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纪委公布治理小金库十大典型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9842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纪委公布治理小金库十大典型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东省纪委公布治理小金库十大典型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东省纪委公布治理小金库十大典型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东省纪委公布治理小金库十大典型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东省纪委公布治理小金库十大典型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纪委公布治理小金库十大典型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广东省纪委公布治理小金库十大典型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纪委公布治理小金库十大典型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纪委公布治理小金库十大典型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从“小金库”资金的使用来看,有的用于吃喝玩乐、请客送礼;

有的搞小团体利益,私自发放奖金福利;

有的供个别领导人挥霍享受;

有的将“小金库”资金向外借贷,从中收取定额利息,甚至贪污挪用、集体私分等等。

“小金库”的5%重奖举报人

这次的清查行动鼓励群众举报,并按照举报查实的“小金库”数额的3%-5%对举报人实行奖励。

在专项治理工作期间,共收到群众举报线索338件,目前,已全部进行了核查。

下一步,各级治理机构将根据对举报线索核查的情况,认真兑现对举报人的奖励。

据悉,全省检查发现的“小金库”中,已有225个进行了整改或受到处理,占清理出“小金库”总数的83.6%,已追究有关人员党纪、政纪处分15人,行政处罚18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11人。

其余“小金库”问题及涉案人员正在进一步整改和处理中。

典型案例

1.农业局长被追刑责

金额:

1618万元

单位:

化州市农业局

经查,莫冠佳1999年2月任化州市农业局副局长,主持全面工作,2002年2月至2009年1月任局长。

在此期间,莫冠佳授意有关部门虚报项目、虚开发票,套取扶贫、救灾等涉农专项资金;

同时,私设项目乱收管理费,先后私设“小金库”6个,金额累计达1618.65万元。

上述资金,有的以福利、补助等名义被私分;

有的以白条支付用于业务联系、业务接待等开支;

有的被提取现金供莫冠佳本人使用。

目前,莫冠佳已被化州市纪委立案查处,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套取环境污染专项治理费

1361万元

韶关市环保局

经查,1997年11月至2006年2月,韶关市环保局在时任局长陈应仕的安排下,通过下属公司,以综合评价费、运行维护费、技术服务费的名义,收取有关企业赞助费1054.1万元;

同时采取截留、挪用、挤占等手段,套取环境污染专项治理费175万元,放入“小金库”。

“小金库”累计金额达1361.2万元。

陈应仕被撤销局长职务,留党察看一年。

3.“小金库”给职工发通信费

350万元

珠海市路灯管理处

经查,自2004年初至2008年底,珠海市路灯管理处采取将业务设计费、招标资料费、房租等收入不入账等手段,截留资金私设“小金库”;

同时分别在下属路灯所和灯艺公司私设“小金库”。

以上“小金库”金额共计350.9万元,全部用于发放职工福利、奖金、通信费等。

目前,管理处主任张炎新因同时涉嫌受贿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下属路灯所所长陈爱国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4.“小金库”用于报销旅游费

287万元

广州市海珠区科技局

经查,2001年10月至2009年8月,广州市海珠区科技局违规保留应当清理撤销的账户,截留有关科技专项经费存入该账户,并多次违规向企业放贷收取利息,私设“小金库”,金额达287.63万元。

“小金库”资金用于报销旅游考察费、餐费及其他办公用费。

目前海珠区纪委已对该案进行立案调查。

5.局长撤职罚款4万

115万元

恩平市气象局

经查,2006年3月至2008年底,恩平市气象局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采取虚开或扩大防雷工程材料发票、防雷工程施工收费,收取防雷工程款不入账等手段,先后套取资金共115万多元,违规设立“小金库”,用于发放干部职工奖金和福利补贴,先后3次共发放83.1万元。

目前,该局局长陈英梅被撤销局长职务,并处罚金4万元,“小金库”资金已全部收缴。

6.正副院长联手建“金库”

101万元

东莞交通规划设计院

经查,2002年3月至2004年10月,张炳芳任该院副院长主持全面工作期间,指使会计谢某,采取将收取的部分工程款及外单位的图纸复印费不入账等手段,截留资金27.5万元,私设“小金库”。

