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西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及其交易市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
《赣西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及其交易市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西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及其交易市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供水饮水设备:
需购置Φ50户外镀锌水管2500m,自动饮水器1548个。
c、饲料加工设备:
需购置饲料加工设备1套。
D、清洁消毒设备:
需购置地面冲洗消毒机4台、火焰消毒器2台。
E、饲料营养成分与水质检测仪器:
分析天平2台、水分速测仪、电热恒温干燥箱、小型电动粉碎机、酸式商定管、和凯式玻璃器皿各1台(套)。
F、兽医化验仪器:
需购置显微镜、恒温箱、冰箱、高压灭菌器、母猪妊娠诊断仪等12台套和必要的玻璃器皿。
G、人工授精仪器设备:
购采精、输液器1套。
H、计算机及其软件:
购计算机2台,集约化养猪信息管理系统软件1套。
I、兽用B超机:
购置兽用B超机1台。
J、购饲料运输车2辆、粪便运输车1辆。
(4)无公害生猪项目区建设:
一是年进行2批次水质检测、3批次猪肉药残检测;
二是在项目区示范推广无公害农药、兽药、饲料及养殖技术;
三是项目区4个乡镇兽医站添置必要的防疫检测设备;
四是对农户进行无公害生猪技术培训。
5、项目申报单位:
江西省分宜县农业局。
6、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项目总投资2674.10万元,其中新增投资1816.10万元,转入现有资产投资858.0万元,新增投资中固定资产投资1611.88万元建设期利息17.34万元,流动资金186.88万元。
7、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一是申请中央资金484万元,二是地方财政配套484万元,三是银行贷款450万元,四是企业转入现有资产858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解决398.1万元。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2007年达设计产量,年产无公害生猪20万头。
其中分宜县畜牧良种场猪场年出栏仔猪28319头,商品肥猪12012头,每头出栏仔猪生产成本127.20元,每头出栏肥猪(从出生到出栏)生产成本527.08元。
经营期平均年总成本为1140.62万元,年经营成本982.4万元。
在当前生猪价格上扬在情况下,考虑市场变化产品定价低于现行价的情况下,经营期年销售收入1576.8万元,经过2.31年的经营期还清全部借款后,年利润总额423.35万元,上缴费用、税金和所得税147.78万元。
可直接带动
农户户平年增收入806元,人平增收213元,并间接带动项目区外一批农民发展无公害生猪致富。
项目计算期15年,经营期14年,折现率取8%。
税后财务净现值为288.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9.97%,高于9%的基准投资收益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9.2年,小于11年的基准投资回收期;
平均投资利润率13.33%,高于8%的基准平均投资利润率;
生产能力利用率亏盈平衡点35.05%,;
经营期各年平均资产负债率14.16%、流动比560.89%、速动比443.7%;
项目盈利、清偿能力强,完全符合和超过了投资收益基准。
因此,本项目财务上实施是完全可行,项目风险较小。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本项目建议书编写的主要依据:
1、《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
2、《国家畜牧业“十五”规划及2015年远景目标》;
3、《2004年国家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
4、江西省、新余市“十五”农业规划;
5、中共新余市委、新余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
6、国家计委和建设部1993年修改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
7、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8、分宜县畜牧良种场、分宜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所提供的相关资料等。
三、综合评价意见
通过项目可行性研究,对本项目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1、立项依据充分。
本项目符合国家“发展生猪生产促进粮食转化增值”、“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产业政策,能对全县无公害生猪生产发展起示范推动作用,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项目选题正确,建设必要。
