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一 古代诗文阅读 课时检测文言虚词题综合练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4537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一 古代诗文阅读 课时检测文言虚词题综合练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通用版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一 古代诗文阅读 课时检测文言虚词题综合练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通用版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一 古代诗文阅读 课时检测文言虚词题综合练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通用版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一 古代诗文阅读 课时检测文言虚词题综合练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通用版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一 古代诗文阅读 课时检测文言虚词题综合练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用版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一 古代诗文阅读 课时检测文言虚词题综合练doc.docx

《通用版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一 古代诗文阅读 课时检测文言虚词题综合练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一 古代诗文阅读 课时检测文言虚词题综合练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用版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一 古代诗文阅读 课时检测文言虚词题综合练doc.docx

通用版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一古代诗文阅读课时检测文言虚词题综合练doc

(通用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一古代诗文阅读课时检测“文言虚词题”综合练

第一组:

于、焉、以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19分)

至济南,李辅之与同官权国器置酒历下亭故基。

此亭在府宅之后,自周齐以来有之。

旁近有亭。

水西亭之下,湖曰大明,其源出于舜泉,其大占城府三之一,秋荷方盛,红绿如绣,令人渺然有吴见洲渚之想。

大概承平时,济南楼观天下莫与为比;丧乱二十年,惟有荆榛瓦砾而已。

及北渚亭,所见西北孤峰,曰匡山,齐河路出其下,世传李白尝读书于此;曰药山,以阳起石得名;曰鹊山,山之民有云:

每岁七、八月乌鹊群集其上,亦有一山皆曰鹊时,此山之所以得名欤!

曰华不注。

大明湖由北水门出,与济水合,弥漫无际,遥望此山,如在水中,盖历下城绝胜处也。

华峰正东百五十里邹平之南有长白山,范文正公学舍在焉,故又谓之黉堂。

西南之西有函山,太山之北麓也。

太山去城百里而近,特为函山所碍,天晴登北渚,则隐隐见之。

历山去城四五里许,山有碑云:

“其山修广,出材不匮。

”今但兀然一丘耳。

爆流泉在城之西南,泺水源也。

山水汩于渴马崖,洑而不流,为此泉。

好事者曾以谷糠验之,信然。

(摘编自元好问《济南行记》)

1.与“世传李白尝读书于此”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故燕王欲结于君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D.乃设九宾礼于廷

解析:

选D 文中的“于”为介词,可译为“在”,D项与之相同。

A项,介词,跟,同。

B项,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

C项,介词,可译为“比”。

2.与“范文正公学舍在焉”中的“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或师焉,或不焉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焉用亡郑以陪邻D.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解析:

选B B项与例句均为兼词“于此”,可译为“从这里,在这里”。

A项和D项均为语气助词。

C项,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3.与“好事者曾以谷糠验之”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作《师说》以贻之B.斧斤以时入山林

C.愿以十五城请易璧D.以勇气闻于诸侯

解析:

选C 文中的“以”为介词,可译为“用、拿”,C项与之相同。

A项,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用来、来”。

B项,介词,可译为“按照”。

D项,介词,可译为“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大概承平时,济南楼观天下莫与为比;丧乱二十年,惟有荆榛瓦砾而已。

(5分)

译文:

 

 

(2)历山去城四五里许,山有碑云:

“其山修广,出材不匮。

”今但兀然一丘耳。

(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大概在太平时期,济南楼的景观天下没有能与之相比的;现在,丧乱已经有二十年,此地只有荆棘瓦砾而已。

(2)历山离城四五里左右,山上有碑记载:

“这座山高达、宽阔,出产的东西不匮乏。

”但如今只是突兀的一个山丘罢了。

参考译文:

到济南后,李辅之同和他一起为官的权国器一起在历下亭原来的地方宴请我们。

历下亭在济南官衙的后面,从周齐以来就有。

历下亭旁边也有亭子。

水西亭的下面,是大明湖,大明湖的源头是舜泉,大明湖的面积占府衙的三分之一,此时是秋天,荷花开得正盛,红绿相间,如同刺绣一样美丽,让人猛然间有在吴地看到洲渚的感觉。

大概在太平时期,济南楼的景观天下没有能与之相比的;现在,丧乱已经有二十年,此地只有荆棘瓦砾而已。

到达北渚亭,看到西北的山峰,有叫匡山的,齐河从它旁边流过,世传李白曾经在这儿读书;有叫药山的,因为出产阳起石得名;有叫鹊山的,当地山民说:

每年七八月份,乌鸦、喜鹊成群聚集山上,也有说一座山上都是喜鹊的,这是这座山得名的原因!

有叫华不注山的。

大明湖由北水门流出城外,与济水汇合,水域开阔、一望无际,遥望华不注山峰,就像在济水中一样,这是历下城景色最美的地方啊。

华不注峰正东方一百五十里的邹平的南面有长白山,范文正公的学舍在那儿,所以长白山又叫黉堂。

西南方向的西面有函山,是泰山的北麓。

泰山离济南城有一百里,很近,但因为函山的阻隔,天晴时登山北渚亭,能够隐隐看见泰山。

历山离城四五里左右,山上有碑记载:

“这座山高达、宽阔,出产的东西不匮乏。

”但如今只是突兀的一个山丘罢了。

爆流泉在济南城的西南,是泺水的源头。

山水在渴马崖涌出,打着旋涡而不流淌,成为爆流泉。

有好事的人用谷糠检验,认为爆流泉确实是泺水源头。

第二组:

之、以、者、而、则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25分)

三五之代,书有典坟,悠哉邈矣,不可得而详。

自唐、虞以下迄于周,是为《古文尚书》。

既而丘明传《春秋》,子长著《史记》,载笔之体,于斯备矣。

后来继作,相与因循,假有改张,变其名目,区域有限,孰能逾此!

必辨其利害,可得而言之。

夫《春秋》者,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中国外夷,年共世,莫不备载其事,形于目前。

理尽一言,语无重出,此其所以为长也。

至于贤士贞女,高才俊德,事当冲要者,必盱衡而备言;迹在沉冥者,不枉道而详说。

故论其细也,则纤芥无遗;语其粗也,则丘山是弃,此其所以为短也。

《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

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此其所以为长也。

若乃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

又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而程居首峡,先辈而抑归末章,此其所以为短也。

(摘编自刘知几《二体》)

5.与“载笔之体”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作《师说》以贻之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D.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解析:

选D 题干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D项与之相同。

A项,代词,代“李蟠”。

B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项,代词,这。

6.与“列时岁以相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王好战,请以战喻

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C.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解析:

选C 文中的“以”表目的,来,C项与之相同。

A项,介词,用。

B项,介词,把。

D项,介词,因为。

7.与“高才俊德,事当冲要者”的“者”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C.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D.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解析:

选D 文中的“者”为代词,……的人,D项与之相同。

A项,代词,……的事情。

B项,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C项,助词,表判断。

8.与“事当冲要者,必盱衡而备言”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系日月而为次B.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C.泉涓涓而始流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解析:

选C 文中的“而”为连词,表修饰关系,C项与之相同。

A项,连词,表目的,来。

B项,连词,表承接关系,不译。

D项,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

9.与“故论其细也,则纤芥无遗”的“则”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C.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解析:

选B 题干中的“则”与B项中的“则”均为连词,表承接,那么,就。

A项,连词,表转折,却。

C项,副词,就是。

D项,连词,表转折,但。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后来继作,相与因循,假有改张,变其名目,区域有限,孰能逾此!

(5分)

译文:

 

 

(2)又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而程居首峡,先辈而抑归末章,此其所以为短也。

(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后来继之而起的著作,相互因循,即使有所改变,也只是变换名称,范围有限,谁能逾越他们!

