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结业考试专题复习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9531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结业考试专题复习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结业考试专题复习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结业考试专题复习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结业考试专题复习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结业考试专题复习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结业考试专题复习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中生物结业考试专题复习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结业考试专题复习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生物结业考试专题复习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解析:

观察结构图辨认出A是草履虫、B是衣藻、C是变形虫,它们都属于单细胞生物,必须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其细微结构。

(2)单细胞,草履虫,叶绿体,表膜;

草履虫的典型特征是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光合作用无论在任何生物体内都只能在叶绿体中进行,单细胞生物都通过表膜即细胞膜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3)B;

衣藻属于藻类植物,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类型2过程图过程图常用来描述生命活动和某个发展的动态的过程,多包含字母、数字、箭头等符号,解答的一般步骤是:

观察图示,分析其反映的主要内容;

或“回忆有关的生理过程的知识”,或“根据箭头前后内容,思考该箭头反映的内容”;

剖析图示隐含信息;

按照题目要求认真作答,尽量使用生物专业术语例证:

1.(2012广州)下图表示人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A是,它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

(2)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C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

(3)亲代的遗传物质是通过_____________传给子代的。

(4)D表示__________过程。

胎儿通过__________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

(1)精子,一半;

图示表示人的受精过程,睾丸形成雄性生殖细胞精子,且精子和卵细胞都只含有体细胞中一半的遗传物质。

(2)卵巢,受精卵,23对;

卵细胞是卵巢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精子和卵细胞各含有体细胞中一半的染色体,结合后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人类的染色体数是23对。

(3)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是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物质传递的桥梁。

(4)受精,胎盘;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包括获得营养和排出废物。

2.(2012东莞、中山、云浮市)右图是植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中①、②和③依次代表()A.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B.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辈子植物C.被子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答案】A【解析】据图知①比苔藓植物低等、②比苔藓植物高等但比裸子植物低等、③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据此知①是藻类植物、②是蕨类植物、③是被子植物。

类型3示意图(模式图)以简要的图示反映生命现象、生理过程或生物体形态结构,其解题思路为:

观察分析图示,判断其表示的主要内容。

识别图示中的各结构,按照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加以辨认,从而进一步理解题意。

联系教材,准确进行知识迁移。

利用图中的信息按照要求认真作答例证:

1.(2012广州)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箭头代表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1)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1]_________感受刺激,产生冲动并沿着[2]传到脊髓里特定的[3]_________,由其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4]________传到[5],引起大腿上相应肌肉的收缩,使小腿突然弹起。

(2)形成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这说明脊髓不仅有反射功能,而且有________功能。

(3)“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反射是与有关的反射,这是人类所特有的。

【答案】

(1)感受器,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2)大脑(皮层),传导;

形成感觉的功能区是大脑皮层上的躯体感觉中枢,前提是要接收由脊髓的白质传来的神经冲动。

(3)语言(文字);

“望”和“谈”都是对语言文字等抽象信号建立起来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

2.(2012东莞、中山、云浮市)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对人体造成危害,请据图分析:

(1)PM2.5颗粒物可以透过肺泡壁和壁进入血液,经过血管①最先到达心脏的D。

(2)血液从血管②经过器官E流至血管③时,由血变成血。

(3)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尤为重要,在控制污染物排放的同时,还需多,这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答案与解析】

(1)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从肺泡进入血液要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其后随血液经肺静脉流到左心房。

(2)肾脏,动脉,静脉;

据图观察E的形态特征和数量可知是肾脏,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需要消耗氧气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以便为其排出废物的生理功能提供能量,故血液流经时,氧气被消耗,二氧化碳增多,血液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植物造林;

绿色植物在净化空气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类型4坐标曲线图这种图示利用数学方法分析生命现象,揭示生物体生理活动等方面的本质特征,其解题思路为:

识别坐标:

观察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找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联系所要考查的相关知识;

识别图中的一些典型的点:

找到坐标图中的原点、顶点等,明确其含义;

分析曲线变化趋势,尝试对曲线进行分段分析,理清某段曲线中所表示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关系,找到符合题意的条件或结论;

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解答,表达要清晰、完整,使用专业术语。

例证:

1.(2012东莞、中山、云浮市)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乙),该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氮气【答案】A【解析】据题意知该植物从早到晚经历了光照由弱变强、再由强变弱的过程,曲线图纵坐标表示该气体含量,将曲线按变化趋势分段分析知该气体先由多变少、又又少变多,最后又逐渐减少,该题突破点在18时到24时的时间段,在该段气体变少,光线弱甚至没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氧气释放的少,而呼吸作用照常进行,不断消耗氧气,所以氧气量释放少而消耗多,总量慢慢减少,初步估计该气体是氧气,再根据6时到18时有光照时都是逐渐增多的加以验证,该曲线图表示的气体是氧气。

  2.(2012德州)右面曲线不能正确表示的是()  A.唾液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能力的变化  B.炎热的夏天,绿色植物在一天中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  C.从进食前到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血糖浓度的变化  D.在“草→鹿→狼”这一食物链中,大量捕杀狼以后的一定时期内,鹿的数量变化【答案】C【解析】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较适宜的温度是37℃,其他温度下都会降低,若最高点表示37℃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强度的话,A所述正确。

光合作用会随光照的增强而增强,从早到晚光照由弱变强,又由强变弱,光合作用也随之如此变化,B所述也正确。

进食之后,由于胰岛素的作用,血糖浓度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不会持续降低,C所述不正确,符合题目要求。

狼是鹿的天敌,狼减少后,鹿会先增多,但增多到一定程度会因为生存条件有限而展开种内生存竞争,从而数量减少,D所述也正确。

所以,应选择C。

类型5定性定量表以表格或框架图中的文字或数据来表示生物概念、生物特征、实验步骤、实验结果或生理变化等内容,其解题思路为:

1.观察分析表格:

弄清表格表示的主要内容,行和列表示的内容以及呈现的规律等;

2.对表格中的行(列)进行比较,并试图据此对表格整体进行分析;

3.结合题目中的问题,对表格数据或文字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4.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解答。

 1.(2012广州)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图解,正确的是() ABCD【答案】A【解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作基因。

题目以椭圆之间的包括关系表达三个概念间的包括关系,正确的是A。

2.(2012东莞、中山、云浮市)为了解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生物小组进行试验探究,得到以下数据酒精浓度0(清水)0.25%1%10%20%每10秒的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35453023死亡上述数据表明()A.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加快B.10%以下浓度的酒精对水蚤没有危害C.只要酒精浓度不高,对水蚤心率没有影响D.酒精浓度较低时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稍高时有抑制作用【答案】D【解析】从表格第一行知酒精浓度是逐渐变大的,从第二行数据知除清水外,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减慢,直至死亡。

而以35为界限,酒精浓度低时对水蚤心率有增快作用,浓度高时慢慢减弱。

据此判断正确答案是D。

【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医生在检测某人血浆、原尿、尿液三种液体时,发现其含甲、乙两种物质的情况如下表。

试分析判断甲乙分别是()血浆原尿尿液甲0.03�G0.03�G1.8�G乙0.1�G0.1�G0�G A.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B.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C.甲是葡萄糖,乙是无机盐D.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答案】A【解析】观察图表可知,乙物质在尿液中含量为0,可判断是葡萄糖,据此即可选出A。

2、在孵小鸡的过程中,鸡蛋内有机物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应是

  答案:

C解析:

孵小鸡的过程即鸟类的胚胎发育过程,要不断消耗鸡卵内的有机物,有机物会逐渐减少。

3、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是嫁接,是人工营养繁殖 B.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 C.①②③均是植物的生殖方式 D.③中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芽答案:

D解析:

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根。

  4、右图是食肉目部分动物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选项中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A.猫和虎  B.狼和犬  C.虎和狮  D.虎和犬答案: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

分析上图知猫和虎同科、狼和犬同属、虎和狮同属、虎和犬同目,目、科、属三个单位中最大的是目,则虎和犬的共同特征最少,亲缘关系也最远。

5、下图①~④表示了家蚕发育过程中的四个阶段。

能正确反映家蚕发育全过程的是

  A.②④①③B.②④③①C.①③④②D.④③②①答案:

B解析:

蚕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图示中①是成虫、②是受精卵、③是蛹、④是幼虫,正确顺序是B。

6、下图表示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顺序正确的是d→bD.c→d→a→b答案:

C解析:

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如图c所示;

然后在细胞质中间出现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如图d所示;

