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疆域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8325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疆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的疆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的疆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的疆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的疆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的疆域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的疆域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疆域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的疆域Word文档格式.docx

6、学生根据所学,思考活动37、学生读图1-3。

,算一算我国领土最北东端和最西端所跨的经度各是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和最西时间相差5个小时。

  (过渡)我国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对我国有什么影响呢?

   8、〔读图〕读教材中的"

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

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尔米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边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边的帕尔米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9、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10、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我国南北距离相差多少千米。

  〔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为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

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

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小结]学生小结,教师补充        ①第三课时中国的人口一:

教学目标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

3.使学生明白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基本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4.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作图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难点和识记重点:

人口的国情和分布特点,人口问题对策是本节教材的重点;

难点:

如何教会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作图是本节难点;

识记;

我国人口数量,人口地理分布特点,人口政策等到内容。

三:

教学媒体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国地图四:

教学安排1课时五:

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学生看小品《超生游击队》引入本节内容,人口问题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增长很快,人口分布严重不均,了解这些有利于我们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同时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人口究竟有哪些问题呢?

互动一:

我国人口总数已超过12。

95亿,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21。

2%,我国人口超过5千万和省级行政区就有河南山东广东四川江苏河北湖南湖北安徽共九省。

看图1-7"

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

2%。

(如果中国人口手拉手站成一圈,可以绕赤道40多圈;

人口总数相当于西半部欧洲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比整个非洲拉丁美洲两大地区人口还多。

)并列表比较;

中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面积(万平方千米)9601710936997人口(亿)12.951.482.660.29占世界人口百分比(%)21.22.84.60.49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13518.128.42.9通过上述比较,让学生了解中国人口之多。

并指导学生看图1-8,找到人口达到5千万的省份,⑴有哪些省区人口超过5千万,并结合地图看一看,这些省区在全国是一个什么位置,它们的简称叫什么,行政中心在哪里?

人口超过5千万的省区有9个它们分别是:

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

让学生总结这些省区分布有什么共同点。

[讲述]全世界人口超过5千万的国家就称为人口大国,世界上共有20多个,而我国人口超过5千万的省区就有9个。

这说明了我国人口确实多。

⑵找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哪一个?

人口最少的省区又是哪一个?

名称和简称分别叫什么?

⑶我们湖南省人口有多少?

是一个人口大省吗?

通过活动P11教师画好人口增长曲线图,告诉同学,这种图既可以表示静态人口状况,也可以表示动态人口状况的地理数据,据此可以预测人口未来数量。

通过计算:

1949-1964年间,每增加1亿人口用8。

82年;

1964-1974年间,每增加1亿人口用5年;

1983-2000年间,每增加1亿人口用6。

43年;

通过以上计算和图表的绘制,发现我国人口增长很快,并让学生分析原因:

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出生率上升,人口迅速增长;

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不合理的人口政策,使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

[讲述]我国播种面积不足美国的70%,且农业生产技术条件较落后,但供养了比美国多3-4倍的人口;

年净增人口1500万,比欧洲的荷兰、葡萄牙、匈牙利等一个国家的总人口还多,并且,在1992年《中国人口与环境》公报中提出:

按照中国国情,中国最适宜人口数量为7亿,最大承载量为16亿。

(为以后讲人口政策埋下伏笔)通过阅读P12"

阅读材料"

指导学生讨论:

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这些地区人口总数增加得很快,这是什么原因呢?

[承上启下]我国人口不仅总数多,增长快。

而且分布也不平均。

[学生已有知识储备,一年级时已学有关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密度就是一个地方的总人口除以总面积,即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了多少人;

通过P13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

⑴在P12图中用用铅笔标出来江苏、广西、青海、西藏4个省区,并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排列:

苏?

桂?

青?

藏⑵找到黑河和腾冲两地,并用一条直线把它们连起来,想一想,我国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你能理解其中的原因吗?

