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2、晋文公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城濮大战中,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33、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公晋国,稍后齐国大夫四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并建立田氏齐国,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34、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35、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一、商鞅变法:
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内容——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响:
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各国的变法:
李悝在魏国变法;
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彻底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2)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
A:
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
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
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二、百家争鸣: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是春秋时期的人。
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
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
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
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
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
是孟子,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
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
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祸兮,福之所依;
福兮,祸之所伏”。
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著作是《韩非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孔子说的,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在文化上的贡献:
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体现了老子的主张。
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朴素辩证的思想。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
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四、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一)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四)思想——焚书坑儒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
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五)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
(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2、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
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答:
1、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3、全国推行郡县制;
4、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5、修筑了长城;
6、开凿了灵渠。
五、评价秦始皇:
功:
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
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意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过:
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
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
第二年,农民起义爆发。
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六、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措施:
1、政治:
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
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
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3、思想: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4、文化:
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5、军事:
多次反击匈奴,取得胜利;
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西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6、意义:
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七、西域都护的设置: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说明新疆地区在历史上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八、丝绸之路:
1、陆地:
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引进西域的核桃、苜蓿、石榴、葡萄)
2、海上:
从广东的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3、作用:
沟通中西交通,促进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
4、历史价值: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富有创造力的精神;
中西方友好、物质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有利于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有利于当今旅游事业的发展和考古工作的开展。
九、造纸术:
1、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的麻纸。
2、东汉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
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十、张衡(东汉)地动仪:
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七上P82)
十一、司马迁与《史记》:
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
既是一部历史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著作。
十二、赤壁之战:
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不敢轻易南下。
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十三、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这是台湾与内地的最早记录。
十四、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北方的统一和民族大融合。
2、政权:
鲜卑族建立北魏,定都平城,后孝文帝迁都洛阳。
3、改革的内容——汉化政策:
即:
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通汉婚、用汉律、学汉风。
4、作用:
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十五、数学成就:
祖冲之(南朝):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比欧洲早近1000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期末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填在下表中,每题1分,共20分)
1.根据目前考古发掘,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A.北京人B.蓝田人C.元谋人D.丁村人
2.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
A.尧B.舜C.禹D.鲧
3.战国时期的孟子属于
A.儒家B.法家C.纵横家D.道家
4.海外华人常自称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中国人善于想象B.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5.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
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
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D.浙江河姆渡
6.下列著作中,体现了“依法治国”主张的著作是
A.《庄子》B.《论语》C.《韩非子》D.《道德经》
7.丝绸之路是闻名世界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它开创于
A.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
8.河南省南阳市区有一著名景点——“医圣祠”,纪念的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这位医学家是
A.李时珍B.张仲景C.华佗D.扁鹊
9.下列各项中,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A.淝水之战B.官渡之战
C.长平之战D.赤壁之战
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下列哪一朝代
A.商朝B.夏朝C.春秋D.战国
11.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C.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D.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12.下列成语与项羽有关的是
①破釜沉舟②四面楚歌③背水一战④闻鸡起舞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③④
13.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作者是
A.司马迁B.司马光
C.班固D.班超
14.下列历史事件不可能被写入《史记》的是
A.晋楚城濮之战B.秦始皇“焚书坑儒”
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
15.我们的近邻山东临沂有着灿烂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
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
这位书圣是
A.王献之B.顾恺之
C.王羲之D.柳公权
16.青铜器是哪三种金属的合金?
A.铜、铁、铅B.铜、银、铅
C.金、银、铜D.铜、锡、铅
17.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祖冲之B.蔡伦C.贾思勰D.顾恺之
18.三国时期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开发的著名人物是
A.曹操B.周瑜C.诸葛亮D.孙权
1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语出
A.司马迁B.曹操C.曹丕D.曹植
20.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
其根本原因是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D.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中,有许多位帝王为中国历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产生巨大影响。
以下二位就是其中的代表。
秦始皇汉武帝
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秦始皇为中国历史发展所做出巨大贡献?
(3分)
(2)列举汉武帝为中国历史发展所做出巨大贡献?
(3)以上两位人物中,你更欣赏谁?
说一说你的理由。
(字数50字左右,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
经济上推行均田制,使游牧为主的鲜卑族变为农民;
政治上迁都洛阳、实行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设立三长制,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文化和风俗习惯上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
(1)材料一出自历史上哪次改革?
这次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4分)
(2)材料二出自历史上哪次改革?
(3)这两次改革有何相同点?
请任写出一点。
(2分)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猬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诸葛亮
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果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1)材料一中的“乱世”指的是什么?
“先帝”指的是谁?
(2)写出描述刘备多次拜访诸葛亮这一史实的成语。
(1分)
(3)材料二中的“天子”指的是谁?
从材料看,诸葛亮给刘备提出了什么建议?
这个建议是否正确?
举例说明。
(4)小亮同学是个三国迷,他很想利用假期时间多了解三国史,请你告诉他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这部分历史?
(至少写出三点,共3分)
初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
1-5CCABD6-10CCBCA11-15BAADC16-20DBCBD
二非选择题:
21、秦始皇:
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统一货币、修建长城等;
汉武帝:
在位时期西汉处于鼎盛时期,建立大一统国家、派卫青等大败匈奴、废半两钱,铸造五铢钱、治理黄河等等;
本小问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22、商鞅变法,作用是为秦灭六国,建立统一国家奠定了经济基础;
孝文帝改革;
作用是巩固了政权,加速了民族大融合;
两次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结果都取得了成功等等。
23、东汉末年刘备;
三顾茅庐;
汉献帝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正确赤壁之战;
查阅书籍询问历史教师参观历史博物馆实地参观考察等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距今170万年。
2、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他们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3、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居住干栏式的房屋;
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半坡出土了大量陶器,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屋、使用的陶器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有图案,称为彩陶。
4、炎帝、黄帝是传说中黄河部落联盟首领,他们联合打败嗤尤后二部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主体,炎帝、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5、尧、舜、禹成为黄河流域部落首领时部落联盟推举领袖的办法叫“禅让制”。
大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到殷,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打败纣,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夏、商、西周三个暴君:
夏的桀,商的纣,西周的厉王。
2、西周分封制的内容:
(目的)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西周实行分封制。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起众多的诸侯国。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纳贡,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定期朝见天子。
(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断起来进行争霸战争,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公元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4、公元前475-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
称为“战国七雄”。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长平之战,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进攻。
5、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作用)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6、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秦国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基础。
7、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8、商朝的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转发展而来的。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商朝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也叫做“铭文”在西周晚期出现了“大篆”。
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用毛笔蘸墨在竹简和丝帛上写字。
9、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著名的有:
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和四羊方尊。
我国最早的日食记载是在夏朝。
夏朝是就有历法了。
到商朝时出现了闰月。
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了二十四节气。
10、扁鹊是春秋战国时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
并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体。
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是传诵千古的抒情长诗。
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1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仁”、“礼”、“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创办私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有《论语》一书。
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民贵君轻”;
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12、李冰修建的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反映我国古代音乐的较高水平。
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三)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1、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兼并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
政治上采用“皇帝”称号;
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推行郡县制,全国分36个郡;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圆形方孔钱;
思想文化上统—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军事上修建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抵抗匈奴,开发南疆修筑灵渠。
而秦的疆域是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2、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在陈建立了张楚政权。
3、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汉武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