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天津市静海县高二语文四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试题有答案Word格式.docx
《学年天津市静海县高二语文四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试题有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天津市静海县高二语文四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试题有答案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ng)褓
D.熨(yù
n)帖道行(heng)近狎(xiá
)辽敻(xiò
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暴戾气笛噬啮一柱香筚路蓝缕
B.屹立脐蒂株连和云翥奋笔疾书
C.惊蜇絮聒寰宇乌篷船鱼贯而行
D.杳鹤缄默饥馑垦殖者励行节约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暂时的失利,比暂时的胜利好得多”,阿拉伯学者阿卜·
法拉兹的这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启发。
②藏羚羊是中国重要珍稀物种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对藏羚羊绒巨大的市场需求及其昂贵的价格让盗猎分子前赴后继,给藏羚羊带来了灭顶之灾。
③她把市场定位为高消费的中产阶级,她相信只有私人订制的产品才能保持设计质量,而越稀少越精致的东西才会变得炙手可热。
④政府是依法谋求和维护社会正义的,为少数人谋私利或越俎代庖管些不该管的事,那就是不务正业乃至擅权乱法。
⑤《朗读者》中,无论是专业主持人、表演艺术家还是普通人,朗读技巧都可谓炉火纯青,让听众心潮澎湃,深受震撼。
⑥由于暴力伤医事件在各地频繁发生,我国急需出台相关法律,扬汤止沸,遏制这种暴力伤医事件的势头,为医护工作者撑起法律保护伞。
A.①④⑤B.②④⑤C.①②⑥D.①③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自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B.类似于几年前手机、楼盘的“饥饿营销”,当前被许多网红餐饮店采用的排队营销术,虽然让商家赚得盆盈钵满,但严重扰乱了餐饮业的市场秩序。
C.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D.记者调查发现,“快递实名制”实施一年多来,并未严格执行,群众对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和快递员怕麻烦、不过问是“实名制”遇冷的重要因素。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等。
他的诗集《女神》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诗的现实主义风格。
B.冯至,192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诗歌感情外露、热烈奔放。
曾任西南联大、北大教授。
C.闻一多,诗人,文史学者,湖北浠水人,是新月诗派的奠基者,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形式美的“三美”主张,诗集有《红烛》和《死水》。
D.艾青,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轰动诗坛。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急急忙忙把它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
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的时候,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比如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更广泛些?
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得它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还有的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和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
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用一句理论的话讲就是要“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
我对经典的看法很简单,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
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
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今天我们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
序言》,有删改)
6.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偏狭。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式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2分)
曹邦辅,字子忠,定陶人,嘉靖十一年进士。
历知元城、南和,以廉干称。
擢御史,巡视河东盐政。
巡按陕西,劾总督张珩等冒功,皆谪戍。
柘城贼师尚诏反,陷归德。
检校董伦率民兵巷战,手刃数贼,与其妻贾氏俱死之。
又陷柘城,劫举人陈闻诗为帅。
不听,斩从者协之。
