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污水管道旁站方案.docx
《市政道路污水管道旁站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污水管道旁站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道路污水管道旁站方案
----------工程
旁站监理方案(市政工程)
编制人:
编制日期:
年月日
审批人:
审批日期:
年月日
编制单位:
xxxx建设工程监理咨询公司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旁站范围-----------------------------------------
四.旁站内容-----------------------------------------
五.旁站人员及职责---------------------------------
六.旁站程序-----------------------------------------
七.附表-----------------------------------------------
旁站监理方案
(市政工程)
编制说明:
一.工程概况:
根据本工程设计图纸具体介绍工程的规模及结构形式,重点突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中需旁站部位的设计概况;具体内容可包括:
工程名称、工程规模、结构形式、建设单位、设计勘察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旁站部位的设计概况等;
二.编制依据: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列出旁站实施、编制时涉及到的规范及规定;
第一部分:
每个工程必须有的规范及规定:
1.法律、法规:
1.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1.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02]189号
2.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2.1国家和xx市《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2《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2.3根据工程具体情况任选以下一种或几种标准:
A.CJJ1-90“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B.CJJ2-90“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CJJ3-90“市政排水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合同:
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市政工程施工合同
4设计文件: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确认的变更)
5施工及监理文件: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
第二部分: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用的标准、规范,特别要注意所采用的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一般常用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3.《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GJ041-2000
5.《公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J08-229-98
6.《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J08-225-97
7.《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J08-228-97
8.《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J08-220-96
9.《市政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J08-224-96
10.《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成品与半成品施工及验收规程》DGJ08-87-2000
11.《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GB08-236-1999
12.《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GJ08-202-92
13.《建筑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14.《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2002
15.《U-PVC加筋下水道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
16.《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18.《予应力砼用钢铰线》GB/T5224
19.《予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
2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21.其它行业。
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须结合工程项目具体化)
三.旁站范围:
不同的工程,不同的施工内容,不同的施工条件,其关键部位、关键工序是不一样的,各监理机构应根据工程设计、规范、监理合同、施工方案等确定旁站范围,特别要注意查看监理合同中业主是否有增加的旁站内容;
对需旁站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要与施工方协商一致,并与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关键部位相一致,其范围、内容可参考xx市政工程竣工备案文件汇编第
91页附录;
根据市政工程的特点,参照附录要求,其旁站范围一般可包括:
排水管道:
管座基础砼、安管(轴线)、回填土(压实度)、顶管顶进(轴线)及闭水试验(检测指标);
排水构筑物:
沉井制作(钢筋、砼)、沉井下沉(标高、轴线)、内部结构(钢筋、砼)、满水试验(检测指标);
道路:
土路基(压实度)、基层(弯沉、压实度)、面层(厚度、砼等);
桥梁:
基础(轴线、标高、桩基、砼等)、下部结构(钢筋、砼、预应力张拉)、上部结构(钢筋、砼、予应力张拉)、钢结构制作安装等。
四.旁站内容:
根据业主、监理、施工三方协商一致的结果,详细列出本工程须旁站的内容;
其旁站内容通常包括:
第一部分:
每个工程必须实施的旁站内容:
1.检查施工方法、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
准(企业标准)的规定;
2.检查工程所采用的材料是否有质保书、生产许可证、准用证或交易凭证,进场前是否复试合格;
3.检查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质检人员、特殊工种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人员数量是否满足工程需要,施工前及施工中是否到位和发挥作用;
4.注意当时、当地的施工环境,特别是天气情况并提醒和督促施工方的应急措施是否到位;
第二部分:
结合不同工程的旁站部位确定所要旁站的内容及监控要点(本示范文本中共提供了18项供参考的旁站内容及监控要点,各工程旁站内容不应局限于以下内容,但也不能照抄照搬或张冠李戴,应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精心选择必须旁站监督的内容和要点,但内容和要点一经选定必须选一项做一项,选一点做一点);
1.打(压)桩基础
1.1控制预制桩质量,桩的强度必须达100%,才能起吊运输,打(锤)击
桩时,龄期不得少于28天。
1.2控制桩基轴线和桩位标高,其误差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1.3起吊桩必须按规定的吊点位置,在桩与起吊索具之间加垫衬垫,防止损伤。
1.4打(压)桩时,桩顶应有桩帽和垫,打(压)桩时,对桩位、垂直度、标高进行控制。
1.5督促施工单位,以固定轴基线控制桩位校核桩位(因为在压桩过程中土体会产生隆起和位移变化,一次性确定的桩位可能变化)。
1.6压桩机应按额定的总量配置压重,压桩力应根据压桩力估算值,摩擦桩应为1.4倍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机械性能应保证正常运转。
打桩机锤击力与桩的大小成正比测算选用。
1.7达到压桩力要求后,必须持荷5分钟,如5分钟不能稳定,必须再持荷5分钟,一直到稳定为止。
1.8在插桩后(在桩自重和压重的作用下,桩向土中沉入一定深度而达到稳定位置),要进行垂直度校正,偏差控制在0.5%范围内.待入土达1m左右且经校正垂直度无问题时,再逐步打(加压)到规定数值(这个过程为稳桩),稳桩后,才可以正式进行连续打(压)桩,达到标高设计值。
1.9打(压)桩接桩施工质量监理控制:
打(压)桩施工大多采取分段打(压)入,用焊接法接桩.
