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
《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图示日期,下列城市的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A.汕头、上海、北京、哈尔滨B.汕头、北京、哈尔滨、上海
C.哈尔滨、汕头、上海、北京D.哈尔滨、北京、上海、汕头
4.此时正午太阳角
A.从赤道向南北递减B.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C.从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D.从北极向南递减
5.太阳直射点位于图3中的
A.甲B.乙C.丙D.丁
读某日某时刻东亚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百帕)。
完成6-9题。
6.图中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形成阴雨天气的是
A.AB.BC.CD.D
7.①②③④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8.此时,北京的风向是
A.西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东南风
9.此时,长江中中游地区
A.受高压控制B.受低压影响
C.受反气旋影响D.炎热干燥
植物工厂是利用计算机对植物生育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图5),实现农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
1957年世界上第一家植物工厂诞生在丹麦,1974年日本等国也逐步发展起来,主要进行蔬菜和瓜果生产。
随看各项技术与设备的成熟,近年来植物工厂在我国发展迅速,目前已有100多家,成为数量仅次于日本的植物工厂发展大国。
请回答10-12题。
10.丹麦和日本最初创建植物工厂是因为
A.国土狭小、耕地不足B.纬度过高、光热不足
C.土壤贫瘠、肥力不足D.人口增长过快、农产品供应不足
11.目前我国大规模发展植物工厂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技术不足B.市场狭小
C.劳动力昂贵D.投资过大
12.某企业在北京中心城区的社区内建设了一家大型植物工厂,布局在此的主要原因是
A.地价便宜B.接近市场
C.接近技术D.电力充足
上海市1999年以来出生率在6‰以下,死亡率在8‰以下。
图6是1999-2008年来上海市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3-15题。
13.上海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高低模式B.“三低”模式
C.高增长模式D.增长下降模式
14.近年来,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而人口总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出生率高B.死亡率低
C.人口迁移D.经济发达
15.导致上海市人口总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文化因素B.政治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D.经济因素
湖北省西北山区的某个乡种植玉米。
但由于海拔高,秋天还没有成熟就枯萎了。
后来,当地农民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春季可以提前播种出苗,玉米就能完全成熟了。
据此资料完成16-17题。
16.以前,造成此山区玉米不能完全成熟的自然因素是
A.水分B.土壤C.热量D.市场
17.后来,玉米能够成熟是因为
A.全球变暖,温度提高B.运用技术,调节热量
C.改善光照D.提高土壤肥力
汕头南澳岛某海滩出露的花岗岩中,朝向大海一侧岩石光滑圆润,而背向大海一侧的岩石呈同心圆状的破坏状态(见图7),读图完成18-20题。
18.导致背海一侧岩石破坏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海浪侵蚀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D.风化作用
19.朝向大海一侧岩石光滑圆润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20.海滩上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图8地壳物质循环图中的
我国西藏地区人口密度大约为2人km2,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大约为500人/km2。
据此完成21-23题。
21.造成西藏与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差异巨大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A.地形、气候B.地形、土壤
C.植被、水源D.植被、土壤
22.若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藏地区,则
A.大力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B.促使西藏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急剧上升
C.加剧西藏地区人口老龄化D.可能导致西藏地区的环境破坏
23.下列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A.扩大耕地面积B.大规模建设新城市
C.提高科技水平D.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
读“我国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
b>
c),回答24-25题。
24.该市重工业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城区地价上涨②缓解城区环境污染③就近剩余劳动力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5.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A.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B.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高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图10为某城市土地价格分布示意图(单位:
千元/m2)。
读图完成26-28题。
26.图中甲地是该城市的
A.大学城B.中心商务区C.高级住宅区D.电子工业区
27.下列因素中,对该城市不同地段地价高低影响最大的是
A.与火车站的距离B.与风景名胜区的距离
C.与市中心的距离D.与高等教育区的距离
28.导致乙地(图中虚线圈地区)地租高于南北两侧地区的原因最可能是
A.地表崎岖B.地形平坦开阔
C.交通通达度高D.交通通达度低
城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PM10(直径≤10微米)及细颗粒物PM25(直径<
25微米)的浓度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的排放均是该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
图11为南京市某年冬季,春季、秋季三个季节PM10、PM25浓度的季节和空间变化图。
读图回答29-30题。
29.甲、乙、丙分别位于
A.交通干道旁、居民生活区、商贸饮食区B.居民生活区、交通干道旁、商贸饮食区
C.交通干道旁、商贸饮食区、居民生活区D.居民生活区、商贸饮食区、交通干道旁
30.图中冬季M10污染物浓度较其他季节高的原因是
①降水少②风力弱③工业粉尘排放多④燃煤取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4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1.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_____________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
(4分)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______,试简述其理由。
(6分)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
请阐述你的理由。
32.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珠江三角洲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沛;
河汊纵横,地势低平。
自南宋开始,“塞堑为塘,叠土为基”,发展基塘农业。
20世纪30年代初,形成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菜基鱼塘和稻
田并存的局面。
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塘农业不断减少,基塘质量不断下降,水稻种植面积也不断萎缩。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花卉、蔬菜、亚热带水果种植等城郊型农业,以及各种农庄式休闲农业蓬勃兴起。
(1)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属于_______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近年的变化,体现了社会经济中的______________因素影响较大。
(2)珠江三角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水稻种植规模较大,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
这里种植水稻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8分)
(3)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有哪些?
广东省汕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20分)
(1)文教(2分)住宅(2分)
(2)①(2分)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2分)城市外围,地价低。
(2分)
(3)河流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小;
(2分)最小风频上风向(盛行风下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
(4)以下两种答案任答其一,只选择地方,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方案一:
东北部;
(2分)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
(2分)靠近工业区,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
方案二:
西南部;
(2分)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
(2分)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32.(20分)
(1)混合农业(2分)市场(2分)
(2)气候条件优越,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2分)土层深厚肥沃;
(2分)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分)位于三角洲,地形平坦(2分)
(3)小农经营;
(2分)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2分)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2分)水利工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