2005年至2008年期间,院长郦铃福指使谢某等采取签订虚假工程合同的形式,先后套取资金74万元,放入“小金库”。

“小金库”金额共101.5万元,主要用于平时请客送礼。

“小金库”账目每两月核对一次,并销毁有关单据。

目前东莞市纪委已立案查处。

7.截留学生膳食收入

21万元

罗定市围底中学

经查,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罗定市围底中学采取截留学生膳食收入、隐瞒房屋出租收入等办法,违规私设“小金库”,金额达21.6万元,用于发放教师福利及请客送礼等开支。

目前,该校校长张洪荣已被免去校长、党支部书记职务,因同时涉嫌贪污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此外,省纪委还公布了梅州市大埔县卫生局私设“小金库”案,潮州市人民广场管理处私设“小金库”案,佛山市禅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私设“小金库”案。

■新快报记者余亚莲实习生吴炎娜通讯员粤纪宣

小金库案例—成都电子科大部分领导私分120万公款2008-07-0512:

19:

10成都市成华区法院昨公审成都某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原院长、副院长等8人

案情:

院长授意设“金库”,8人年年分“好处”庭审:

齐称大家很“辛苦”,这个分钱理由咋成立

一声叹息:

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是何必

2004年11月9日,成都某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原院长(左一)等八人私分国有资产一案,今日在成华区法院开庭。

中广网北京11月10日消息通过开会讨论的方式,电子科大继续教育学院原院长、副院长及科室负责人等8人将120万余元巨款瓜分!

昨日,8人被控私分国有资产一案在成华法院公开开庭审理,级别最高的原院长贾某当庭承认错误,称自己“负有领导责任”,私分的100多万属于乱收费。

院里开会,决定私设“小金库”

昨日上午,成华法院对该案公开开庭审理,8名被告人被法警带上法庭。

由于同一大学的8名相关负责人站在被告席上一起接受法庭审判的案例极为罕见,前来旁听的群众特别多,公诉机关也特意安排了3名检察人员出庭。

庭审开始,公诉人当庭指控了8人的犯罪事实:

2001年,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二级财务被取消后,有的职工开始向时任院长贾某抱怨。

在一次科级以上干部会议上,贾决定将设立“小金库”为大家发放奖金。

有了院长的授意,此后,该院自考办、成教科等相关业务部门,收取的学生报名费、再补考费等便截留一部分纳入学院的“小金库”,由副院长薛某亲自保管。

逢年过节,或是遇上期末放假,院长和大家通气后便开始按级别“分红”。

检察机关查明:

从2002年1月至今年5月期间,贾等8人将购书回扣费、学生报名费等各项费用共120万余元截留,其中贾和薛各分得现金23万余元,其余人员分得12万余元至5万余元不等。

院长认错,交代分配比例

最先接受法庭审判的是原院长贾某。

“大家都很辛苦,包括晚上、寒暑假期间都在利用休息时间加班,我才将钱发放给大家作为辛苦费、加班费……”贾某先吐露了一番他的“苦心”。

但他承认,学院所收取的学生报名费、自考费等都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许可,也没得到学校的准许,“我们确实是在乱收费!

”对于私分的数额,贾回答审判长:

“大概是那么多嘛(指120万余元)!

”但他随即又为自己辩解,其中有的费用是可以发放的。

贾向法庭交代了一伙人分配的比例:

院长三成多,科长、主任二成多,一般工作人员一成。

“我对此事负有领导责任,我承认我的错误!

”贾请求法庭从轻判决。

有的被告:

一个劲地说“辛苦”

调查中,其余被告人有的称自己从未参加过分红会议,有的则一个劲地诉说自己的“辛苦”“奉献”……庭审持续到下午6时过,法庭宣布将择日宣判。

庭审结束后,办案人员向记者披露了该案查处的全过程:

今年5月,成华检察院反贪局办案人员在查办成都某大学教材处教材科科长胡某涉嫌贪污一案时,从中发现一重大线索——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存在收受教材回扣款的行为!

办案人员很快查实,该学院将书商的购书回扣款纳入了学院的“小金库”,几名嫌疑人相继落网。

对于8人的落网,该案的公诉人员表示“特别遗憾”:

8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一名副院长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们都为继续教育作出了贡献,却因为法制意识的淡泊而

走上犯罪道路,“发人深思!

