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篇文物名胜特产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4396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八篇文物名胜特产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十八篇文物名胜特产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十八篇文物名胜特产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十八篇文物名胜特产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十八篇文物名胜特产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八篇文物名胜特产Word下载.docx

《第十八篇文物名胜特产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八篇文物名胜特产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八篇文物名胜特产Word下载.docx

最下层有三个窗,中刻“冰清玉洁”,左刻“天宫”,右刻“赐福”。

两端石柱外侧,各镶嵌一尾叮住石柱的鳌鱼。

石柱顶端各雕一头遥遥相望的蹲狮。

中间两根石柱正面刻有“当日苦心育二子,如今荣耀播三江”对联。

顶上层的两扇窗门之间,竖立着一块石板。

石板上刻有“圣旨”二字。

左右刻有屋脊和檩檐。

3座牌坊的梁柱、石板全用榫头衔接,浑然一体,布局严谨。

其中成、冯两坊的造型浮雕多着重于龙、虎、狮、象、麒麟和花鸟等。

罗氏牌坊,建于乾隆末年,为表彰罗鼎妻卢氏贞节而立。

《古州志》载:

“其年二十适罗鼎为妻,乾隆二十三年夫故,抚子成立。

”咸丰年间,牌坊被损。

民国24年(1935年)牌坊遭雷击,石柱破裂,摇摇欲坠,后乡民惧危及人畜而毁之。

成氏牌坊,为表彰成松妻常氏夫故抚子成人而立。

冯氏牌坊,为表彰冯树敏曾祖母抚子成人所立。

今成、冯牌坊亦倒塌。

王岭的成氏、罗氏、冯氏牌坊3座,是千古矿世古迹。

传说有感人的故事。

后人遗憾的是罗氏牌坊被雷击毁坏,余下的成氏、冯氏牌坊尚存,不幸的是在1966年上半年“破四旧”时,遭人为毁消。

忠诚乌龟贞洁牌碑

忠诚乌龟贞洁牌碑遗址,原在今忠诚小学教育站住地。

碑高4米多,碑的下端是一只青石乌龟,乌龟高一米,长2米,宽1.5米。

贞洁碑立在龟背中间,面朝北方,碑边刻有飞龙各一条镶边。

龙头在碑的顶端,并有“圣旨”字样。

乾隆年间,相传是周氏子女为其母贞洁而立,并经皇上批建。

贞洁碑侧面有石排坊,四柱三孔,高7—8米,十分壮观,成为忠诚一大古迹,1966年,破“四旧”时被毁。

观音庙位于忠诚镇怎丢观音山顶(海拔995米)。

建于清乾隆中期,为观音山脚张姓所立,乾隆末期,崇义龙昭安重修。

嘉庆十八年(1813年)再修,民国年间,黎平宋发堂为庙筑墙三面。

1966年庙毁。

1976年,观音庙下功法碑24块和上庵功法碑3块移用于观音山水库。

1985年,部份群众集资复建。

今庙为木瓦结构建筑,4排3间,悬山顶,宽8.4米,深7米,高5.6米,上盖青瓦,坐西北朝东南。

庙左侧有花街下延,经正乐、乐乡、忠诚至王岭,长20公里。

为嘉庆十九年(1814年)王岭周氏所修。

