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5141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3.观察右侧图表,其中乙国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

4.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

A.商业繁盛的地区B.盛产煤炭的地区

C.邻近河流的地区D.电力充足的地区

5.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

这反映出德国()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6.20世纪20年代,西欧出现一种新现象:

刚刚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可以从国家有关机构、学会或者工业公司得到研究资助。

这一现象反映出

A.爱因斯坦相对论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到新的阶段

B.民主体制的普通建立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C.人民认识到科学对技术和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D.已经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7.某同学为写历史小论文设计了下面提纲,据此判断这篇论文的主题是

A.能源革命与人类生活

B.物质文明与环境问题

C.科学进步与征服自然

D.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

8.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欧洲

28.0

34.1

53.6

62.0

63.0

中国

33.3

29.8

19.7

12.5

6.2

据此可知()

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

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

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

9.下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

该电影:

A.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

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

C.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

D.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

10.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11.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使用电灯照明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③航线经过地中海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

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13.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

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A.电力与蒸汽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D.煤炭与钢铁

二、简答题

14.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

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

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

三、材料分析题

15.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

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

第一编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

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章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大陆主要国家

第三章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

第四章法国大革命

第五章法兰西第一帝国维也纳会议

第二编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

第三编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

第一编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二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三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一)优势的基础

第十章科学革命

第十一章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3)依据材料二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

其中规定:

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

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2)材料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地位?

试从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19世纪英国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A项,依据表格信息,整个19世纪,英国的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国民收入均没有明显变化,稳定增长无从体现。

故A项错误。

B项,依据表格,属于第二产业的制造业、煤矿业和建筑业的国民收入在整个19世纪呈现了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与19世纪英国工业不断发展,工业化建设成就突出的阶段特征相符合。

故B项错误。

C项,依据表格信息,除农、林、渔、制造业、煤矿业及建筑业之外,属于第三产业范畴的收入在整个19世纪一直处于不断上升阶段,说明此阶段内,第三产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日渐扩大,符合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的特征。

故C项错误。

D项,依据表格信息,在整个19世纪,英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二、三产业的国民总收入一直发生变化,其中的第一产业较为稳定且处于较低水平,而第二、三产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增长,且成为了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在19世纪中期就已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随即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二、三产业不断发展,并且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可见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

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影响

【名师点睛】工业革命是高考常考的重要知识点,在高考复习中,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要突出“市场”概念,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线索,串起整个专题的内容,明确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而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过程。

二要注意总结规律,如工业革命的原因可从资本、劳动力、市场等角度分析,通过知识迁移了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条件。

2.B

本题考查分析图表的能力。

图表显示四国在1870年到1913年的总产值虽然随着时间有所下降,但是仍然保持70%以上的控制地位,所以不能说明欧美发达国家开始由盛转衰,因此A选项排除。

结合所学,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世界经济结构主要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而材料体现不出这一特点,因此D选项不选;

材料中只给出资本主义强国的数据,没有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不能反映出世界这一概念,故C不选。

之所以欧美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下降,是因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有所发展,虽然发展不明显,但也在在数据中得到了体现,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定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意义与影响

3.D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

根据图片可知乙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比重呈现后来居上之势,结合所学知识,1870年之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德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生产的比重不断上升并且工业产量赶超英法,故D项正确;

英国、法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呈下降趋势,丙国应该属于英国、法国,故A、B两项错误;

俄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虽有发展,但是总体上经济落后英法等国,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4.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干时间为“19世纪末”,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家建立的纺织厂选址就应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项符合题意。

A项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排除。

B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考虑的因素,排除。

C项是自然力限制下的选址考虑因素,与题意不符,排除。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发展

5.C

本题主要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A项中海外市场主导着科技发明的说法本身错误;

材料只是叙述德国的科技专利,未涉及其他国家,B项错误;