东北林业大学纪委监察处版权所有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兴路26号邮编150040

查处“小金库”的主要方法及案例(刘闽莉)

 2009-08-1115:

03:

24  来源:

北纬网

★欢迎订阅《北纬手机报》雅安新闻天下大事最新资讯及时“掌”握。

点击查看订阅方式。

  一、二、三、略

  

  四、查处“小金库”的切入点

  查处“小金库”需要对被检查单位的基本情况、部门职责、行业特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有关人员进行座谈了解,作出系统性判断;

再对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会计核算情况以及财务收支数据、业务数据和业务活动进行对比分析,来判断这个单位是否有私设“小金库”可能,哪个部门有可能设置“小金库”,确定检查“小金库”的突破口。

这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需要掌握一些检查的技术方法。

  

(一)从检查收入入手。

首先摸清被查单位机构设置及职能;

收入项目、来源及收取方式,摸清所有收入的来源渠道和环节。

其次,对已有的收入项目和可能存在的收入环节,就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要逐一核实,判别真伪。

这是一种完整性的检查,主要针对截留收入式设立“小金库”的检查。

  

(二)从检查支出入手。

首先分析支出项目增减变化情况,看有无异常现象。

其次,重点核实如下支出项目:

一是核实租赁费支出的真实性,对车辆租赁费、房屋租赁费等大额租赁事项,要分析必要性,并对可疑事项现场核查。

二是核实维修费支出的真实性,对大额房屋、设备等维修,要分析必要性,并现场查看。

三是核实劳务费支出的真实性,对劳务费支付给有关单位的,延伸到劳务单位进行核实;

对劳务费支付给个人的,与本人进行核实。

四是核实会议费支出的真实性,重点查看会议通知、会议纪要、与会人员名单等资料,必要时到宾馆饭店进行核实。

特别对大额、整数的支出发票要重点追查。

这主要是针对虚列支出式、套取式或者叫骗取式设立“小金库”的情况。

  (三)从检查对外投资入手。

从签订的合同入手,检查对外投资是否分配收益,其收益是否完整入账,对外投资是否收回,有无已收回投资不入账,但仍在法定账簿上长期挂账的现象。

另一方面,查清非投资类会计科目如:

“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等往来帐,是否存在具有投资的性质,追踪其收益的收回情况,审查有无私设“小金库”现象。

  (四)从检查票据入手。

包括收据、支票和发票。

检查收据主要是针对截留收入式设立“小金库”的检查。

检查发票主要是针对虚列支出式设立“小金库”的检查。

  (五)从检查银行账户入手。

要求被查单位提供所有银行账户及批准开设银行账户的文件。

重点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核查银行账户的个数。

二是核查对账单余额和会计账面余额是否一致,银行对账单上的每笔业务与单位银行存款账是否一一对应,摘要注明的资金流向是否相符,发现可疑应延伸到所属银行进行查询。

  (六)从延伸检查下属及往来单位入手。

了解被查单位下属机构设置、管理体制、财务体制、经济业务往来等情况。

延伸审查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下属单位上缴收入是否汇入大账;

二是被查单位委托下属单位和往来单位代收的各项收入是否入大账、是否全额入账;

三是下属单位是否存在报销上级单位费用的情况;

四是关注往来款,特别是一些长期挂账或异常的往来款项。

主要是针对转出转回式设立“小金库”的检查。

  (七)从检查固定资产入手。

以单位固定资产处置为例,通过对“固定资产”明细账反映的残值收入进行分析,若有残值收入的物资报废而在账上未作记录的,则有可能将残值收入存入了“小金库”。

对单位的门面固定资产,要检查是否出租,其收入是否设立“小金库”。

  另外,有必要对出纳和会计人员的交接记录、单位的办公会议纪要、党组会议记录、收发文登记、工作总结进行检查,寻找蛛丝马迹。

  五、查处“小金库”的方法

  针对“小金库”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查处难度较大等特点,各地在清理检查时,要注意从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使这次清理检查工作,做到查深查透,取得成效。

根据审计工作的实践看,主要有以下一些基本方法:

  

(一)收入核实法。

  全面了解被查单位的行政管理、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情况,尽量掌握其各种收入的来源,以利于确认是否全部收入都已入账,核对报表与收入总账、明细账是否相符,重点核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各类协会、学会的收入、投资分利、房屋租赁收入,出售低值易耗品、材料、废料收入等是否入账;

审查有无非法收入或用不合法票据收费,有无截留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

  

