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员岗位实务知识练习题.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5117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员岗位实务知识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测量员岗位实务知识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测量员岗位实务知识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测量员岗位实务知识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测量员岗位实务知识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员岗位实务知识练习题.doc

《测量员岗位实务知识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员岗位实务知识练习题.doc(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员岗位实务知识练习题.doc

《测量员岗位实务知识》练习题一

一、单选题:

(每题1分,共32分)

1、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将地物和地貌测绘成地形图的工作称为(B)。

A定向B测定C定线D测设

2、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A)。

A铅垂线B水平线C法线D正负零位置线

3、测量直角坐标的纵轴是(A),向北为正。

AX轴BY轴CA轴DB轴

4、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C)。

A绝对高差B相对高差C绝对高程D相对高程

5、测量上将地球表面地势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B)。

A地物B地貌C地形D地表

6、一段324米长的距离在1:

2000地形图上的长度为(D)。

A1.62cmB3.24cmC6.48cmD16.2cm

7、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错误的是(A)。

A所有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

B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

C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

D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

8、沿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称为(B)。

A.山谷B.山脊C.鞍部D.陡崖

9、水准仪有DS0.5、DSl、DS3等多种型号,其下标数字0.5、1、3等代表水准仪的精度,为水准测量每公里往返高差中数的中误差值,单位为(D)。

A.kmB.mC.cmD.mm

10、水准测量中应用十字丝的(A)丝照准水准尺读数。

A中横丝B上丝C下丝D竖丝

11、DS3水准仪粗平时应旋转(D)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

A制动螺旋B微动螺旋C微倾螺旋D脚螺旋

12、产生视差的原因是(B)。

A仪器校正不完善B物像与十字丝面未重合C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D仪器没整平

13、下面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C)

A.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

B.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准水准尺读数

C.使用DS3进行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D.经纬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

14、作为测量基本工作之一的距离丈量是测量两点间的(A)。

A水平距离B倾斜距离C垂直距离D直线距离

15、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C)。

A0.02/100B0.002C1/5000D1/10000

16、一点到两个目标的方向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是(C)。

A方向角B倾斜角C水平角D竖直角

17、竖直角的取值范围是(C)。

A0°~180°B0°~360°C—90°~90°D—180°~180°竖直角

18、在DJ6经纬仪的读数设备中分微尺共有60个小格,全长为(D)度。

A360B180C90D1

19、测量中所使用的光学经纬仪的度盘刻划注记形式有(B)。

A.水平度盘均为逆时针注记B.水平度盘均为顺时针注记

C.竖直度盘均为逆时针注记D.竖直度盘均为顺时针注记

20、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aAB=120°,则aBA=(C)。

A180°B240°C300°D90°

21、全站仪最常用的功能是(C)。

A坐标测量、距离测量B坐标测量、角度测量

C坐标测量、放样测量D坐标测量、后方交会

22、哪种恶劣天气不影响全站仪测量成果(B)。

A雾B风C雨D雪

23、GPS单点定位至少需要同时观测(B)颗卫星。

A3B4C5D6

24、激光铅直仪分别给出上下同轴的两根激光(D)。

A水平线B视线C基线D铅直线

25、极坐标法是根据(D)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

A高差B水平角C水平距离D水平角和水平距离

26、下列选项中,建筑基线一般不布设成(B)。

A两点直线形B三点直线形

C三点直角形D四点丁字形

27、建筑物内部的高程控制一般采用(C)

A黄海高程B西安80

C相对高程DWGS-84

28、细部放样精度与整体放样精度应该(C)

A细部放样精度与整体放样精度相同B细部放样精度小于整体放样精度

C细部放样精度大于整体放样精度D整体放样精度包含细部放样精度

29、(A)是测设建筑物总体位置和高程的重要依据。

A建筑总平面图B建筑平面图

C基础平面图及基础详图D立面图和剖面图

30、高层建筑的上部荷载主要由桩基承受。

一般规定,根据建筑物主轴线测设桩基和板桩轴线位置的允许偏差为(C)。

A10mmB15mm

C20mmD25mm

31、工程建筑物变形测量不包括(C)。

A沉陷B水平位移C倾覆D挠度和扭转

32、测量成果应使用(B)记录。

A钢笔B铅笔C圆珠笔D签字笔

二、多选题:

(每题2分,共36分)

1、测量学的主要任务包括(AB)。

A测定B测设C抄平D放线

2、确定地面点坐标的主要工作是测量(BCD)。

A倾斜距离B水平距离C水平角D高差

3、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ABC)。

A从整体到局部B先控制后碎部C边工作边校核D精益求精

4、地物符号可以分为以下几种(ABCD)。

A比例符号;B非比例符号;C半比例符号;D地物注记

5、测量误差主要来源于(ABC)。

A外界条件B仪器条件C观测者的自身条件D地质条件

6、DS3水准仪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ACD)。

A望远镜B脚螺旋C水准器D基座

7、水准路线的形式有(BCD)

A圆形水准路线B闭合水准路线C附和水准路线D支水准路线

8、目前距离测量常用的方法有(ACD)。

A钢尺量距B目估测距C视距法测距D电子测距

9、使用DJ6经纬仪分微尺测微器进行水平角读数,以下读数正确的是(ABD)。

A356°31′12″B0°31′36″;C56°31′32″D90°31′54″

10、关于测回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

A每个测回只要配置度盘一次B上下半测回均要各自配置度盘

C不同测回要按规定分别配置度盘D不同测回均按相同的数值配置度盘

11、图根导线的布设形式有(ABD)。

A闭合导线B附合导线C圆形导线D支导线

12、全站仪一般由(ACD)组成。

A电子测距仪B光学经纬仪C电子经纬仪D电子记录装置

13、全站仪的标准测量模式一般有(ABD)。

A角度测量模式B距离测量模式

C高程测量模式D坐标测量模式

14、圆弧形平面建筑物的现场施工方法一般有(ABCD)。

A直接拉线法B几何作图法C坐标计算法D经纬仪测角法

15、地面上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常用的方法有(BCD)。

A全站仪坐标法B平面直角坐标法C极坐标法D角度交会法

16、根据地面上已有的一个点和从该点出发的一个已知方向,按设计的已知水平角度,用经纬仪在地面上测设出另一个方向的一般方法,必须(BCD)

A水平读盘归零B在已知点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

C瞄准已知方向D采用盘左盘右测设水平角度并取其中点

17、工程建筑物变形测量包括(ABCD)。

A沉陷B水平位移C倾斜D挠度和扭转

18、验线的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要包括(ACD)。

A仪器的精度应适应验线要求,并校正完好

B控制最弱部位

C应按规程作业,观测误差应小于限差,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应采取措施进行改正D验线本身应先行附合(或闭合)校核

三、计算题:

(每题8分,共32分)

1.下表为连续水准测量外业观测记录表,试填表并完成计算。

(8分)

水准测量手薄

观测日期:

观测员:

记录员:

测点

水准尺读数

高差

高程

备注

后视

前视

A

2.214

TP1

2.408

1.043

TP2

2.043

1.247

TP3

0.746

2.218

B

2.012

检查

计算

hAB=

∑h=

∑a-∑b=

∴hAB=∑h=∑a-∑b=

答案:

水准测量手薄

观测日期:

观测员

记录员:

测点

水准尺读数

高差

高程

备注

后视

前视

A

2.214

16.463

TP1

2.408

1.043

1.171

17.634

TP2

2.043

1.247

1.161

18.795

TP3

0.746

2.218

0.175

18.620

B

2.012

1.266

17.354

7.411

6.520

2.332

1.441

检查

计算

hAB=17.354-16.463=0.891

∑h=2.332-1.441=0.891

∑a-∑b=7.411-6.250=0.891

∴hAB=∑h=∑a-∑b=0.891

2、计算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表格,并进行精度判断。

(8分)

水平角观测计算表

测站

竖盘

目标

度盘读数

半测回值

一测回值

各测回均值

备注

A

000230

B

952048

A

1800240

B

2752112

A

900306

B

1852138

A

2700254

B

052054

答案:

3、已知控制点A、B及待定点P的坐标如下:

xA=189.000m,yA=102.000m,xB=185.165m,yB=126.702m

xp=200.000m,yp=124.000m,计算用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