闻诗绐曰:
“必欲我行,毋杀人,毋纵火。
”贼许诺,拥上马。
不食三日,至鹿邑自缢。
贼围太康,都指挥尚允绍与战鄢陵,败绩。
允绍复击贼于霍山贼围之兵无敢进邦辅斩最后者士卒竞进贼大溃擒斩六百余人。
尚诏走莘县,被擒。
三十四年,拜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
倭聚柘林,遂犯南京,破溧水,抵宜兴。
为官军所迫,奔浒墅。
副总兵俞大猷、副使任环数邀击之,而柘林余贼已进据陶宅。
邦辅督副使王崇古围之,贼走太湖,追及之,尽歼其众。
副将何卿师溃,邦辅援之。
以火器破贼舟,前后俘斩六百余人。
侍郎赵文华欲攘其功,邦辅捷书先奏,文华大恨。
既而与浙江巡按御史胡宗宪会邦辅攻陶宅贼,诸营皆溃。
贼退,邦辅进攻之,复败,坐夺俸。
文华奏邦辅避难击易,致师后期,总督杨宜亦奏邦辅故违节制。
给事中夏栻、孙濬争之,得无罪。
文华还京,奏余贼且尽,而巡按御史周如斗又奏失事状,帝颇疑文华。
文华因言:
“贼易灭,督抚非人,致败。
臣昔论邦辅,栻、濬遂媒蘖臣。
东南涂炭何时解。
”乃逮系邦辅,谪戍朔州。
隆庆元年(1567年),杨博为吏部,起邦辅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
进兵部右侍郎,理戎政。
寻以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言修治边墙非上策,宜急练兵;
兵练而后边事可议。
以给事中张卤言,召为右都御史,掌院事。
未几,转南京户部尚书。
奏督仓主事张振选不奉约束。
穆宗深然其言,为黜振选,饬内外诸司,然迄不能变。
邦辅累乞骸骨,不听。
万历元年给由赴阙,复以病求去,且言辛爱有窥觎志,宜慎防之。
遂致仕去。
居三年,卒。
赠太子少保。
邦辅廉峻,历官四十年,家无余赀。
抚、按奏其状,诏遣右评事刘叔龙为营坟墓。
(选自《明史·
列传第九十三》)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诗绐曰绐:
欺骗
B.贼走太湖,追及之及:
赶得上
C.邦辅进攻之,复败,坐夺俸坐:
因……犯罪
D.为黜振选,饬内外诸司饬:
通“敕”,告诫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都指挥尚允绍与战鄢陵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文华还京,奏余贼且尽犹且从师而问焉。
C.以给事中张卤言,召为右都御史以勇气闻于诸侯
D.诏遣右评事刘叔龙为营坟墓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允绍复击贼于霍山/贼围之兵/无敢进/邦辅斩最后者/士卒竞进/贼大溃/擒斩六百余人
B.允绍复击贼于霍山/贼围之/兵无敢进/邦辅斩最后者/士卒竞进/贼大溃/擒斩六百余人
C.允绍复击贼于霍山/贼围之兵/无敢进/邦辅斩最后者士卒/竞进/贼大溃/擒斩六百余人
D.允绍复击贼于霍山/贼围之/兵无敢进邦辅/斩最后者/士卒竞进/贼大溃/擒斩六百余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邦辅在应天做巡抚时,倭寇聚集在柘林,曹邦辅督促副使王崇古包围敌贼,敌贼逃跑到太湖,被官军追上,并在此将贼寇全部歼灭。
B.隆庆元年,曹邦辅担任左副都御史协助处理院务,后来又晋升为兵部右侍郎,管理军政。
他认为修治边墙不如紧急练兵,兵练成之后才能谋议边事。
C.曹邦辅与赵文华有矛盾,在攻打陶宅贼众失败一事上,被赵文华奏告,说他避难击易,负有责任,并因此被剥夺俸禄,贬谪到朔州。
D.曹邦辅刚正不阿,清正廉明,曾经弹劾总督张珩,检举督仓主事张振选不听管束,做官四十年,死后家里没有余钱。
第Ⅱ卷提高题(共114分)
四、简答题(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贼易灭,督抚非人,致败。
(4分)
(2)复以病求去,且言辛爱有窥觎志,宜慎防之。
1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杜鹃花
真山民①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注]①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
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自称山民。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首联描写了愁云密锁、凄凉黯然的环境,为全诗定调。
往事成空,无法挽回,诗人无奈之余,只好对亡国之恨释怀。
B.颔联点题,杜鹃鸟声声悲啼,啼血染红了万山开放的杜鹃花,表明诗人眷恋故国的心不改,千古难明,怨深恨长。
C.颈联描写夜中之花极为传神,因是写夜,诗便不再写花而写枝叶,既避免了重复,又与夜的朦胧融成一气,升腾起一片悲凉之气。
D.尾联借景抒情,满山的杜鹃花,是杜鹃精魄的化身,充满思乡怨恨,行人见了凄然泪下,将行人的恨与杜鹃的恨统一在一起。
(2)这首咏物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杜鹃花的?
请作简要分析。
1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重点空缺部分。
(1)引壶觞以自酌,。
(2),亦崎岖而经丘。
(3)怀良辰以孤往,。
(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青雀黄龙之舳。
(5),秋水共长天一色。
(6)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8),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18分)
北京滋味
陈建功
我是到28岁时才开始“读”北京的,因为那年我上了北大,第一次听侯仁之教授讲座,此前我已在北京生活21年,听了侯教授讲座我才知道,前21年基本白活。
因为北京太有意思,而我,却只是在北京“活着”而已。
次日,我流连于北大勺园,想米万钟,又想到侯教授的老师洪煨莲。
到了星期日,我跑到永定河畔,感受这几近枯竭的河水当年如何孕育出一个聚居点,成为了都市最原始的胚胎。
我又跑到莲花池,因为记得侯教授说过,莲花池之水滋养了蓟城,由此而金中都兴,北京城即由此发展起来。
坦率地说,只凭一次历史地理学讲座听来的知识,我哪里看得出什么名堂?