焊接法接桩:
焊条型号及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预埋铁件表面应保持清洁,上下节桩之间隙应用钢板填实焊牢.焊接时,应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同时焊接,减少焊接变形,焊接应连续,焊缝必须饱满,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焊接后至继续开始压桩的停歇时间不宜少于1分钟;
1.10打(压)桩垂直度控制主要应随时保持桩处于轴心受压状态,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大于10mm,节点弯曲高不得大于0.1%桩长.
2.钻孔灌注桩
2.1检查钻机的钻头直径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2检查成孔时是否在孔口设置了护筒并符合要求;
2.3随时测定护壁泥浆密度;
2.4每钻进1-2米检查一次垂直度;
2.5成孔后,测量检查孔深及沉渣厚度;(包括吊放钢筋笼后的两次清孔结束并检测)
2.6钢筋笼制作应符合要求,焊接应牢固;吊放时应平稳下沉,顺利到达设计标高;
2.7检查进场混凝土的配合比单及塌落度,浇筑过程中应计量单桩砼浇筑量并符合充盈系数要求;
2.8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混凝土强度试块的制作和养护工作,检查标养室是否符合规定。
3.钢筋隐蔽过程:
3.1检查钢筋下料、加工、焊接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2钢筋绑扎过程中,监理人员应到现场跟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令其整改。
钢筋绑扎完毕经施工方自检合格后填报钢筋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3监理人员在检查验收时
3.3.1应对照设计图纸检查绑扎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长度、锚固长度、接头设置等是否符合设计及构造要求
3.3.2纵(主)、横(次)梁(隔、板)相交节点箍筋加密区的箍筋及梁上有集中荷载作用处的附加吊筋或箍筋,不得漏放,具有双层配筋的板应按要求设置撑筋或拉钩。
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垫块强度、厚度、位置、数量应符合要求;
3.3.3预埋件、预埋孔洞的位置应正确,固定牢固,孔洞周边钢筋加固应符合设计要求;
3.3.4钢筋不得随意代用。
如要代用,必须经设计单位同意,办理变更手续。
专业监理工程师按此进行验收。
4.混凝土浇筑:
4.1选用的商品混凝土厂家必须经过现场考察合格方能选用;
4.2进场的商品混凝土应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为避免运输过程中时间和温度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应监督施工方作好浇捣地点的坍落度测试;
4.3混凝土浇筑顺序和方法事先应周密考虑,对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的浇筑、分层、分段要合理;层、段间的间隔时间要计划好,在前一层、段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后一层、段的混凝土,振捣器要插到下一层;
4.4对配筋及预埋件多的地方要认真检查,除振捣密实外,应避免碰动钢筋及预埋件;
4.5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混凝土强度试块(抗渗试块)的制作和养护工作,检查标养室是否符合规定,特别要根据事先确定的部位和数量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若有拆模要求,监理应要求施工单位再加做一组或若干组拆模试块;
4.6根据选用的混凝土配置特性,确定冬季及高温季节的混凝土入模温度。
5.予制砼梁安装
5.1安装前应将墩、台支座垫层表面及梁底面清理干净,支座垫石用水泥砂浆抹平,使其顶面标高符合图纸规定,水泥砂浆在预制构件安装前,必须进行养护,并保持清洁。
5.2板式橡胶支座上的构件安装温度,应符合图纸规定。
活动支座上的构件安装温度及相应的支座上、下部份的纵向错位(如有必要),应符合图纸规定。
对于非桥面连续简支梁,当图纸未规定安装温度时,一般在5ºc~20ºc的温度范围内安装。
5.3预制梁就位后,应妥善支承和支撑,直到就地浇筑或焊接的横隔梁强度足以承受荷载。
