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加简答题.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4879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加简答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加简答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加简答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加简答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加简答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加简答题.doc

《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加简答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加简答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加简答题.doc

1.书院:

是我国古代特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代至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

2.中世纪大学:

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欧洲封建社会(5世纪到17世纪)的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

3.赠地学院:

1862年国会通过“赠地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历史上称之为“赠地学院”,后来大多数成为州立大学,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为美国的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

4.社区学院:

以转学教育、职业教育和闲暇教育等多种功能服务社会,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项创举。

5.国际化:

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即高等教育所应有的国际意识、国际交流、国际合作和国际理解。

6.大众化:

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

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

7.民主化:

高等教育民主化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涉及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教育社会均等(教育公平)的问题。

二是体现在高等教育管理上。

8.开放大学:

是英国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贡献,他随着成人教育兴盛、教育广播电视兴起和教育民主化运动三种趋势聚合演化而生的。

无需正式学历,积累一定学分即可获得学位。

9.教育适应性:

教育适应性指主动的创造性的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10、形式结构:

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

如: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

11、能级结构:

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院校比例关系。

如:

设研究生院的、以本科教育为主的、职校等

12、地区结构:

高等教育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同状态。

13.大学职能:

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得以存在的依据和价值。

三职能观:

产生于美国,著名的“威斯康星”是最重要的标志。

大学可以培养大量应用性人才和应用型研究从而直接为社会服务。

15.社会本位:

主张根据国家利益与社会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教育的社会价值为取向。

16.个人本位:

主张根据个人发展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教育的个人价值为取向的。

17.高等教育结构:

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从整体出发,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18.层次结构:

又称水平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相互关系。

19.科类结构:

即不同学科领域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

一般以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文凭与证书的科类划分为准。

20.大学职能:

指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得以存在的依据和价值。

21.院校研究:

是把现代管理科学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高等学校管理,旨在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一门学科和一个实践领域。

基本特征为:

自我研究、管理研究、咨询研究、应用研究。

22.课程:

是一个复合概念,即教学内容和进程的体系,是空间(内容)与时间(进程)的统一。

狭义的课程也称显性课程,是经过组织的教学内容,是有目的有计划实施的课程,目前在教学计划中所安排的课程即是这种课程。

广义的课程也称隐性课程,包含学生在计划的教学内容之外,通过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等各种渠道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等,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影响。

23.教学过程:

教学条件下学生获得认识与发展的过程。

24.课程结构:

是指课程设置各门类之间的关系与组合方式。

25.教学方法:

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

大学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联系的方式;大学教学方法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方法,具有科学方法的性质;大学教学方法的本质在于师生联系方式与科学方法的统一。

26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学评估是指对影响教学活动的所有因素的评估。

它既包括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估,有包括教学质量的评估。

狭义的教学评估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教师的教进行系统的检测,并评定价值及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

2大科学:

普赖斯认为,二战以前的都属于小科学,二战以后进入大科学时代。

特点是:

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国家间合作、需要昂贵且复杂的实验设备、研究目标宏大等。

(第一类是需要巨额投资建造、运行和维护大型研究设施的“工程式”的大科学研究,又称“大科学工程”,其中包括预研、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一系列研究开发活动。

如国际空间站计划。

第二类是需要跨学科合作的大规模、大尺度的前沿性科学研究项目,通常是围绕一个总体研究目标,由众多科学家有组织、有分工、有协作、相对分散开展研究,如人类基因图谱研究。

相对于传统小科学而言,大科学科研难度大,具有以下特点:

高度创新性、高度的探索性、高度的综合性、高度的组织性和高度的风险性。

集权与分权:

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或政府与高等教育部门共同承担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管理体制。

教育本质:

教育本质是教学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集合,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原因和依据,是由教育自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的。

院系调整:

即改造文理工医农学科齐全的综合大学为文理综合大学,设置其它科类的单科和多科学院,且以单科学院为主。

31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2.讲授法:

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33.自学法:

是学习者通过独立学习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

34.自学能力:

指独立地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

35.计算机辅助教学:

简称CAI,它是以计算机为主要教学媒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

多媒终身体教学系统:

通常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础上,为开展网络多媒体教学所提供的控制系统,它包括多媒体控制与教学管理系统两部分。

37.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是指体系化的高等教育管理组织制度,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

38.学术权力以教授、专家、学者为核心,以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为主体的学术权力系统。

39.行政权力:

是以高校管理机构为网络的行政权力系统,主题是职能部门以及行政管理人员

40.终身教育:

教育从一次性的过程转变为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需要。

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41.教学:

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人为的可以控制的系统。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系统内通过媒介进行传递信息的双边活动。

42自我统合:

个体尝试把与自己有关的多个方面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觉得协调一致的整体自我。

43权威:

是指在一个社会控制系统中,某个特定规则的制定者、解释者或执行者,他们被一个社会系统赋予了制定执行规则的权力,并使其他人处于服从状态。

44学生活动共同体:

为了完成由教到学的转化,真正建构学生主体,关键是要抓住教育学之间的中项。

保证学生作为主体开展活动,把学生能动的主体性、活动条件、对象以及目标在活动中组成有机统一体。

45教师教学监控能力:

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的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46威斯康星思想:

1904-1918年,威斯康星大学率先提出大学应具有社会服务职能,从而将德国大学拥有的人才培养,发展科学职能又向前拓展了一步。

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提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即它的教学、科研和服务都应当考虑州的实际需要。

47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不分专业每个大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与适应大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而开设的非专业选修课,涉及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体育保健等广泛领域,此类课程是为培养学生人文、科学、健康等全面素质服务的。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要学习高等教育学理论?

答:

①高教实践需要高教理论的指导;只有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才是教育的成功之道;②学习研究高教理论是大学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大学教师从事的是科学与教育结合的工作,需有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方面的修养。

2.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

答:

高级性、专业性、学术性、公益性(文化性)、主体性(独立性)。

3.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

答:

①培养高级专门人才;②推进科学技术发展;③服务社会发展需要。

4.欧洲中世纪大学有何特点?

答:

欧洲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创建于12世纪,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更为重要的是,中世纪大学传播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等办学理念,为后世欧洲近代大学的崛起准备了精神条件。

5.高等教育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答:

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主体地位:

①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的一切工作,首先是为学生服务的,要把学生培养成受社会欢迎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②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

高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享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培养符合社会和劳动市场需要的各类人才。

6.简述教育的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答:

①教育目的是对教育预期结果的规定,②教育目标是由多种发展要素,多种发展层次所构成的具有可检验性的指标体系。

③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在含义的共同点都是对学生发展预期结果的规定;而区别在于,教育目的是对学生发展终极结果的原则规定,教育目标则是根据国家总的教育目的,在培养时间与学生发展状态上作出的具体规定。

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是紧密联系的,但不能相互取代。

7.简述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答:

①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一致性。

其一,两者互为存在条件;其二,两者互为发展条件;其三,两者在互动中发展;其四,使每个个体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

②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矛盾性。

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矛盾,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二是社会制度的制约。

三是传统观念的束缚。

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

根据全面发展的要求,教育目标由知识、能力、品德、体质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并以此划分分类目标。

①知识目标;②能力目标(关键是能力目标);③思想品德目标;④体质目标

9.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答:

经济因素,文化传统因素,科学技术因素,教育因素,区域因素。

10.如何理解大学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答:

①培养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使命;也是大学所特有,而任何其他社会组织所不可替代的。

任何一所大学都应该把教学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②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大学科研具有三个方面重要意义:

一是创造新的知识;二是培训高层次高质量人才的保证;三是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③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职能的延伸(形式有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装备服务)。

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对于提高高校自身人才培养质量与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1.为什么说大学教学是在改革中发展的?

答: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由片面的掌握书本知识到掌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的全面知识,由掌握知识到发展职能,由限于学习到创造性的培养等;②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人类积累的知识量越来越大,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内容出线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趋势,因此使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③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必然促进教学手段的更新,这就不仅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和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