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第19课《小品二则》教学资料长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51124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第19课《小品二则》教学资料长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19课《小品二则》教学资料长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19课《小品二则》教学资料长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19课《小品二则》教学资料长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19课《小品二则》教学资料长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第19课《小品二则》教学资料长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七年级语文下第19课《小品二则》教学资料长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第19课《小品二则》教学资料长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下第19课《小品二则》教学资料长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笔墨简练,韵味无穷。

亭中人因意外惊喜才“拉余同饮”,作者也因这意外的惊喜才“强饮三大白”。

“强饮”,是说本不能饮,但在此时、对此景、逢此人,不得不饮。

为了不辜负自然

的美景,为了不辜负知己的盛情,勉力而为,痛饮三大杯。

至此,读者方在冷色调的景中感受到了一点暖色调的情。

临别问起对方姓氏(先饮后问,性情中人),“是金陵人,客此”,表面上看是答非所问,可实际上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

在意外相逢的惊喜、“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欢娱过后,才知他们是他乡游子,所面临的现实将是各奔西东。

今生今世也许相会无期,顿时,作者“人生难得一知己”的怅惆与失意荡漾心中。

本段虽是平实叙述,表达感情的词语全部弃之不用,却把作者的悲与喜表现得淋漓尽致。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似贬实褒,反衬自己清高与孤傲的情怀,这个小小的尾声,如轻舟荡桨,使人感到文情摇曳,余味无穷。

这篇山水小品,有人物,有对话,叙事、写景、抒情熔于一炉。

淡淡写来,情致深长,全文仅一百多字,笔墨精练含蓄,令人惊叹。

2.《胸中之竹》

这是一则题画竹的小品文。

题跋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文体,指的是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前后的文字。

写在画幅上的叫题画。

题画或文或诗,一般比较简短。

从内容上看,有的叙写作画缘由,有的点拨墨情画意,有的借题寄意写志,涉笔相当宽泛自由,然均追求画面与题词相互补充之用和相映成趣之妙。

据载,有一次郑板桥画了一幅《墨竹图》,非常满意,同时又觉意犹未尽,遂握笔题画,成此名文。

作者以画竹论艺,着眼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依次说明三个问题:

(1)整个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先是观察,晨起看竹,得“眼中之竹”;

次是画意勃勃,有绘画的欲望和思路,生“胸中之竹”;

最后是落笔作画,成“手中之竹”。

(2)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眼、心、手的作用,竹子发生了多次“变相”:

由现实之象,到心中之象,再到画幅之象。

在叙写中点明:

胸中竹不同于眼中竹,手中竹又不同于胸中竹。

表明艺术创作源于生活、精于生活的道理。

(3)最后总结说:

“意在笔先”是“定则”,“趣在法外”是“化机”。

“意在笔先”是艺术创作的必然规律。

在这里,“意在笔先”是必须先有“胸中之竹”然后才能有“手中之竹”的意思,故而作者称之为“定则”。

“趣在法外”是艺术创作的特有规律。

这里的“趣”,指的是渗透、展现在画面中的审美情趣。

趣在法外”的大致意思是说,艺术创造虽有一定的理,但没有固定的法,审美情趣的有无、大小、浓淡、雅俗,不是由法框定的,全凭作者心灵的妙运,即在深切领悟创作规律后的巧妙运化,故而作者称之为“化机”,而“化机”的大小,则取决于作者的智能和才养,即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从结构上看,本文主要采用夹叙夹议方式,边叙事边点拨,且叙事、点拨皆层层推进。

同时,由于事、理已均在夹叙夹议中表达殆尽,故而其结语须再翻进一层,将意理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则题画虽短小,但形象地说明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包蕴着丰富而深刻的创作原理,所以备受后人赏识。

二、问题探究

1.《湖心亭看雪》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来写景?

写景时采用了怎样的顺序?

描写雪景的句子:

作者写西湖雪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这种手法就叫做白描。

采用了从整体到局部的描写顺序。

在整体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

在局部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

2.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

不矛盾。

因为“舟子”虽然与“相公”同行,但可能由于学识、修养、志趣、个性的不同,他对“相公”的行为始终不能理解。

所以,他存在却犹如不存在。

也有人认为作者有文人雅士式的孤傲,觉得芸芸众生不可为伍,因此,无视“舟子”的存在。

3.《胸中之竹》中说“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又说“意在笔先者,定则也”,可是郑板桥在另一则题画中又说“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

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

两者之间是否矛盾?

胸有成竹,并不是胸有定竹。

虽有成竹,也只是初步的构思,是一片朦胧不甚明晰的印象,及至下笔一画,可能又会有灵感出现或问题来临,这时必须随机应变,不能固执成局。

先有成竹,后无成竹是境界的提升;

后无成竹,必须从先有成竹的熟练而来。

所以说都是一个道理。

4.《胸中之竹》一文有怎样的艺术特点?