庙居群峰之上,四周林木繁茂,村寨星落,各方信徒经常来崇拜,为镇北部一大游乐地。

第二章自然风光

第一节名山

笔架山位于忠诚镇乐乡寨北,三峰耸秀,形似笔架。

山上石峰戟列,壁削千仞,“三峰特高,屹然独立,高出云表,大有云幕为书,山峰似笔,执笔有奋书之意”,《古州厅志》因谓之“石壁云书”。

笔架山东界高扒溪,西环寨蒿河,南临乐乡村,北接宰告寨,面积4平方公里,海拔570米。

山势陡险奇特,远望三峰并峙,近看层叠17峰。

西部石峰,排列有致,历历可数,东部峰群,错杂迷离,难计基数,有的石峰,前看如“玉笋”独秀,侧视似“姐妹”并立。

山中植被较好,石峰上,壁缝中,危岩间,深谷里,树虬藤牵,古松横斜,芳草萋萋,苍翠欲滴。

山东,北面为绝壁,西南有羊肠小道往山顶。

山顶西南侧,有平地约3亩,土壤肥沃,泉水汩汩,利于农作。

清咸同年间,山上曾为邻近百姓避难场所及抗清义军营垒。

西面两面近山顶处,残存义军土垣,土垣北抵绝壁,东接悬崖,长约500米。

西峰顶上存义军营房土垣4间,垣厚0.5米,高1.6米,营房土垣东下100米处,有泉井1眼,四时不竭。

笔架山脚乐乡栏河坝上游200米处的高扒溪口,有巨石堆叠,自然形成“石屋一座。

顶开天窗,冬温夏凉。

石屋后有一洞天,溪水从洞顶泻下,形成飞瀑,高7米,宽1米。

瀑落洞底,冲成小潭,称“洞帘”。

洞帘南数米,岩破石裂,中开一缝,仅容一人进出:

涉水入内,仰面可见蓝天一线,称“一线天”。

东石壁下,山道外侧,有两块方整巨石并排而卧,状茗棺墙。

今日,笔架山游人四时不绝,晴天穿崖投林,阴日宜登绝顶,清晨可见紫雾,傍晚卧看红云,春觉危崖映山红,秋吟山中叶似火。

四时佳境,变幻无穷,人在山间,心醉山中。

凤凰山位于王岭寨东边,三个坡连接,形如凤凰落地。

山上松木成林,古枫荫闭,杂树丛生。

夏秋季节鸟唱虫鸣,松风送爽,野花烂漫,登上山顶全寨尽收眼底。

夏日登山一游,如登仙境,是旅游、休闲的佳境胜地。

凉伞岩位于忠诚北端乐乡坝子脚,其形状像皇帝的黄罗伞。

相传此岩已成精,早在一百多年前,化成一个后生到黎平去玩姑娘,时间一长,姑娘对他产生感情,问他家住何方,姓氏名随,他说姓梁,家住忠诚。

与姑娘分手时,姑娘送他手帕、鞋垫、腌鱼及糯米饭等物。

事后多日姑娘不见后生去玩,姑娘过于思念,前来忠诚寻找,寻找无此人后,当地人说,寨上边有个凉伞岩很灵验,有求必应,神灵会帮助你找到人的,姑娘到凉伞岩一看,发现岩顶存放着送给梁君的手帕、鞋垫等物。

姑娘看后百思不解。

当地百姓说此岩“灵验”。

凉伞岩化成人形去黎平游玩姑娘之说,姑娘明白后而归,空与凉伞岩恋爱一场,此佳话一直流传至今。

第二节古树

苦恋树

相传在清同治年间,居住在和顺堡的一户人家,有个后生叫门龙,和顺堡失火被烧光后,搬来忠诚堡地席街侧边居住。

门龙十八岁那年到对门岗去种田,在过河的码头上遇见下江腊俄村来走亲戚的佘女,两人一见钟情相互约会几次后,情投意合并请媒定亲,第二年九月结婚。

由于佘女生得漂亮,引起了当地豪绅王克道的嫉妒,调戏几次被佘女拒绝谩骂,恼羞成怒,心生毒计,栽赃陷害门龙通匪抢劫他家,并告到官府,同时贿赂官府,官府派衙役将门龙抓进大牢,严刑拷打,逼门龙认罪,门龙被打得死去活来,被迫认罪,判刑三年,押往都匀服刑。

佘女思念丈夫,终日以泪洗面,茶饭不思。

王克道为得到佘女而假装善人,到佘女家进行安慰施舍,被佘女赶出。

王为使佘女死心,又到都匀贿赂狱官,一年后被折磨得只剩皮包骨。

门龙母亲听到这一消息,与佘女商量,卖掉家产,到都匀保释门龙,门龙回家后,成疾太深终不见好,月余门龙奄奄一息,临死前为思念和佘女的感情,想到第一次在码头遇到佘女的情景,请佘女扶他到码头上去坐,死也心甘。

