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总复习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6856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总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总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总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总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总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总复习文档格式.docx

《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总复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总复习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总复习文档格式.docx

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

一是主动求助者;

二是由他人转介;

三是由社工通过外展主动接触而成为服务对象。

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

一是自愿性服务对象;

二是非自愿性服务对象。

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2接案的步骤

(1)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

(2)面谈

面谈目的:

了解服务对象最关心的事项是什么?

面谈任务:

一是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二是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

三是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四是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面谈技巧:

一是主动介绍自己;

二是沟通:

提供支持;

减轻服务对象的内心焦虑;

协助建立正确想法;

促成采取有效行动

三是倾听

(3)收集资料

资料范围及内容:

个人资料;

身体情况;

服务对象的特点及能力;

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资料收集的方法及途径:

询问:

是社工获取服务对象资料的最基本方式咨询、观察、利用已有资料、问卷调查

(4)初步预估

(5)建立专业关系(技巧:

同感、诚恳、温暖及尊重、积极主动

(6)决定工作进程(终结服务:

机构缺乏合适的社工;

服务对象不愿意接受服务;

服务对象或问题不在机构服务范围内;

其他机构具有服务特权;

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及社工不符。

转介;

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7)签定初步的服务协议

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一是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二是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三是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

四是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第二节预估

预估:

是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及特点推论出有关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

预估目的:

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3识别问题的成因及延续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预估的特点:

1持续性、2共同参及、3行动取向、4有可识别的步骤、5专业判断、6局限性

预估的原则:

1个别化、2合作原则、3避免片面、4避免简单归因、5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及长处

预估的基本步骤:

1收集资料;

(询问:

会谈、角色扮演、问卷;

咨询;

观察;

家访;

利用已有资料)

2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估摘要:

对问题及需要作出解释;

列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及先后次序;

决定介入的策略(直接提供物质资源;

通过辅导改变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和应对问题的技巧;

间接服务);

3认定问题

4撰写预估报告(服务对象自身系统的预估;

家庭系统的预估;

社会系统的预估)

预估的主要方法:

1社会历史报告方法及其运用:

服务对象的资料;

关心的事项和需要;

现在的能力及限制

2家庭结构图描述方法及运用

3社会生态系统图方法

4社会网络分析:

正式系统和非正式系统

第三节计划

计划:

是一个理性思考及作决定的过程,包括制定介入目标及选择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服务计划的构成:

1设定目的及目标

2关注的问题及对象

3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危机干预、物质支持、心理辅导)

4签定协议

服务计划制定的原则:

1要有服务对象参及

2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3详细和具体

4计划要及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5要能够总结及度量

制定方法

1设定目的和目标

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

筛选目标;

定义目标

及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

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2构建行动计划

选择介入系统

选择介入行动(危机干预;

资源整合;

经济援助;

安置服务)

安置服务:

暂时性安置;

短期安置;

长期安置;

永久性安置

第四节介入

介入:

是社工和服务对象采取行动,按照服务协议落实社工计划的目标,帮助服务对象改变,解决预估中确定的问题。

介入的特点:

1介入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

2干预是介入的核心

3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并重

4介入有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

介入分类:

直接介入(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

危机介入;

运用活动;

调解服务;

运用影响力等);

间接介入(运用和发掘社区人力资源;

协调和联络各种服务资源及系统;

制定计划创新资源;

改变环境;

改变组织或机构的政策、工作程序、工作方式;

)综合介入。

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2个别化

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4及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5瞄准服务目标

6考虑经济效益

第五节评估

评估:

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察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及目标的过程。

评估的类型:

过程评估;

结果评估

评估的方法:

一是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

利用档案记录进行评估;

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及看法;

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

基线测量评估:

基线测量:

应用范围:

个人、家庭、小组或者社区

操作:

1建立基线2进行介入期测量3分析及比较

评估注意的事项:

1注重社工的自我评估及反思

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及评估过程

3评估的方法要及社工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

4要切合实际需要

第六节结案

结案的主要任务:

1总结工作

2巩固已有改变:

回顾工作过程;

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

给服务对象积极支持。

3解除专业工作关系

4撰写结案记录

服务对象的正面反应

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

否认;

倒退;

依赖;

抱怨;

愤怒;

讨价还价;

忧郁。

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

第三章儿童社会工作

第一节儿童社会工作概述

儿童:

0------14岁。

0-----5岁儿童妇联负责;

6---14岁共青团少男少年儿童部负责;

14岁以上共青团负责。

儿童特点:

1基础性:

儿童期是人的一生的奠基期

2发展性: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的快速生长期。

儿童阶段是人的生理变化最为显著的阶段,是一个人的特别发展时期。

儿童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生质变最多的一个突出阶段,即一个人的主要发育期。

青春期:

13---14至17、19岁,“性成熟期:

3未来性

儿童的需要:

1获得基本生活照顾的需要:

家庭及社会应满足,是儿童的基础需要。

2获得健康照顾的需要:

适当的身心医疗照顾和预防保健服务。

3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的需要

4满足学习的需要:

维持儿童受到良好教育的权利是儿童社工持续的工作目标。

5满足休闲和娱乐的需要

6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要

7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要

8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要

儿童问题:

1环境对儿童的伤害:

贫穷问题;

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

儿童营养问题;

童工现象

2儿童发展障碍:

学习压力和智力发展问题;

代际冲突及带来的障碍;

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困惑;

儿童道德发展中的问题;

未成年人犯罪;

特殊境况中的儿童问题。

儿童社会工作:

狭义的儿童社会工作:

补救性或消极性儿童社会工作

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

所有的儿童群体

儿童社会工作的功能:

1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

发展是儿童的本质特征,儿童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

2促进社会安全及发展的功能

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宏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

2促进对儿童的养育

3推动儿童教育事业

4创造儿童快乐成长环境:

游戏及娱乐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

5加强儿童卫生保健:

一是妇婴保健;

二是学校卫生工作

6开展儿童家庭服务:

一是对家庭中儿童权益的保护;

二是针对亲子关系和儿童教育方面的服务;

三是在社会上建立对个别问题儿童的服务机制。

7增强儿童权益的保护

8提供有关儿童的信息及资讯

微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对生活境遇不良的儿童救助:

支持性(针对家庭和儿童关系在结构上的压力);

保护性(防止儿童被虐待、忽视及剥削);

补充性(一些父母角色执行不适当,严重伤害亲子关系);

替代性(是最底线的保护措施)

2对孤儿、弃儿的救助

家庭寄养:

收养:

依据法律通过正常手续确立抚养关系的一种方式。

对象:

弃婴;

未婚妈妈无力或不愿抚养的子女;

因战乱、生病或意外事件所导致破碎家庭的儿童;

因子女众多或家庭贫困而无法被妥善照顾的儿童等。

福利院安置:

是一种普遍的、常用的方式

3残疾儿童的康复和教育:

一是身体康复;

二是教育;

三是适应其他人群

4对行为偏差儿童的矫治

第三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个案工作:

特点:

工作对象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工作方法必须讲究科学性及技术性;

坚持过程的系统性;

工作具有扩展性。

运用:

一是面向儿童的个别谈话;

二是面向儿童的咨询服务

小组工作:

群体活动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好形式。

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儿童进行的小团体辅导,在儿童工作中尤为重要,也特别有效。

社区工作:

1是一种工作模式

2是一种综合社会建设的方式

3是一种理念

4是一种儿童权利观念

第四章青少年社会工作

第一节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

青少年期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期,社工必须充分尊重青少年的特点。

青少年的成长不仅由其个人因素决定,更深受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要从人及环境的互动的视角多层面地开展工作。

青少年:

《未成年人保护法》-------18岁以下为未成年人;

最高法院---25岁以下为青少年;

共青团------14至28岁;

少先队员----7至14岁。

青少年的特点:

最重要的是多变、创新、反叛。

文化角度区分青少年:

1正直青年

2问题青年

3文化叛逆青年

4政治偏激青年

青少年的需要:

1接纳自己的身体及容貌,表现符合社会规范的性别角色期望

2个体及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3追求个体的情绪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

4自谋其立,寻求经济独立

5对未来的生涯作准备

6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

7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及追求理想和抱负

8对未来的婚姻和家庭作准备

9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

青少年问题:

1青少年心理和情绪问题

2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

3青少年犯罪问题

4家庭矛盾冲突,亲子关系失衡

5失学失业问题

6其它方面

第二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

是指能够发展社会资源和青少年潜能,使青少年的能力得到增强的社会工作服务。

2治疗性青少年社会工作:

指运用各类专业方法,协助青少年恢复失调的社会功能。

出了问题之后的帮助。

3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

对一些潜在的、阻碍社会功能有效发挥的条件和情景进行早期发现和控制的过程。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1价值观是核心基础

2专业方法是主要手段

3人及环境的视角是基本介入焦点

4青少年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是主要目标

服务原则:

1尊重青少年的价值及尊严

2接纳及关爱青少年

3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

4协助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思想道德品格辅导

2心理及认知辅导

3生涯发展辅导

4就学就业辅导

5生活方式辅导

6人际交往辅导

7行为偏差及犯罪青少年矫正服务

8弱势青少年保障服务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整合性

第五章老年社会工作

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老年:

日历年龄:

60岁以上10%;

65岁以上7%

生理年龄:

生理状态、生理功能以及反映这些状态和功能的生理指标确定的个体年龄。

心理年龄:

个体心理活动的程度来确定的个体年龄。

社会年龄:

根据一个人在及其他人交往中角色作用来确定的个体年龄。

老年期:

国际上,低龄老年人----60==69;

中龄老年人70====79;

高龄老年人80岁以上。

老化是老年人最显著的特点。

老年人的需要:

1健康维护:

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

2经济保障

3就业休闲

4社会参及

5婚姻家庭

6居家安全

7身后事宜安排

老年人问题:

1国民寿命延长及老年慢性病增加

2家庭结构改变及无人照顾的老人增加

3工业化都市的迅速发展及老年人生活环境的恶化

4教育文化进步及严重的代际隔阂

5医药发达及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

6老年人闲暇的增多及社会交往的减少

老年社会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促进: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老年社会工作的重点是让老年人获得更好的社会支持,建立更好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积极及社会保持接触,发挥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功能。

老年社会工作中应注意事项:

一是价值观问题;

二是自我意识及督导

第二节老年人的变化及社会工作的应对

生理上:

九大系统的变化

社工应对:

1身体健康是老年人社会生活的晴雨表

2私人问题公开化

3环境调适的必要性

心理上:

智力;

人格;

记忆力

1提供机会但尊重选择

2所有事放慢节奏

3身体健康对心理功能的重要性

社会生活上:

角色理论;

撤退理论;

延续理论

1注意角色转变中的重大生活事件

2注意老年人个体的差异性

3社会隔离可能对老年人造成致命的危害

4改变总有可能

5关注社会变迁对老年人的影响。

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2认知及情绪问题的处理:

抑郁症:

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及情感。

不救治会导致自杀。

痴呆症:

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和智力功能。

谵妄症:

类似痴呆症,但发病突然。

不救治会导致身体衰竭或疾病而死亡。

焦虑症:

过度忧虑,有非理性恐惧。

成为家中囚徒,或加重社会隔离。

3精神问题的解决

一是老年人拥抱此时此刻

二是找到往事的意义,建构生命。

三是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过往生活的缺憾。

四是接受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

五是拓展个人爱好和同情的圈子。

4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家庭思维:

指的是把老年人看成是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

社会支持系统:

老年伴侣工作、家庭体系工作、照顾人支持体系工作、促进老年人及社会融合工作。

家庭体系工作:

一是帮助家庭解除羁绊;

二是识别成功的家庭应对技能并根据需要发展新的技能;

三是帮助帮助老年人及其家人把有冲突的需求排出先后次序;

四是帮助老年人制定行动方案。

5老年人特殊问题的处理

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

介入(维护合法权益;

提供救助性服务;

构建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

政策倡导和呼吁改变家庭或社区环境)

丧亲问题:

罗斯:

否认期----愤怒期----讨价还价期----抑郁期----接受期

社工对老年人濒临死亡提供的工作:

提供情感支持

争取合法权益

提供相关信息

做丧亲辅导

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

一、个案工作:

缅怀往事疗法;

人生回顾疗法;

验证疗法

1接案阶段:

跟老年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2预估阶段:

特别注意老年人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功能状况

3计划阶段:

充分吸收老年人参及

4介入阶段:

定期追踪进展情况

5评估阶段:

重视老年人的主观评价

二、小组工作

独特:

年龄特征;

社工要更积极。

注意事项:

1尊重自决权

2平衡对小组和个人所负的责任

3尊重保密权

4干预小组动力

三、养老机构照顾和老年社区照顾

第六章妇女社会工作

第一节妇女社会工作概述

妇女的特点:

1生理的角度,男女差异是及生俱来的,难于改变。

2社会的角度,由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所建构的,是可以改变的。

妇女的需要:

1及男子同等的社会发展环境和条件:

改善妇女生存及发展的社会环境,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获得及男子同等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在法律和现实等层面真正实现男女性别平等,是妇女发展最急迫的需要。

2特殊的妇女保护

妇女特有的五期:

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

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

1帮助妇女解决现实问题

2帮助妇女预防出现新的问题

3积极推进性别平等,建立各类政策

4帮助促进有利于妇女发展和平等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针对特殊困难女性人口

失业女工

单亲母亲

家庭暴力:

危机介入和家庭治疗

进城打工妹

2针对全体女性:

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精神教育

开展扫盲活动:

全国文盲70%为女性

学习实用技术

健康保健、优生优育

婚姻家庭咨询服务

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第三节主要方法

1个案工作

一是协助妇女求助者理清思路

二是从优势视角帮助妇女求助者寻找资源

每一个妇女都有优势

不幸事件具有伤害性,但也可能是成长的机遇

所有的环境都充满资源

2小组工作

发展性小组:

进城打工妹成长小组、关爱女童小组

支持性小组:

单亲母亲支持小组、受虐妇女支持小组、下岗女工互助小组、弱智儿童家长小组

预防性小组:

准父母小组

3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

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

一是妇女志愿者为本的支持网络

二是妇女自助互助为本的支持网络

三是社区紧急支援网络

第七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一节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

残疾人社会工作:

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社会工程。

是围绕残疾人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

残疾人界定:

1世界卫生组织(WHO):

一是损伤:

因意外伤害和疾病的后遗症使人体结构或功能发生缺陷或异常的状况。

二是能力缺失: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障碍使人体丧失应具备的能力。

三是残障:

由于身体的形态和功能的缺陷或异常而影响残疾人参加正常社会活动的情况。

2我国的定义:

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残疾人的社会功能。

我国残疾人:

8296万,7050万户;

2人以上876户。

残疾人的特点:

1部分残疾人对于外部世界的知觉范围受到严重限制

2部分残疾人及他人沟通交流的渠道受到限制、能力严重缺损

3部分残疾人自理生活和参及社会活动存在较大障碍

4部分残疾人的思维和学习能力受到不同程度负面影响

5部分残疾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及常人有很大差异

残疾人的需要:

1治疗康复的需要

2基本生存需要

3接受教育的需要

4职业发展的需要

5家庭生活的需要

6社会交往需要

7价值实现需要

第二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残疾预防

致残的风险因素:

传染性疾病

营养不良

先天性发育缺陷

意外事故

慢性病和老年病

其他因素(药物、酒精中毒等)

一半以上的致残是可以预防的,如用碘盐可以智力残疾儿童减少1/3;

改善谷物卫生质量可以控制和消灭大骨节病;

预防和处理中耳炎,可使40%的听力残疾得以预防。

我国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预防致残性伤害和残疾饿发生。

免疫接种、围产期保健、卫生咨询、减少暴力、预防交通意外、加强公告安全。

减少残疾发生率70%

二级预防:

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

定期检查身体、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合并症。

减少发生率比现在少10—20%

三级预防:

预防残疾后出现残障。

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

2康复

康复模式:

世界卫生组织模式(卫生部门负责);

社区服务模式(民政部门负责);

家庭病床模式(社区卫生和医疗康复机构负责);

特殊类型残疾人的社区康复模式

康复类型:

一是医疗康复:

物理和运动治疗;

作业治疗;

语言治疗;

心理治疗;

文体治疗;

中医治疗;

二是教育康复:

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

三是职业康复:

国际劳工组织(ILO)规定的步骤:

职业评定、职业咨询、职业培训、就业指导。

四是社会康复

第三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基本原则:

1人是有能力或者有潜力的

2残疾人的问题不是其自身的问题

3工作重点应有社会因素视角

4残疾人工作的历史及文化视角

5相信残疾人有自身的幸福感

6确信残疾人有权掌控自己的生活

第八章矫正社会工作

第一节矫正社会工作概述

矫正社会工作:

或称感化社会工作。

是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及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服务。

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及作用:

1针对罪犯的功能及作用:

监管功能

矫正功能

服务功能

2针对社会环境的功能及作用

营造有利于罪犯更新的家庭和社区环境

促进刑罚制度朝人性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

1福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