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复习过关训练考点14旅游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51767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1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复习过关训练考点14旅游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复习过关训练考点14旅游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复习过关训练考点14旅游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复习过关训练考点14旅游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复习过关训练考点14旅游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复习过关训练考点14旅游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复习过关训练考点14旅游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复习过关训练考点14旅游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复习过关训练考点14旅游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

A.气候干燥B.地形平坦

C.尼罗河流过D.植被较差

9.兼有喀斯特地貌和热带植物等自然景观的地区位于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

图4-14-5为我国几个省区轮廓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图4-14-5

10.我国下面几个旅游资源与所在省区搭配正确的是

A.①路南石林、②承德避暑山庄、③敦煌石窟、④苏州园林

B.①桂林山水、②云岗石窟、③长城嘉裕关、④苏州园林

C.①桂林山水、②龙门石窟、③酒泉航天中心、④杭州西湖

D.①黎族风情、②苏州园林、③秦兵马俑、④无锡太湖

11.从北京到上面四省区的铁路线较合理的路线是

A.从北京到①可经过京广线、陇海线和宝成、成昆线

B.从北京到②可经过京九线、陇海线

C.从北京到③省区可经过京包线和包兰线

D.从北京到④省区可直接通过京广线

读“我国部分省区轮廓图和文化景观图”,回答12—13题

12.关于甲省旅游活动或旅游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众多旅游活动中既有物质享受,也有精神娱乐

B.在这里开展的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是无消耗、无损害的

C.经济欠发达是该省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的有利条件

D.傣族的泼水节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文化景观与当地地形条件的适应性

13.关于乙山区各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经气候寒冷的高山峡谷,结冰期长

B.该河段流量丰富,航运价值大

C.地区森林较茂密,河流含沙量较小

D.这里地处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桂林和杭州两大旅游城市在接待境外游客方面常常不相上下,有时桂林甚至超过杭州。

但在接待境内游客方面,杭州每年约有2000万人次,而桂林只有600—700万人次。

据此回答14—17题:

14.游览桂林山水风景名胜区,最适宜的观赏点是

A.远望B.近观

C.特定的地点D.乘船畅游其中

15.下列说法不适合于桂林风景区的是

A.这种景观的地貌主要是喀斯特地貌

B.这种景观具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

C.这种景观体现了旅游资源的非凡性、长存性

D.境外游客是桂林风景区接待的主要旅游者

16.对于国内游客来说,杭州与桂林相比更具优势的是

A.游览价值高B.通达性好

C.经济距离长D.环境承载量低

17.与桂林风景区属于同一种类型的是C

A.北京故宫B.高尔夫球场

C..黄山迎客松D.恒山悬空寺

我国某镇位于河边,该河上游水深流急,北有高山,森林茂盛,E为工业区。

读图并回答24--25题。

18.该镇要ABCD四地兴建一个大型的园林公园,你认为

选址在何处合适:

A

19.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你认为在园林布局上用什么构

景手法更好C:

A.障景法B.框景C.借景D.隔景

20.下列旅游路线中具有观海岸地貌、文化旅游、沙漠探险等旅游内容的线路是

A.成渝线——成昆线

B.京哈线——京广线

C.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D.陇海线——兰新线——南疆线

21.安徽天柱山素有“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并有雄、奇、灵、秀等美感特征,但遗憾的是游人稀少,这是由于

A.游览价值低B.交通不便

C.社会秩序差D.缺少文物古迹

图为“某地区城镇与公路建设图”;

a城是该图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县城,它有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

