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5958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

《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

针对初一新生的入学情况,我们进一步加强了教学管理,选派了全校最优秀的教师组成初一年级的任课教师队伍,力争使这些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有大幅度的调高。

经过全体教师近半个学期的不懈努力,我们对期中考试成绩又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优秀率为29.2%(90分以上的),及格率为43.3%,虽说优秀率与及格率与入学时相比都有所提升,但学生整体进步幅度还是太小。

另外我们还进行了一项统计,在305名考生中,50分以下的有122人,占总人数的40%。

也就是说,我们学生的数学成绩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学困生”所占比重较大,在教学中就出现了“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的现象。

这样的学情告诉我们:

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的教学改革试验,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的好,学困生吃得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初一年级学生开始学英语时热情高,成绩普遍较好,但时隔不久一些学生就落后掉队,不及格者、放弃不学者越来越多。

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一般在初一第二学期开始出现,以后越来越严重。

一般来说,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的两极分化现象已渐明显。

应该承认,学生学习英语智力上是有差异的;

同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英语有快有慢,出现距离不大的层次性也属正常,然而不能两极分化过大。

如何克服两极分化现象?

在训练过程中如何因材施教?

如何针对不同的学生,使他们都有所进步?

这就要求教师要打破常规,采用分层次教学。

2、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由于同学们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我们校班级人数较多,以前我们都是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已经形成成绩好的同学“吃不饱”,上课感觉没趣,成绩差的同学“吃不了”,听不懂,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成绩差一点的同学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同学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3.差生的呼唤—“我们也能学好!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生数量增多,差生面也相应增大。

很显然,从全局上看,“防差、转差”就成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如何让差生爱学、学好呢?

我们对学校初一年级81名差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作了分析,纯属智力水平较差的3人,约占3.75%;

属于非智力因素的72人,占89%;

其他原因6人,占7.4%。

属非智力因素的72名差生中,因拔高教学要求,盲目赶进度而掉队的24人,占33%;

因教学不得法,课堂教学效果不落实而逐步成为差生的27人,约占37.5%;

因教育方法不当,形成师生对立情绪使学生失去学习信心的10人,约占14%;

其他原因5人,占6.9%。

以上数据和事实使我们认识到:

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师必须端正教育思想,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从这里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在我校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必要性,从而坚定了我们全体教师改革的信念。

上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后,我们迅速召开了全体初一数学教师、班主任会,研究制定了我校实行数学、英语“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案,掀起了一场新的教学改革的序幕。

二、课题的界定

“走班制”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各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去相应不同层次的班级上课,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而传统的行政班则保持不变。

这种流动性的学习模式扩大了师生、生生交流的机会,也使以往教学中难以做到的因材施教的原则得到充分实施。

教师也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灵活变动教学内容,使原本固定班级授课制形式下,难以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现状有所改观。

“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本质:

以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个性化时代使得学校不再是用“克隆”的方法“批量生产标准件”的地方,必须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和兴趣特点选择课程,‘走班’是一种全新的管理和教学思路,它解决了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的矛盾。

在每个学期期中和期末,学校还给学生两次调整层次的机会,走班本身也是流动的。

所谓全体发展,就是全班每一个学生个体均能在原有的不同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最好的提高和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是以研究人,尤其是人的差异为基础的教育,法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R.Hubert)认为,人是透过发展与教育的过程,经过若干阶段才真正成为人,所以需要借助种种作用来促进成长,教育是用情感来促使学生个性化,加强人与人的接近和合作。

分层教学是一种教育理念,但必须有着具体的教育行为,“走班制”便是分层教学行为中的一种模式,它所体现的是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研究和实践这一模式离不开相关教育理论的指导,其主要的理论依据包括:

1、“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可以理解为儿童发展有着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他认为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维果茨基还由此提出了“教学最佳期”这一概念,即最低教学界限与最高教学界限之间的期限,好的教学应该处于“教学最佳期”,而“教学最佳期”是由“最近发展区”决定的。

不同的学生,因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是不一样的。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在组织和设计教学时要考虑到“教学最佳期”的问题,如果教学范围超出教学最佳期,学习者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将不能完成,如果教学范围低于教学最佳期,学习者又得不到新的发展。

