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4368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

《八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

①农业②手工业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创造性,主要指采取的方式是(  )

A.没收B.调整C.赎买D.建立合作社

13.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A.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B.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D.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4.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时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颁布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5.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B.中共“七大”的召开

C.中共“八大”的召开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16.“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这首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成果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重大失误(  )

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总路线D.农业掀起合作化高潮

18.下列关于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现状B.为了执行中共“八大”所定的任务

C.为了贯彻1958年总路线D.建设社会主义时急于求成

1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留给我们的教训是(  )

①要遵循经济规律②要认清国情③要实事求是④要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0.如果要实地拍摄纪录片《焦裕禄》,选择的外景地应该是(  )

A.西藏阿里B.辽宁抚顺C.大庆油田D.河南兰考

21.解放前,我国石油全部依靠进口,称为“洋油”。

解放后我国终于实现了原油和石油全部自给始于(  )

A.大庆油田建成后B.胜利油田建成后    

C.中原油田建成后 D.塔里木油田建成后

22.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国有些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创立的(  )

A.电子工业 B.原子能工业C.航天工业 D.钢铁工业

23.某同学到一边远山区旅游,发现一座老房子的墙上残留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标语,由此,他判断这座老房子建造的时间至少是(  )

A.1958年前B.1961年前C.1966年前D.1976年前

24.右图老照片内容是“文革十年”中的常见场景,“文化大革命”十年指的是(  )

A.1954~1964年B.1956~1966年C.1966~1976年D.1961~1971年

25.“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B.四五运动

C.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D.毛泽东批评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26.某同学准备编写“一五计划成果”小报。

他找到了以下资料,哪一项不适合采用()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B.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C.武汉长江大桥D.“铁人率队到大庆打的第一口油井──莎55井”纪念地址

27.“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

A.抗美援朝时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大跃进时期D.“一五”计划完成后

28.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直接反映了(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顺利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C.改革开放重振东北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辉煌

29.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就十分重视民主法制的建设。

下列法律文件中,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成就的是(  )

A.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共同纲领》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D.中央“文革”小组成立

30.新中国成立后,下列文献中起过宪法作用的有(  )

①《共同纲领》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B.②C.①③D.①②③

31.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这里的“里程碑”表现在(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32.“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一首老歌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

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过(  )

A.土地改革方式 B.农业生产合作化方式C.人民公社化方式 D.公私合营方式

33.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  )

A.从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B.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国家所有D.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私有

34.1953年春,河南安阳一个村党支部支书表示:

“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

”你知道他说的“社”是指(  )

A.人民公社B.农业生产合作社C.农村信用社D.农村供销社

35.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D.三大改造后公有制经济开始占主导地位

36.曾有报刊不切实际地宣传“某人民公社小麦亩产10万公斤,一棵白菜250公斤”这种宣传是典型的(  )

A.浮夸风B.共产风C.高指标D.瞎指挥

37.读右图:

“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该漫画出现年代不会早于(  )

A.1958年B.1959年

C.1960年D.1978年

38.从1959年到1961年,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困难时期。

导致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的影响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

C.“文化大革命”动乱局面的影响D.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

39.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孺等被誉为新时期党的好干部、时代先锋。

下列人物中属于此类的是()

A.雷锋 B.焦裕禄 C.黄继光 D.邓稼先

40.某同学在画报上看到右图及其配文“铁人王进喜,一个朝气蓬勃时代的象征”,你知道这个时代是指(  )

A.抗美援朝时期B.社会主义手工业改造时期

C.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41.有一首老歌唱道“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共产主义品德多高尚……”,你知道雷锋是什么时期涌现出的人民楷模代表(  )

A.抗美援朝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 

C.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42.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请问“大串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学生“停课闹革命”这些做法应当发生在(  )

A.“文化大革命”时期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D.整风运动时期

43.1976年《天安门诗抄》:

“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

江桥摇,眼看要垮掉;

请指示,是拆还是烧?

”这首诗反映人民群众的政治要求是(  )

A.黄浦江上建新桥B.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

C.粉碎林彪集团D.粉碎“四人帮”

4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曾经历严重挫折。

下列史实与此相关的是(  )

A.三大改造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

45.“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不包括(  )

A.党的工作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

C.必须加强党规党纪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D.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革命是必不可少的

46.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三大改造完成②“一五”计划完成③中共“八大”召开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A.①③②④B.②①③④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

47.新中国建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例如以下名字:

文革、建国、援朝、跃进等。

一般而言,以上这些人中年龄最小的应是(  )

A.建国B.文革C.援朝D.跃进

48.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强调坚持“八荣八耻”,下列历史人物中是属于“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的典型是(  )

①周恩来②焦裕禄③雷锋④王进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9.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筹备“新中国经济建设成果”图片展,文字说明部分如下,其中哪一句有误(  )

A.“一五计划”各项经济建设指标超额完成,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中共“八大”后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新兴了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和航天工业

C.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取得明显成效

D.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在周恩来、邓小平的努力下,扭转了经济下滑局面

50.最能概括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阶段特点的是(  )

A.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失误时期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严重的挫折

C.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突出

D.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二、非选择题

51.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

“现在我们能做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主席1954年6月14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第三十次会议的一段讲话。

请回答:

(8分)

(1)毛泽东的话反映了什么现状?

