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设备管理制度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51574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006设备管理制度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4006设备管理制度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4006设备管理制度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4006设备管理制度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4006设备管理制度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006设备管理制度1Word格式.docx

《4006设备管理制度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006设备管理制度1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006设备管理制度1Word格式.docx

一、目的

1.对设备实行综合管理,落实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加强设备养护维修的检查考核工作,保持设备状态的完好和最佳综合效能。

2.逐步推进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改善、改造设备性能,提高员工操作维护技能,提高维修技术水平,降低维护费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设备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3.规定公司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保养、预测性维护保护、日常维修保养的职能范围和基本方式。

4.每两年对该制度进行一次修订更新。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直属、分公司、子公司与生产有直接关系的加工设备、研发设备、动力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保养、检修、废弃、改造等全过程管理控制。

三、设备程序控制流程图

设备资产管理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使用管理设备转移管理

建立台账大宗设备新购管理技术培训内部转移

统一编号部分更新与零星添置安全教育外部转移

设备分类开箱验收交接管理操作规程

维修方式定人定岗

设备部工作程序设备部职责无法使用的设备

设备使用部门程序设备使用部门职责维修成本过高的设备

四、有关部门职责

(一)设备管理部

1.设备部是设备控制的管理部门,全面实施对各类设备的采购、验收、调试、交接、使用前的培训、使用中的维护、检修、使用状态的监督与管理。

2.负责建立设备的台帐,做到帐实相符。

建立设备技术档案,统一设备的编号、标识,对设备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3.设备管理制度及各类设备操作规程建立和完善。

4.各类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周期及维修养护方式的建立。

5.检查设备日常运行状况的合理性,设备管理细则记录的完整性,

6.落实各类设备的定期预防性、预测性日常维修养护的执行情况。

7.对各类设备运行完好率、产能、利用率、闲置情况进行调查汇总,查处异常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8.组织检查处理重大设备故障,参加一般事故的分析,提出处理意见。

9.负责设备大修验收和设备报废鉴定的处理。

10.及时与设备使用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会同各个车间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探测识别设备预测性维护保养需求,组织维修车间制定实施各类设备的一、二、三级保养,以及月份检修计划与年度大修计划。

并检查监督维修保养质量和计划完成情况。

12.组织对设备的技术改造、技术革新的实施,以及节能降耗方案的制定和措施的执行与跟催。

13.负责设备自制和设备配件的供应,定期提出设备及备件采购计划,建立采购渠道,保证关键设备的备件供应。

规定关键设备的储备数量,形成“月份备件盘点表”。

设备备件由设备部仓库储存。

(二)维修车间

1.维修车间是设备日常维修与定期养护的责任部门,也是监督部门之一。

负责与生产业务有关的机械设备、储存设备、电器仪表设备及杂项设备的维修。

2.协助新购置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验收。

3.设备故障修护的执行。

4.定期检修计划的拟定和执行。

5.按设备维护保养周期,形成《设备定期预防性维护保养卡》,形成《年设备定期预防性维护保养一览表》,形成《月份设备维修计划》,形成《日常维修保养记录》,并存档三年。

6.设备使用异常反应和故障原因的及时提报。

7.委托外部修理的申请、督检和验收。

8.节能降耗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9.对设备使用部门的润滑保养、润滑实施情况的检核。

10.各项设备台帐的建立和每台设备的技术档案。

11.闲置设备的养护、整修。

12.工作改善、设备改善方案的实施及跟踪。

13.配件的使用与控制。

(三)设备使用部门

1.负责对所管辖的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现场使用、清洁、整理。

2.对现场工作环境整洁的维护和控制。

3.根据设备部制定的设备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养护规范,对设备进行使用和养护管理,并根据上述制度制定详细的各类岗位点检时间与内容。

4.制定安全和技能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对员工的全面培训,落实规程要求,提高员工对各类设备的操作技能和维护保养技能。

5.每周汇总各类设备日常和预测性维护需求,反馈设备部。

6.设备使用中的改善、改造、隐患提案的提报。

7.协助设备定期保养、故障检修作业。

8.协助新添置设备的装机、试车、验收等工作。

9.建立完整的设备台帐、设备运行情况记录、交接班记录、日常养护记录。

保存期不少于三年。

一、设备资产管理制度

建立“设备管理台帐”,做到帐实相符,建立设备编号,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设备部对全公司生产设备进行统一编号。