2、建设条件优越。
(1)自然资源优越。
项目区气候宜人,没有工业企业因而无工业污染,地理条件好外来污染少,宜牧土地面积大,饲料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无公害生猪生产。
(2)社会经济状况好。
项目区劳动力负担较轻,发展无公害生猪劳力充裕,市、县财政和农民具备良好的配套投资能力。
(3)相关产业发展较好。
(4)建设有利条件多。
3、建设单位资质好。
项目承担单位技术与经营管理力量较强,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具备承担项目建设的良好资质。
4、无公害生猪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国际国内猪肉产品价格一路上扬,猪粮比价上升,养猪效益增高。
我国生猪产品价格优势强,发展无公害生猪生产既能促进我国生猪出口,促进国内猪肉产品消费的增长。
5、设计方案可行。
项目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建设进度安排恰当。
生产工艺和科技措施得当,建设内容具体,建设标准较高,建设进度较快。
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合理。
估算依据科学,计算合理。
资金筹措一是申请中央资金484万元,二是地方财政配套484万元,三是银行贷450万元,四是企业转入现有资产858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解决398.1万元。
资金筹措方案合理、可靠。
7、财务评价项目可行。
项目财务分析方法科学,数据翔实。
项目税后财务净现值288.8万元;
财务内部收益率9.97%,高于9%的基准投资收益率;
盈利清偿能力强,财务上实施可行,风险较小。
8、产业化经营机制新。
项目设立项目经理部作为项目法人,项目区基地建立无公害生猪协会组织,采用“公司+技术+农户”的一体化统分结合的经营模式,有利于项目建成和建后继续发挥效益。
9、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经营期年销售收入1576.8万元,年利润总额423.35万元,上缴费用、税金和所得税147.78万元。
农户户平年增加纯收入806元,人平增收213元,并间接带动项目区外一批农民发展无公害生猪致富。
建议有关部门及早批准本建议书,以便本项目尽快进入实施。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1、分宜县畜牧良种场
(1)基本情况:
分宜县畜牧良种场地处分宜县东北部的高岚乡的东部(附图1),全场占地面积25.2平方公里。
东与上高县南港镇相界,南与本县洞村乡毗邻,西与高岚乡接壤,北紧邻本县操场乡。
距分宜县城44公里,距上高县城40公里。
该场西北面由中型水库——彰湖水库包围,南部是中型水库——石牛滩水库。
全场及周边四个乡镇同属丘陵地区,至今没有任何工业企业,旱地面积相当大,多年来农民广泛种植红薯用于喂猪,养猪业非常发达。
由于该场地处较偏远,又具备生猪防疫的天然地理条件,为促进该地区养猪业进一步发展,分宜县委、县政府于1974年决定,从高岚乡划出25.2平方公里,建设县属企业——分宜县畜牧良种场。
分宜县畜牧良种场成立时为县畜牧水产局的下属企业单位,现县畜牧水产局并入县农业局,故该场现属县农业局的下属单位。
全场下设良种猪场1个,村委会1个;
现有企业员工54人,农民人口4200人;
耕地面积9752亩,其中水田面积4105亩,旱地面积5647亩。
(2)体制转变: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分宜县畜牧良种场的体制发生了转变,1999年由国有企业转变为股份制企业。
个体投资商胡自强投资300万元,县畜牧良种场以原猪场250万元固定资产入股,合计以550万元注册资金重新进行企业登记,由胡自强任法人代表(附件1)。
该良种场的猪场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行“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主营“杜×
长×
大”仔猪和商品肥猪;
该场一名副场长(副经理)专职与县农业局和下属的村委会取得联系,协助村委会自主管理。
2、分宜县畜牧良种场及周边农户生猪产量较大
(1)养猪数量:
分宜县畜牧良种场猪场现有“长×
大”二元母猪802头,由于该场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较好,减少了公猪饲养数量,现有“杜洛克”公猪8头。
2003年产生猪20056头,其中出售仔猪10448头,出栏商品肥猪5856头,存栏3752头。
2003年,该场和周边4个乡镇生产生猪22.85万头(表2-1),其中出栏肥猪15.42万头,年末生猪存栏6.4万头。
表2-1、分宜县畜牧良种场与周边4乡镇2003年生猪生产情况表
单位名称
能繁母猪(头)
出栏仔猪(头)
出栏肥猪(头)
存栏猪(含母猪、头)
生产合计(头)
分宜畜牧良种场
802
10448
5856
3752
20056
高岚乡
2210
36210
14480
50690
操场乡
2440
38120
15630
53750
洞村乡
1910
29760
11910
41670
南港镇
2530
44250
18140
62390
合计
(2)养猪环境与方式:
分宜县畜牧良种场在实践中认识到,无公害农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而在养猪生产中坚持按照无公害畜产品标准制定生产操作规程,并于2003年聘请国家指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环境检测机构——江西省农科院绿色食品环境检测中心,对本良种场及周边水源、大气等环境因素进行测定和评价,检测与评价结论是“根据监测结果并经综合评价分析表明:
江西省分宜县畜牧良种场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养殖用水水质及环境空气均符合无公害食品对基地水质、空气环境质量标准要求,适宜发展无公害食品。
”(附件2),各项指标都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无公害畜产品基地标准,因而被江西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生猪基地(附件3);
与此同时,分宜县畜牧良种场已向有关部门提出了无公害生猪产品申请,有关部门正在审理。
分宜县畜牧良种场周边的高岚、洞村、操场和南港4个乡镇,至今均没有工业企业,由于地处分宜和上高两县海拔最高处,是当地孔目江、杨桥河、南港河等三大水系的发源地,根本没有外来水源,不可能通过水流带来外地的污染。
当地所有生产和生活用水水源均来自降雨集成的水库水和地下水,未受任何污染。
农民收入的大部分来自种植业和养猪业。
水田生产几乎全部是水稻种植,农药用量较低,且多使用低毒、低残农药,所产稻谷接近无公害产品标准。
旱地除了种植纤维用的苎麻外,全部种植红薯用作养猪饲料,当地农民视水稻为主要作物,而把苎麻红薯等旱地作物看成副作物,根本没有对旱地作物施用农药的习惯,所以,养猪用的青粗饲料根本没有残含农药。
当地农民饲养肥猪从小猪入栏至出栏一般在5个月以内,平均年出栏2.4批次。
从表2-1可知,2003年当地能繁母猪达到9892头,一般每头母猪年产仔猪20~25头,年总繁仔猪22万多头,所以当地小猪完全可以满足农民生猪生产的需要。
农民喂猪以稻谷为精饲料,红薯的茎蔓和块茎为青粗饲料,因而其猪肉味道鲜美,县城机关工作人员到县畜牧良种场一带下乡工作,都免不了要在此地购几斤鲜肉回家。
以上表明,从该地区的生猪生产环境、仔猪来源、养猪方式等方面分析,都可以得出这样的初步结论:
当地农户所养生猪属无公害畜产品。
(3)生猪销售:
2003年,分宜县畜牧良种场出栏肥猪5856头,由于规模养殖,每批生猪出栏数量较大,企业销售人员直接与广东等沿海地区客商联系,全部肥猪直销沿海地区,经购猪方多次检测,不仅生猪瘦肉率高,且基本无农药残含。
因此,销售价格比当地农户销售价格高出0.4元/公斤以上。
1~8月份平均肥猪价格在3.2元/公斤以上,8月份以后肥猪价格大幅度上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尽管分宜县畜牧良种场周边农户养殖的生猪属无公害畜产品,但农户的肥猪销售,全靠生猪贩子上门收购,未能实行优质优价,反而被猪贩以地处偏远运费较高为由有所压价,1~8月份平均肥猪价格在2.8元/公斤左右,8月份以后肥猪价格才因各地生猪价格大幅度上涨,价格有所提高。
3、项目的提出
分宜县畜牧良种场一班人,始终手中做着市场,眼中盯着市场,心中想着市场。
他们不满足于全场仔猪、商品肥猪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的现状,顺应全球无公害产品市场与日俱增的潮流,并从肥猪直接向广东等沿海地区销售的实践中得到启发,使他们认识到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大做强本企业:
一要从扩大本场无公害仔猪、肥猪的生产经营规模增效。
二要充分发挥本地生猪量大、生产环境优越的资源优势,推行“公司+农户”的无公害生猪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对当地农户提供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服务,并以合同形式定购农户的生猪集中外销,确保农户生产的无公害肥猪价格高于猪贩的收购价格,既使农民增收,企业也可从生猪销售中增效。
三要新建本地区无公害生猪交易市场,搞活本地无公害仔猪的流通,并把本地农民零散出栏的生猪收集到交易市场的猪舍,然后批量外销,提高农民养猪收入,增加企业效益。
因此,分宜县畜牧良种场和分宜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提出了本项目,并写出本项目建议书请求上级立项。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建设本无公害生猪基地及交易市场,具有下列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当前的产业政策。
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中指出:
要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使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55.7%、29.8%、10.9%,调整为50%、33%、13%。
要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的产业加快发展。
到2005年,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产品质量明显改善。
转变畜牧业养殖方式,改进分散户饲养技术,发展适度规模饲养,提高专业化、集约化饲养水平,推进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
