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样本Word下载.docx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样本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样本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
2)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20%;
3)钢材应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3.9.4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3.9.6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中的砌体抗震墙,其施工应先砌墙后浇构造柱和框架梁柱。
4.1.6建筑的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表4.1.6划分为四类,其中I类分为Ⅰ0、Ⅰ1两个亚类。
当有可靠的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且其值处于表4.1.6所列场地类别的分界线附近时,应允许按插值方法确定地震作用计算所用的特征周期。
表4.1.6各类建筑场地的覆盖层厚度(m)
岩石的剪切波速或
土的等效剪切波速(m/s)
场地类别
Ⅰ0
Ⅰ1
Ⅱ
Ⅲ
Ⅳ
υs>800
800≥υs>500
500≥υse>250
<5
≥5
250≥υse>150
<3
3~50
>50
υse≤150
3~15
15~80
>80
表中υs系岩石的剪切波速。
4.1.8当需要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风化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建造丙类及丙类以上建筑时,除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外,尚应估计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放大作用,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
其值应根据不利地段的具体情况确定,在1.1~1.6范围内采用。
4.1.9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实际需要划分的对建筑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的地段,提供建筑的场地类别和岩土地震稳定性(含滑坡、崩塌、液化和震陷特性)评价,对需要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的建筑,尚应根据设计要求提供土层剖面、场地覆盖层厚度和有关的动力参数。
4.2.2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且地基抗震承载力应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计算。
4.3.2地面下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时,除6度外,应进行液化判别;
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条饱和土液化判别要求不含黄土、粉质黏土。
4.4.5液化土和震陷软土中桩的配筋范围,应自桩顶至液化深度以下符合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所要求的深度,其纵向钢筋应与桩顶部相同,箍筋应加粗和加密。
5.1.1各类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般情况下,应至少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
2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
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3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其它情况,应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
4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8、9度时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应按有关规定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5.1.3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
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按表5.1.3采用。
表5.1.3组合值系数
可变荷载种类
组合值系数
雪荷载
0.5
屋面积灰荷载
屋面活荷载
不计入
按实际情况计算的楼面活荷载
1.0
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楼面活荷载
藏书库、档案库
0.8
其它民用建筑
起重机悬吊物重力
硬钩吊车
0.3
软钩吊车
硬钩吊车的吊重较大时,组合值系数应按实际情况采用。
5.1.4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
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表5.1.4-1采用;
特征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按表5.1.4-2采用,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
注:
周期大于6.0s的建筑结构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应专门研究。
表5.1.4-1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地震影响
6度
7度
8度
9度
多遇地震
0.04
0.08(0.12)
0.16(0.24)
0.32
罕遇地震
0.28
0.50(0.72)
0.90(1.20)
1.40
括号中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
表5.1.4-2特征周期值(s)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0.20
0.25
0.35
0.45
0.65
第二组
0.30
0.40
0.55
0.75
第三组
0.90
5.1.6结构的截面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6度时的建筑(不规则建筑及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除外),以及生土房屋和木结构房屋等,应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但应允许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
26度时不规则建筑、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7度和7度以上的建筑结构(生土房屋和木结构房屋等除外),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震验算。
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其抗震验算应符合有关规定。
5.2.5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
Veki——第i层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楼层剪力;
λ——剪力系数,不应小于表5.2.5规定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对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Gj——第j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表5.2.5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
类别
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
小于3.5s的结构
0.008
0.016(0.024)
0.032(0.048)
0.064
基本周期大于5.0s的结构
0.006
0.012(0.018)
0.024(0.036)
0.048
1基本周期介于3.5s和5s之间的结构,按插入法取值;
2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
5.4.1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下式计算:
S=γGSGE+γEHSEhk+γEvSEVK+ψWwγwSWK (5.4.1)
S——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包括组合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设计值等;
γG——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应采用1.2,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能力有利时,不应大于1.0;
γEH、γEv——分别为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按表5.4.1采用;
γw——风荷载分项系数,应采用1.4;
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可按本规范第5.1.3条采用,但有吊车时,尚应包括悬吊物重力标准值的效应;
SEh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SEVK——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SWK——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ψW——风荷载组合值系数,一般结构取0.0,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建筑应采用0.2。
本规范一般略去表示水平方向的下标。
表5.4.1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地震作用
γEH
γEv
仅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1.3
0.0
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同时计算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水平地震为主)
同时计算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为主)
5.4.2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应采用下列设计表示式:
S≤R/γRE (5.4.2)
γ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除另有规定外,应按表5.4.2采用;
