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梳理一word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7614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梳理一word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知识梳理一word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知识梳理一word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知识梳理一word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知识梳理一word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梳理一word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知识梳理一word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梳理一word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识梳理一word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

(3)宗庙之事,如会同(或者)

(4)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去)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如同)

(6)固不如也(及,比得上)

②方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古代面积计算单位,纵横各一里叫“一方”,翻译为纵横)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是非准则)

(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

(4)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正,正要)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在……时候,当)

③与

(1)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赞成,赞许)

(2)唯求则非邦也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3)遂与外人隔绝(和,跟)

(4)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亲附)

(5)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和)

(6)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给,给予)

(7)夫人之相与(交往)

④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

(2)毋吾以也(因为)

(3)则何以哉(用,做)(4)为国以礼(介词,用)

⑤因

(1)因之以饥馑(接着,继)

(2)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依靠,凭借)

(3)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顺着)

(4)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经由,通过)

(5)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6)因击沛公于坐(趁机)

(7)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于是,就)

6、辨析下列文言句式

(1)毋吾以也(宾语前置)

(2)不吾知也(宾语前置)

(3)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4)何伤乎(宾语前置)

(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状语后置)

(6)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

(7)浴乎沂,风乎舞雩(状语后置)

(8)可使有勇(省略句)

7.重点句子翻译

①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

(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②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在宗庙祭祀的工作中,或者在同别国会盟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主持赞礼的人。

③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赏析人物形象:

1、【探究】提炼文中描写四弟子的语言、行为,总结各自的“志”(即政治理想),并结合孔子的态度分析四弟子性格。

明确:

人物

语言

政治理想

行为

孔子态度

性格

子路

使有勇,且知方

以勇治国

“率尔”

哂之

率直粗疏

冉有

小国可使足民

以富治国

 

叹之

敦厚谦逊

公西华

愿学而为小相

以礼治国

惜之 

谦和沉稳,墨守成规

曾皙

浴风咏于暮春

以美治国

舍瑟而作

与之

自由率性、从容洒脱、悠然自在

2【探究】从孔子态度和治国思想分析其评判学生的标准,思考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

他主张“入仕”,要求读书人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个学生,可以说有四种理想,都和治国有关。

子路以勇治国,冉有以富治国,公西华以礼治国,曾皙以美治国。

针对子路,孔子“哂之”。

理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针对冉有,孔子当时不语,后“叹之”。

理由是“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针对公西华,孔子“惜之”。

理由是“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孔子认为公西华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针对曾点,孔子“与之”。

曾皙言志与他人不同,他没有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自己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

展示的是一幅暮春郊游图:

在春天水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

在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

这正符合儒家礼治的精神,又符合孔子晚年的心态。

孔子主张以礼治理国家。

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因此博得孔子的赞赏。

孔子赞叹之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理想境界的向往。

讨论儒家思想

1.用现代观点看待四弟子,你赞同谁的说法呢?

请各抒己见。

现代社会恐怕更需要子路对自己的自信,以及他敢闯敢拼的勇气。

但是谦虚仍然是美德。

2.孔子的“志”是什么?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

”春秋之末,天下大乱,身为万世宗师,他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

否则,他以“仁”为本的思想就无从得以体现。

而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

其实在孔子看来,就是礼治。

《齐桓晋文之事》

1、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2、故事背景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并有所发展。

他主张人性本善,认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每个国君都可以成为圣王。

他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

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

3、著作简介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

《汉书·

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

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

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

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的名篇之一,也是古代论辩文中的杰作,代表着当时逻辑文的最高水平。

当时,齐宣王想仿效齐桓公、晋文公谋图霸业、统一天下,并以此询问孟子。

于是孟子围绕行王政、弃霸业的主题与齐宣王展开了一场论辩。

在论辩中孟子是运用辩论技巧说服齐宣王放弃霸图,实行王政,取得论辩胜利。

4、齐桓公简介

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

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

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

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

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

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

5、晋文公简介

晋文,即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

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他们两人都是春秋时称霸的诸侯,与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合称“春秋五霸”。

(一)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

以,通“已”,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

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3、王说:

说,通“悦”,高兴

4、为长者折枝:

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5、刑于寡妻:

刑,通“型”,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7、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何不;

反,通“返”,回、归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通“途”,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愬,通“诉”,控诉、控告

10、是罔民也:

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12、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已。

通“矣”,表确定语气

(二)古今异义

1、吾何爱一牛:

爱,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

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中国,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

从而,接着就

(三)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闻,使动,使„„听到

2、无以,则王乎(本文有多处):

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异,意动,对......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6、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

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

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7、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