佘女只好找来亲朋,扶他到码头上,他坐在码头的石坎上,望着江水唉声叹气,大叫一声,当场气绝。

佘女哭得死去活来,把门龙的后世办完后,怀念丈夫,不甘别人凌辱,在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独自到码头上,焚香祷告,后便一头扎下码头。

第二年在门龙、佘女第一次相遇坐的坎子旁边生出一株槐树,三年后又有一棵小榕树于槐树旁生起,相拥而长。

而今形成现在榕树怀抱槐树的奇观,民间根据这一典故,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苦恋树”。

古银杏

银杏俗称白果树,属国家二类保护植物,县内古银杏有3株,忠诚镇王岭寨中,树高16米,胸围7.7米,冠幅18米,树龄300年,年分别挂果100余公斤,今王岭村保护较好。

第三节奇花

兰花镇境内兰花品种多,主要产春节、建兰、台兰、惠兰四种。

兰花是花中之王,各类兰花开时,芳香无比。

境内产在笔架山、高扒村、盘踅村、高王村、定弄村等地为多。

近年来,全国兴起名贵兰花热,兰商蜂拥而来采购,当地民众滥挖滥采,造成名贵品种流失,要加以保护。

杜鹃花杜鹃花亦称子规花,当地称映山红。

镇内主要分布在沿河两岸一带,尤以高扒村盘就寨岭头至定弄寨的高山一带山梁最多,长约10公里,全部是高山杜鹃花丛。

盛开于4月上、中旬。

每年春夏两季,沿河及高山杜鹃盛开,色彩斑斓,仿佛一片云霞,近观则花团锦簇,令人目不暇接。

境内称定弄连接盘就山头为“十里杜鹃”,是一奇花佳景。

第三章物产风光

忠诚地理条件优越,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名优特产琳琅满目。

第一节工业产品

侗布、砖、瓦、蓝靛、松香、竹席、广草席、竹椅、木椅、木箱、木制胶合板、木制地板、木制装潢板枋等。

第二节农业特产

锡利贡米、香米、西瓜、冰糖柑、脐橙、枇杷、棉花、甘蔗、荸荠、各类早熟蔬菜、柑桔、香水梨等。

第三节林业特产

油杉、榉木、楠木、樟木、水青钢、杜仲、银杏、天麻、香菇、木耳、灵芝、棕片、猕猴桃、血藤果、毛杨梅、杨梅、薇蕨、板栗、五信子、山核桃、红豆杉等。

第四节动物特产

小个子黄牛、马、香羊、乌骨鸡、小山鸡、野猪、野羊、野猫、果子狸、穿山甲、画眉、七星鱼、青蛇标、五步蛇、竹鼠、野鸡、斗鸡、野鸭等。

古州杂记

清(嘉庆)古州厅同知林溥

古州为百蛮之地,自古不通声教。

雍正七年,张经略广泗守黎平,以金币贿生苗假道入省,因密记其道里山川险阻形势,呈请大帅购募通事,统兵安抚,留定其地,遂入版图。

幅贯一千余里,东西二百十里,南北三百六十里,统计苗民四百五十四寨,计户二万七千有奇,以十六土弁分隶其众。

设理苗同知一员,总兵一员,分左、中、右三营,驻兵二千四百名,又设左、右卫千总二员,屯田军二千八百余户,以资控驭。

境内有溪河三道:

一车江,发源于正北之巴五、育洞;

一都柳江,发源于独山州属烂土司地方;

一榕江,发源于西北之崩坡塘。

三江水分流至东,汇会合流直入广西界成河。

距省六百余里,距黎平府一百八十余里。

崇山密菁,鸟道羊肠,瘴疠繁兴,天时人事回与世殊。

余于嘉庆己未秋来权厅事,就所见闻,公余笔之座右,以备采考。

古州榕树最多,大者数围,荫蔽百亩。

厅治南门外有五榕山一座,遍山皆榕,镇署、厅署各有数株,轮茵葱郁,冬夏不凋,故又名榕城。

厅处规模宏敞,甲于黔省。

旧为诸葛城旧址,内有诸葛台,在花厅之左。

前司马毛公构杰阁于上,相传苗人岁时伏腊,疾病祈祷,必肯鸡酒拜祷台下,无故不敢登,涉辄头眩昏晕。

张经略假道时登台眺望,诸苗见其无恙,咸惊,并总有他图密谋袭之,因相戒,持刀往割经略身衣绣袍,以觇意旨,经略毫不为动,自指当胸入曰:

此处甚佳,可割取,群疑遂释。

黔省向食川盐,古州距蜀较远,限于负贩。

开辟后改食粤盐,由广东运至古,运商武林俞氏领行转运,责成立古州同乡督销,设有总埠,黎平、丙妹、三脚屯分设子埠,源源接运,遂成水陆通衢。

境内除镇标兵丁及屯军外,悉系苗人流寓,汉民绝少。

自设盐埠以来,广东、广西、湖南、江西贸迁成市,各省具建会馆,衣冠文物日渐饶庶。

今则上,下河街俨然,货物流通,不减内地。

古州苗族种类不一,黑洞苗,山苗最多少,白洞苗,水西苗参错其间,瑶苗绝少,有一、二十户。

苗人自称为百姓,谓汉民为客家。

椎髻跣足,言语支咿不可辨。

厅署亦有能通其语者,所断时代为传译。

近处苗人多有能通汉语,且剃发者。

苗人素不识字,无文卷,即贷卖田产惟锯一木刻,各持其半为符信,今则附郭苗民悉敦弦诵,数年来入郡痒者接踵而起,且有举孝廉者一人。

城垣形势长方,周围九百四十四丈,叠方石筑城,极为坚固,城有五门:

南门、北门、西门、大东门、小东门。

城中衙署,庙宇尽东向背山面河,在万山之中,而城内外悉平坦如砥。

镇丁标兵每名日给口粮米一升,月领米七百二十石。

古州额征丁粮于乾隆三年永远豁免,所需兵米悉系奉拨黎平、都匀,州、县挽运供支。

都匀府、州、县米粮运交三脚屯仓,由都江水运至古州,滩濑层叠,河水最为险恶。

夏秋水涨滩平,舟行迅使,顺流而下,朝发夕至。

春冬水涸,副仄处曾不容刀,轻舟下水,动辄径旬,上水日行不过十数里。

立春先一日迎春,东郊附郭民备彩仗台阁,喧闹寨巷,苗数十人抱筝琶,率领苗童女歌跳与前。

每歌时童女十数辈,两手相挽成围,联臂声发,其音绕舌,所歌皆苗语,殊不可辨,赏以银牌、盐斤、烟叶、欢欣叩午而散。

古州天时炎燠异常,春末夏初即热不可耐,三伏溽署如在饭甑中,几席均皆灼手,必过霜降始渐凉爽,重九尚服稀络,冬日亦间有冰雪,冬至后阴寒亦须重裘。

冬腊月雷即发声,闪电交加,了不为异,雷电之后,继以雪霰,率以为常。

瘴气四时皆有,八九月尤盛,人中瘴毒辄病太阳痛,发热不止,眩晕呕吐,误服发散凉剂多致不起,唯饮酒微醺,取汉即愈,早晚酌饮醇酒数杯,可以避瘴。

九千在厅治西南,内通粤西,俱生苗,不有声数,亦不外出滋事,商贾间有人内贷市场亦不为害。

牛皮菁在正西九千之北,深山密菁,遍山数围大木不可亿计,历年落叶堆积深至寻丈,毒蛇异兽窟穴其中,客民结伙入内开垦,掘不及地而止,惟砍伐大树种植香菇往往有之。

古州无坛庙,亦无学校,圣帝庙在西北门内,规模宏敞,迤南为武侯祠,亦在坡顶,偏左有抱膝亭一楹相连,公所有一区供建万岁牌位,为岁时伏腊及万寿节朝贺之所。

城隍庙在北门内,龙神、火神庙相连,在北门外。

天后宫在武侯祠下,为粤客民所建。

苗本俱食糯米,收获较迟,九、十月份方始登,屯军均种粘米,收获最早,五月内即吐颖结实,六七月新谷满市矣。

山头地角,高下田丘,方圆大小,阔狭形势悉依地而成,不能以丈量计亩。

苗本置产惟计田几丘,收禾若干把,或计收获若干斤,以登券据。