支承系统图纸应在架梁开始之前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5.4预制板的安装直至形成结构整体,各个阶段都不允许板式支座出现脱空现象,并应逐个进行检查。
5.5板梁进场后按标准验收,板梁砼强度达到设计标号100%,方可起吊板梁,板梁安装采用相配的汽车吊或其它机械设备。
5.6架梁前,应按道路基施工要求,完成后台填土工作,填土面分层夯实,分层厚度小于30cm,架梁前须检查盖梁强度,标高尺寸及平面位置等均符合设
计要求,在盖梁上放好样,所有吊装机具予先进行试运行,保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5.7检查台帽、盖梁的强度、标高尺寸平面位置,均须符合设计要求,在吊装前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所有机具预先进行试运行,保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5.8检查吊索具的安全性,确保整个吊装过程安全。
5.9板梁安装后的支座接触必须严密不得有空隙,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钢结构梁安装
6.1对钢结构梁安装的焊接材料、螺栓等配件构件,应作进场监控,且为避免运输过程可能产生的变形和损坏、同类构件均为正公差、负公差其累计值对安装造成的影响等,都应在安装前在地面进行修理调整。
6.2复核定位轴线、基础面标高。
6.3检查台(墩)地脚螺栓埋设情况和墩、台混凝土强度报告,必须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6.4督促和检查施工单位按施工组织设计所述的安装顺序、方法、工艺进行安装。
6.5审查结构梁吊装单位的资质,检查吊装设备的合格证、准用证,必须符合吊装结构梁的全部要求。
6.6钢结构安装中的焊接工作,必须有较高技术的焊工按施工工艺要求施工。
6.7高强度螺栓连接要点:
6.7.1检查高强度螺栓领用、保管、回收与扭矩板手班前、班后标定制度的建立与落实。
6.7.2抽检磨擦面平整度,飞边、毛刺、飞溅、浮锈、油漆等的清除,封闭前应作好隐蔽验收。
6.7.3监理旁站或抽检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及连接质量。
6.7.4高强度螺栓连接,要分初拧与终拧二步到位。
6.7.5检查高强度螺栓穿入方向应一致,螺帽和垫圈方向安装正确,螺栓外露螺帽长度大于或等于二扣。
6.7.6检查螺栓连接质量,扭剪型螺栓梅花头应拧掉,大六角头螺栓除用小锤逐个敲打有无漏打或欠拧外,终拧应抽查松扣后复拧至原位的扭矩板手班前、班后标定制度的建立与落实。
6.7.7每个流水段钢结构安装、校正、焊接、螺接完毕并自检合格后,由施工单位报监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7.预应力张拉
根据施工设计要求,预应力张拉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旁站监理时应根据不同的工艺制定相应的旁站内容)
7.1先张法:
7.1.1检查台座,查看其是否平整、清洁,台座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7.1.2检查张拉设备工作是否正常,测力装置工作的可靠程度;
7.1.3张拉时,检查是否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好张拉力并督促施工单位作好记录;
7.1.4参照钢筋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对构件的钢筋、模板、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混凝土的强度:
当用碳素钢丝、钢绞线或V级热处理钢筋作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同时见证抗压试块的制作,作为日后放张的依据;
7.1.5检查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是否达到设计或设计规范的要求,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单位不得自行放张。
7.2后张法:
7.2.1参照钢筋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对构件的钢筋、模板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7.2.2检查锚具进场时其静载试验是否符合要求,材质、机加工尺寸及热处理硬度是否符合出厂检验报告中所要求的指标;
7.2.3检查预埋孔道,包括孔道的固定情况、孔道的接头处理、孔道与灌浆管道和泌水管道接头处的处理等;