分层教育正是以确定一定的教学层次,给学生以不同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其现有的发展水平基础上,向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发展。

选择合适的“最近发展区”,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加速学生的发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

2、“掌握学习”理论

美国当代杰出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遗传与智力,而在于家庭和学校的环境条件,他认为除了百分之几的超常儿童(天才儿童)和百分之几的低常儿童(包括智力、情感、体格等方面有缺陷的儿童)之外,占95%的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归根结底不过是一种“学习的速度差异”。

他所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只要运用恰当的方法,给予合理的程序,提供适当的环境,包括学习时间、步骤、方法等,就会给有差异的学生带来成功的可能。

他主张“教育必须日益关心所有儿童与青年的最充分发展,而学校的责任是寻找能使每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条件”。

因此,我们应该“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

“掌握学习”的重要策略是运用内在激励机制,把成功动机运用到课堂教学上,充分调动起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获得成功,取得自信的过程中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走班制”分层教育一方面可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可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各自适宜发展的环境中得到自尊、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3、“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在我国自古以来备受崇尚。

孔子说教育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要看学生的所作所为,了解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和爱好。

宋朝的张载也认为:

“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若教人“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

意思是说“教师若不能因材施教,不顾学生的内心要求,就不能使学生的才能智力得到充分发展,反而会误人子弟”。

宋朝教育学家朱熹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

古代罗马杰出的教育家和演说家昆体良著有被誉为“整体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雄辩术原理》,是西方古代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论著。

昆体良的主要观点包括:

(1)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具体情况,扬长避短,长善救失,因材施教。

对不同年龄的学生,纠正错误要用不同方法,作业的数量和改正错误的标准都应当适合学生的智力水平。

(2)个别教育是必需的,要注重发展各人的特长。

(3)教学应当简明扼要,明白易懂,深入浅出。

(4)教师要注意儿童之间在能力、资质、心性方面的差异,用不同的方法教育个性不同的学生……。

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是昆体良教学思想的核心,奠定了教学中量力性原则的思想基础。

可见,因材施教是被中外历史传承的教育原则,也是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精髓所在,体现了“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揭示着教育应尊重学生、顺应学生、适合学生,以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为前提,进行合理的、必要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客观要求。

4、“可接受性”原则

原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

“可接受性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上、体力上、精神上都不感到负担过重”。

巴班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学过程最优化。

他指出: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教学过程依存于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包括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和学生自身的身心素质”,由此引申出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

他认为“教学要根据班级、学生间的差别区别对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自不同分量的学习内容等”,“按照每个学生最大的学习可能性的水平来看待每一个具体的学生”。

此外,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更明确指出:

“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青年人的年龄和心理力量的许可,一切事情的安排都适合学生的能力”。

上述教育理论,为我们选择“走班制”分层教学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导。

分层教学强调尊重差异,不追求平均发展,不仅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而且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

“走班制”分层教育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水平和能力,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充分利用学生其自身差异的特点,并开发这些资源,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既让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好的发展,又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张扬,从而切实的处理好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求总结出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法和一般模式,赋予“因材施教”这一古老的教育理论以新的生命活力。

2、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实践分层教学法,让不同层次的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发展,全面提高育人水平和质量。

3、通过实践,培养一支精通业务、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和新教材为思想指导,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

为了不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清道理:

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总结归纳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时准确地将每个学生在实验各阶段的变化作详细记载,认真细致地做好分析比较记录,全面把握实验的效果。

及时调整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

2、问卷法:

在实验各阶段的开始与结束,通过问卷的方式,考查统计实验效果,并作出适当的调节。

3、调查、比较法

切实调查学生在实验的初始状态及实验各阶段的情况和变化趋势,认真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看学生的变化是朝着实验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还是事与愿违,并及时调控。

六、本课题的实施过程:

1、制定保障措施

任何好的设想、试验,离开有效的制度,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为保证我校的课题能有序、有效地稳步前进,我们制定了以下保证措施。

1.1成立分层教学领导小组,为实验班教师开展分层教学提供各种有利的保障。

上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后,我们确定了在初一年级实施数学英语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决定后,我们及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及教导处主任为副组长,英语、数学教研组长和参与实施分层教学的教师、班主任为成员的分层教学领导小组,为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