(联系已有知识,人口的分布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有关)[讲述]我国人口的分布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以东人口众多,以西人口稀疏;

此线以东:

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耕地面广,城镇密,工业发达,交通运输发达。

河、湖、海多水运交通也发达;

而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地形多高山、高原,交通不便,城镇少,工业落后,经济落后。

[列表]比较两地人口和面积人口比例面积人口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让学生齐读课本P13面的第一段的内容。

加深学生对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的理解。

[承上启下]我国人口不仅分布不均匀,而且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的比重差别也较大。

中国城镇人口总数不断上升,所占比例也大大增加,从课本中P13的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城镇人口有这样的特点;

①我国城镇人口不断增加,每年在全国中所占比例和总数在上升;

②城镇人口的比例和总数还是比农村人口少得多,也远远没有达到国际水平。

[列表]农村和城镇人口在世界中所占比例中国世界农村人口63.9%53%城镇人口36.1%47%小结中国人口的几个特点:

①是总数多,世界第一,人口增长快;

②是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③是城镇人口增长快。

而我们知道,人口的增长是应该和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回忆七年级时学习的有关人口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为什么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人口总量将持续增长。

{回忆}人口增长过快,一方面大量人口所需的粮食、住房使得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环境破坏、资源溃乏;

另一方面,人口增长过快,也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思考:

①20岁结婚生子,100年内有几代人?

如果是25岁呢?

晚婚晚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意思是说控制人口的总数,使其增长不快,而提高人口的质量,不仅是人的身体质量,也包括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等。

总结: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六:

教学小结本节应重点了解中国人口总数、比例;

人口分布的特点;

我国的人口政策。

七:

教学反思第四课时中国的民族一;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2.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分布特征;

3.了解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4.初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5.培养学生收集、归纳、分析资料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

对学生收集归纳、资料能力的培养;

识记:

56个民族,人口最多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是壮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三:

教学媒体中国民族分布图(幻灯)四:

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那么,我国的民族有多少个呢?

哪个民族人口最多?

哪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讲述]我国共有56个民族,由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等民族组成。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统称为少数民族。

[学生活动]读课本中的内容,教师提问:

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什么民族?

最少的呢?

[讲解]我国各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关悬殊,其中最多的是汉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壮族约有1600多万。

人数少的仅几千人。

如赫哲族和珞巴族。

让学生P15中的活动。

讲解出"

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

结合学习我国《宪法》第一章,讲解民族平等的重要性。

[承上启下]我国各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通过"

大杂居,小聚居。

来说明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状况。

指导学生读图,归纳总结各民族的分布状况:

1.熟悉各少数民族表示的符号、图例,分析理解P16活动中表格内容;

2.熟悉汉族符号以及汉族分布状况;

3.各种少数民族分布,指出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三个边疆地区;

4.各个地区民族分布并非单一,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地区也有少数民族居住,说明了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举例说明:

我们当地主要是汉族人,但也有许多少数民族。

我们班上有没有少数民族呢?

[学生自学"

独特的民族风情"

]学生自学教材的阅读材料,出示部分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照片。

课后活动:

①收集各民族民俗、民风资料,并调查本班学生的民族组成;

②认识、收集从1角到10元的纸币,辩认少数民族种类。

五:

课后小结本节重点是56个民族,汉族,壮族;

少数民族的分布;

汉族的分布;

课后反思第八课时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各阶梯基本情况和阶梯间的分界线;

2.了解我国地形的特点,记住主要山脉的名称和走向;

3.掌握四大高原、四大平原的的分布特点以及我国主要丘陵的分布;

4.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和各类地形图的能力,学会从地形分布、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等去方面认识和表达地形特点、去分析对农业、气候、河流的影响;

5.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重点:

地势、地形的特点、三个阶梯、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分布及特点;

如何将众多的地名记住;

疑点:

如何利用地形地貌特点去分析对农业、气候、河流的影响。

教具准备中国地形图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各种地形的景观图片四:

教学思路按"

读图-析图-填图"

顺序,首先看"

中国地势剖面图"

,得出我国地势的特点;

三个阶梯的基本情况;

中国地形图"

了解主要的山脉分布,了解我国主要地形的特点、主要山脉的走向及分布;

通过学习各种景观图片理解我国地形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六: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直接引入一:

地势西高东低①学生观察"

找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三大地形区,对照"

陆高海深"

图说出其海拔高度大约各是多少?

我国的地势哪边高,哪边低?

