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县民政局民生建设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5854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县民政局民生建设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县民政局民生建设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县民政局民生建设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县民政局民生建设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县民政局民生建设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县民政局民生建设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县民政局民生建设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县民政局民生建设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县民政局民生建设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

加强了重点救灾物质储备设施建设,建立了救灾物质储备中心,提高了灾害紧急救助能力;

拓宽救助方式,改革救灾款使用管理办法,1978-XX年,全县累计安排救灾款超过1900多万元,有18.3万人次的受灾群众得到救助,有力地维护灾区的社会安定稳定。

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救灾工作积极推进以自我保障能力为内容改革,实行无偿救济与有偿扶持相结合,把保险引入救灾工作,增强社会救助能力。

XX年民政部门同保险公司密切配合,在农村推行农房统保,每户农房保额达1万元,保费由民政部门统交。

XX年上半年,全县因遭受火灾、冰雹等灾害的农户3100户,获得人保财险公司理赔保险金额25.711万元,增强了灾害救助能力。

  2、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面推开。

民生救助工作实行重大改革,建立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998年开始启动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XX年3月,根据省政府闽政[XX]3号《关于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文件要求,成立了**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中心,制定出台了《**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暂行规定》,全面启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按照“完善、巩固、提高”的方针。

在保持低保人员基数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做到“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坚持“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原则,切实抓好动态管理。

当年我县共筹集低保资金689万元,全县共有7520户20536位城乡居民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

XX年全县共有7337户20410位城乡贫困居民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年发放低保金1374.78万元。

  3、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继续推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的改革农村五保供养实现了由农民互助共济向财政保障为主的转变。

农村税费改革后,五保供养金改由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保证了五保户的供养经费按时到位。

XX年12月我县制定出台了《**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暂行办法》,五保供养标准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分散供养标准由原来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为1440元,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由原来的1440元提高为2160元,为全县1528农村五保户解决生活问题。

同时将五保户列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1986年我县开始积极探索“以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为依托,包户扶养为补充”的五保供养模式,加强乡镇敬老院建设。

从1986年西滨、西城两个镇先后创办农村敬老院开始,至XX年全县15个乡镇相继创办了17个乡镇村敬老院,县福利院、光荣院两院合一大楼1992年开始兴建,1995年竣工,建筑面积达1000多m2。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带动下,我县争取省市配套资金375万元,对新阳、梅仙、西城、联合、西滨、中仙和台溪等乡镇敬老院进行新建和改扩建,其中新建敬老院4所,改扩建敬老院3所。

目前全县敬老院可供使用床位400床,集中供养111人。

XX年启动实施农村五保户、低保户住房补助工程,对全县56户五保、低保对象危房、倒房进行修缮,发放住房补助金4.6万元。

全县农村敬老院和分散五保对象的住房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4、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稳中有进。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广大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发挥了稳定部队、稳定社会的作用。

一是全面落实国家抚恤、优待、退伍安置、拥军优属的政策法规,实现了优抚安置工作法制化,规范化。

二是拥军优属工作蓬勃发展,“双拥”工作向全方位、多层次的全民国防、全社会双拥方向发展,群众性拥军优属活动广泛开展。

90年代后,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的精神,以提高地方生产力和部队战斗力为目标,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

1993年县财政拨款43.29万元,帮助消防中队盖起一幢大楼,1996年制定出台了《**县拥军优属若干规定》和《**县优待金、国防义务教育费征收工作的通知》。

XX年8月14日召开全县双拥工作会议,对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三是坚持“国家、社会、群众”三结合的优抚制度。

贯彻落实“思想教育、扶持发展、群众优待、国家抚恤”的优抚工作方针,从1981年起,由原来向义务兵家属的优待劳动日改发放优待金,XX年为全县381户现役军人家属发放优待金136.61万元,比1981年人均增长872.25%。

建立和完善了优待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1986-XX年**县财政抚恤费支出474.49万元,XX年为34位“三属”发放抚恤金14.99万元,为80位伤残军人发放抚恤金43.92万元,为262位在乡复员军人发放生活补助费105.216万元,为131位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发放生活补助费15.72万元。

四是严格执行安置政策,坚持为军队和国防建设服务,为当前的中心工作和社会稳定服务,XX年出台了《**县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暂行规定》,从我县实际情况出发,改进安置办法,拓宽安置渠道,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鼓励和引导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圆满的完成了党和政府赋予的退伍安置任务。

1986年—XX年共接收安置退伍军人3536人,其中城镇退伍军人安置537人。

五是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工作,全面落实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在军队离退休干部中广泛开展“讲传统、讲奉献、保稳定、促发展”活动,加强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热情周到地为军休干部服务。

我县共接收安置军休干部5人,其中离休2人,退休3人。

  5、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逐步开展。

以低保、重点优抚对象为重点,兼顾农村困难家庭人员为工作目标的农村医疗困难补助工作于XX年全面开展,根据省民政厅、财政厅、卫生厅《关于全面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通知》号文和《福建省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试行办法》的要求,制定实施了《**县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暂行规定》和《**县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补充规定》。