撞内有可开垦水田者一丘一壑,纤悉无余无水之地,种植荞麦、大麦、燕麦、包谷等,以裕旨蓄。

薏苡产植最多,市价极廉,小麦亦间有种者,然亦仅见绿豆、黑豆、鲁豆竞米有种者,即市饭亦罕。

果木为桃、、李、梨、栗、核桃、林檎遍山皆有,柚树最多,秋时结实累累,大可径尺。

佛手柑又名密罗柑橘,芳气袭人,剖食香脆洁白,远胜他果。

橙桔、石榴、枇杷、葡萄亦多,惟枣树绝少,黄果大于橙,皮细腻无瘢,味甘,供置几右,香气静细可爱。

珍果如椰子、荔枝、槟榔、皆由粤东附盐槽来者,非古州所产。

橄榄亦是粤来,树亦间有。

水果有菱无芡,莲有实而不产藕。

冬笋楚来,市价极廉,春笋细瘦无味,苦笋入夏盈市,大者如瓮,荸荠、菱菰、慈菇、芋艿悉如江南。

南瓜、冬瓜到处皆种,独不产西瓜,种亦不实。

花卉各种皆有,杜鹃最多,春时烂开,遍满山谷,璀璨跃目,土人呼为映山红。

蕙兰丛生坡谷,春时遍开,芳香袭人,苗人采摘盈把入市,妇女椎髻,一、二箭以为饰。

桂花树大皆合抱,苗人往往采以为薪,花时浓香馥郁,正当瘴起,谓之桂花瘴。

芭蕉遍山有这,厅署种植二百余本,前宫翦伐殆尽,余为修护,培植渐复旧观。

厅署莲池一区,旧植红、白莲二种,前宫育鱼鳝于中,冬时水涸,挖掘鱼鳝致伤藕根,余为补种修葺。

夏时水涨,莲叶团团可爱。

绕池垂柳数株,为置曲栏以拥护之,长条婉地,旖旎临风。

池西翼然有亭,颜其额曰远香。

公余临流凭楹,绿水红栏与柳影,花枝互相掩映,几疑身入画图,顿忘万里遐荒作吏之苦也。

茉莉、夜来香先自粤来,今则民间遍植,每当盛夏摘置枕函,梦回酒醒,香迷斗帐,不减江南秦淮风味也。

厅植有红梅一株,古柏一株,丹桂一株,月桂一株,大皆合抱,又碧桃一株,垂柳五株,榆叶梅一株,安石榴大小十许株,梨、杏、李各十余株,枇杷二株,林檎二株,紫辛夷一株,海棠二株,水芙蓉二本,杜鹃一丛刊,黄茶糜一架,白葡萄二本,夹竹桃二株,佛手柑、香橼各一株,慈竹数丛,天竺子四五丛,芭蕉大小二百余本,紫竹数十竿,桔一株,深浅月季三四丛,檐葡萄四五本,此外,轮茵大木榕二株,褚一株,柚七株,识之以存,吾辈犹及之感。

苗女以银作项圈,尽约颈下,富者多至十余层,以为容饰,秋冬之间结伴挖沙虫为食,沙虫形为螬蛴,色洁白,长六七分,产土中。

苗人妇女皆跣足,裙百褶,以布为之,长不盈尺,围脐下。

屯军原以卫民故曰卫。

三时耕种,农隙讲武,即古屯田之义,上则授田六亩,中则授田八亩,下则授田十亩。

寓兵于农,缓急可用,法至善也,立法之初,屯军事故开除,则另挑余丁壮健者顶补,官给执照,军家俱入军册,毋须顶替烂充,以收实效。

奉行日久,玩生弊起,屯军以所授官田视同世业,祖父子孙袭食罔替,或径故绝,则私相顶售,冒认宗支出名承记错,或子孙年不及岁,则雇觅一人应名分食,或因欠债即以官田作抵,甚至奉文调拨,即招抚无籍之徒顶名应役,军略半,分食师旅,之后争讼不休,近则官欲革除,一军挑斗,一军阻挠抗拒,几成尾大不掉。