连接城镇A.B.c与沿海大城市d的公路建成以后,A.B.c都有一定的发展,其中b城发展最快,a城发展最慢。

读图及相关文字,回答22—24题。

E

22.a城至今能保留大量古建筑群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外力作用微弱

B.运用中西方建筑技术和先进材料,经久耐用

C.交通闭塞,受外部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

D.巨额旅游收入投入其保护维修

23.a城最主要的旅游业价值是

A.美学价值B.历史文化价值

C.科学价值D.经济价值

24.b城到d城的公路未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城的主要原因是

A.远离河流,避免洪水灾害的影响

B.排除了跨越不同行政区域的影响

C.为了减缓公路坡度

D.尽量多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

25.“留得残荷听雨声”是描述自然景观的

A.色彩美B.动态美C.听觉美D.形象美

26.下列主要由地貌景观构成的旅游资源是

A.钱塘江大潮B.吉林雾凇

C.安徽黄山D.西安兵马俑

27.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环境不同B.文化背景不同

C.风俗习惯不同D.宗教信仰不同

28.在欣赏黄山风景区中的“猴子观海”、“妙笔生花”等景点时要

A.把握时机B.发挥想象

C.移情于境D.了解构景手法

29.下列是中国文学作品中著名的诗句,正确的是

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①—杜甫—黄山B.②—李白—黄河三门峡

C.③—杨万里—杭州西湖D.④—苏轼—衡山

30.目前影响贵州黄果树瀑布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是

A.环境的承载量B.旅游接待能力

C.交通通达性D.环境污染

二、读图分析题

31.读某地旅游资源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该地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准备修建公路,图中A.B两条路各有利弊,其主要表现在:

A线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线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展当地旅游业最须要注意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主要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甜菜主要产区分布状况,体现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特点;

图中甜菜制糖厂布局的特点是。

(2)我国旅游外汇收入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地区。

(3)我国西部经济地带中,旅游外汇收入最高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填写简称)

(4)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未来的5大时尚旅游产品是:

海洋旅游、文化旅游、沙漠旅游、生态旅游和探险旅游。

在我国,铁路沿线同时拥有上述5大时尚旅游产品。

(5)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西部地区旅游创汇仅占全国的8.3%。

要加快我国西部地区进口旅游业的发展,请你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33.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所示地形景观在

A.花岗岩分布区B.玄武岩分布区

C.片麻岩分布区D.石灰岩分布区

(2)该地形景观在我国的四大高原中有广泛分布的是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

(3)写出你所知道的符合该地貌特征的两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4)用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观点,简述人类应如何趋利避豁害地开发利用这种地形景观资源。

34.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旅游是假日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五一”黄金周短短七天里,全国出游人数就达到近1.21亿人次,旅游收入467多亿元。

材料二:

读“中国部分地区示意图”

(1)现代旅游的作用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赏名山②的最佳季节是___________,最佳天气是___________。

(3)图中③所在省的省会城市是___________。

(4)图中①和②中环境承载量较大的中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读“旅游接待规模与旅游市场需求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B两图分别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2)A.B两图表明一个地区的接待能力应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

(3)为提高设施利用率,常常采用增加旅游项目和采取季节差价等手段,其结果如图C.D。

这样做的好处是:

C图增加旅游项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处采用季节差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B图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采取什么解决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欧的荷兰是著名的低洼之国,他们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围海造陆工程。

13世纪海水冲进内陆,把湖泊变成了海湾——须德海,于是荷兰开始了首次造陆工程。

这时造的陆地大多低于海面,全靠成百上千的风车日日夜夜、长年累月地排水。

1916年荷兰再次发生水灾,国家决定开发更大规模的拦海工程,1932年建成巴里尔大坝。

1953年荷兰又谱写拦海保地动人乐章,他们制定“三角洲计划”,在各海湾口和许多分岔河口筑起堤坝和水闸,风车再次欢快地运转起来。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

(1)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划分为

A.山水景观和建筑景观

B.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C.地貌景观和气象景观

D.生物景观和风土景观

(2)根据材料,分析荷兰旅游资源的开发以何种景观为主?

试列举其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不少于三个)

(3)旅游业已成为荷兰重要的国民收入之一,试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角度分析其开发旅游资源的优势?

37.旅游是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

下图是南京人对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被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和可达机会(旅游者经济能力范围内的旅游目的地)的统计图。

读图回答:

(1)图中可达机会最低的两个旅游景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感知程度最高的前四个旅游地的主要吸引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旅游者的可达机会与距离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图中旅游地的特点可知,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主要靠什么得以提高?