积极探索救助模式,结合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把农村医疗救助直接放在医疗窗口,方便群众,减轻负担,按照救助标准施救,XX年7-12月累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11.18万元,153人次得到医疗救助,初步缓解了部分特困群众看病难问题。

  6、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深入开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与之相适应,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责成民政部门负责城乡基层政权的日常工作。

我县认真贯彻中发[1986]22号文件精神,1988年6月开始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8月在联合、汤川、管前、溪尾、西滨、中仙、梅仙等7个乡镇11个村实施试点工作,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新的村委会领导班子。

1991年民政局制定《**县1991年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1999年组织实施1998年11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积极推进村民自治活动中,成功组织了6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

通过抓制度、抓规范、抓运行、抓实效,全面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广泛开展村民自治,大力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使村委会建设得到加强,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全县261个村委员会实行直接选举,100%村委员会实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

广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提高村民自治和依法治理水平,XX年西滨镇西洋村被省民政厅、司法厅授予“民主法治示范村”先进单位称号,洋中镇洋中村、西城镇光林村、城关镇城关村被市民政局、司法局授予“民主法治示范村”先进单位称号。

在抓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同时,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服务意见》,认真推进**社区建设,从1989年10月在城关大埔山成立大埔山社区开始,至XX年全县城区共成立26个社区,覆盖率达100%。

XX年,落实《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精神,搞好社区建设,在城区原有社区的基础上,进行整合,设立7个社区居委会,配备42名工作人员,建立健全社区党支部、议事监督委员会,构建新型社区工作机构,帮助解决社区办公场所问题,社区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物业管理、社区治安等一系列服务活动相继开展起来。

  二、改革开放是民生改善的强大动力

  1、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县和全国各地一样,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鼓励发展乡镇企业,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体制、财政体制和税费也进行了改革,农民负担逐年减少,农民收入逐年增加。

三十年来,**经济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平稳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物价基本稳定。

XX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GDP)63.35亿元,人均纯收入5209元,财政收入48057万元。

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的增加,为基础设施如能源、交通、通信、社会公共服务、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为社会救灾救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困难家庭医疗救助、优抚安置开展注入更多的血液,如县财政XX年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配套资金达260.29万元,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136.61万元。

经济的发展,财力丰厚,为改善民生提供经济基础,人民享有社会公共服务明显提高。

  2、社会变革是改善民生的推动器。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人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

“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县和全国各地一样对经济体制、财政体制、现代企业制度、户籍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进行了改革,加上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往由政府承担的住房、教育、就业、医疗等福利削弱,变成要由单位或个人共同承担。

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我县加大了对教育、住房、就业、医疗等公共事业的投入,如农村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减免、新型合作医疗和粮食直补等惠民政策,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3、加强民主建设是改善民生的组织保障。

民主建设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石,其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只有广大群众最有效地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民主权利。

才能更好反映人民利益诉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和国家、社会、市场的功能划分愈益合理,才能确保公共资源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实现寓公共管理于公共服务之上;

有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而深入解决民生问题。

我县从1991年开始在全县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来,认真落实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广大村民共同参与重大村务决策,如农村路网建设、电力农网改造、村村通广播电视、自来水工程建设、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合作医疗等一些惠民项目,事先都要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的充分讨论形成决议,方可实施。

基层民主建设的开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三、**民生发展的着力点

  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有了较快发展,民生有了改善,但与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主要表现为法规建设滞后、公共事业投入经费不足、社会保障标准较低、覆盖面不广等问题。

今后,**民生发展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紧紧围绕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和“建设新型工业县,打造朱子文化城,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工作目标,抓重点,强化法规建设,更新工作理念,以理念的更新引导工作的创新,以创新的举措打开工作的新局面,进一步推进**民生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民生发展从民政部门的职能来看,有以下几个主要着力点:

  1、增加财政投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必须尽快建立完善民生建设投入资金自然增长机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2、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建立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优抚安置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相配套,以临时救助和政策扶持、社会帮扶为补充的全方位的救助体系,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及其他方面的困难。

  3、加强部门协作,进一步做好相关保障制度的衔接。

民政部门与劳动保障、卫生、建设规划、教育等部门通力合作,协调劳动就业、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教育、城市居民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制定的相互衔接,在管理体制上,突出政府的主体地位,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各部门通力合作,管理一体化的救助机制,整合各项救助行为,最佳配置救助资源,避免出现政出多门的现象,并将系统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4、进一步完善实施具体的救助制度。

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就城乡居民低保、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等具体实施办法进行完善,增强操作性,力争按照政策的要求,对困难群众实施救助,确保应保尽保,按标施保。

  5、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有效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

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社会办,一要加大福彩发行工作力度,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

二要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政策,争取建设资金,发动社会力量兴建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服务一流的社会福利机构和老年福利机构,以解决社会特殊群体的民生问题。

  6、加强民主建设,为改善民生提供组织保障。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落实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实现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保障民生工作的开展,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7、不断探索完善边缘贫困户救助措施,从爱心救助、农房统保、社会弱势群体救助、医疗救助、重点优抚对象住房困难救助等方面进行探索,形成一种制度,从制度上对他们进行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