(1)寓理于生动的形象描绘之中。

说理无形象则枯,形象无寓意则穷,这则题画既不枯也不穷,就因为它首先是借助生动的形象描绘来寓理。

写晨竹景象,细密而有生机;

写勃勃画意、落笔变相,简捷而能传神;

而艺术精于生活之理、趣在法外化机之意,也已隐蕴其中了。

寓理于生动的形象描绘,就使说理具有了它本来所没有的生动形象之趣。

(2)将理融化在亲切微妙的情致之中。

艺术的生命在于情感,叙事、说理而不融于情者,难以成为艺术珍品。

表面上是写他怎样晨起看竹,实际上是在捕捉竹子的真正韵味和神采。

这里有生活之情,也有审美之情,没有这些情感渗透,就不会产生勃勃画意。

文艺作品中的审美情趣往往在于它的深微和含蓄,细细品味郑板桥这则题画,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无处不浸润着这种深微的情味。

而艺理从这情韵中升华出来,也就染上了它本来并不具备的情趣。

(3)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艺术的特性在于“以不尽尽之”,在有限中见出无限。

这则说理的题画,之所以具有艺术品位,就在于它能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郑板桥在谈他的画竹过程时,从晨起看竹说到心中升起勃勃画意,又说到落笔倏作变相,当点出胸中竹不是眼中竹、手中竹不是胸中竹之后,便立即打住,其实这其间正有许多艺理等待着开发,然而作者却知“趣”地留给了读者,因为他知道,读者是可以借助已有的描述进行物象、心象、画象的联想,并得出艺术肇于生活、精于生活的道理的,而且只有让读者进入这种联想和升华,才能真正达到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目的,才能真正使读者体会到作者“以不尽尽之”的情、趣、味。

思考与讨论

一、“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此句与柳宗元《江雪》一诗在意境、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设置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在比较中感悟文学作品的意境,学习作家高超的写作手法。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把握了意境就抓住了文学作品的精髓。

而写作手法,恰恰与学生作文密切相关。

参考答案:

两者都写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肃杀景象。

境界阔大、深远。

但《湖心亭看雪》表达的是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幽深的故国之思,而《江雪》表达的是作者柳宗元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另外,两者都借助人、鸟的销声匿迹,侧面渲染、烘托大雪后的森森寒意。

“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与“千山鸟飞绝”中的“绝”字,意思均为“消失”,一从听觉角度,一从视角角度,却都传达出大雪的威严,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此句中的量词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

设置此题意在引导学生领悟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学习字斟句酌的炼字方法。

杜甫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谈及要想写出好诗,需要在选词炼字造句上下功夫。

选词用字恰当、贴切可使文章增添无穷的表现力。

《湖心亭看雪》一文是炼字的典范。

“痕”“点”“芥”“粒”一个小似一个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徐徐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内涵丰富,不露斧凿之痕,是炼字的典范。

而且写景的同时也似含有渺然人生如同沧海一粟之感慨。

三、郑板桥既是书画家又是文学家,《胸中之竹》就是他的题画之作。

本文在章法上很有特点:

先就画竹之事稍事渲染——这是本文的主体,接着以“总之”归纳“定则”与“化机”的不同——这是就事论事,最后拓展题旨(独画云乎哉)——这是触类旁通。

这样的章法对你的作文构思有何启迪?

设置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学以致用。

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在阅读中体悟道理,提高写作水平。

《胸中之竹》借画竹论艺,它的章法是写感悟类作文常用的好方法。

它启迪我们写作此类文章,构思时就要掌握两个要点,一是“借题”,二是“发挥”。

借题一定要借其精髓、内涵;

发挥一定要发己之创新见解、深刻见解或具有普遍意义的见解。

教学建议

一、《湖心亭看雪》的教学重点是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本文写景的特点是使用白描手法,这是一种基本的写作方法,可以写景,也可以写人,教师要结合课文中的描写“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把这种手法的特征讲清楚,为了便于理解,还可以和“渲染”手法对比说明,并设置片段作文训练来掌握这种写作方法。

二、《湖心亭看雪》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以对张岱的经历作简要介绍,这样学生才能够理解文中的淡淡哀愁,但不适宜讲得过深过细,点到为止即可。

叙事与写景的关系也不宜讲得过深,讲清楚文中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衬就可以了。

三、《胸中之竹》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结合自己曾有的经验和体验,发挥想象,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和作者产生共鸣,理解作者的艺术主张。

四、两篇小品文可以用三课时完成。

相关资料

一、关于张岱

张岱(1597—1679),明末清初散文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张岱是公认最伟大的明代散文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等绝代文学名著。