要大力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到2005年,力争大多数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质量安全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基本解决畜产品中违禁添加剂和兽药残留超标以及激素类药物残留问题,主要畜禽产品检疫合格率达到100%,质量安全市场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
江西省是我国粮食主产省份,分宜与上高县均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农业部今年2月14日发布的《2004年国家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附件4)中指出:
“促进粮食转化增值。
积极发展农区畜牧业,通过小额信贷、贴息补助、提供保险服务等形式,支持农民和企业购买优良种畜、繁育良种,通过发展养殖业带动粮食增值。
”
对照上述要求,可以清楚地看出,本项目的实施完全符合国家当前的产业政策。
2、项目建设顺应无公害食品生产的世界性潮流。
众所周知,随着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行,世界食品消费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人们越来越注重食物的质量安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本项目的实施正是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项目实施将促进我县养猪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养猪业是我县的传统产业,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生猪优良品种的引进、饲养与防疫技术的推广,全县生猪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数量上的持续增长。
本项目的实施,将为全县无公害生猪的生产起到良好的示范推动作用,促进全县无公害生猪业的发展,使全县生猪产业由数量增长型,转向数量与质量同步增长型,实现全县生猪养殖业的优化升级。
无公害生猪的生产,和普通生猪生产相比,并不提高生产成本,但无公害生猪及其猪肉的价格,却可比普通猪及其猪肉的价格提高5%~10%。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必然促进全县无公害生猪的规模发展,促进养猪农民显著地增收。
4、项目实施将确保项目区内生猪自繁自养与系列化服务。
附件2无公害生猪生产环境评价报告中指出:
“建议江西省分宜县畜牧良种场积极同有关部门协调,在该地区禁止发展易带来“三废”污染的企业,基地及周边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农药使用应由乡镇(场)农技部门统一购置、发放,有效地阻断、防止外来污染源,继续保持该种植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
”为此,本项目将在分宜县良种场猪场的铜锣坑,建设生猪交易市场及市场服务部,确定固定的交易日期。
该市场及服务部的主要功能:
一是项目区内的仔猪交易,仔猪生产户与需要仔猪的农户可在市场服务部进行预约登记交易,也可在市场内现货交易,确保项目区内仔猪自繁自养。
二是低毒、低残农药供应,符合无公害生猪生产要求的饲料供应。
三是对农户开展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咨询服务。
四是收购农户零散出栏的生猪于市场猪舍中短期饲养后,批量外销。
5、项目实施将促进项目区农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项目区内旱地面积大,十分适宜多种生猪饲料作物的种植,通过引进一些新的饲料作物品种推广种植,能进一步提高单位旱地面积的青饲料产量,提高旱地生产效率。
目前,项目区的推广的红薯“梅营一号”亩产红薯达到3000公斤左右,比本地多年种植的红薯老品种产量提高约一倍。
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扩大红薯“梅营一号”的种植面积。
其次,项目区内有分宜县的2个中型水库和上高县的南港中型水库,水域面积近40平方公里。
现阶段农户养猪由分散的户内饲养,发展成为户外型规模建场饲养,农户在水库边上建猪舍,既便于取水,又可利用猪粪养鱼,实行综合立体开发,提高效益。
因此,本项目实施将促进项目区农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6、项目实施将促进生猪及加工品的出口创汇。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激烈,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给我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农产品的需求将从国内市场为主转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等需求量将呈增加的趋势。
然而,由于世界各国采取的“绿色壁垒”政策,增加了农产品的出口难度。
2000年,我国肉类产品占世界总产量的28%,出口肉类却只占世界贸易量的2%;