②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两幅中国地势变化示意图,学生判断哪幅图比较接近我国的地势实际情况;

得出我国地势的另一个特点:

呈阶梯状分布。

③引导学生观察图2-1,完成活动中的1、2、3题加深印象;

④引导学生找出分布在三个阶梯的主要地形分界线,教师展示投影。

⑤学生讨论完成P23中活动。

[承上启下]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有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这些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镶嵌其中。

些典型的山脉?

②教师先解释"

山脉走向"

的的含义。

③学生结合图2-2,找出各类走向的山脉,而后学生上台指读。

④学生识记,老师点答,老师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强调珠峰和玉山在我国的地位;

⑤学生结合"

讨论完成活动中P27,学生回答并结合地图背记;

[小结]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就象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它们纵横交错,把我国地表隔成若干个地形区。

板书设计

(一)中国的地势特点: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主要的山脉及走向:

东西走向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东北-西南走向的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有阿尔泰山祁连山[承上启下]我们祖国的大山,除了刚才讲述过的一些外,还有一些著名的山脉成为我国的旅游风景区,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我国的"

五岳"

读图,了解我国的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以及每一级阶梯的地形特征.海拔高度,地形的种类.并列表比较出来:

阶梯分布地区地形种类海拔高度第一级阶梯西南部,青藏高原高原、盆地至少4000米以上。

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以外,高原、盆地海拔1000-2000米。

第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海拔500米以下各阶梯之间的分界线。

1、2级之间: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2、3级之间: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结合地图册总结出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越性有哪些?

①有利于海洋上湿润的气流深入内陆,带来的丰富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②使许多的大河向东流,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③呈阶梯状的地势,使得许多地势交界处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学生阅读P22面中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图找出五岳的位置。

八:

小结巩固小结本节课的重点,老师点拔。

九:

作业布置在已绘的中国政区图中画出我国主要的山脉;

P27活动中的第一题;

填充图册中内容。

 

第九课时[复习导入]1.我国的地势有何特点?

2.我国主要的山脉的走向和分布及位置?

[承上启下]我国的山脉纵横交错分布,就像人体的骨架,而在山脉间形成了各种高低起伏各不相同的地形。

它们主要是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

①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册中P13"

各类地形面积所占百分比"

图,并提问:

我国有哪些地形种类所占比例大?

②得出我国地形特点:

地形种类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并解释什么是山区,山区就是人们常说的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全称为山区。

试比较山区和山地的区别。

③设问:

我国有哪些平原、高原、丘陵呢?

引导学生看地图册。

读出我国的主要高原名称。

并阅读课本中P24中的有关四大高原的材料。

找出各大高原的特点。

[小结]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面积最大的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水土流失严重云贵高原地面崎岖有许多山间小盆地当地人称为"

坝子"

多喀斯特地形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④找出我国的三大平原的位置,并且阅读课本中的有关三大平原的内容,总结出三大平原的特点:

东北平原-----面积我国最大,地势低平,有许多肥沃的黑土,沼泽广;

华北平原-----面积第二大,尤其是入海口地区不断扩大;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最低,多河湖,有"

水乡、鱼米之乡"

的称号。

⑤先指出我国四大盆地的位置,范围,然后找出各个盆地的特点:

学生看图,思考四大盆地有什么相同之处?

各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老师小结: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都在新疆境内,共同点有沙漠、多内流河,降水少,但前者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在青海省境内,青藏高原上,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多沼泽、盐湖;

四川盆地主要在四川、重庆境内,它是最湿润的盆地,人口也最多最稠密。

⑥找出我国三大丘陵的位置,由学生上讲台来介绍讲述,但要求学生要自行阅读材料做好准备。

结合P24阅读材料老师点拔。

小结巩固本节重点内容。

作业布置:

在已绘制的中国山脉分布图上标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

板书设计: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三大丘陵:

第十课时中国的气候一:

教学目标1.掌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二大特征:

一是气候复杂多样,二是季风气候显著)2.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初步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

3.在认识我国有利的气候资源条件时,也认识到我国常见的几种气候灾害;

4.通过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图、等降水量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干温地区图和温度带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析图能力;

5.通过了解我国的气候,使之明白气候与生活、生产活动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重点:

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温度带和干温地区的分布;

气候的二大特征;

常见的气候灾害。

如何利用图表进行分析总结各地气候特征;

如何联系气候因素对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的影响。

教学思路读图分析法本节知识要从两大方面着手抓住气候特征。

再根据每个气候特征去把握气温及降水、气候类型及气象灾害、把成因用图表分析,得出科学的归纳。

四:

教具准备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图中国七月平均气温图中国温度带图五:

教学课时5课时六: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入气候]今天是9月22日(星期四)气温怎样?