他出身于官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

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他在《陶庵梦忆·

序》中说: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

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

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

”于此可见其著书旨趣及以“梦”名书之由。

我们读《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在欣赏其雅洁优美的散文形象的同时,常常感到有一层梦幻般的轻

纱笼罩其上,使意境显得深杳而朦胧。

这是历史投下的阴影,它反映了这位明末遗民作家的思想弱点,也赋予他的文风以特有的色彩。

张岱的小品可谓名副其实的小品,长者不过千把字,短者仅一二百字,笔墨精练,风神绰约,洋溢着诗的意趣。

人们常说散文贵有诗意,这是很对的。

如果拿诗来作比,张岱的小品颇似唐人绝句。

它以隽永见长,寥寥几笔,意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无捉襟见肘之窘。

取饮一勺,当能知味。

张岱爱好广泛,颇具审美情趣。

喜欢游山逛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

既懂音乐,又谙弹琴制曲;

善品茗,茶道功夫相当深厚;

喜欢收藏,鉴赏水平很高;

又精通戏曲,编导评论都要求至善至美。

前人说:

“吾越有明一代,才人称徐文长、张陶庵,徐以奇警胜,先生以雄浑胜。

二、小品文

小品文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

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种样式。

古代许多带有强烈感情色彩、语言优美生动的序、跋、记、传、书信等等,都可以算做小品文。

小品文的特点,主要是通过事实和艺术形象来表现思想内容,议论较少,叙述、描写或抒情成分较多,以幽默的方式和喜剧性的情节,活泼、轻松的语言,给人一种揭露性的笑,并使人在笑过之后,看到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

现在的小品文因内容的不同,一般有讽刺小品、时事小品、历史小品和科学小品之分。

小品文也是随笔、杂感等杂文的别称。

小品文中的讽刺小品,就是用幽默讽刺笔调,批判错误思想,抨击腐朽事物的杂文。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三、《湖心亭看雪》鉴赏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

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

这里标“崇祯五年”,也是如此。

“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

“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

这开头的闲闲两句,却从时间、地点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紧承开头,只此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

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写出了大雪的威严。

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位独钓的渔翁。

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

柳诗仅二十字,最后才点出一个“雪”字,可谓即果溯因。

张岱则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谓由因见果。

两者机杼不同,而同样达到写景传神的艺术效果。

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张岱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者,“大雪三日”后,严寒之日也;

“更定”者,夜深人静,寒气倍增之时也。

“拥毳衣炉火”一句,则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砭骨。

试想,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啊!

“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

在这里,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不是溢于言外了吗?

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

那么,在这种孤寂的情怀中,不也蕴含着避世的幽愤吗?

请看作者以何等空灵之笔来写湖中雪景:

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

“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汽,一片弥漫。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叠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

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

这是朦胧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

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

你看,“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唯觉其大;

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唯觉其小。

此真可谓着一“一”字而境界出矣。

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

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生定在那儿,丝毫也撼动它不得。

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

我们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下面移步换形,又开出一个境界:

“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意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

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者意外的惊喜,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

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背面敷粉,反客为主,足见其用笔之夭矫善变。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

作者妙在不发一语,而“尽得风流”。

二客“拉余同饮”,鼎足而三,颇有幸逢知己之乐,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

这有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慰藉罢了。

“焉得更有”者,正言其人之不可多得。

“强饮三大白”,是为了酬谢知己。

“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

饮罢相别,始“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

“是金陵人,客此。

”可见这二位湖上知己,原是他乡游子,言外有后约难期之慨。

这一补叙之笔,透露出作者的无限怅惘:

茫茫六合,知己难逢,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

言念及此,岂不怆神!

文章作到这里,在我们看来,也算得神完意足、毫发无憾了。

但作者意犹未尽,复笔写了这样几句: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读至此,真使人拍案叫绝!

前人论词,有点、染之说,这个尾声,可谓融点、染于一体。

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

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

所谓“痴似相公”,并非减损相公之“痴”,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

“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这种地方,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

文情荡漾,余味无穷。

(吴战垒,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

四、张岱小品的品位

张岱的小品,萃于《两梦》和《文集》中,《文集》的文体,则传、记、序、跋、书、檄、铭、赞均有,内容则以传人、论诗、品文、评史为主,集中体现了张岱的诗文创作原则和主张,反映了他的审美理想和追求。

张岱论传人,则谓“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陶庵梦忆祁止祥癖》)这与袁宏道所说:

“世人但有殊癖,终身不易,便是名士。

”(《与潘景升书》)如出一辙。

以有癖、有疵,为有深情,有真气,为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为有傲世刺世的锋芒,这正是晚明文人名士狂狷不羁,玩物玩世的突出表现。

