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9870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8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各种专业教育。

高等教育是社会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具有密切的联系,并承担着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

高等学校是中等教育后开展高层次教育活动的场所,是普及型中等教育向专业教育的延伸。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直接面向社会,与社会对接。

同时高等学校还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通过自身职能的发挥,实现高等教育的功能。

因此,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是密不可分的。

高等教育的功能和高等学校的职能也是相互对应的,甚至可以互相代替。

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往往通过高等学校的职能来表现,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的物质载体。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

1、萌芽和形成时期

萌芽形态应起源于商朝时期的官办机构“右学”,从奴隶社会逐步转向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官学日渐衰落私学盛极一时,有“天子失学、学在四夷”之说,形成了早期的教育言论集,如《学记》《大学》《论语》等。

2、发展和兴盛时期

西汉时期在京师长安开办了中央级的高等学府“太学”,汉代还设有鸿都门学,是世界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

隋炀帝时期,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朝时期已经有了留学生教育,当时从日本、朝鲜、吐蕃和东南亚国家前来留学的人很多。

建元六年,汉武帝在京师长安开办了中央级别的高等学府“太学”。

汉代的鸿都门学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

隋朝的国子监,宋朝的书院。

宋朝时期,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并开始盛行。

书院萌芽于唐朝,是实施藏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

宋代最著名的四大书院:

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

3、衰落时期

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科举制度也在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后终结。

(二)近现代高等教育

1、1862年,在北京设立专科层次、专门培养翻译人才的京师同文馆,这是清代最早的“洋务学堂”。

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现代第一所高等教育学堂,它标志着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1895年,经光绪皇帝批准,盛宣怀在天津设立中西学堂。

1903年正式命名为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的前身)。

1898年,清光绪皇帝下谕设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型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随着天津中西学堂头等学堂、南洋公学上院和京师大学堂的先后创办,我国近现代大学诞生。

至晚清时期,公立高等教育共包括3所公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24所省立高等学堂和127所省里专门学堂。

2、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日本侵华战争,北大、清华、南开先迁至湖南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解散,三校回迁。

(三)当代高等教育

1、1949-1966高等教育

1949年至1959年间,我国照搬苏联模式,1959年至1961年间复归了“传统”,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当代,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等根据地举办高等教育的经验、办法来指导高等教育。

1961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工作条例》,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2、1966-1976高等教育

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教育受到严重影响。

3、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

1977年恢复高考。

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颁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993年,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4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实施“211工程”,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1998年5月,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为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从1999-2006年底,教育部与部分省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分批将34所国内知名高校列为国家跨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这些大学分别由国家、地方及相关部委共同建设,被称为“985工程”。

1998年8月,全国人大制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这是新中国成立50年来第一部高等教育法。

《教育法》规定了: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施民主管理。

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663所,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6个。

二、外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外国古代高等教育

西方古代高等教育肇始于古希腊时期,公元前393年,柏拉图在雅典开办了“学园”,被视为雅典的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教育史上公认的正规高等学校,同时也是西欧最早的一所学术研究机关。

希腊化时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

拜占庭时期,公元425年政府创办了君士坦丁堡大学。

(二)中世纪大学

12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教师讲学或学生求学的聚集性行会,行会的名称叫做“大学”。

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12世纪的西欧。

中世纪大学形成类型有三种,分别是:

自然形成型、国家或教会创办型、衍生型。

意大利和法国是最早出现大学的国家。

牛津大学衍生自巴黎大学,随后,脱离牛津大学的部分师生创建了剑桥大学。

数百年后,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一批传教士又成了哈佛大学的创始人。

中世纪大学的管理方式也分三种:

一是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教师型大学,二是以波隆那大学为代表的学生型大学,另外还有部分混合型大学。

教师型大学后来成为主流。

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特征:

1、大学拥有自治权和学术自由。

2、大学具有宗教性和国际性。

3、大学兼具专业性和学术性。

(三)近代外国高等教育

柏林大学被誉为“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国家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形成了国家干预管理的局面,近代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建立起来。

1806年在巴黎设立帝国大学。

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后,柏林大学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等教育的特点:

第一学校类别比较齐全。

第二继承和发扬了柏林大学的科研和教学相统一、学术自由的传统。

1636-1769年间,美国就建立了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大学等9所大学。

1877年日本成立东京大学。

(四)二战后的高等教育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把高等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阶段过渡到大众化教育时期。

