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6806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陕西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陕西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陕西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陕西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

《陕西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

无与伦比

C.亵读 

喑哑 

置之不理 

原驰腊象

D.暄嚷 

蓑衣 

略输文彩 

重蹈覆辙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

(1)作者多年 

(积聚 

积累 

积淀)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流淌出来,与崇高宽阔的胸怀相契合,充满了纯朴的人情美。

(2)丧失阅读的习惯,我们哀悼的将不仅仅是实体书店的消亡,而是一个崇尚诗书礼乐的民族失去精神家园后的 

(迷离 

迷惘 

迷醉)。

4.经典诗文默写。

(6分)

⑴更深月色半

人家, 

(刘方平《月夜》)

⑵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⑶吏禄三百石, 

(白居易《观刈麦》)

⑷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⑸陛下亦宜自谋, 

,察纳雅言。

(诸葛亮《出师表》)

⑹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分)

①人生成功的关键在于每次倒下后能否重新站起来。

②前进路上,累了、停下歇歇,但不要忘记站起来继续前进。

③ 

成功就在脚下,在于不断的继续前进中。

(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

(2)第②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请在第③句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

那个捣子迳奔去报了蒋门神。

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

踢翻了交椅,丢去蝇拂子,便钻将来。

武松恰好迎着。

正在大阔路上撞见。

蒋门神虽然长大,近因酒色所迷,淘虚了身子,先自吃了那一惊,奔将来,那步不曾停住,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似健的人,又有心来算他。

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

说时迟,那时快。

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

蒋门神大怒,抢将来。

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

双手按了,便蹲下去。

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

望后便倒。

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

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

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

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

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

打的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武松喝道:

“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

”蒋门神在地下叫道:

“好汉饶我!

休说三件,便是三伯件,我也依得。

本文段节选自古典名著《 

》,上文是该部小说中很有名的故事情节,这个故事叫做: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青春是一个永不老去的话题,它永远让人浮想联翩。

请你参加班级开展的以“青春随想”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青春构想】班上准备开展“青春赞歌”为主题的班会,预设四个环节,现已设计了两个,请补充设计另外两个,要求每个环节的题目结构一致。

1青春的心愿

② 

④青春的颂歌。

【青春颂歌】仿造画线句,再写一句歌颂青春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青春是流动的小溪,弹奏出动人的乐章;

青春是盛开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 

青春无限好,让我们珍惜青春吧!

【青春大使】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针对评选“青春形象大使”现象展开热烈讨论,现在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说说要想成为“青春形象大使”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材料:

2018年,16岁的刘思琪与20岁的马玉龙代表哈尔滨当选为“青奥青春形象大使”。

即将升入高中的刘思琪非常喜欢运动,她认为青春就该努力拼搏,只有努力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她的青春宣言是“为未来而努力,为梦想而疯狂。

在青春的道路上,我只想用最真挚的话语,铭记自己最真实的回忆”。

20岁的马玉龙是个不折不扣的运动“达人”。

对于青春的宣言,他的理解是:

“青

春是一首永不言败的歌,运动是其中最美妙的一段乐章。

我要用最坚定的信心挑战自我,努力拼搏。

青春形象大使具备的条件:

___________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

(共9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

米树香香,糖树甜甜

①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越来越怀念在真实泥土里生发出的无污染绿色蔬菜,在日月精华里慢慢长成的农家猪。

当注水米、抛光米、含铬含铅米充斥市场,连吃碗米饭都成了奢望时,人就会变得越来越爱幻想:

如果有那么一种树,来自自然来自山,不喂饲料不喂药,不结苹果不结梨,结出大米白又白。

你会认为我在异想天开吗?

且慢嘲笑,在地球的某一角,真有这样一种天然纯生专结大米的树。

在马来半岛、印尼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上,生长着一种棕榈科植物,它并无美丽的身姿,开花也不好看,但超务实、超有爱:

专门向人提供赖以生存的口粮——大米。

不用费心想什么绕口的名字,就叫它米树好啦。

②米树终年常绿,10年就可长到20米,舒展开的叶子比双人伞还要大,足足有6米。

当然,与宽叶相配的是它那直径足有8米的粗壮树干。

长这么粗并不是单纯肥胖,人家粗,粗得务实,是专为大肚能容而生的。

那胖胖的树干里含有丰富的淀粉,这种淀粉就是当地土著居民最重要的食物来源——西谷大米。

你会问,明明是淀粉,怎么变成大米了呢?