……

张岱为文撰史,极重一个“廉”字。

他要求作者“勿吝淘汰,勿靳簸扬。

”“眼明手辣,心细胆粗。

眼明,则巧于掇拾;

手辣,则易于剪裁;

心细,则精于分别;

胆粗,则决于去留。

”(《廉书小序》)主张既要“以大能取小”,又要“以小能统大”。

(同上)他的小品,就能以咫尺见万里。

所谓“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里煮山川”。

如《湖心亭看雪》作者叠用几个“一”字,别具匠心地选用了几个表示微小的量词如“痕”“点”“芥”“粒”等,不仅选词新奇,而且用之以极小反衬天地之极大。

全文不到二百字,却能写尽湖山雪景的迷蒙混茫,传尽西子雪妆的风姿神韵。

又如《西湖七月半》,在不到七百字中,张岱着力描写月影湖光中的世态众生,各色各等的看月之人。

在相互比照中,刻画了他们赏月的不同处所、方式和场面,披露了他们赏月的不同动机,辛辣嘲讽了那些俗不可耐,却偏要附庸风雅的豪门富户。

作者还成功地运用了几组反衬:

平时的避月如仇,反衬是夕的列队争出,趋“月”若鹜,是“好名”;

铺陈二更前的喧闹嘈杂,反衬夜阑更深后的雅静清幽;

用众人的顷刻兴尽,争先离去,反衬吾辈的兴始高,意方浓。

美丑既分,雅俗自明。

所绘情景,所状人物,都能穷形极状,历历逼真。

无怪乎祁彪佳赞誉其“点染之妙,凡当要害,在余子宜一二百言者,宗子能数十字辄尽情状。

及穷事际,反若有千百言在笔下。

”(《义烈传序》)如此

传人、叙事、撰史,深得小品三昧。

张岱品诗评文论艺,以冰雪为喻,崇尚生气、真气。

他说:

“盖文之冰雪,在骨,在神。

”“若夫诗,则筋节脉络,四肢百骸,非以冰雪之气沐浴其外,灌溉其中,则其诗必不佳。

”(《一卷冰雪文后序》)“自弹琴拨阮,蹴鞠吹箫,唱曲演戏,描画写字,作文做诗,凡百诸项,皆藉此一口生气。

得此生气者,自致清虚;

失此生气者,终成渣秽。

”(《与何紫翔》)他品评诗文,还崇尚空灵。

认为冰雪之气,“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

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

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

”(《一卷冰雪文序》)“故诗以空灵,才为妙诗。

张岱认为诗文书画的创作,均不能有作意,不能刻意为之,强求其好:

“若以有诗句之画作画,画不能佳;

以有画意之诗为诗,诗必不佳。

”“由此观之,有诗之画,未免板实,而胸中丘壑,反不若匠心训手之为不可及矣。

”(《与包严介》)“天下之有意为好者,未必好;

而古来之妙书妙画,皆以无心落笔,骤然得之。

如王右军之《兰亭记》、颜鲁公之《争坐帖》,皆是其草稿,后虽摹仿再三,不能到其初本。

”(《跋谑庵五帖》)而应该是“瓜落蒂熟,水到渠成”(《蝶庵题像》)。

而其论选诗,则批评其族弟张毅儒的《明诗选》“胸无定识,目无定见,口无定评”。

主张“撇却钟谭,推开王李”(《与毅儒弟》),自出手眼,自具特色。

他的创作能在广泛师承、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自成风格。

他认为:

“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

”(《跋寓山注二则》)他能兼取诸君之长,所以他的山水小品,“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

”(祁彪佳《西湖梦寻序》)当然,如上所述,张岱的山水小品,还有柳宗元的骚怨,这是祁氏所未曾道出者。

他曾颇为自得地自称:

“不肖生平倔强,巾不高低,袖不大小,野服竹冠,人且望而知为陶庵,何必攀附苏人,始称名士哉。

”(《又与毅孺八弟》)这既是他的人格个性,又是他的小品的艺术个性——洒脱不羁。

他的小品,既有所师承,又能“绝去甜俗蹊径,解脱绳束”(《跋祁止祥画》)。

做到文无定法,篇无定格,句式奇诡,词多变位变性,力求生新。

行文“不事铺张,不事雕绘。

意随景到,笔借目传。

如闲中花鸟,意外烟云,真有一种人不及知,而己独知之妙”(《跋寓山注二则》)。

就风格而言,他的小品,洒脱不拘似徐渭,性灵隽永似中郎,诙谐善谑似思任,并能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自成风格:

“虽间涉游戏三昧

,而奇情壮采,议论风生,笔墨横恣,几令读者心目俱眩。

”(伍崇曜《陶庵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