(2)又把同类的人物编排在一起,不求时代先后,后生反而提在卷首,前辈反而降到篇末,这是它的短处。

参考译文:

三皇五帝之时,文献有三坟五典,已经很久远了,不能知道它们的详细内容。

从唐尧、虞舜以下,直到周代的文献,就是《古文尚书》。

然后左丘明为《春秋》作《传》,司马子长著《史记》,历史著作的各种体例,此时就完备了。

后来继之而起的著作,相互因循,即使有所改变,也只是变换名称,范围有限,谁能逾越他们!

如果一定要分辨它们的利弊,是能够作些论述的。

像《春秋》这样的史书,缀连日期和月份形成编排次序,标列季节和年份来互相接续,中原国家与边疆各部族,在同一年同一时期,没有不完整地记载那些事件,显现在读者的眼前。

道理全都包括在一桩记载中,语句没有重复出现的现象。

这是它构成长处的地方啊!

至于贤能的士人,贞烈的女子,才华出众的人,品德美好的人,如果他们的事迹与国家政治有关系,必定予以高度注意观察而完整地加以记载;如果他们的事迹与国家政治关系不大,只有坚持正直的原则的才详细地加以述说。

所以论起编年体史书细小内容的处理,就连最细微的事情都不遗漏;说起编年体史书重要内容的处理,就连十分重大的事情都给抛弃掉。

这是它构成短处的地方啊!

《史记》一派,用《本纪》来统括重大的事件,用《列传》详叙细微的事情,用《表》来排列世系勋爵,用《志》来总括《纪》《传》《表》的遗漏。

以至于天文、地理、国家的典章制度、宫廷的礼仪规矩,明显的、隐晦的全都详尽完备,大事情、小事情没有遗漏缺失,这是它的长处。

至于同一件事情,分散在数篇中,断续而不集中,前后屡次出现。

又把同类的人物编排在一起,不求时代先后,后生反而提在卷首,前辈反而降到篇末,这是它的短处。

第三组:

乃、所、若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19分)

龚胜字君宾,楚人也。

为大夫二岁余,迁丞相司直,徙光禄大夫,守右扶风。

数月,上知胜非拨烦吏,乃复还胜光禄大夫。

后岁余,丞相王嘉上书荐故廷尉梁相等,尚书劾奏嘉“言事恣意,迷国罔上,不道”。

胜独书议曰:

“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

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薄。

”日暮议者罢。

明旦复会,左将军禄问胜:

“君议亡所据,今奏当上,宜何从?

”胜曰:

“将军以胜议不可者,通劾之。

”后数日,复会议可复孝惠、孝景庙不,议者皆曰宜复。

胜曰:

“当如礼。

”常复谓胜:

“礼有变。

”胜疾言曰:

“去!

是时之变。

”常恚,谓胜曰:

“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

”(选自《汉书》)

11.与“乃复还胜光禄大夫”的“乃”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今君乃亡赵走燕B.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解析:

选D 文中的“乃”为副词,于是,D项与之相同。

A项,副词,竟然、却。

B项,副词,才。

C项,副词,表判断,是,就是。

12.与“所举多贪残吏”的“所”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B.及卫律所将降者

C.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解析:

选B 文中的“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的人”,B项与之相同。

A项,与后面的“以”连用,表示原因,……的原因。

C项,与“为”连用,表被动,被。

D项,名词,处所。

13.与“我视君何若”的“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C.其翼若垂天之云D.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解析:

选C 文中的“若”为动词,像,好像,C项与之相同。

A项,代词,你、你们。

B项,副词,乃、才。

D项,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君议亡所据,今奏当上,宜何从?

(5分)

译文:

 

 

(2)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

(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你昨天的议论没有根据,今天要将讨论结果上报皇上,你最后决定服从哪种意见呢?

(2)你想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