是这样:

土著人把米树砍倒后,将树干锯成均匀的一段段,再把每个段落劈成两半儿,用竹制斧头把段落内的淀粉刮出来,放在水桶里用劲儿搅拌,待淀粉沉到桶底,撇去最上面的水,把沉淀好的淀粉晾干,就变成了洁白均匀、晶莹剔透的颗粒物——西谷大米。

用它做成的米饭,清香可口,软糯滑爽。

③大米好吃却不易得。

米树20年的寿命注定了它的不平凡。

它和我国南方的竹子一样,一生只开一次花,且开花即死。

它死后,不管活着时体内存有几百公斤淀粉,都会在死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段干瘪空虚的树干兀自挺立。

所以在当地,米树开花是让人心慌的事,一定要抢在时间前面,抢在米树开花前收集淀粉。

只要把握得好,一棵米树足足可以得到

400斤西谷大米,很高产。

④有米树就应该有糖树,香香甜甜相伴永远。

大自然超级给力!

加拿大真有糖树。

叫槭树,又叫糖槭树,是加拿大的标志和国花,堪称国宝,所以加拿大又叫“槭树之国”,加拿大的国旗、国徽图案上都有槭树叶子。

这种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树不仅外形美丽,还超有“内涵”,它为人们送来甜蜜。

每到春天,工人们就在高达40米,寿命500年的糖槭树树干上打孔,孔内插上管子,这样,白色的树汁就会慢慢流到桶内。

用这种树液熬制出来的糖浆,色泽亮黄,香甜如蜜。

它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葡萄糖和果糖,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加工成枫糖,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⑤我国独具慧眼,早在1958年,庐山种植园就引进了糖槭树,继而在湖北、辽宁、北京、南京、长沙等地引种成功。

如果有朝一日再引进米树,吃

着树上结出的大米,喝着树上流的蜜水,我们的生活就更完美了!

8.文章第①段用生动的文字从食品安全问题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9.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米树或糖树的三个突出特点。

(3分)

10.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11.下列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3分) 

A.米树终年常绿,有10年的寿命,可长到20米高,舒展开的叶子可达6米宽,树干直径可达8米粗。

B.在马来半岛、印尼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上生长的米树,每一棵都给人们提供足足400斤的西谷大米。

C.米树一生只开一次花,且开花即死,所以在当地,一定要抢在米树开花时收集淀粉。

D.用“槭树之国”加拿大的槭树树液熬制出来的糖浆,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加工成枫糖,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18分)

炸 

豆①

阿慧

①天上是金黄的太阳,地上是金黄的豆田。

数千亩黄豆在豫东平原成熟,没有遮拦的那种黄,每一片豆叶都似纯金的。

②露水一夜间打落金片似的豆叶,豆叶就在豆棵②下打了卷、褪了色。

那叶面的金色被太阳光收了,凝固在豆荚里,黄豆就黄得耀眼了。

③农人们在豆地南头儿占好自己的田垄,就像运动员占好自己的跑道,人和镰刀都酝酿着黏稠的梦。

掉光了叶子的豆棵、豆荚如紧密的鞭炮,从头坠到根,蓄意沉甸甸地爆裂。

镰刀反射太阳的光芒,豆棵在农人的脚边齐齐倒下。

④割掉豆棵的田地,灰秃秃一片平坦。

两个女娃从村子走进田地,黄衣的是姐姐,红衣的是妹妹,慵懒的土地就有了色彩和灵动。

⑤姐妹俩一进豆地就低头寻找,找到一粒黄豆就放进搪瓷茶缸,叮当响了一声,叮当又响一声,小姐俩在豆的音乐里喜悦。

黄豆吸饱了晨露和潮湿的地气,胖胖地躺在那里,乖得如睡着的小娃娃。

小姐妹爱惜地把它们捡起,粒粒裹带女娃的牵挂。

奶奶患了严重的眼疾,眼睛红肿成一条细缝。

夜夜枕边有炸豆的声响,奶奶似闻到黄豆的醇香。

奶奶说:

“有碗豆芽汤喝,该多好啊!