具体实施由设备部组织生产车间、维修车间统一完成,以便进行快捷有效的管理。

(一)设备的分类管理。

按设备的先进性和生产重要性,将设备分为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1.一类设备:

关键设备、主生产设备、价值昂贵的设备。

2.二类设备:

一般生产设备。

3.三类设备:

辅助生产设备。

(二)根据设备的分类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以节省维修费用和提高设备利用率。

1.一类设备以预防性维护维修为主。

2.二类设备以生产维修为主。

3.三类设备以事后维修为主。

二、设备前期管理制度

明确新购设备的用途,使新设备更快的投入生产创造效益。

1.重要设备的购置,由需求部门按年度编制设备添置计划报,或根据生产和发展需要,向设备部提出可行性报告和购置申请,设备部实际调查,综合使用部门需求,召集相关部门参加,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以及设备选型的原则要求,制定出设备或采购或更新或改造或自行制作计划,提交总经理办公会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执行。

10万元以上设备采购必须经公司招标小组进行招标采购。

2.设备的部分更新和零星添置,由使用部门填写“新增设备申请单”,由设备部组织生产、维修主管审核后,报分管领导批准后购置或自行制作。

3.新设备购进后,设备部要组织使用部门做好开箱验收、安装调试、投产使用前的工作。

设备调试应包括功能运作测试和生产能力测试均具完好性,并仔细核对设备清单、设备名称、生产日期、规格型号、数量、性能、零配件、说明书、质保书等相关资料,并形成“设备开箱验收单”存档。

4.设备使用前维修车间负责进行设备的编号标识,设备部要编写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并负责对操作工进行岗前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5.为防止随机零部件、工具、说明书等丢失或挪作它用,设备部按装箱单提供的目录,收集所有技术资料,原件由设备部存档,备件工具登记后交使用部门使用。

6设备的处理:

购置、启封、报废等,均需使用单位申请,设备部组织审定,经经理批准后实施。

三、设备转移管理制度

1.为减少投产后设备频繁挪移造成的成本浪费,提高设备使用率和稳定性,要求设备使用部门在安装使用伊始,就要对设备定位进行合理论证,对于将设备随意挪移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要追究当事者责任。

2.公司内部之间的设备转移、变动,由需求部门填写“设备转移、变更申请单”报设备部,设备部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报请分管领导批准后,会同需求部门办理转移手续。

3.公司设备外部转移,由设备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核,上报分管副总批准后方可调出。

设备部会同需求部门办理转移手续。

四、设备报废管理制度

目的:

节约生产成本和运行费用

1.因超过使用年限,其设备主要结构和配件已严重损伤导致无法使用或因修复费用大于或接近新置费用,而报废的设备。

2.因技术落后、维修成本过高需要报废的设备。

3.因事故造成损坏致使无法使用且修复费用过大的。

4.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并随时可能引起严重事故的的且无法修复的。

5.使用部门向设备部提出申请报废报告,由设备部组织使用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及相关技术人员共同鉴定,汇总各方意见,报请总经理批准后,设备方可报废。

6.符合报废条件的设备由原使用部门协助设备部对设备进行回收,由设备部办理报废手续及后续事宜,同时收回设备编号。

7.不符合报废条件的设备由设备部进行内部调剂,设备可使用部门与原使用部门由设备部办理调拨手续。

五、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一)为避免设备不正常磨损和损坏,防止出现人身、设备事故,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大修周期,减少维修费用。

(二)各设备使用部门应按照“使用管理制度”的规定及要求,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建立和落实各类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在生产作业中遵守“设备操作规程”,确实做好设备在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的管理。

(三)设备部组织指导各车间编制和完善各类设备的操作规程,督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对违反设备操作规程的现象予以及时纠正,并报其主管领导处理。

(四)设备使用前的培训

1.技术教育

新工人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经过对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操作、维护要求,交接班制度、操作前的准备、操作顺序、紧急状态处理、设备与人身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方面的技术知识教育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后,方能进行相应设备的操作。

2.三级安全教育

公司教育,由人力资源部和安全科负责。

车间教育,由车间主任负责。

班组教育,由组长负责。

3.持证操作

经过相应技术训练的工人,要进行技术理论和使用维护知识的考试,获取由生产部和设备部联合下发的操作证后,方可独立使用设备。

4.车间的公用设备不发操作证,但必须指定维护人员,落实保管维护责任,并认定名单报送设备部。

5.企管部、设备部负责监督操作员工是否持证上岗。

(五)关键设备的定人定岗

1.关键设备、重要设备,必须实行固定使用人员、固定检修人员、制定专用操作规程、制定维修方式,并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规定的加工范围进行操作,不允许超规格、超重量、超负荷、超压力使用设备。