对比本周星期一、二气温怎样?

这说明了我们常德气温有什么特点?

(秋温陡降)这是我们当地秋季气温特点,那么,我们中国气温分布有何特点呢?

通过课本中的P28中的图,指出海口、广州、武汉、北京、沈阳、哈尔滨、漠河七地气温比较,并且在板图中画出来,来说明我们冬季的气温的特点。

找出0o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秦岭-淮河向西延伸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画出板图,说明为什么我们冬季的气温有这样的特点?

列表比较我国冬至日的各地的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地点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漠河53o29N13o47小时30分钟北京39o54N26o409小时17分钟广州23o8N43o2510小时43分钟画出我国冬至日时的太阳高度图:

[板图]⑴导读地图册P14"

中国一月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引导学生完成课本中P29的1、2两题;

⑵提问:

由此可以说明我国气温冬季分布有何特点?

⑶老师小结,提问:

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⑷学生看教材P29面的阅读材料,老师结合板图讲述:

  A我国冬季时,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方的太阳高度比北方高得多,加之昼也比北方长些,所以气温南方高些;

B冬季风的影响以及地形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加剧了北方的严寒,总结出影响我们冬季气温的原因:

纬度、冬季风、地形。

思考以下问题:

冬季我们气温最低的地方在哪里?

最暖和的地方在哪里?

(读图,结合地图)[画板图]画出我国夏至日时的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以及太阳高度的情况。

对于夏季的气温特点的讲述,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导读图册中"

中国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引导学生完成课本中P29第3题;

②提问:

7月份,全国气温最低地为什么是青藏高原?

黑龙江省北部和海南省南部气温大约各是多少度?

两地相差多少?

这说明了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③提问:

为什么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呢?

④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结合板图讲述。

列表比较我国夏至日时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长情况:

地点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漠河53o29N59o816小时55分北京39o54N73o5215小时1分广州23o8N89o5213小时35分讲述:

夏季时,北半球太阳高度最高,白天的时间最长,北方的太阳高度虽然比南方短些,热量比南方少,但是北方的白天时间比南方长些,因些所得到的热量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所以南北普遍高温。

思考问题:

我们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哪里?

最高的地方在哪里?

影响的因素和冬季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形成的原因相同吗?

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海南;

最低的地方是-漠河。

[纬度因素]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

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地形因素][引导学生看地图册P15]"

气温变化图"

理解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

并承上启下由于我国气温复杂,导致南北农作物生长的情况不同,因此我国自北而南,可以分为若干个温度带。

一年中,我们把持续日均温≥10oC的时期,叫做农作物的生长期,因为只有当日均温大天或者等于10oC时,植物才能活跃生长,我们就把生长期内所有日平均气温相加,得到的总和为积温,根据积温的多少,从北到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以及高原气候区。

2:

我国的温度带①引导学生看图2-16。

看图回答;

看书回答;

我国可分为哪几个温度带?

各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

②教师结合挂图讲述┄┄在不同的温度带,适宜栽培和推广的农作物品种不同,作物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

③结合P30表格讲述,再由学生将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小结巩固)我国的气候有二大特征,一是气候复杂多样。

二是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

表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温度带,加之地形复杂多样。

加剧了气候的复杂性。

(作业布置)第十一课时复习提问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何特点?

各温度带农作物熟制如何?

2.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不仅表现在气温的复杂多样,还表现在降水的复杂性。

[画出板图,中国的降水分布图]边画边讲述]我国降水的特点〔空间分布: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分布:

不均匀,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少。

①引导引导学生看地图册P16"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讨论思考如下问题:

a找出800毫米等到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这和一月0oC等温线是否一致,大体上经过了哪个山脉,哪条河流?

b找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c找出200毫米等到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由此可以发现,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结论:

我们降水分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