗歌内容鉴赏的一部分,是高考比较常见的一个考点。
考点:
分析意象的特点,概括意象的内涵,分析意象的作用。
全国卷主要在主观题中或明或暗地考查。
请结合全诗分析XX意象的作用。
诗中XX意象有什么作用?
【2018全国Ⅱ卷】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15.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
【答】14.D15.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
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2012山东卷·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1)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
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2014福建卷·
6】
【双调】蟾宫曲·
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
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
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
[注]①草团标:
茅屋。
②山溜响:
山间泉流叮咚作响。
溜,小股水流。
(1)本曲每句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
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
(1)强调了“山”在作者生活中无处不在;
突出了作者的生活充满自然情趣;
作者山居生活的自乐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2)起因:
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
扫地发出声响);
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
表达效果:
反衬出山间的幽静。
语言题
1.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