(二)突击盘点法。

  对于私设“小金库”的部门来讲,除保管困难外,现金是使用起来最为方便、最为便捷的。

对这种形式的“小金库”,实践中比较有效的检查方法是突击盘库。

对于盘点,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和对象,盘库前要根据对被检查单位的基本情况、部门职责、行业特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等进行的综合分析,进行周密安排,根据掌握的线索资料,准确判断资金存放的地点;

盘点时要注重两个结合,一要与清理收费票据、现金支票、空白支票和转账支票存根、作废存根等资料结合起来;

二要与保管的实物资料相结合。

盘库时注意保险柜中保管的房产证、土地证、有关资料证明、笔记本、信封、钥匙等实物资料。

当判断现金会存放在多个保险柜时,应安排几个盘点小组同时进行。

如果发现账款不符现象,应追查到底,查清原因。

对于存放于保险柜的存折、存单,不管是单位户或是个人户,都要进行深入查证,确定是否属于“小金库”。

对一个单位所有的办公室要逐一查看,凡是上锁的保险柜及其它柜子均要打开查看。

  (三)支出追查法。

  通过审查各项开支,检查是否有虚报冒领款项转做“小金库”的情况,特别注意审查白条抵库、大额和金额较整,有规律的支出,必要时延伸到关联单位。

盘查实际支出,账面列支数额与实物的单价、数额是否相符,看有无报支发票而无物资,有无以购代领虚列支出的情况。

  查账时要注意两种倾向的账目。

一种是记录混乱,账证不符,账实不符,记录不完整,收支凭证内容不合法,手续不健全,甚至有涂改、挖补、伪造的凭证等。

账目混乱,就容易发生账外“小金库”,乱中舞弊。

可运用核对法,进行账实核对,明细账与总账核对,证实问题的存在。

  另一种是记载很规范的账目,账面上毫无违纪,甚至连招待费都很少。

这类账可能是假账,假账背后往往就有账外账或“小金库”问题。

检查方法同查混乱账目相同,但重点是发现账外收支项目,如账外凭证、账外物资等。

  此外,还要注意账面上违反常规的奇异问题,包括奇异的数字金额,奇异的时间、地点,奇异的收支事项等,例如账面上有司机工资支出而没有车辆购置费、维修费、油料费。

没有生产经营项目的单位出现了生产经营费用、无建筑项目而发生建筑材料购置,应该由承建企业提供发票而在税务部门代开劳务发票报账等,这些奇异的背后可能隐藏着贪污或“小金库”问题。

  (四)账户检查法。

  即从审计单位的银行存款账户入手,查找账外账。

通过查阅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所有银行账户,把握其开户的总体情况,以确认资金的完整性。

通过核对银行对账单与被审计单位的银行账以及账户之间的收付款项,来查找线索。

尤其要注意银行对账单已收已付且收、付金额相等,而单位未入账款项等问题。

  (五)票据抽查法。

  发票和各种收据是单位经济活动的具体反映。

在清理检查过程中首先要审查各种收费票据的购买、领用、缴销登记薄和收据存根,并抽查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存根及其反映的内容、金额是否真实、完整,开出的收据是否及时、全额入账。

支出发票特别是专款支出票据反映的内容和收款对象是否真实,有无虚构支出、套取现金、转移资金的行为。

  (六)投资追踪法。

  对被审计单位的对外投资、资产的出租、出借等情况进行核查,检查其资产是否无偿提供他人使用,收入是否入大账。

  (七)挂账调查法。

  对被审计单位的往来账、结余资金进行追踪检查。

特别是对往来款项数额较大的有关单位和有上缴款项的下属单位、派出机构,要有重点地进行外调,从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的问题。

  (八)外围突破法。

  检查“小金库”,仅从被查单位账目上难以发现,一定要对有疑点的收支项目分类排队,采用抽样延伸的方法,追查到其下属单位、被管理单位、被收费罚款单位以及发生业务与资金往来较多的单位。

还可以采取发函查询的方法,使被查单位存在的收入不入账,虚列支出,虚拨款项等问题原形毕露。

此外,从被查单位还可以直接获取其上级主管部门、收费罚款单位、相关联业务单位私设“小金库”的有关证据。

所以“小金库”这个堡垒是最易从外围攻破的。

  (九)审阅相关资料法。

  一是审查会计凭证后附的原始凭单,考究其真伪。

二是审查合同、协议,特别注意保证金和押金的情况。

三是查阅被查单位的会议记录,因为会议记录往往能反映一些单位违纪违规问题的蛛丝马迹,可以通过审阅会议记录来获取一些问题的线索。

四是查阅会计人员交接记录。

会计人员交接记录是非常重要的检查证据,能够记录交接过程中涉及到全部会计账簿、资料等真实情况。

认真检查历任会计、出纳人员的交接记录,可能会发现违法乱纪问题的线索。

  (十)分析比较法。

  一是对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二是对同一类型的事项进行比较,如果存在差异,分析差异存在的原因,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