7.2.4监理检查完毕后,同意施工单位浇筑混凝土并督促其认真进行养护;
7.2.5当施工单位提出张拉申请时,监理工程师先审检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
和规范要求;张拉时,应检查张拉钢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完备并督促施工单位按设计和规范要求严格控制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力和内缩量并作好记录;
7.2.6灌浆前对孔道进行检查,重点监控水泥浆的水灰比和灌浆密实度。
8.沉井制作、下沉及封底
8.1砂垫层铺筑
砂垫层铺筑应分层摊铺,每层不得大于30cm,并逐层洒水夯实或压实,
砂垫层,密实度质量标准为干容重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经验收后方可浇砼垫层,当砂垫层采用中粗砂时,干容重宜≥15.6KN/m³。
8.2沉井砼浇注
8.2.1施工过程中监理控制要点
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监理进行跟踪旁站检查。
8.2.1.1检查核对砼泵车和泵管的数量和位置是否与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一
致。
8.2.1.2检查砼搅拌车交通路线及出入通道的组织是否合理、畅通,承包商
应有专人管理指挥交通。
8.2.2沉井井壁砼可采用分层平铺法(40cm左右一层)浇筑,每一层必须在
初凝时间内浇完,防止出现层间冷缝。
8.2.2.1检查砼在井壁内是否均匀浇注,每层厚度是否控制在40cm左右。
8.2.2.2检查砼的振捣质量,督促不要漏振。
8.2.2.3督促值班钢筋和木工加强巡视,发现跑模,漏浆和钢筋错位等要及
时处理。
8.2.2.4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现场应安排电工值班。
8.2.2.5检查承包商编制冬季砼温度检查方案,掌握砼内部温度变化,对内
外温度进行动态控制,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采用测温仪及电脑进行有效的温度跟踪,检测砼内部温度变化。
尤其室是砼浇注完后的开始3天,温度变化较大,注意把信息反馈给现场,使砼内外温差控制在25ºC之内。
同时亦应控制砼表面温度和大气温度的温差在25ºC之内。
当温差可能会超过25ºC时,按预先指定好的
具体措施到时立即付诸实施。
8.2.3砼浇灌中遇到的施工缝时的监理控制砼浇灌过程中遇到下层砼初凝
出现施工冷缝时,应立即停止上层砼的浇注,对下层的表面按施工缝进行认真处理,待监理检查认可后方可浇上一层砼。
8.2.4沉井浇注砼时应观测沉井下沉情况,若下沉量小且均匀下沉可继续
按原方案施工,若下沉量大且出现沉井倾斜,应停止浇注砼,经立即研究商讨处理措施后再继续浇注砼。
8.3沉井初沉入土
8.3.1对多节制作一次下沉的沉井,在凿除素砼垫层(按方案规定的先后
顺序)及开始下沉时,督促施工单位加密观测沉井的下沉高差,及时采取纠偏措施,井内锅底不要挖得过深(井内土面高差≤2m)下沉速度适当减慢。
8.3.2沉井自下沉开始应每天24小时连续挖土下沉,使沉井外井壁与土体
始终处于动摩擦状态下逐渐下沉,防止下下停停而出现突沉事故。
8.3.3必须督促施工单位勤测量勤纠偏,使沉井在不断纠偏的过程中平稳
下沉。
其实纠偏过程就是沉井的下沉过程,因此沉井的下沉应以纠偏为主,下沉为辅,不要单纯追求下沉速度。
8.4沉井终沉到位
8.4.1沉井下沉到接近终沉还有一定深度(视沉井大小,下沉深度和四角
高差情况,在还有1-5M深度)时,放慢下沉速度,认真纠偏,使沉井平稳缓慢地沉至接近终沉标高。
8.4.2当沉井不排水下沉接近终沉标高,条件允许改为排水下沉时,对实
现干封底确有好处,但此时更要特别慎重,既要进行必要的验算,也要弄清井内锅底土面及刃脚底梁埋置情况,综合考虑后在决定是否要改不排水下沉为排水下沉。
监理对此要严格审查重新报审的下沉方案。
8.5沉井封底
8.5.1当沉井下沉到接近终沉标高且预留自沉量也下沉完后可进行沉井封
底。
封底前监理应要求施工单位连续观测8小时,若8小时内沉井累计下沉量
≤10mm,可认为沉井已经稳定不再下沉,方可开始正式封底。
正式封底时也要对沉井进行沉降观测。
8.5.2监理对素砼垫层的浇注应进行旁站。
素砼垫层应从四周向中央、分
格(有底梁时)对称一次连续浇注完成。
8.5.3当采用井外井点降水实现排水下沉干封底时,在封底和底板砼达
80%强度前(或按设计要求)不允许中止降水工作。
8.5.4根据锅底面实测实量深度和设计要求的封底厚度等计算水下砼体
积,向商品砼供应站提出每小时供应量要求(一般每台砼泵车50m³/h,每根导管每次灌入砼的间隔时间宜为砼初凝时间的一半)。
水下封底前后井内水位均不得低于井外地下水位。