管辖官与该官百户等狼狈相依,串侵官项,百弊丛滋。

每岁十月开操,火枪弓箭,毫不讲求,惟以空文一报了事,即有贤能之员,亦屈于积重难返,余有志整顿民,惜为任期所迫而止。

招抚之初,苗寨繁庶者即自行出名就抚,小寨不能自立,附于大寨谓之洞崽,尊大寨谓之爷头,凡地方公事均大寨应办,小寨概不与闻,亦不派累,如古附庸之例。

大寨有所庆吊之事,牛羊酒丰,悉取给予洞崽而尝其值,洞崽事爷头少不恭顺,即诘讼频年,终无了身。

(作者林溥,河南汲县人,清嘉庆四年(1799年)、七年(1802年)两任古州厅同知,以其亲历所著本文。

 

古州考略

廖跃南

(一)

古州的名称始见于唐代,《新唐书·

地理》称,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李弘节开夷僚置古州乐兴郡,领乐山古书、乐兴之县,隶岭南道。

光绪〈黎平府志·

地理〉认为唐代的古州不在贵州境内,说:

古州乐兴郡隶岭南道,应在粤东西境内,非指黎平之古州也。

盖地名暗合,犹黔之为贵州,而广西亦有贵州之名,则粤省之古州不得指为黎平之古州也。

民国《贵州通志·

建置志》沿革表,定唐代的古州于下江厅(今从江县西部下江区)。

光绪《古州厅志》说:

“古州有里外之分,唐宋至元、明,建寨、建州,设长官司皆外古州也。

而里古州历代俱为化外生苗,雍正七年(1729年)姓开辟而版籍之,以隶府属。

”可知修志者是认为古州之名始于宋代。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华地图学社1974年出版第五册),唐代的岭南东道,岭南西道及其邻近的黔东道,江南西道各幅地均无古州。

曾廉《牂牁客谈》认为唐代的古州乐兴郡,元代的古州八万洞军民总管府,明代的里古州在今贵州省榕江县。

北至都匀之邦水。

纵横数百里。

今独山、三都水族自治县和榕江、从江、黎平(西部)以及广西三江侗自治县(西南部)都是古州乐兴郡的辖区。

综如上述,则唐代是否有古州乐兴郡的设置及其地理位置、疆域等等,都是必须研讨的问题。

笔者认为唐代有古州乐兴郡的建置是不能否定的,《旧唐书》撰于五代,《新唐书》撰于北宋,均距唐代不远,自贞观十二年到宝远元年(638—726)八十八年中《旧唐书》还有更改郡名(乐兴郡改乐古郡)、县名(乐预县改乐山里)的记载。

史乘彰彰可考,我们没有理由来否定唐代没有古州乐兴郡的建置。

同时,光绪《古州厅志》和《中国历史地图集》都没有挖出唐代无古州的具体史料和理由,殊难令人置信。

光绪《黎平府志·

地理志》认为唐古州乐兴郡不在贵州省境内,所持的理由也不免于牵强,如所周知,岭南分东西两道,原文只说唐古州隶岭南道,应在粤东西境,非指黎平之古州。

所谓粤东西境既可以理解为广东的西部,也档以理解为广西。

到底唐古州乐兴郡在何处呢?

从地理位置来看,唐代的岭南道是包括今贵州都江流域地区在内的,今贵州地区有古州乐兴郡领域,应无疑义,府志的论据是不能成立的。

建置志》沿革表,定今从江县下江区为唐古州,不能令人信服,因为古州乐兴郡领乐山、古书、乐兴三县,下江弹丸之地,决不可能置三县于其中,原表无文字说明,可能是由于不能否定唐代在古州,从而聊备一格以位置之于下江。

《牂牁客谈》对古州乐兴郡的地理位置、领域考评较详,引用史料也具有一定的说服力,诚然还有某些方面是出于设想,但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笔者在肯定唐代有古州乐兴郡建置的前提下,结合目前少数民族分部实况、地理位置等等,就其原作引证其他史书,提出个人见解,以就正于史学者。

(二)

《牂牁客谈》认为唐代古州乐兴郡领域即宋代的王江古州蛮分布地区。

原作称:

“王江古州蛮户纳土于王口寨,因建怀远军,寻改平州,仍倚郭置怀远县,而割融州之融江、文村、浔江、临溪四堡隶焉。

则唐、宋古州东南境实抵融州四堡之地:

今怀远即昔怀远,古州蛮户所纳土地。

其时,安口隘置允州及安口县,又于中古州置格州及乐古县,寻改从州,即今永从县也。

考王江发源于今贵州黎平县西南(参见《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广南西路地图”),即光绪《黎平府志·

地理志》所载源出镡成玉山“潭水”。

玉山,又名“宝唐山”,在黎平西部孟彦区境内。

潭水由宝唐山麓迤南流至双江(即宰滚)已能通行木船,再向东南流至今贵州从江县属之平产毫汇都江,过丙妹(从江县城)入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属之富禄、良口、老堡等地到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与融江合流,宋代称为“五江”,分布于五江流域的少数民族则称之为“古州蛮”。

北宋微宗崇宁四年(1105),五江古州蛮首领杨成免等归附,宋王轻于五口寨置怀远军,未几改称平州,并于附部置怀远县,接署于五江上游置允州安口县和格州乐古县。

五口寨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之老堡,今名西丹。

浔江自北而来至此与五江交口(详见《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广南西路地图”)自宋元以迄明代中叶,怀远县均设治于此。

之后,由于封建剥削日愈加深,引起瑶、苗、侗、壮农民武装起来反抗,两次攻毁县城,杀了知县马希武,迫使明王轻把县治移于老堡下游之板江堡,再移丹阳(今名丹洲,距今融水苗族自治县所仅四十余里)。

清因之,民国三年(1914年)又移县于浔江中游之古宜,改名“三江县”解放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称为三江侗族自治县。

允州安口县,即安口隘,位于五江上游,即今从江县北部三贯洞龙图、乐乡、酒洞、皮林、信洞、顿洞等地。

如上所述,可知宋代的五江古州领域,上起贵州黎平西南和从江北部,下迄今融水苗族自治县境。

宋代的五江古州与唐代的融州融水县是紧相连接的。

考融州融水县,随代名义熙郡义熙县,南齐时名齐熙县。

自南北朝以迄唐代初叶一百余年中,郡县名称三易,而建置郡县的地区基本上无变更,可知中原封建五轻在融水(融江)建立的政权已经巩固。

五江紧接融水,李弘节开夷僚地区时,溯融水而上,于王江流域设置古州乐兴郡,是完全可能的。

由于唐代在五江流域设置了古州乐兴郡,因此宋代把居住在这一带地区的少数民族称为“古州蛮”。

“蛮”是汉族统治阶级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诬蔑称谓,如汉代称居住于武陵郡的少数民族为“五陵蛮”。

分布一长沙郡的少数民族为“长沙蛮”,分布于五溪一带的少数民族为“五溪蛮”等等,可知“古州蛮”以唐代古州乐兴郡而得名是有依据的。

此外,明代初叶称分布于黎平迤东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为“五开蛮”,而对该县西现的少数民族仍称“古州蛮”,实际上所谓的“五开蛮”、“古州蛮”基本上都是侗族和苗族。

之所以有不同称谓,是由于黎平东南部和北部是五代时期杨承磊所据十洞中的“五开洞”地区,明初置“卫”,称“五开卫”,从而把居住在这些地区的侗、苗称为“五开蛮”以别于分布于西南地区的“古州蛮”。

基此,则《牂牁客谈》认为唐古州乐兴郡的领域即宋代五江古州蛮分布地区,是可信的。

(三)

《牂牁客谈》把唐古州乐兴郡的领域扩大到独山及于都匀之邦水,并定今榕江为唐古州中心,拟其附郭的“乐山”县治于榕江县城北三十里笔架山下之乐乡,也还有待商榷。

如前所述,宋代的五江古州领域的西北部只达今黎平县西南和从江县北部,是就宋代设置于五江流域的州县所在的而言,推而广之,唐、宋古州的西北境也只能达到今榕江县。

考榕江于清代雍正七年设治,名“古州厅”,是溯源于“里古州”旧名。

榕江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