考点14旅游活动答案精析

1.解析:

此题考查现代旅游业的几个特点,根据材料到南极旅游表明了旅游空间的扩大化的特点,因此选择B选项。

答案:

B

2.解析:

此题考查影响现代旅游的因素的有关知识,用排除法分别去掉A.B.C三个选项,南极旅游的兴起与D选项关系最小。

D

3.解析:

迪斯尼乐园是外国著名的游览地,没有中国特色,对国外旅客吸引不大,在两个不远城市兴建会分流国内客源,造价高,回收成本难;

兴建旅馆会破坏五陵园的地质地貌自然景观,过去建的旅馆都在拆迁或炸毁。

恢复原貌滕王阁为江南三大名楼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大转盘,东方明珠塔均可俯视上海全景,建造科技含量高,是现代化城市实力,时代特色的标志。

4.解析:

海南岛的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的特点,b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最为丰富;

a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c的降水量在两者之间。

5.解析:

图中甲地带是中部山地,在产业布局上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

A

6.解析:

海南岛旅游资源丰富,海南岛旅游资源开发应突出热带海滨和岛屿风光以及少数民族风情。

7.解析:

此景观图是埃及的金字塔,由于地处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流水作用微弱,风力作用强烈。

B

8.解析:

由于地处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

9.解析:

在我国的四个地区中,兼有喀斯特地貌和热带植物等自然景观的地区位于云贵高原。

C

10.解析:

从省区轮廓判断,①为广西壮族自治区,②为山西省,③为甘肃省,④为江苏省。

11.解析:

从北京到广西,合理的是京广线、陇海线和焦柳线,所以A是错误的。

从北京到山西省可经过京广线和石太线。

从北京到甘肃省区可经过京包线和包兰线,这是合理的。

从北京到④省区可直接通过京沪线,而不是京广线。

12.解析:

甲省是云南省,在这里开展的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是并不是无消耗、无损害的。

经济欠发达是该省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的不利条件;

傣族的泼水节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文化景观与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

13.解析:

乙山区是横断山区,这里的河流没有结冰期;

该河段流量丰富,但由于山高谷深,水流很急,而且沿岸经济不发达,航运价值不大;

这里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14.解析:

游览桂林山水风景名胜区如同游览长江三峡一样,应该乘船畅游其中。

15.解析:

桂林山水属于自然景观,这种景观的地貌主要是喀斯特地貌,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具有旅游资源的非凡性、长存性。

目前国内游客还是桂林风景区接待的主要旅游者,所以D选项是不对的。

16.解析:

对于国内游客来说,杭州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近,经济距离短,杭州与桂林相比更具优势的是通达性好。

17.解析:

桂林山水属于自然景观,而北京故宫、高尔夫球场、恒山悬空寺都是人文景观,只有黄山迎客松属于自然景观。

18.解析:

该镇要ABCD四地兴建一个大型的园林公园,大型的园林公园应建设在河流的上游,靠近北面的高山和森林。

19.解析: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园林布局上最好的构景手法是借景法,借园外的高山、森林来扩大园林的意境。

20.解析:

具有观海岸地貌、文化旅游、沙漠探险等旅游内容的线路是陇海线——兰新线——南疆线,该线东起连云港,具有海岸地貌,中间要经过开封、西安等历史文化名城,到南疆可进行沙漠探险。

21.解析:

安徽天柱山游人稀少是由于交通不便。

22.解析:

a城至今能保留大量古建筑群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交通闭塞,受外部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

23.解析:

a城是古建筑群,其最主要的旅游业价值当然是历史文化价值。

24.b城到d城的公路未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城的主要原因应是尽量多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

25.解析:

“留得残荷听雨声”重在“听”,这是描述自然景观的听觉美。

26.解析:

钱塘江大潮是水景,吉林雾凇是气象旅游资源,西安兵马俑是人文景观。

安徽黄山是由地貌景观构成的旅游资源。

27.解析:

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环境不同,与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不同有关。

28.解析:

黄山风景区中的“猴子观海”、“妙笔生花”属于酷似地貌,所以一定要发挥想象。

29.解析:

四句著名的诗句与作者对应是正确的,但与景点搭配有的是不正确的。

①写的是泰山,②写的是长江三峡,③是杭州西湖,④是江西庐山。

30.解析:

目前影响贵州黄果树瀑布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是交通通达性。

31.解析:

该题重在考查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图中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有雪山、湖泊、石林、傣族风情等。

(2)该地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有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

资源种类多样;

