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练习题含答案0.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4731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练习题含答案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练习题含答案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练习题含答案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练习题含答案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练习题含答案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练习题含答案0.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练习题含答案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练习题含答案0.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练习题含答案0.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练习题含答案0

2019年人教版高中《历史》练习题含答案

单选题(共5道)

1、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

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

2、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

3、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为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

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4、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

一种是要砸烂一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

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②7世纪初期③20世纪初期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5、中英政府分别签署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等条约。

这些条约的签定(  )

A调动了中国坚持抗日战争的积极性

B彻底废除了近代以来的不平等条约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简答题(共5道)

6、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

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

  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

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

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小说在当时所起的社会作用。

(5分)

 

7、材料三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一些知识精英和第一代工厂主的后代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到羞愧,对富裕国家的贫穷现象感到愤怒,希望纠正这种状态。

……议会制定法律,规定工厂一切机器必须安装防护措施,确立卫生检查制度,对劳动条件定期进行检查。

(据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等)

(2)材料二中图13,14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怎样的生存状况,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

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英国有识之士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立法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

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

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

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

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

1。

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

1。

(据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3)根据材料四,概括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

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

(4)温家宝总理说,政府应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你对此有何看法,并用史实加以论证。

 

8、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渚夏而外夷狄。

…一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

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

并得其所,上含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

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别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音]江统《徙戎论)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

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王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

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昊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

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谈谈你对当对民族关系的认识。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则苟有新氏,何怠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

非尔寿.则虽夸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潦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夫吾因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者何也?

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

……若以夸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

——摘自粱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材料二:

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

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的主人。

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采,象(像)坐汽车的一般。

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

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言于民主政治。

——摘自《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

(2)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实上,工业文明是疾病,因为它处处有弊端。

土布经济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经济。

后者不注意人的因素,前者充分关心人。

你不可能把非暴力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但可以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我设想的农村经济,完全没有剥削,剥削是暴力的本质。

建立在非暴力基础上的社会,只能由以村庄为单位的群体组成,在这样的村庄里,尊严而和平地生存的条件是自愿合作。

——摘自甘地《圣雄箴言录》材料二:

1928年,(印度国大党领导人之一)尼赫鲁在给甘地的信中写道:

“我认为你对西方文明作了极其不公正的评价,将它不足之处过于夸大了。

”——摘自马克垚《西方文明史》材料三:

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

……最近,对甘地的重新发现已经与大规模的和平主义运动,以及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的自然、环境……等问题联系了起来。

——摘自[意】詹尼·索弗里《甘地与印度》

(1)据材料一,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

 

9、请考生从35、36、37题中任选一道作答35.【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

举例说明。

(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

36.【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以下是选自1911年11月2日的《神州日报》的一段文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

……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

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

——《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

(1)据材料,概括指出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理由。

(2)结合史实,说明伦敦华侨建立“共和立宪国”的愿望是否真正得以实现。

37.【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撇开经济进步而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换来的和平是短暂的,而且也是徒劳的。

——保罗·肯尼迪《联合国过去与未来》结合一战后和二战后西欧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短文,谈谈你对材料所述主张的认识。

要求:

①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10、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填空题(共5道)

11、

12、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

……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

……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

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  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及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的争吵。

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

(1)指出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的理论思想主张出自哪本著作,并请概括该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

13、

-------------------------------------

1-答案:

A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2-答案:

D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3-答案:

B

根据所学知识,俾斯麦结束了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故选B。

其他与题干无关。

4-答案:

D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5-答案:

A

1943年,中美中英废除旧约,改订新约,这调动了中国坚持抗战的积极性,故A项正确;  不平等条约并未彻底废除,故B项错误;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才改变,故C项错误;  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是1945年抗战的胜利,故D项错误。

-------------------------------------

1-答案:

(1)唐宋元文学发展,留下了大量的素材;文人士大夫积极参与创作;小说通俗易懂,接近日常生活,易于被民众接受;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

(7分)

(2)满足了民众的文化需求;有一定教化功能;提升民众的知识水平。

(5分)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2-答案:

(1)态度与理由:

反对用“俑”随葬,因为“俑”与人相像。

思想主张:

仁者爱人。

(2)生存状况:

实际工资收入下降;工作生活条件差。

社会问题:

贫富分化严重。

认识:

他们认为贫富分化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希望纠正这种状态。

主要原因:

有识之士的推动;工人自身的斗争;自由平等观念的影响;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3)变化:

由举手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变为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代表名额由偏向大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作用:

更有助于体现人民意愿;更有助于人民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

轨迹:

民主进程一度被打断,但整体上仍在向前推进。

(4)略

(1)从用“俑”随葬是“不仁”的行为可判明孔子的态度。

联系课本知识指出“仁者爱人”思想主张。

(2)从图13中得出下降结论,从图14的对照中得出工人工作生活条件差。

结合材料三提出“贫富分化严重”这一社会问题。

从“对富裕国家的贫穷现象感到愤怒,希望纠正这种状态”这一关键句概括英国有识之士的认识。

从认识、观念、工人斗争、统治利益等角度分析英国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