8.5.5确定是水下封底的沉井,在第一节制作拆模后就应该对刃脚斜面和
等同底板厚度的刃脚直面以及底梁侧面进行凿毛。
水下封底前潜水员再用高压水枪对凿毛处进行冲洗。
8.5.6灌注水下砼时,导管在砼内的埋置深度不得少于1m。
应每隔15分钟
实测水下砼面的上升高度(用Φ100mm铁锤测深)。
当水下砼面标高经测量符合设计标高时方可停止灌注。
每根导管外的砼面高差控制在30cm以内,尽量做到井内水下砼面均匀上升。
9.防水混凝土浇筑
9.1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判断地下水是否有侵蚀性介质,从而审查选用的水泥、外加剂是否合适,强度、抗渗等级经试配检测并应达到设计要求;
9.2复查定位轴线、标高、模板、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其验收标准参考GB50204-2002;
9.3检查穿墙管件、预埋件的数量、位置、标高,预埋件应清除铁锈和焊渣,埋件应焊止水环并固定牢固;
9.4孔洞周边应按要求设置加强钢筋;应采取措施防止孔洞下边混凝土浇筑不密实;
9.5基础底版应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壁板的水平施工缝应按设计和施
工规范的规定部位设置并进行处理,即在浇筑混凝土前清除浮渣、凿毛,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先铺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再浇筑混凝土;
9.6检查混凝土的振捣情况,混凝土振捣是否密实直接影响防水功能,对振捣点的布置、振捣时间、上下层振动棒的插入深度应重点检查。
9.7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混凝土强度试块、抗渗试块的制作和养护工作,检查标养室是否符合规定。
10.排水构筑物的满水试验
10.1检查水池是否具备满水试验的条件,如砼或砂等强度,防水及防腐层是否已施工等;
10.2检查满水试验准备情况,如水池清理及防渗,水位标尺及测针,充水及放水系统以及蒸发量测完准备等;
10.3控制充水的速度及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
为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0M/天,二次充水间隔时间不应大于24小时等;
10.4据每次充水24h后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是否过大,若过大需作处理。
10.5检查渗水量测定的间隔时间。
10.6水池构筑物满水试验,其允许渗水量按设计水位浸湿的池壁和池底总面积平方米计算,钢筋混凝土水池不得超过2L/(㎡.D),砖石砌体水池不得超过3L/(㎡/d)。
11.排水管道安装
11.1审核安管方案,以施工安装,,操作方便为原则,确定合理的安管方案;
11.2采用的管节是否符合设计条件,是否需要加固;
11.3抽检管节质量,检查合格证,应检查管节的外观尺寸及内在质量,不得有裂缝及破损;
11.4管节安装前是否清除了基础表面的杂物和积水;
11.5抽检高程样板,重点检查管是否和设计相符,并经常复测高程样板架;
11.6掌握合理的排管时间及排管程序(从下游排向上游等)
11.7抽检橡胶圈,不得脱槽、挤出和扭曲并控制承插口的间隙均匀;
11.8旁站接口的施工。
11.8.1严格控制管节的标高及走向、相邻管节垫实稳定等。
严禁倒坡,管口间隙及错口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11.8.2在操作接口时,注意接口的清洁、湿润和嵌填材料的质量和养护。
12.排水管道顶进
12.1穿墙出洞旁站要点
12.1.1出洞前,必须检查顶管整个系统试运转,调试正常,要求拆除封门板(墙)的人员设备就位。
12.1.2穿墙时,先拆除洞口内侧封门板(墙),迅速将工具管顶入穿墙洞口内,安装好穿墙止水(橡胶帘套、盘根止水),无渗漏泥水,再拆除洞口外封门(板桩、旋喷桩、搅拌桩等),再将工具管连续顶进出洞,出洞时,顶进操作应谨慎平稳,防止机头下沉“磕头”,检查机头后三节管节必须与机头牢固连接。
持续顶进10~30m,顶管形成正常的顶管轨迹。
12.2顶进过程中的旁站监理要点
12.2.1正常顶进,日夜连续进行,监理白天黑夜派员进行旁站监理,记录顶进的管节生产日期、外观情况、止水密封圈安装情况、顶进的管节号和型号、顶进管节的轴线和偏差情况、顶进顶力、顶进的速度以及地面沉降观测等情况等。
顶管顶进重要依据和参数。
12.2.2对顶进过程中的测量监理,在出洞期间顶进测量要加密,每顶进30cm不少于一次测量,正常顶进期间,每顶进100cm不少于一次测量,测量监理进行跟踪复测,每顶进5m~10m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