北京是需要读的,可以用历史地理的眼光去读,还可以用民俗学、政治学、建筑学、方言学、艺术史、文学史……北京有着无穷无尽的滋味。
北京滋味在庙堂之高,也在胡同之深;
在官宦之显,也在平民之乐;
在历史的积淀,也在当下的开拓。
缤纷斑斓,深邃无涯。
因此,读北京,说读懂了,已不够谦虚,说读透了,那肯定是吹牛。
寻访历史,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不时发生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的地方——望着天安门巍峨的宫墙,我老是在想象当年那只颁诏的“金凤”,如何从城堞上放下来,把宣统退位的旨意昭告天下;
走过张自忠路,我总是想起倒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刘和珍们;
到一个宅子里吃饭,人家告诉我这是民国外交家顾维钧宅,顿时吓了一跳:
这也是孙中山先生来京养病和最终辞世的铁狮子胡同行辕啊。
这就是北京,历史的风云说不定啥时就在身边翻卷起来。
北京是个藏龙卧虎,蕴涵着丰沛的性格故事和人生感悟的地方。
我曾经听过几位“八旗子弟”讲述自己家族人生的败落史,他们怎样沦落到天桥唱起了单弦岔曲。
为了维护一点贵胄的尊严,坐着洋车去,坐上洋车回,在家里却又五脊六兽地期盼着书场的掌柜登门送钱。
造就了北京的悲喜剧性格的,与其说是帝王将相、达官显贵,不如说是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
北京人思考样式中独特的美学特征,或许正是从中孕育而出的吧?
只有品味到了这深层的韵味,你才算接触到真正的北京滋味啦。
什么时候你不说“明天”,而是说“明儿”了,什么时候你不说“硬朗”,而是说“硬硬朗朗”了——也就是说,你会用“儿化韵”和“双声叠韵”说话了,你算是到了北京了。
当然,也就是“到了”而已。
当你夸奖某个北京人,却听他一本正经地说:
“您这是骂我!
”你毫不吃惊,反而哈哈大笑,您算是开始学会品咂北京滋味、读懂北京人了。
读懂北京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十几年前,王朔和他的几个哥们儿拍了一个电视情景剧,即将播出时有个发布会,记者问:
“您认为这出戏拍得怎样?
”王朔说,顶不济也是一本《飘》吧,闹不好还整出本《红楼梦》呢!
媒体当即大哗——朔爷敢放如此狂言,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也!
其实,滑天下大稽者不是王朔,而是衮衮诸公啊。
首先阁下问题就问得笨,电视剧的发布会,本来就是想告诉你本片拍得棒,你还要问人家拍得怎样。
其次是王朔回答得妙——北京智慧啊,给你幽一默,夸饰一下,其实这夸饰里充满了自嘲,潜台词是:
您还指望我能给您写本《红楼梦》怎的……要是非得看了我这文章您才明白王朔,您还需要再学。
等到终于有那么一天清晨,您在街上看到了几个老爷子。
他们在三轮车上放着几只鸟笼子,上面蒙着蓝色的罩子。
老人们说,得赶在汽车喧嚣之前把他们的百灵送进景山或者天坛。
你说:
“唉,给鸟儿都那么上心,不易啊,可话又说回来,天棚鱼缸石榴树的北京啊,没啦……”有这话,您就差不多及格了。
因为您学会了北京人的思考,会“话又说回来”啦。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作者认为自己在北京生活的前21年基本是白活,懂得怎样“活着”是从真正读懂了北京开始的。
B.北京是需要读的,我们可以用历史地理的眼光去读,当然也可以用民俗学、政治学、建筑学的眼光去读。
C.跌宕起伏的人生造就了北京的悲喜剧性格,也从中孕育了北京人思考样式中的独特的美学特征。
D.第五段,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上文品味北京语言滋味过渡到了品味北京的文学。
E.本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作者由浅入深地引导读者去读北京,去学会品咂北京滋味、去读懂北京人。
17.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1)北京有着无穷无尽的滋味。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就是北京,历史的风云说不定啥时就在身边翻卷起来。
18.试分析第六段中王朔“顶不济也是一本《飘》吧,闹不好还整出本《红楼梦》呢!
”一句中所包含的北京滋味。
19.结合对北京语言文化的理解,试探究本文的语言特色。
(6分)
六、语言表达与运用(关键环节考查题组)(12分)
20.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7分)
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
②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一直勇敢前行(A)的斗士。
③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
凯勒,她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一下子产生敬佩之情(B)。
(1)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A)(B)两处划线的文字,使表达更简洁。
(2分)
AB
(2)语段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3)请另选一个人物,按照第①句的句式仿写。
(要求语意连贯,结构相似)(3分)
21.结合鉴赏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方法,从语言、艺术特色、形象、主题等角度,任意选取一个角度赏析艾青的另一首现代诗《我爱这土地》,写成一篇不少于160字的赏析短文。
(5分)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七、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远
方
汪国真
凡是遥远的地方
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
不是诱惑于美丽
就是诱惑于传说
即便远方的风景
并不尽如人意
我们也无需在乎
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
到远方去
到远方去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题纸
得分框
知识与技能
学习能力(学法)
习惯养成(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9
10
11
12
答案
13.
(1)(4分)
(2)(4分)
14.
(1)(4分)()()
15.(8分)
(1)
(2)
(3)(4)
(5)(6)
(7)(8)
16.(4分)()()
17.
(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分)
19.(6分)
20.
(1)(2分)A
B
(2)(2分)
(3)(3分)
21.(5分)
1.A.B项脑髓suǐ,漩涡xuá
n;
C项襁(q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