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

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8、刑于寡妻:

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10、轻暖不足于体与:

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11、危士臣:

危:

使动,使……受到危害

12、朝秦楚:

朝,使动,使……来朝见

1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

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14、寡固不可以敌众:

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

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15、弱固不可以敌强:

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

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6、然后从而刑之:

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7、是罔民也:

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8、树之以桑:

树,名词作动词,种

19、谨庠序之教:

形容词作动词,谨慎从事,重视

(四)特殊句式——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判断句

6、百姓之不见保:

见,表示被动

(五)特殊句式——省略句

1、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

2、将以(之)衅钟

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4、及(其)陷于罪

5、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

(六)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

1、臣未之闻也: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臣未闻之也”,之,代词

2、莫之能御也: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莫能御之也”,之,代词

3、何由知吾可也: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由何知吾可也”

4、牛何之: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牛之何”,此处之是动词,去、往

5、然则一羽之不举: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举一羽”,之,起提宾作用

6、夫子之谓也:

即“谓夫子也”,之,起提宾作用

7、舆薪之不见: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见舆薪”,之,起提宾作用

8、何以异: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以何异”

9、未之有也: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未有也”,之,起提宾作用

(七)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

1、王坐于堂上:

即“王于堂上坐”

2、构怨于诸侯:

即“于诸侯构怨”

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即“皆欲于王之朝立”

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即“而以羊易之”

5、树之以桑:

即“以桑树之”

(八)一词多义

道: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

(2)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道路)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4)道芷阳间行(取道)

(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

之: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的)

(2)牛何之(去、往)

(3)臣闻之胡龁曰(助词,无意义)

(九)一词多义

舍:

(1)shè

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

(2)shě舍之!

吾不忍其觳觫(释放)

(3)shě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停止)

(4)shè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居住)

(5)shě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舍弃,放弃)

诚:

(1)诚有百姓者(的确)

(2)是诚何心也(真的)

(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

(4)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

1、齐宣王首先发招,他询问的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是否真的没听说过?

孟子为何不接招?

答:

齐宣王问的是霸道,是靠武力、刑法、权势进行统治,而孟子要宣扬的是王道,主张仁义治天下,回答则与自己主张相违,于是孟子使出第一招:

避实就虚。

孟子说:

“如果非要谈,那么还是说说王道吧。

”此言一出,可能带来两个结果:

一是齐王不感兴趣,谈话结束;

二是齐王勉强听闻,但是兴趣不浓。

你想故事会怎样发展下去?

既然故事要发展,齐王当然要继续听下去,只是注意――齐王兴趣不浓。

那么孟子要达到说服的目的,该怎么办呢?

当务之急是引起齐王兴趣。

于是,孟子使出第二招:

欲擒故纵,引人入彀。

2、本来齐宣王是心不在焉,随口问“怎样的道德修养才可以行王道”,但是后来却逐渐感兴趣,问“像我这样的寡德之人,可以安抚人民吗”。

孟子是用什么来吸引齐宣王的?

“莫之能御”暗合了齐宣王称霸之大欲,正所谓“欲擒故纵”齐宣王就感兴趣了,主动问道:

“何由知吾可也?

”(凭什么知道我可以?

宾语前置)这就中了孟子的计了。

3、齐宣王“以羊易牛”一事,他本人怎么看?

百姓怎么看?

孟子怎么看?

   为什么孟子要为齐宣王找借口?

孟子第二步必须替齐宣王找到“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才能使自己的论辩得以进行。

于是他举了齐宣王“不忍其觳觫”以羊易牛的事例,并断言“是心足以王”。

其实齐宣王做的这件事既可以解释为有不忍之心,又可以看做是“爱(吝啬)”。

孟子故意指出“百姓皆以王为爱”,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替他开脱,说这就是“仁术”,只不过“见牛未见羊也”。

这一擒一纵,使齐宣王再也不能心不在焉了。

齐宣王如果没有前一次受窘的“笑”,就不会有后边的“说(悦)”。

孟子欲擒故纵,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使齐宣王“心有戚戚”,问道:

“此心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至此,孟子又获一胜,将对话纳入了自己的轨道。

这招叫做“声东击西”。

当然,这也仅仅是建立起对话的基础,真的要使想立霸业、已行霸道的齐宣王接受自己的“王道”主张,并非易事。

1、王问的是不忍之心与王道的关系,孟子的答案似乎是答非所问,他为什么要告诉齐宣王不为与不能的区别呢?