要注意被查单位历年在对待同一件事的处理上是否一致。

比较分析可以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排查。

通过对计算机数据的筛选、分析,能有效解决数据量大、流程复杂、时间紧等难题,提高检查效率和检查质量。

  (十一)现场勘察法。

  主要到被检查单位办公场所进行实地查看,观察办公场所有无闲置租赁、电梯间有无移动传媒广告、通讯机站等情况,按照目前市场运作机制,这些情况都可能为被检查单位带来额外收入,尽管这些收入可能比较少,但这些收入往往能成为发现“小金库”的重要线索。

如成都市某区环保局门面出租收入位入账私设“小金库”。

  (十二)利用举报法。

  在开展“小金库”的检查时,公布“小金库”检查线索举报电话和通信地址(包括电子邮箱地址)也很重要,一旦收到“小金库”举报信息,检查组应对举报信息的真实程度进行初步判断,重点对举报涉及的有关人员、资金流向进行调查,参考“小金库”举报信息进行实质性测试,可以提高检查的针对性。

  (十三)“群众路线”法。

  在清理检查“小金库”工作中,要深入群众,发动群众,争取知情者,然后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进行详查。

特别要注意做好业务骨干和会计人员的工作。

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经济业务最清楚,有些单位“小金库”的资金就由他们经管,而且极大多数会计人员对私设“小金库”是违心干的。

所以要注重做好这部分人的思想工作,尽量少走弯路。

如成都市某县林业局造假工程劳务费支出,套取资金形成“小金库”。

  六、“小金库”案例

  1.某教育事业单位(收入不入账,盘点现金库发现“小金库”)5400多万元。

  2.某厅计算机中心(虚开低值易耗品、计算机配件发票套取现金)100多万元。

  3.某厅工会(利用工会银行账户,设置“小金库”)200多万元。

  4.某党校(对外办学收入不入账,设置“小金库”)680多万元。

  5.某教育事业单位(规避政府采购,采购教学仪器设备,收取回扣设置“小金库”)1100万元。

  6.某县林业局(虚开工程清单套取现金,设置“小金库”)500万元。

  7.农水局开设多个银行账户,收取返还的财政专项资金私设“小金库”1400万元。

查处“小金库”的基本方法

于赞军

2009-07-09湖北省襄樊审计局

 

近些年来,湖北襄樊市审计局把审计中揭露、查处被审计单位的“小金库”作为审计一项重点工作和衡量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收到了好的效果。

他们查处“小金库”的基本方法有五个方面。

方法一:

突击盘点库存现金。

在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现金存放地点和财会人员的前提下,在被审计单位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对库存现金进行突击盘点。

让出纳人员把保险柜内的所有资料拿出来清点,发现问题立即追查。

如他们在盘点某局的库存现金时,从保险柜中发现了一个笔记本中夹有三张未入帐的现金进帐单,金额30多万元。

审计人员根据这一线索查出该单位将收取投标单位预交的管理费119万元,单独在银行开设一个活期储蓄存折户,放于帐外进行收支的违纪问题。

方法二:

全面核查票据存根。

首先检查票据购买登记簿,核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票据是否完整,有无缺本或缺号;

核实票据存根与会计记帐联是否相符,看开出的收据是否全部入帐。

如他们在审计某单位时,通过核对收据存根与会计记帐的收据,发现该单位提供的收据不全。

审计人员通过跟踪审计,查清了该单位将收取的部分房屋租金收入56万多元放在帐外,用于发放奖金实物等违纪事实。

方法三:

认真查阅公文资料。

被审计单位的会议记录或者相关的合同资料,可能掩藏着一些与“小金库”有关的信息,审计人员在审计时要认真查阅,不能小视。

他们2008年在审计一个行政单位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一份承包合同为突破口,查处该单位私设的长达四之久,金额33.74万元,用于发放干部职工春节补助和干部子女就业补贴的“小金库”。

方法四:

重点跟踪往来款项。

审计中,要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