材料中从1850年到1870年再到1900年,这个时间段涉及到德国统一,统一后数目激增,说明统一的政府对推动科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C项正确;

引进技术发明不属于专利,D项错误。

【考点定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6.C

爱因斯坦相对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对科技的支持,与政体无关,B项错误;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材料中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可以得到研究资助反映出基础科学的重要性和人们的重视,C项正确;

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D项时间不符。

7.B

论文的四个提纲一方面反映了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反映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以及人类的应对措施,这总体上反映出物质文明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能源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没有完整体现论文的主题,故A项不太准确;

“征服自然”是人类对待自然的错误态度,故C项错误;

工业革命只是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一部分,人类应对环境问题只是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之一,故D项不太准确。

所以本题最佳答案为B项。

【考点定位】工业社会的来临•工业革命的后果及影响•物质文明与环境问题

8.D

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而且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国内的经济情况;

中国所占份额减少主要在于欧洲工业革命后,制造业迅速发展,而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速度较慢,而非中国制造业衰退,B项错误;

工厂的出现是工业化发展的表现和结果,不是推动欧洲工业化发展并超越中国的原因,CD两项比较,D项更符合要求。

影响

9.B

【分析】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详解】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依据图中信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图中反映的是该电影揭示工人在工业社会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故B项正确;

该电影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弊病,排除A项;

从电影的背景与内容可知,即电影描绘的是世界经济危机后期工人的生活状况,C项排除;

该电影为喜剧,D项“以悲剧手法”说法错误。

10.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进行早期殖民活动,掠夺了大量财富,进行了资本原始积累;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自由竞争时期,通过大规模的商品输出,进行对外经济扩张;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出现,资本家开始以资本输出侵略为主要方式,对外扩张。

故选C。

【考点定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1.B

本是是史地综合题。

“泰坦尼克”号客轮首航时间是1912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之后,①④两项符合实际;

航线从英国到美国,经过大西洋而不经过地中海,排除③;

电视是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的,排除②。

【考点定位】必修二·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

必修三·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影视艺术。

12.A

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隐含居住地点和工作地点的距离拉大也不成问题,这必然是依靠迅捷的新式交通工具(汽车、内燃机车),在这时间上也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A项正确。

13.B

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主要展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工业成果,这也是此次世博会的物质基础,蒸汽、煤炭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电力与钢铁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符合题意。

14.

(2)原因:

英国由单一民族语言演变为国际通用语言,是近代以来英美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政治:

英国通过殖民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政治优势。

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经济: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技术和经济领域确立了主导地位,成为“世界工厂”。

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和技术领域的主导者。

文化:

英语文化首先在英属殖民地传播,并逐渐扩展到全球。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强化了英语文化的优势地位。

(2)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其中的历史原因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分析。

政治方面,英国通过殖民确立了世界政治优势;

二战后,使用英语的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经济上,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二战后,使用英语的美国也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导者。

文化上,英语文化随着殖民者的铁骑扩展到全球,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强化了英语的国际语言地位。

请在此输入详解!

15.(3)说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从全球化的视角研究历史,西方“优势地位”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逐步确立的。

它既是西方自身发展领先于世界的结果(西方开辟新航路、拓展世界市场,科技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等都领先于世界),也是西方对其他民族和地区侵略和掠夺的结果(西方殖民扩张不断扩大,亚非拉很多地区沦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从材料中来看,斯塔夫里阿诺斯是从西方的视角出发将世界近代化的历程叙述出来,表现出一种全球化的视角。

对于西方优势地位的确立,我们可以围绕着西方的崛起中重大事件出发,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殖民扩张以及工业革命等对其影响,得出相应的结论。

16.

(2)地位:

屈辱的服从地位。

原因:

19世纪末,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

资木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从《辛丑条约》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清政府的外交处于劣势地位,完全受到西方的摆布。

结合当时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来分析,分析中国国内的状况。

也要联系世界背景,分析当时社会的发展情况,得出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