因为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齐宣王虽然对王道开始感兴趣,但是对于行仁政实际是有畏难心理的,孟子首先让他意识到自己可以做到,打消他的顾虑,为他具体阐述仁政措施做好准备。

2、如何理解“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

“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

司马迁《史记孟子葡卿列传》说:

“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

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

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

而孟轼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3、文中是如何体现孟子的语言魅力的?

(1)、迂回曲折,层层深入,跌宕起伏。

孟子先从侧面、远处、外围入手,逐渐引向主旨,形成了迂回曲折、波澜起伏的论辩风格。

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

这个开头既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产生了顿挫之感,又使文章形成驳辩的局面,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的谈话。

(2)、气势浩然,逻辑严谨。

本文铺张扬厉,纵横恣肆,各段之间又联系紧密,一气呵成。

孟子散文的气势源于他坚毅的人格,他对自己的主张,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广博的学问,气盛则言宜,所以谈起话来理直气壮,刚柔相济,词锋犀利。

但本文不仅波澜起伏,气势磅礴,而且逻辑上十分严密,一环扣一环,表面上散漫无纪,实则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

(3)、取譬设喻。

孟子散文长于譬喻,本篇也是如此。

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邹人与楚人战”等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

孟子这些比喻,并非实际存在的事物,而是凭空造说,带有寓言性和夸张性,却并不给人虚假之感,而是更显道理之真,情事之实。

4、文中孟子是如何一步一步的说服齐宣王实行王道的?

第一步:

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二步:

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

第三步:

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

利用“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

第四步:

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

是“不为”。

第五步:

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

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六步:

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5、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其作用是什么?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是心足以王矣”、“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其若是,孰能御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善于运用对比,是本篇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的技巧之一。

王道与霸道总携全局之比。

从开头以羊易牛引出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到“不为”与“不能”,邹人与楚人,直到结尾“明君制民之产”与“今也制民之产”等等,对比层叠展开,起到突出矛盾、揭示本质、阐明意义的作用,又收取章法错综开合回旋之功效。

另一方面,论证的层次段落随文意而迭起迭落,善行善止,渊然而留以蓄势,沛然飞泻而冲腾。

6、本文主旨是什么?

本文是《孟子》的名篇之一,阐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和王道主张。

文章欲擒故纵,层层深入,反复诘难,句式不断变化,如滔滔江河一气呵成,表现出孟子文章逻辑缜密、气势磅礴的论辩特色,代表着当时逻辑文的最高水平。

文章烛照千古的思想光辉和精彩绝伦的论证过程,是本文广受赞誉的主要原因。

7、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对王道思想的理解是本文一个重要的立足点。

用文中的话来说,王道就是“保民而王”,其对立面是靠武力称王的“霸道””。

王道的出发点是仁心,王道的根本在让民众拥有一定的财产。

百姓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以后,才能遵行礼义法度,社会才会安定,国家才会富强,国家富强之后自然能够在国际关系中获得主导地位。

这一思想在各诸侯国以武力争夺天下的时代,显得有些不切实际,因而未被统治者采纳。

“五亩之宅”至“黎民不饥不寒”一段中,作者构建了一个和谐富足的理想社会,同时也为历代励精图治的君王树立了一个绝好的典范。

8、本文的亮点是什么?

孟子的辩论艺术,也是这篇文章的一大亮点。

开篇齐宣王以齐桓公、晋文公之事相问,实际上反映出他想要靠武力称霸的想法。

孟子借圣人未曾谈过这个话题为理由,并未正面回答齐宣王的问题,顺势将话题转引到王道上来。

首先,孟子提起齐宣王用羊代替牛来祭祀的往事,让齐宣王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他心中的仁心可以安民而称王。

紧接着,孟子提出宣王能够施恩于禽兽却不及百姓,得出不是不能够,而是不愿意去做的结论。

然后循循善诱,将齐宣王的关注点逐步引向如何“保民而王”上来。

此时孟子再抛出“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可谓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四、拓展阅读

攻其要害:

在于对方的交锋中要及时发现对方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攻击。

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

攻其不备:

及时抓住辩论过程中对方出现的破绽,发起突然袭击。

诱敌深入:

在辩论中对方长驱直入时,处于守势的一方以静制动、设置圈套,使之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

欲擒故纵:

先假定认可对方的论点,迎合对方心理以缩短心理距离,再出其不意地进行反击。

避实就虚:

暂时回避难以直接回答的实质问题,抓住对方之“虚”,选择其薄弱环节连连进攻。

反唇相讥:

不动声色地反过来责问或讥讽对方,常常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设喻类比:

采用比喻论证或类比论证的方式反驳对方观点,形象生动,言简意赅。

演绎归谬:

假设对方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通过演绎推理或类比推理的方法加以引申,得出荒谬结论,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