R——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表5.4.2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材料
结构构件
受力状态
γRE
钢
柱、梁、支撑、节点板件、螺栓、焊缝
柱、支撑
强度
稳定
0.80
砌体
两端均有构造柱、芯柱的抗震墙
其它抗震墙
受剪
0.9
混凝土
梁
轴压比小于0.15的柱
轴压比不小于0.15的柱
抗震墙
各类构件
受弯
偏压
受剪、偏拉
0.85
5.4.3当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各类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系数均应采用1.0。
6.1.2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6.1.2确定。
表6.1.2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
1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2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
3大跨度框架指跨度不小于18m的框架;
4高度不超过60m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按框架—抗震墙的要求设计时,应按表中框架—抗震墙结构的规定确定其抗震等级。
6.3.3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表6.3.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
抗震等级
加密区长度
(采用较大值)
(mm)
箍筋最大间距
(采用较小值)
箍筋最小直径
一
二
三
四
2hb,500
1.5hb,500
hb/4,6d,100
hb/4,8d,100
hb/4,8d,150
10
8
6
1d为纵向钢筋直径,hb为梁截面高度;
2箍筋直径大于12mm、数量不少于4肢且肢距不大于150mm时,一、二级的最大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150mm。
6.3.7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
对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表6.3.7-1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
中柱和边柱
0.9(1.0)
0.7(0.8)
0.6(0.7)
0.5(0.6)
角柱、框支柱
1.1
0.7
1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
2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
3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0
2柱箍筋在规定的范围内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间距和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一般情况下,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7—2采用。
表6.3.7-2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
箍筋最大间距(采用较小值)(mm)
箍筋最小直径(mm)
6d,100
8d,100
8d,150(柱根100)
6(柱根8)
1d为柱纵筋最小直径;
2柱根指底层柱下端箍筋加密区。
2)一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大于12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150mm及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底层柱下端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
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
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3)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6.4.3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0%。
注:
高度小于24m且剪压比很小的四级抗震墙,其竖向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应允许按0.15%采用。
2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3%。
7.1.2多层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7.1.2的规定。
表7.1.2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
房屋类别
最小抗震墙厚度
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7
9
0.05g
0.10g
0.15g
0.20g
0.30g
0.40g
高度
层数
多层砌体房屋
普通砖
多孔砖
小砌块
240
190
21
18
15
5
12
4
-
3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普通转
22
19
16
13
1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
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2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的数据适当增加,但增加量应少于1.0m;
3乙类的多层砌体房屋仍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查表,其层数应减少一层且总高度应降低3m;
不应采用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4本表小砌块砌体房屋不包括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房屋。
2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比表7.1.2的规定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
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还应再减少一层。
横墙较少是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以上;
其中,开间不大于4.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不到20%且开间大于4.8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50%以上为横墙很少。
36、7度时,横墙较少的丙类多层砌体房屋,当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时,其高度和层数应允许仍按表7.1.2的规定采用。
4采用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的砌体的房屋,当砌体的抗剪强度仅达到普通黏土砖砌体的70%时,房屋的层数应比普通砖房减少一层,总高度应减少3m;
当砌体的抗剪强度达到普通黏土砖砌体的取值时,房屋层数和总高度的要求同普通砖房屋。
7.1.5房屋抗震横墙的间距,不应超过表7.1.5的要求:
表7.1.5房屋抗震横墙的间距(m)
烈度
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木屋盖
11
底部框架-抗震墙体房屋
上部各层
同多层砌体房屋
底层或底部两层
1多层砌体房屋的顶层,除木屋盖外的最大横墙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应采取相应加强措施;
2多孔砖抗震横墙厚度为190mm时,最大横墙间距应比表中数值减少3m。
7.1.8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上部的砌体墙体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除楼梯间附近的个别墙段外均应对齐。
2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
6度且总层数不超过四层的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应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约束普通砖砌体或小砌块砌体的砌体抗震墙,但应计入砌体墙对框架的附加轴力和附加剪力并进行底层的抗震验算,且同一方向不应同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和约束砌体抗震墙;
其余情况,8度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6、7度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或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
3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计入构造柱影响的侧向刚度与底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5,8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
4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应接近,第三层计入构造柱影响的侧向刚度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0,8度时不应大于1.5,且均不应小于1.0。
5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等整体性好的基础。
7.2.4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地震作用效应,应按下列规定调整:
1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底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均应乘以增大系数;
其值应允许在1.2~1.5范围内选用,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比大者应取大值。
2对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底层和第二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亦均应乘以增大系数;
其值应允许在1.2~1.5范围内选用,第三层与第二层侧向刚度比大者应取大值。
3底层或底部两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应全部由该方向的抗震墙承担,并按各墙体的侧向刚度比例分配。
7.2.6各类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
fve=ξNfv (7.2.6)
fve——砌体沿阶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