我国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当年国内猪肉平均价格每公斤11元,美国批发价每公斤21.3元,国内猪肉价格比国际价格低50%,应该说具有很强的出口优势,但当年我国仅出口活猪203.9万头,生猪与猪肉产品的出口额只占世界贸易量的很小的比例。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生猪及其猪肉产品的违禁添加剂和兽药残留超标以及激素类药物残留问题,限制了我国生猪及其产品的出口。
2000年以来,我国政府加大了无公害生猪生产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及相关政策,使我国生猪及其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
2003年1-12月份,我国猪肉产品(包括鲜冷冻猪肉、加工猪肉和猪杂碎)的累计出口量为30.69万吨,出口总额为6.5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8.84%和17.23%。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将促进我国生猪及加工品的出口创汇。
7、项目实施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自我保护能力。
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农民,主要是依靠行业协会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行业协会来保护农民的利益。
前述的猪贩到本项目区收购生猪之所以能够压价收购,关键就是缺乏行业协会组织。
由于项目区没有养猪协会组织,养猪农户各自为政,信息不灵,联系不到外地客商,即使联系到外地客商又难组织批量猪源;
农户饲养的肥猪到了出栏时间如不及时销售,则吃得多长得少肉料比下降,饲养成本提高,只有如期出栏低价卖给猪贩。
本项目的实施,将实行“公司+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
项目承担单位协助项目区农户建立无公害养猪协会组织,协会通过信息的收集,在充分了解生猪行情的基础上,代表会员与分宜县畜牧良种场(即公司)签订无公害生猪产销合同、技术服务协议,确保农民的生猪如期出栏销售、价格明显高于猪贩收猪的价格,使项目区农民放心地大胆发展无公害生猪生产。
因此,本项目实施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自我保护能力。
综上所述,本项目选题正确,建设非常必要,对于促进农村养猪业优化升级,促进农民增收,以及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建议项目承担单位加速尽快上报立项、加速筹建。
第三章市场前景分析
一、国际市场猪肉生产、价格和贸易分析
2003年世界猪肉总产量为958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6%。
由于价格下滑和气候引起的生产损失,2003年欧洲的猪肉产量比上年略有下降;
美国猪肉产量为893.1万吨,比上年略增0.2万吨;
尽管采取了刺激出口增长的措施,加拿大也未能改变生产下降的局面。
发展中国家的猪肉产量大约提高2%,仅达到过去5年平均增长率的一半。
特别由于消费需求下降、国内猪肉价格下滑以及出口限制,使我国和巴西猪肉增长速度放慢;
尽管饲料成本上涨,越南和菲律宾仍呈现较强猪肉增长势头。
由于发展中国家牛肉需求的恢复以及强制性的贸易限制政策影响了2003年的全球猪肉贸易,贸易量只达到410万吨,比上年增长不足1%;
全年的生猪及肉品贸易中,检疫与质量标准执行较严。
由于日本在2003年中期对猪肉实行了强制性贸易限制措施以及韩国对猪肉的需求下降,使得亚洲的进口量下降了2%。
同时,俄罗斯强制执行的配额政策使进口减少,国内价格提高了35%。
欧洲猪肉价格的上涨限制了出口补偿的实施,难以与巴西产品竞争,欧盟出口下降15%,造成2003欧盟年占全球猪肉贸易份额下降到26%。
加拿大猪肉由于受益于美国屠宰与加工能力的提高以及进口需求的增长,出口有所增长。
2003年1-8月世界猪肉平均价格为1880美元/吨,与2002年的1830美元/吨相比略有增长。
但是从年初开始,猪肉价格起伏不断,波动频繁。
美国2003年猪肉切块的批发价比2002年同期上涨10.13%,腰肉批发价上涨3.75%,腹肉批发价上涨24.03%,腿肉批发价格涨8.18%,猪肉碎屑批发价上涨30.94%。
2003年日本市场猪肉价也有波动,1-5月价格呈下降趋势,而6月之后连续上涨,全年平均价为49581.78元/吨,比2002年同期上涨6.69%。
2003年全球肉品市场的特点是:
出口缩减,肉类价格上扬,国际市场对猪肉的强制性贸易限制措施强化,肉类贸易增长量明显低于2002年。
由于这些贸易限制措施包括较多的肉品质量即“绿色壁垒”措施,所以,无公害的生猪及其肉食品出口贸易相对容易。
二、国内猪肉生产形势分析
(一)猪肉产量增加2003年,我国生猪生产稳步发展。
三季末生猪存栏和出栏分别为47713.06万头和45951.86万头,同比增长1.5%和4.27%。
能繁母猪存栏4236.16万头,占存栏猪的比重为8.9%,结构较合理。
全年猪肉产量4460万吨,比上年增3.1%。
近期生猪收购价快速上扬,农户养猪热情较高,补栏积极,生产后劲足。
前三季度,川、湘、豫3省出栏数超4000万头,山东省出栏数超3000万头,冀、桂、粤和苏4个省(区)出栏数超2000万头,该8省(区)生猪出栏数量占全国的59%。
川、豫、湘3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