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

不利条件:

市场距离远;

交通不便、通达性差;

地区接待能力小;

环境容量有限。

(3)为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准备修建公路,图中A.B两条路各有利弊:

A线路短,建路成本低,但经过农田,会减少耕地;

B线路长,会加大成本,但节约耕地。

(4)发展当地旅游业最须要注意的问题是旅游规模与旅游区环境承载量相适应,因为该地环境脆弱,开发不合理极易引起破坏。

(1)雪山湖泊石林傣族风情

(2)优势:

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

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不利条件:

环境容量有限(3)A线路短,建路成本低,但经过农田,会减少耕地;

(4)旅游规模与旅游区环境承载量相适应该地有石林、山地、丘陵、环境脆弱,开发不合理极易引起破坏

32.解析:

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1)图中甜菜主要产区分布状况,体现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图中甜菜制糖厂布局的特点是接近原料产地。

(2)我国旅游外汇收入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3)从图中可以读出我国西部经济地带中,旅游外汇收入最高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陕西省和云南省。

(4)在我国,陇海—兰新铁路沿线同时拥有海洋旅游、文化旅游、沙漠旅游、生态旅游和探险旅游5大时尚旅游产品。

(5)合理化建议有提高旅游资源质量,建一批国家级旅游公园、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基地、沙漠探险基地;

加快交通运输建设;

提高地区接待能力;

提高环境承载量;

加大宣传,提高旅游景区的知名度等。

(1)地域性接近原料产地

(2)东部沿海(3)陕或秦云或滇(4)陇海—兰新(5)提高旅游资源质量,建一批国家级旅游公园、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基地、沙漠探险基地;

33.解析:

该题围绕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及其开发利用等角度,突出强调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其美学价值、经济价值,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达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D

(2)C(3)路南石林、桂林山水、宜兴溶洞等(4)充分合理利用其在旅游、仓储、疗养、生物培养等方面的资源价值,注意避免地基塌陷、环境污染、破坏性开发等超越环境承载量的不良现象。

34.解析:

本题重在考查旅游的作用、游览的季节和天气,环境承载量的比较等。

(1)现代旅游的作用主要有满足人类需要,促进经济发展,扩大交流。

(2)观赏名山②的最佳季节是夏季,最佳天气是雨过天晴后。

(3)图中③所在省的省会城市是西安。

(4)图中①和②中环境承载量较大的中是①庐山,原因是山上有较宽敞的平地,生活设施齐全,交通通达性好。

(1)满足人类需要促进经济发展扩大交流

(2)夏雨过天晴后(3)西安(4)①山上有较宽敞的平地,生活设施齐全,交通通达性好

35.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A图反映的是旅游接待规模过大;

B图反映的是旅游接待规模过小;

C图反映的是增加旅游项目后收到的成效;

D图反映的是采用季节差价后收到的成效。

(1)A图反映了旅游接待规模过大,旅游者的需求在都可以满足,但因投资过大,利用率过低,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B图反映了旅游接待规模较小,常常因无法满足旅游者需求而导致无法接待而造成经济损失。

(2)旅游市场需求(3)C增加旅游项目,可以吸引更多游人来旅游以降低其使用率低造成的损失。

D采用季节差价,可在旅游淡季吸引游人以降低其使用率的损失,同时在旅游旺季可以通过价格调节减少无法接待的损失。

(4)一是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二是采取季节差价手段进行调节。

36.解析:

该题重在考查在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荷兰位于西欧临北海的独特自然地理条件,终年盛行西风,且风力强劲,为风车提供动力,加之终年温和湿润,适宜鲜花生长,适应牧业发展等特点。

同时荷兰位于西欧经济发达地区,收入高,有旅游条件,与经济发达市场距离小,有最优的吸引半径。

(1)B

(2)人文景观风车、鲜花生产基地、拦海大坝、须德海、牧场等(3)从市场距离看:

靠近经济发达地区;

从交通条件看:

西欧高速交通发达。

同时荷兰风车景观等,体现了旅游资源独特性。

37.解析:

本题运用统计表的方式,将众多的旅游景点进行分析比较,重在考查市场距离、交通通达性等条件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1)敦煌、贡嘎山距南京远,所需时间多,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