各主要发达国家开办了不同形式的非正规高等教育授学形式,一些非全日制和灵活学制的高等教育机构纷纷出现,以广播、电视、函授形式进行教学,课程多种多样,求学人数不限,入学年龄不限,设有各种学位课程,如英国的开放大学、美国的大学虚拟课程等。

第三节 高等教育学概说

一、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的特殊问题、揭示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学科。

高等教育现象相对于一般教育现象而言具有特殊性、专业性。

特殊性体现在:

1.高等教育活动的性质和任务具有特殊性。

首先高等教育的性质属于培养高级人才的专业教育,在教育层次上高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而且在高等教育内部,也有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层次,具有比较鲜明的层次性。

其次,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不能仅仅停留在“高”和“专”的圈子内,还要考虑大众文化教育背景下,如何处理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如何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一系列问题,因而高等教育的任务也有其特殊性。

2.高等学校的教师行为与活动具有特殊性。

除了具有一般教师的特点外,高等学校教师还具有更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特点。

相对而言,大学教学还更具有创新性。

大学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靠经验积累和技能的熟练,更需要科学研究,学术探索作支撑。

科学研究作为高校教师的职责之一,更体现了大学教师的创新性。

一方面,大学教师通过开展科学研究,能够开拓新的科学领域、创造新知识、解决产业领域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科学技术问题,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促进社会发展;

另一方面,大学教师的科研活动,能够成为提高教学水平的有力支撑。

教师可以通过探索性、创造性的研究,形成丰厚的教学底蕴,并影响教学过程。

3.高等学校学生具有特殊性。

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决定了大学的教育活动应更加注重引导,教学活动的目标也必须更多地联系学生的成才愿望,联系社会需要,要更多地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4.高等学校职能具有特殊性。

和初等、中等学校相比,高等学校具有教育教学职能、科学研究职能、社会服务职能。

有的学者认为,还有社会文化的引领作用。

高等学校不仅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次,还承担着科学研究的使命,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机构。

自柏林大学创办以来,科学研究就成为大学的使命之一。

大学拥有雄厚的人力和智慧资源,利用大学科技和人才资源开展社会服务,能使大学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大学开展社会服务的渠道很多,可以与企业、行业、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区开展不同程度的联系和合作。

高等学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重要阵地,科学技术文化水平较高,社会影响力较大。

高校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国精神、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文明素养方面,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大学生求知、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是高校的职责所系。

因此,高校在社会文化的引领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越来越丰富,并派生出自己的分支学科,如高等教育经济学、高等学校管理学、高等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发展史、比较高等教育学、大学教育论、大学生心理学等等。

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和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功能,高等教育基本规律,高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高等教育的教师与学生,高等学校的德育、校园文化等等。

三、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发展

高等教育研究是揭示高等教育本质、探索高等教育内在规律和意义的一种认识活动。

1843年英国的休伯著《英国的大学》,1852年纽曼的演讲集《大学的理想》是有关高等教育研究的两部早期著作。

1920年,在芝加哥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率先开设了“高等教育专业”。

1930年美国学者佛莱克斯勒出版了《美国、英国和德国的大学》,针对美国大学的现实问题,系统比较了美英德三国的大学,并以德国大学为样本提出了“现代大学”概念。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次大会决议成立了“欧洲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1957年厦门大学教育学教研室编印了《高等教育学讲义》。

1978年5月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的专门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

1984年,潘懋元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出版。

四、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了解高等教育

(二)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

(三)有助于高校教师从事教学改革和研究

(四)有助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高校教师应达到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其中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

既有学历标准要求,也有必要的高等教育理论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了解学生的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

具备评价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的能力;

具有学者的敬业精神,具有本学科的专业水准和知识;

能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本学科;

对本专业学生的市场需求能做出及时反映;

掌握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等。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

第一节高等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

一、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方针

(一)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指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所制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从概括。

(二)我国的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一词,在我国始于蔡元培的《关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了: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61年,《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将以上两条合并,提出: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1年,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

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设》中指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指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有明确指出: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们服务,与生产拉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7年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段评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思考学校的发展和改革,这对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我国的高等教育方针

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该法律第一章第四条写到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与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一致的。

二、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涵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