最后分成两个细胞,如图b所示。

所以正确顺序是C。

7.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动物甲乙丙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32655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甲→丙→乙【答案】B【解析】动物学习某种行为越快说明它越高等,从表格中的数据知丙只用5次最快,然后依次是甲和乙,可知甲、乙、丙三种生物丙最高等,乙最低等,按照题目要求从低等到高等排列应是乙、甲、丙。

8.下列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

【答案】D【解析】骨骼肌附着在骨上通过自己的收缩牵动骨移动位置,必须至少跨过一个关节。

9.研究人员在不同气温条件下,测量某受试者呼出气体、尿液、汗液和粪便中的水分,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此人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此表,若受试者在测试期间生理现象皆正常稳定,且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则推测在气温7一11℃的环境下,此受试者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呼气时不会失去水分B.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C.以粪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多D.尿液和汗液所失去的水分都比炎热时多答案:

先据表格数据分析当气温降低时其四种途径排出水分数量的变化趋势:

呼气是增多,尿液也是增多,汗液大幅减少,粪便不变;

且四种途径中,呼气和粪便排出水分量较少,尿液和汗液较多。

据此判断,气温降至7一11℃,呼气排出水分应该继续增多,A可排除;

汗液大幅减少而尿液增多,那么B有可能;

粪便排出水分不变仍是200毫升,会少于尿液排出水分,C所述情况不可能出现;

汗液会减少D也不对。

10、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答案:

D解析:

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如D图所示。

11、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出现了类似下图所示动物,最可能被运用的生物技术是()A.克隆技术B.组织培养技术C.嫁接技术D.转基因技术

仔细观察图形发现图示蝗虫的头部与一般的蝗虫有很大的不同,即某些性状发生了改变,据此可判断是D。

克隆技术不会改变生物的性状,组织培养和嫁接都是植物繁殖技术,A、B、C三项均可排除。

1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B.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C.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D.过程②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答案:

仔细观察图示,知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都能产生“大气”,故应指二氧化碳,是通过所有生物都有的特征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故A不对;

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太阳能,首先从植物体内流动到动物体内,所以B也不对;

表示呼吸作用的应是图中的①③④;

②表示大气中某成分进入植物体内,可判断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所述正确。

13、根据图①一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是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示意图,图中b→c段表示吸气过程,膈肌舒张B.当光照强度达到图②中b点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图②中的a点下移D.图③表示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曲线。

答案:

A项说法有错误,若是吸气,膈肌应收缩;

②中纵坐标表示氧气的吸收量,而不是氧气的释放量,且光照是从a到b不断增强的,所以从a到b由于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也增强,氧气释放的量逐渐增多,相对来看显得氧气被吸收的量减少了,所以B不正确;

而种子萌发时要消耗自身储存的有机物,这时有机物逐渐减少,而当幼苗长出后,可以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再慢慢增加,故D也不对。

14、下列哪幅图表示的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A.大山雀学着偷喝牛奶B.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C.黑猩猩设法摘取香蕉D.公鸡尝试绕道取食

A、C、D所示动物行为都要经过学习才能形成,而鸟类的育雏现象是生来就有的,即使环境改变了失去了自己的幼雏也会表现出来,所以是先天性行为。

15、以下四种植物组织中,具有输导功能的是ABCD答案:

具有输导功能的结构在植物体内是导管和筛管,具备管道状的特征。

16.若用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

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A.B.C.D.

【答案】D【解析】视野最暗的放大倍数最大,看到的细胞个体会最大,应是D。

二、非选择题17、下图为菜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结构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

(1)以下对组成甲图的①②③④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①将来发育成芽B.②将来发育成茎C.③将来发育成幼根D.④将来发育成叶

(2)乙图叶片上有许多气孔,它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它的张开和闭合受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3)丙完成受精作用后,丙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分别发育成丁图中⑤和⑥。

(4)若该植株基因型为Ee,则该植株经自花传粉后所结种子胚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

(5)种植菜豆时,农民把土地整得较为疏松,从有利于种子萌发的角度分析,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A.保温B.保湿C.透光D.透气【答案】

(1)C;

据图识别①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②是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③是胚根,发育成根;

④是子叶,储存营养物质,所以C是正确的。

(2)保卫细胞;