”可是,豆还没有脱粒归仓。

小姐俩就端起茶缸来到豆

地,眼见各自茶缸里的豆粒,像太阳一样越升越高。

⑥突然,小妹锐利地一声尖叫,茶缸咚地掉在地上,豆粒惊恐地蹦跳,纷纷逃入草叶。

一条蛇盘成腐败豆叶的颜色,小妹懵懂地扒醒它幽暗的梦。

那蛇迅速伸展阴冷的身子,曲曲弯弯去追红衣小妹。

小妹惊梦般逃向地头,那里有棵高大的苦楝树。

小姐姐扭头发现小妹的危险,她大叫着追蛇。

蛇昂起尖脑袋,麻花着软身子,追逐妹妹,小妹惊叫得不成样子,田野的空气忍不住战栗。

小姐姐举起茶缸砸向蛇头,蛇疼得一抽,辨不清方向,冲向路边水沟。

⑦小姐妹背靠苦楝树,小脸儿如苦楝果般白白黄黄。

镰刀割去粗硬的豆棵,留下钉子似的斜尖儿。

斜尖穿透小姐妹单薄的布鞋底,扎破她们白嫩的脚板。

麻麻扎扎的细小伤口渗着丝丝鲜红的血。

小姐姐把树下的尘土,拢起一个温软的小丘,姐妹俩的伤脚埋进面粉似的细土。

带着太阳温度的细土暖洋洋地抚慰了伤痛,小妹的泪水,在柔嫩的小脸上,渐渐干成两道白印。

⑧小姐姐蹒跚地找到搪瓷茶缸,沿着蛇追赶的布满豆茬的路,她把散落的黄豆重新拾进茶缸。

姐妹俩回家的脚步歪歪扭扭。

⑨拾来的豆粒,被小姐俩放进黑瓦盆,倒上清水,蒙上毛巾,她们像大人一样端坐,等待豆的长大。

夜晚,姐俩坐在眼疾奶奶的床边,更像两个大人了,她们在黄豆成熟的季节里长大。

⑩瓦盆里的豆发了牙,一根根白嫩嫩的豆芽,顶着黄澄澄的大脑袋,咧嘴朝小姐俩憨笑。

那天,奶奶喝了三碗乳白、滚烫的豆芽汤,舒坦坦地睡了一天又一夜。

醒来时,奶奶红肿的双眼消了不少肿,模糊的血丝消退了。

眼清目明的奶奶,掀开盖着白毛巾的瓦盆,豆芽又长胖长高了。

只是有些奇怪,有些豆芽,头上顶着透明的小白帽,有些呢,却戴着油亮亮的小绿帽。

⑪小妹在黄豆芽瓦盆里,悄悄撒了一小把绿豆,那豆芽就黄黄绿绿的了。

注:

①炸豆:

指豆类作物成熟时,豆荚自行爆裂。

②豆棵:

指豆类作物的秸秆。

12.阅读全文,填写下面表格。

小姐妹在拾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解决困难的方法

小姐妹被蛇追赶

(1)

(2)

用细土抚慰伤痛

13.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农人们在豆地南头儿占好自己的田垄,就像运动员占好自己的跑道,人和镰刀都酝酿着黏稠的梦。

(2)两个女娃从村子走进田地,黄衣的是姐姐,红衣的是妹妹,慵懒的土地就有了色彩和灵动。

14.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15.小姐妹“在黄豆成熟的季节里长大”,联系全文,说说她们的“长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6.本文为什么以“炸豆”为标题?

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古诗文阅读】

(共6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则短文,完成17~20题。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郗超与谢玄①不善。

苻坚②将问晋

鼎③,既已狼噬梁、岐④,又虎视淮阴⑤矣。

于是朝议遣玄北讨,朝间颇有异同之论。

唯超曰:

“是必济事。

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⑥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⑦,亦得其任。

以此推之,其必能立勋。

”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注释】①郗(xī)超、谢玄:

均为东晋大臣。

②苻(fú

)坚:

十六国时前秦国主,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

③问晋鼎:

图谋夺取晋朝天下。

④梁、岐:

地名。

⑤淮阴:

⑥桓宣武:

即桓温,东晋征西大将军。

⑦履屐之间:

距离很小,此处指小事。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3)郗超与谢玄不善 

(4)既已狼噬梁、岐 

18.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悉以咨之 

以此推之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于是朝议遣玄北伐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朝间颇有异同之论

D.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亦得其任

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20.【乙】文中郗超认为谢玄一定能完成北讨苻坚的重任,他的根据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

纳凉

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21.前两句“ 

”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

“倚”字写出了诗人 

的心境。

22.“风定

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四、作文(50分)

23.按要求作文。

(50分)

静下心来想想,你会发现太多的人、事、物、景都会触动你的心,无论喜、怒、哀……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内容具体充实,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目:

与______相伴

特别提示:

(1)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不得透漏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3)注意书写规范。

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B 

2、A

3、

(1)积淀

(2)迷惘

“迷离”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迷惘”形容分辨不清,不知怎么办;

“迷醉”一指酒醉迷糊,二指迷恋、陶醉,三指麻醉、使陶醉。

依照句意,应选“”。

4、经典诗文默写。

(1)北斗阑干南斗斜

(2)鸡声茅店月

(3)岁宴有余粮

(4)零落成泥碾作尘

(5)以咨诹善道

(6)八百里分麾下炙

5、

(1)人生成功的关键在于每次倒下后能够重新站起来。

(2)前进路上,累了,停下歇歇,但不要忘记站起来继续前进。

(3)因为

6、《水浒传》,武松醉打蒋门神

7、 

(1)青春的座右铭 

青春的知识(青春的畅想、感悟、脚步等)(内容合理即可)

(2)示例1:

青春是浩瀚的大海,汹涌着磅礴的力量。

示例2:

青春是绯红的朝阳,喷射出耀人的光芒。

(3)示例:

思想积极向上,有青春的活力,有梦想,有信心,勇于拼搏努力,勇于挑战自我,不轻易言败。

(至少答出三大点)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8、这样写生动有趣,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9、米树:

树干粗壮,富含淀粉,生长较快,寿命不长。

糖树:

外形美丽,枝干高大,生产糖浆,寿命很长

10、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给人直观而具体的印象,突出了米树叶子宽大的特点。

11、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12、(2分)

(1)小姐姐大叫着追蛇,举起茶缸砸蛇头

(2)小姐妹被斜尖扎破脚板

13、(4分)(每小题2分)

(1)“黏稠的梦”在句中指农人们渴望黄豆有一个好收成的愿望。

(2)“慵懒”的本义是困倦、懒惰。

句中指已收割后灰秃秃的平坦田地带给人心理上的感受。

14、(4分)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遗失在地里的黄豆”比作“小娃娃”,并赋予黄豆“躺”这一人的行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豆饱满的形状和惹人喜爱的情态,表现了小姐妹的喜悦之情。

(修辞2分,形状和情态1

分,喜悦之情1分)

15、(4分)

①小姐妹到田地里拾黄豆来发豆芽,给患有眼疾的奶奶熬豆芽汤。

浓浓的孝心体现了二人长大。

②小姐姐大叫着追蛇,举起茶缸砸蛇头,救危险中的小妹妹。

临危不惧的品格表明她长大。

③姐妹俩用细土抚慰被斜尖扎破脚板带来的伤痛。

丰富的生活经验表明她们长大。

(答到其中二点即可得4分)

16、(4分)

①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②暗示了 

文章 

的主题。

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阐述:

略。

(答出其中二点得2分,结合内容阐述2分)

17、

(1)彰显,显示

(2)都

(3)友好

(4)像狼一样

18、C

19、当时人们都感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推重他不因为个人爱憎而隐藏别人的优点。

20、郗超曾与谢玄共事,发现谢玄使用人才得当,做事细致,能使各人都发挥出他们的才干。

(意思对即可)

译文:

郗超和谢玄不和。

这时,苻坚打算灭了晋期,已经占据了梁州、岐山,又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淮阴。

当时朝廷商议派谢玄北伐苻坚,人们私下里有些不赞成的言论,只有郗超同意,他说:

“这个人一定能成事,我过去曾经和他一起在桓宣武的军府共事,发现他用人都能人尽其才,即使是小事,也能使每个人得到适当安排,从这里推断,想必他能建立功勋。

”大功告成以后,当时人们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敬重他不因为个人的爱憎而埋没别人的长处。

21.⑴追 

⑵(纳凉时)悠闲自在

22.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