2.使用设备应严格岗位责任,实行定人定岗制,以确保正确使用设备和落实日常维护工作。

定人定岗名单由使用单位提出,报设备部备案。

定人定岗名单审批后应保持相对稳定,确需变动时应按上述规定程序进行。

3.不论单人、多人或集体操作的设备,都要由使用单位指定值班长,建立《交接班纪录》和《设备养护记录》,以保证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责任。

(六)设备操作规程的贯彻

1.新设备在投入使用前,由设备使用部门组织操作工进行操作规程的学习,必须经过规程考核及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考核合格率应达100%。

未合格人员应进行第二轮的培训,直至合格。

2.车间应每周组织操作工人进行操作规程的学习,每月对班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设备维修人员每月不少于两次向操作工进行规程内容的讲解和辅导。

3.设备部应积极配合生产车间贯彻落实各类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并组织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检查情况纳入考核。

(七)使用设备岗位责任制

设备使用部门应制定详尽的

1.设备操作工人须实行“定人定岗”、“持证操作”,按照“四会”要求、“五项纪律”和设备维护保养规定,正确使用与维护设备。

2.要对设备进行日常检查,认真记录,做到班前加油,正确润滑,班后及时清扫、擦拭、涂油。

3.搞好日常维护、周末清洗和定期维护工作;

,保管好设备附件。

工作调动或更换操作设备时,要将完整的设备和附件办理移交手续。

配合维修工检查和修理自己所操作的设备

4.严禁超性能、超负荷使用设备。

操作工和维修工在日常操作和维修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要及时汇总到所属部门。

5.参加所操作设备的修理和验收工作。

6.有权抵制违章作业的指令。

7.设备运行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并应经常注意各部位有无异音、异味、发热和震动,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

自己不能排除的,应报主管并填写“设备维修申请单”,由维修工排除。

8.设备的日常维修,应持派工单进行修理,并填写维修记录,要有使用班组、设备名称、编号、维修人员、维修时间、故障原因、修理或更换部件。

修复后的运行状况,由车间对维修质量提出反馈意见。

9.重大设备故障及设备运行中异常情况须及时向设备部反馈。

10.发生设备事故时,应切断电源,保持现场,及时向主管报告,等候处理。

分析事故时应如实说明经过。

对违反操作规程等主观原因造成的事故,应负直接责任。

(八)设备操作工须做到“三好、四会、五项纪律”

1.“三好”

(1)管好设备。

负责保管好自己使用的设备,持证操作,不乱用别人的设备;

管好工具、附件不丢失损坏;

未经领导同意,不准他人操作使用。

(2)用好设备。

遵守操作维护规程和工艺规程,不野蛮操作和带病运行,防止事故发生。

(3)修好设备。

配合维修人员修理设备,排除设备故障,按计划交修设备。

2.“四会”

(1)会使用。

熟悉设备性能原理结构,掌握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正确使用设备。

(2)会维护。

执行设备维护润滑规定,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污脏物。

(3)会检查。

了解所用设备的的易损部位,遵守每日点检制度。

(4)会排除故障。

熟悉所用设备特点,懂得拆装事项,能鉴别设备正常与异常现象,会做一般的调整和简单的故障排除。

3.“五项纪律”

(1)遵守操作规程。

(2)遵守交接班制度。

(3)实行定人定岗,凭证操作使用设备。

(4)保持设备清洁,按规定润滑保养。

(5)发现异常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六、设备日常维修管理制度

1.科学合理的组织好维修工作,减少非计划停机,提高设备运转率及运行可靠性,,确保公司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连续运行。

2.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质量,设备的日常维修以动态检修为主,同时做好计划周期检修和大检修。