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保卫细胞吸水或失水时状态发生变化就会导致气孔的张开和闭合。

(3)胚珠,子房壁;

丁图中⑤是种子,⑥是果皮。

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成的,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

(4)3;

基因型为Ee的植株进行自花传粉,根据自由结合规律可知后代基因型有EE、Ee、ee三种。

D;

疏松的土壤缝隙中充满了空气,能满足种子萌发对空气的需要。

18、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图甲中所滴的液体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丙、丁一分别表示使用显微镜时的一个步骤,其中图乙所示操作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图丙所示操作时,眼睛注视所指部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丁状态下观察时找到相关物像后,如果需要进一步放大,操作的步骤应该是先把要观察的物像调整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____________________换用高倍物镜观察,不清晰时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1)生理盐水;

为了保持细胞正常形态,使用与人体内环境一样浓度的液体。

(2)对光;

根据题目所述该操作的目的可知是对光操作。

(3)物镜压碎玻片;

镜头下降时有可能会碰触到玻片,将其压碎。

(4)转换器;

物镜通过螺纹安装在转换器上,换用时需转动转换器,而不能直接扳动物镜。

19、右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变化情况,读图并填空:

(1)图中曲线丙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消化。

(2)图中曲线乙表示的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淀粉被消化的最初部位在_____________;

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常导致血糖超过正常含量,刺激体内的感受器,引起激素调节,______________的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在正常水平。

(4)某同学为了进一步研究淀粉的消化,用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淀粉糊,再分别加入唾液(含淀粉酶)和清水各2毫升,放在37℃的水中约10分钟,然后滴加碘液,B试管中变蓝,A试管中不变蓝。

比较A、B两支试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脂肪;

将三条曲线对比丙是被消化最晚的物质,应是脂肪。

(2)小肠;

任何物质消化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

(3)口腔,胰岛素;

口腔中的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血糖的利用、转化等。

(4)淀粉酶能消化淀粉;

淀粉遇到碘液变蓝,A试管没变蓝,说明其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淀粉酶消化掉了。

20、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者。

(2)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_________________和能量流动,且能量传递具有单向性和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人们研究其能量流动的目的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一面。

某地区的瓜农,利用农作物秸秆反应堆技术在大棚内种植甜瓜,使甜瓜提早上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这种技术不但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而且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它主要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等分解者,将秸秆中的________________分解成供甜瓜利用的简单物质,并释放出_________________。

(1)生产,消费;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动物只能靠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生活,是消费者。

(2)物质循环,逐级递减;

沿着食物链的方向,每个营养级自身要消耗能量,在其遗体中还会残留一些能量供分解者利用,还有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流入到其下一级营养级体内的动物是逐渐减少的。

(3)腐生细菌和真菌,有机物,二氧化碳;

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植物遗体(秸秆)内残留的有机物,获取能量的同时,产生无机物供植物吸收利用。

21、下图中A、B、C、D代表人体内不同部位的血管,a、b分别代表血液里气体含量在人体不同部位的变化曲线。

据图分析:

(1)若横线的A段为组织内毛细血管,则b为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曲线,原因是在A段血管中,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_______________并扩散到组织细胞,血液由_____________血变为________________血。

(2)C段血管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毛细血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尿液的形成与肾小球的____________和肾小管的_________________有关。

(1)氧气含量,分离,动脉,静脉;

在组织处,细胞与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细胞,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所以b在A处含量下降表示氧气,血液氧气含量减少变成静脉血。

(2)肺泡内,氧气含量迅速增加;

根据上题知b表示氧气,在C段血液中氧气含量迅速增加,只能是在肺泡处。

(3)过滤,重吸收;

肾脏以肾单位为功能单位,经过过滤和重吸收两个过程形成尿液。

22、下图是桃花发育成果实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③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后发育成。

(2)图中②和④构成果实,②是由(填名称)发育而来的。

(3)有一果农发现他栽的桃树中,在一株桃树上有一枝条结出的果实特别大又甜。

他想在现有的一些桃树上能够结出特别大又甜的果实,应采用的方法是。

(1)胚;

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的胚。

(2)子房壁;

②是包在种子外面的果皮,是由子房的子房壁发育而成的。

(3)嫁接;

嫁接有利于保留母本的优良性状。

23、右图是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1、3属于植物的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