兴隆中学“走班制”分层教学领导小组

组长:

纪华庆

副组长:

陆风勇于建

成员:

马红芳贾延河王宪虎乔学社徐德兰王静王淑贞李秀萍李圣安郭志伟邢建明

1.2做好全体学生的思想宣传和发动

确定实施分层教学后,我们及时召开七年级全体学生及实验班教师、班主任会议,使他们进一步明确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为实施分层教学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1.3开展“精品教案”工程。

由于所有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了学校进行的“精品教案”工程,大家进行科研的时间更多,对所研内容思考更深入。

1.4坚持定期与不定期、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广泛交流。

首先坚持每周一次的定期交流。

为了增进实验教师间信息的交流,了解、促进课题的进程。

每周六下午都要进行一个小时左右的定期交流,每次交流都有具体的讨论内容(书面的或口头的)。

这样集思广益。

在交流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走出迷惘和困惑,在交流中提炼探索的成果,在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为了及时吸收新鲜信息,我们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主动邀请教研室老师与外校教师来指导、交流。

至今已开展这样的活动三次。

另一方面组织实验教师利用各种机会参加教育教学的观摩、学习,一年来,我们组织了课题组的教师外出学习十多人次,使大家及时获取新信息、好经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科研工作。

1.5坚持以写作促进科研、科研带动教研的措施,使科研、教研、写作——“互动”。

我们首先利用教育写作已在我校逢勃开展的有利条件,让科研成为写作的“源泉”,写作反过来促进教育科研。

如,让课题研究组教师的实验成果——经验文章或论文,参加我校一年一次的“教育经验文章展评”等。

科研带动教研,一方面通过课题组教师“展示成果”上示范课的形式,组织非课题组教师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受到启发,改进自己的教学。

另一方面,让课题组教师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大胆说、评,将课题组的最新成果迅速传递给其他教师,在全校创设积极参与科研的良好氛围。

这样“逼”教师写,写必学(读)、写必教、写必研,教学研齐头并进。

1.6重视相关资料搜集

资料的及时搜集整理是课题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从建立课题初至现在,一直重视对课题档案的管理工作。

一是资料实行专人专柜管理。

二是资料搜集及时齐全。

三是逐步完善资料管理的微机化。

2、设计调查问卷,广泛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和学生自我分层的意愿

以下是我校设计的分层教学调查问卷:

兴隆中学初一年级数学英语分层教学学生调查问卷

随着基础教育各种课程标准的重新修订,以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为主要手段的初中教育教学方式与现行行政班教学方法之间的不协调,拉大了班级中学生的差异。

特别是在小学升入初中后,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同,反映出来的学习差异越来越大。

尤其是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难以兼顾各个层面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顾此失彼。

为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最大限度的主动地、生动活泼的发展,学校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根据临邑县教育局教研室关于《初中差异教学策略研究》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把学生按学科分班,将同一层次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学生学会自己选择适合自身学习需要的教学层次,同时教师授课能把所有的精力用在同一层次学生的教学上。

我校已经上报了初一数学英语两个学科,计划在期中考试后实施分层教学。

为了解学生个性差异,正确把握分层原则,使教学适应学生自身的学习需要。

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实际问题。

特进行家长学生问卷调查,希望家长和同学们认真阅读并填写,我们学校将根据学生期中考试提供的数学英语数据,结合学生家长的选择,为差异教学做好前期准备。

数学、英语学科走班划分

A班(2个)

B班(2个)

C班(2个)

学生要求

学科领域学习能力超常学习能力超出课本要求

按规定的课程教材能完成学习任务

经过努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也仍有困难

人数

1/3

根据自己的平时成绩及期中考试选择

数学在班英语在班

学生签字:

家长签字:

兴隆中学初一年级组

2010.11

3、合理分班

我校七年级现有6个教学班,根据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数学、英语成绩,结合学生的调查意愿,把1、4、5班和2、3、6班分别进行整合,全体学生分成两个A班,两个B班,两个C班。

其中A班学生为优秀生,B班学生为中等生,C班学生为成绩较差的学生。

具体划分为:

1—54名为A班,55—108名为B班,109—152名为C班。

4、合理分配师资,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

两个A、B、C班的学生分别由不同教师担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科。

如:

数学教师共有5人,我们安排其中一人担任B、C两个不同层次的班级,英语有3名教师,具体划分为:

AB班1人,BC班1人,AC班1人,这样便于同一层次的教师之间形成有力的竞争与合作。

5、统一调整课程表,实施走班制教学

实施分层教学后,我们对课程表统一进行了调整,1、4、5班或2、3、6班同时上数学或外语,自习辅导也安排在走班班级集中辅导。

走班教学的教师就是该班班主任,负责该班座次安排及课堂纪律、学习常规等的管理。

6、制定学情调查分析表,时时了解学生分层后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以下是我校设计的学情调查分析表:

课题:

如何提高学习高效性

—兴隆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

一.调查目的:

:

①、了解本校初x学生的xx学科学习状况。

y②、分析学生学习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学习效率。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任课教师所教班级学生,参加调查人数xx人,收回有效答卷xx份。

三.调查形式:

(以数学老师为例)

(一)、设计调查问卷

学科班级姓名

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形式,利用班会课时间(2008年10月31日)统一进行,数据由人工统计整理,结果供本班老师和学生参考。

1.你在本班的学习成绩如何?

A.上等B.中上等C.中等D.中下等E.下等

2.你对数学学习有兴趣吗?

A.没有B.有一点

C.为了学习强迫自己有兴趣,D.一直有浓厚的兴趣

3.你认为自己的学习动机是什么?

A、为了家长的要求B、为了自己能有一个美好的前途

C、为了自尊和归属感的需要D、为了将来自我实现的需要

4.你每天晚上学习到几点?

A、7-8点B、9-10点

C、10-11点D、11-12点

5.你对自己的数学成绩满意吗?

A.很不满意B.不满意

C.不太满意D.很不满意

6.当你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你的做法是?

A、及时找出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学习方法,尽快提高成绩

B、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因为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的,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

C、怎么还没有考好,对自己能力产生了怀疑,失去了自信

D、反正是考不好,可我努力了就随它去吧,车到山前必有路

7.你认为你(数学、英语)学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A.心理因素(怕考试)B.学习不努力C.智力

D.班级环境E.马虎F.家长管理松懈导致

G.想学好但漏洞太多,跟不上

8.面对作业中碰到的困难,你通常会?

A、向老师、家长或同学请教B、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解题的方法

C、抄别人的作业,会了就行D、学会放弃

9.你对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的态度是?

A、积极思考,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B、积极思考,认真关注同学的回答并及时进行补充

C、只要不问到我,就不理不睬

D、无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只好被动等待、倾听

10.你一节课45分钟能专心听多长时间?

A.0-10分钟B.10---20分钟C.20—30分钟

D.30—40分钟E.一节课

11.你课前主动预习吗?

A.从不B.偶尔会C.经常预习D.从未间断预习

12.如果老师留有数学预习作业,你会按要求完成预习内容吗?

A.不会,课前再看B.不一定(要根据当天的作业多少而定)

C.一定不预习

13.你认为预习一节课内容需多长时间?

A.半小时以上B.10—20分钟C.10分钟以内

14.你认为老师一节新授课(不指练习讲解课)讲的内容有多少是你会的不需要重复的?

A.全部B.一半以上C.50%---30%

D.30%---20%E.10%以下

15.你认为课堂前10分钟自己先看书然后再讲这种形式好不好?

A.很好B.还可以D.不知道(要视讲课效果而定)C.无所谓E.肯定不好(因为习惯了讲授课)

16.你认为分小组看书讨论自学这种形式好不好?

A.很好B.不太好(太乱)

C.不好D.不知道

17.你认为那一种习题课比较合适?

A、老师讲解作业题及练习题

B、老师只讲解重点题型,自己课后总结

C、当堂先练习,后讲解

D、同学分组准备,对大家进行讲解

18.你认为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应该?

A、全班一样B、分层次

C、可以让学生选择做D、无所谓

19.拿到改完的数学作业本(针对书面作业),你是?

A、只看一下对错或等级B、认真看教师的批改,并进行订正

C、与同学比较优劣D、偶尔有订正

20.针对教师数学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