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所寄予的期望。

狭义的教育目的:

是指一个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要达到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规定或设想。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具体体现,反映高等教育对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集中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高等教育目的既有主观性的一面,又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是一种主观性与客观性在现实基础上的统一。

具体体现在:

1.高等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主观性。

高等教育目的作为教育者在观念上预先建立起来的关于未来新人的主观形象,往往反映的是理想的目标预期。

2.高等教育目的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具有客观性。

高等教育目的反映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主观性质,但这并不是说高等教育目的可以主观臆断、随心所欲,实质上他是一种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由于主观性和客观性是俱在的,都对高等教育目的产生影响。

因此,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目的都是当时的高等教育主体根据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因素制定的,带有理想色彩的目标追求。

(二)高等教育目的的几种价值取向

1.高等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主要是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个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服务。

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目的观,强调个体的利益和权利,兴趣和爱好、社会参与及自我实现。

代表人物是卢梭、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奇、马斯洛和中国的老子。

2.高等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这是基于人的社会性提出的,主张人的教育和发展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代表人物是孔子、斯宾赛、涂尔干、孔德等人。

他们认为教育应该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

认为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受制于社会,人的身心各方面都要靠社会来提供营养。

社会本位论的高等教育观,强调了人是社会的产物,高等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人,它特别关心个体社会化、公民道德和社会政治。

3.高等教育目的文化本位论

这是指由于文化教育学的弘扬而形成的教育目的观,代表人物是狄尔泰、斯普朗哥、他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与政治、经济相比,教育的本质更倾向于文化的范畴;

认为教育活动是一种文化生产活动,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存在的方式。

文化本位论的高等教育目的观,但从文化学的角度,强调人与文化的关系,强调高等教育应该更多地启发学生的心智和提高文化修养。

这种观点非常不全面。

4.高等教育无目的论

代表人物,美国的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是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一种表现,是不科学的。

5.高等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

这是马克斯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

担不是抽象地脱离社会和历史来谈人的发展,而是把个体的发展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考察,把两者辩证的统一起来。

作为教育实践活动,首先要服务的是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为一定社会培养人才。

而社会对人的需要必然涉及到人才的发展问题。

二者共同作为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并根据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日认识各自在教育目的确定中的具体作用,未解决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确定了正确的途径。

(三)全面理解我国的高等教育目的

1.注重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一)导向作用

高等教育目的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高等教育目的能够确保人们的活动不偏离目标,使人们在统一目标的指引下进行活动,从而保证教育活动的整体性。

(二)调控作用

调控作用包括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两个方面。

宏观方面说,高等教育目的对高等教育饿规划、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等都具有支配控制作用。

从微观上说,高等教育目的对高等教育实际的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组合,也具有支配和调控作用,比如教育计划的制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手段和技术的运用等。

同时对学生也有规范作用,使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朝着预定的培养目标。

(三)激励作用

目的能够知道人们的整个实践活动,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四)评价作用

高等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

第二节高等教育目的体系与实现途径

一、高等教育目的体系

包括: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三个层次结构。

(一)高等学校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指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对接受高等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所提出的统一标准与总体要求。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具有多样性特点。

1998年人大通过了《高等教育法》,其中规定:

1.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

2.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技能、方法和根本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3.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二)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指高等教育的各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特点而确定的对培养人才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的总规定。

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包括培养方向、使用规格和相应的质量要求。

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要考虑的因素有:

第一,专业培养要与教育方针、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国家的学位条例相一致。

第二,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德智体美协调发展的要求。

第三,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高等学校层次、规格的差异性。

第四,专业培养目标要使专业人才质量规格具有国际可比性。

(三)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试试先专业培养目标的手段。

具体有两层含义:

一是为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建设的课程体系;

而是没门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二、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径

(一)教学工作

广义教学包括培养人的一切活动;

狭义的教学指学校教育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处于中心地位。

一方面,高等学校的教育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的,主要是教学活动。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不同专业,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往往有各自的特殊性,但是其教育的目的是基本一致的。

(二)科研训练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可以直接推动学科的发展,使学科教学内容不断得以更新,教师通过授课使学生所学内容是当前最新的。

教师通过学校开展学科研究,能全面把握本学科的发展趋势,更深刻了解社会对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的要求,能准确的认识自己所教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有效地反映到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高等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可以扩大学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