3.车间、部门使用的设备发生故障,须填写《设备维修报告单》,经班长以上管理人员签字后,交维修车间。

4.维修车间主任或当值人员接到通知,随即根据故障的轻重缓急,及时安排有关人员处理。

维修人员在检修的同时,应根据事故处理规定制度和巡检管理制度,分清责任,确认是正常维修或是责任事故,

5.维修工作完毕后,主修人员应在《设备维修报告单》上填写有关内容,经使用部门主任或验收签字确认后,交维修主任保存。

6.维修主任应审核《设备维修报告单》中记载的设备停机时间、修理时间、更换零件名称、数量,计算出维修金额,填入《设备维修报告单》。

7.紧急的设备维修,由使用部门的主管或主任用电话或口头通知维修主任,先派人员维修,同时使用部门补交《设备维修报告单》,其他程序均同。

8.维修车间在接到维修单后不能在一日内修复的,应及时向使用部门主管及设备部汇报,并尽快采取特别措施,尽快修复。

9.日常维修费用和外委费用,由维修车间每月核算后报设备部。

10.所有维修必须有完整的维修记录,并存档三年。

11.外单位人员参加检修的,必须经过设备部批准方能进入车间。

维修时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必要时办理工作证、动火证等各种安全手续。

电器类要有防护或标志。

12.提高维修水平,严格控制维修材料的消耗,加强成本控制,节约维修费用,维修完毕后的剩余材料必须按规定退库,不得私自留存或转做他用。

13.维修人员要做到科学维修、文明施工。

检修现场各种工器具、检修材料应按类摆放,检修完成后应工完、料净、场地清。

14.使用单位应严格维修后的验收工作,有权杜绝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和潜在故障的设备。

七、设备巡检管理制度

(一)由部门领导巡检、设备管理员巡检、操作工岗位点检和巡检、维修工巡检四部分组成。

按检查的周期和内容分为:

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和巡回检查四部分,实施动态管理并形成记录。

(二)日常检查

1.由各班班长和操作者共同对所使用设备进行岗位点检、设备巡检,日常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及早觉察故障隐患,并采取对其及时排除。

由操作工根据检查要求,对设备的各部位进行状况检查。

2.凡涉及到安全的部位要重点进行检查。

一般的简单调整由操作工自己解决,难度较大的故障或隐患由维修人员解决。

维修车间进行监督检查并记录。

(四)定期检查

由维修人员为主,操作人员配合,根据不同设备的不同的养护周期,对设备进行逐点检查,检查和记录出现的异常、磨损和损坏等情况,确定修理的部位、类别,安排计划修理。

检查项目要多于日常检查项。

(五)专项检查

由设备技术人员主持,维修和操作人员参加,通过定期检查尚不能掌握的情况,由专项检查来进行补充和完善,再对重点设备的关键部位做进一步检查。

根据检查情况,填写专项检查记录,并针对性的安排维修,防止故障的发生。

(六)巡回检查

1.设备操作工巡检

(1)按设备巡检路线每天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清楚填写运行记录。

(2)根据设备养护周期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

若发现润滑油液位低于最低限度时要及时补充,发现润滑变质或乳化时,应立即换油。

(3)按要求与期限检查设备的局部紧固情况。

若发现局部螺丝有松动现象要及时处理、紧固。

(4)按要求与期限检查设备的接地线接触情况。

若发现有松动现象要及时处理、紧固。

(5)做到对设备日、周、月的维护保养,保持设备整洁及周围环境卫生。

(6)执行交接班制度。

(7)配合维修工的工作,及时向维修工反映设备运行情况

2.设备维修工巡检

(1)对分工负责包干的设备负有监察责任。

每日定时检查自己所包干设备的运行情况,向操作员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填写检查记录。

(2)发现设备缺陷,若不影响生产应向维修主管反映,由主管列入设备检修计划消除。

(3)设备缺陷严重,影响安全生产时,应进行紧急处理,并及时向维修主管汇报。

(4)检查设备零部件是否完好齐全。

(5)检查设备运行,跑、冒、滴、漏及整洁情况。

(6)检查设备操作压力、温度等,是否超负荷运行。

(7)检查设备润滑情况,润滑部位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8)做好当天的设备运行及检查、维修记录。

(9)由设备部组织维修人员定期对操作者进行设备维护保养知识的培训。

八、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一)维护保养在设备管理与计划检修中的地位最重要,保养制度把修、用结合起来,设备的维护保养采取日常保养与定期维护保养相结合的办法。

设备维护保养方针是:

谁使用谁管理,谁管理谁维护,谁维护谁保养。

1.日常维护保养:

由设备操作工负责,维修车间参与指导。

2.设备定期预防性、预测性保养:

以维修车间为主,操作工配合共同进行。

(二)日常维护保养

1.例行保养,是设备维护保养的基础,是一项积极的预防措施,要求操作工人按时、按质地完成。

2.每班维护:

由操作者负责进行。

操作工在每班生产中必须做到:

班前对设备各部进行检查,并按规定加油润滑;

规定的日常检查项目应在检查后记录,确认正常后才能使用设备。

设备运行中要注意观察其运行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下班前清扫擦拭设备,办理交接班手续。

3.周末维护保养:

在每周末和节假日前,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扫、擦拭和涂油。

4.月末维护保养:

月末或节假日,操作工人在维修人员指导下,对设备易损坏零配件进行的检查保养,包括对设备内部进行清洁、润滑,疏通油路,增添油量,清洗滤油器、油线、油标,更换清洗,对设备进行局部和重点拆卸,检查调整设备各部位间隙等。

由设备部生产部按设备维护“四项要求”进行检查评定,予以考核。

(三)定期维护保养

1.由维修车间编制月份维修计划和年度大修计划,组织人员实施。

要有详细的预防性养护记录,要有养护时间、养护部位、养护原因、养护方式、养护费用和工时。

2.以维修人员为主,操作工配合进行,工作内容针对性一类设备的定期维护维修,维修工除对一般部位进行检查、修整外,还需对局部进行解体,更换磨损零件,调整设备精度,并清洗加油。

(四)特殊设备检修保养

由于特殊设备对日常生产、人身安全具有很大的影响,维修、保养工作必须由维修人员为主,操作人员配合完成。

特殊设备检修保养的方法

1.根据设备要求自行进行常规的检修、保养。

2.调换的零配件必须看清生产日期、合格证、零件是否损坏。

3.根据设备要求定期委外进行检修、保养。

4.设备上的计量器具本公司内部无法校正时,送外定期进行校正。

(五)设备维护保养“四项要求”

1.整齐

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设备零部件及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

2.清洁

设备内外清洁,各润滑面、丝杆、齿条等无黑油污、无碰伤,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垃圾清扫干净。

3.润滑

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嘴齐全,油线清洁,油标明亮,油路畅通。

4.安全

实行定人定机和交接班制度,熟悉设备结构,遵守操作维护规定,合理使用维护,监测异状,不出事故。

九、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一)设备润滑是使设备保持正常运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能源的重要条件,是设备保养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维修主任对生产车间的润滑管理负全面责任,并制定各设备润滑细则,明确加油部位、加油周期、油品、油量、加油责任者、加油方法和加油工具,做到“五定”要求,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每台设备都必须制定完善的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并认真执行。

(四)润滑五定

1.定点:

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实施定点加油。

2.定期:

按照润滑期限表,规定每台设备的加油、添油和清洗更换新油。

3.定质:

按设备规定的油牌号加油。

4.定量:

规定每次加换油数量。

5.定人:

规定每台设备润滑的责任人。

(五)润滑管理执行办法

1.对每班须加油的设备机件由操作者按规定做好加油工作。

2.其他润滑点由维修人员按润滑示意图规定,定期进行加油。

3.正确使用加油工具,执行操作规程,加油量要正确,保持油眼清洁,防止油眼堵塞。

油质要清洁,用量要适当,加油不得遗漏。

4.操作者要经常检查润滑系统零部件是否齐全,是否有漏油现象,如有问题要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修复。

5.做好废油回收工作。

(六)润滑管理检查考核

1.设备的润滑油料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使用,不得随意代替,加入时必须过滤。

2.加强油品的贮存和管理,不同品牌的油品要分别存放,存油处要阴冷干燥,盛油容器要保持完整清洁并有明显标志,固定地点集中存放。

3.维修车间负责每周检查生产车间的润滑管理执行情况,做好各车间设备管理的评比和监督工作。

4.设备部每月不少于两次进行检查设备润滑情况,并做考核记录。

5.使用单位要做好润滑教育培训。

对新员工及工作调动者,由车间指定熟练员工对其做好设备润滑的培训,掌握润滑方法之后方可独立上岗工作。

十、设备事故处理制度

(一)目的、范围、职责

1.为对生产中发生的设备事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再次发生,以达到消灭事故和安全运行的目的。

2.适用于公司内部设备事故的监督管理。

3.设备使用部门对本规定的实施负责。

4.企管部、设备部对本规定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二)设备事故范围与分类

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车时间、产量损失或修复费用达到下列规定者均为设备事故;

凡因人为原因引起的事故,无论对生产有无影响均为设备事故。

1.公司级事故:

设备损坏,造成全线停产48小时以上或修复费用在2万元以上,或有人员伤亡的为公司级事故。

2.车间级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