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新中国为改变这一现状,采取了什么措施?

(3)该措施的落实对以后的经济建设产生怎样的影响?

52.读下段材料

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和平改造的方针,替我们安排了出路,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培养和锻炼我们的技术和业务能力,支持我们有利于国家的社会政治活动,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得到很好的照顾。

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徐中尼:

《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新华半月刊》1956年第4号

(6分)

(1)根据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资本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持什么态度?

(2)这与党和政府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的什么政策有关?

(3)这次改造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53.2006年,全国各级学校掀起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热潮,某校八年级1班李明同学为此收集了一些相关历史素材,请你帮助他做好以下整理工作:

(12分)

(1)请将下列图片的代号填写在相应的序号下:

    A           B 

 

D

“最可爱的人”──(  );

“铁人”──(  );

“两弹元勋”──(  );

“党的好干部”──(  )

(2)介绍其中一位人物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3)这些人物既伟大又平凡,他们的贡献和精神,会对你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54.读下段材料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中国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遭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

1966年8月,毛泽东在大字报中首先把矛头错误地指向刘少奇。

1967年7月18日,江青、康生、陈伯达一伙擅自决定组织批斗刘少奇夫妇的大会,并对刘少奇进行抄家和人身迫害。

刘少奇从此被剥夺了一切自由,单独关押,受尽折磨。

1968年9月,江青操纵的“专案组”整理并报送中央三批所谓刘少奇的“罪证材料”,诬陷刘少奇是“大叛徒、大内奸、大工贼、大特务、大反革命”……

──人教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上述历史现象发生在什么时期?

(2)中国国家主席是由什么机构选举产生的?

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从此被剥夺了一切自由”,这突出反映了什么问题?

(3)在这一时期,有没有对“江青”一伙行为进行抵制斗争的?

如果有,请举两例说明。

(4)1980年,党为刘少奇恢复了名誉。

反思“文革”这段历史,我们应当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

5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

1956年的中共“八大”,为这一探索奠定了一个良好开端。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八大”的正确方针在党内未能牢固确立,一些重要思想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或者没有充分地坚持下去,因此,“八大”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曲折。

请你回答:

(1)中国共产党“八大”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

(2)为什么说中共“八大”为“社会主义探索奠定了一个良好开端”?

(3)“八大”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的表现及其原因有哪些?

二、非选择题(50分)

5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热情高涨,在许多领域创造了“第一”,显示了新社会的优越性。

(1)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汽车的生产厂家是:

         。

(2)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3)第一座国有油田是:

(4)你还知道新中国创造了哪些第一,请你再列举一个:

          

57.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问题。

下列历史照片记录了建国后农村一段时期的变革,请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图二社员在集体耕种

图三浮夸风 

   

图四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

(10分)

(1)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开始于什么时候?

它给我国农村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2)图三、图四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发生在什么时期?

你相信图三报道中说的吗?

为什么?

(3)从历史中收获感悟,你认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58.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单位:

亿元)

1952年

1956年

1957年

工业总产值

343.3

703.6

783.9

农业总产值

483.9

582.9

604.0

工农业总产值

827.2

1286.5

1387.9

──摘自《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

(1)依据材料中表格内容,指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2)出现上述趋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据所学知识判断,后来哪些运动打破了这一发展趋势?

5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焦裕禄临终前对女儿嘱咐:

你从我手里继承的,只有党的事业,其他什么也没有,我留给你的,只有一套《毛泽东选集》。

──人教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东北有个大庆市,她的别名叫石油王;

东北有个英雄城,她的别名叫“鞍钢”;

东北有个汽车厂,她的别名叫“解放”……

──改编于互联网上的一段歌谣

(1)写出材料一 中人物的光辉业绩。

(2)从材料二 中找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

(3)通过上述两则材料分析,你认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积累了哪些好的经验可值得继承,以推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0.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业。

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53~195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动和变革,试述其主要内容。

(2)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请你举出两件具体事例。

(3)对比以上内容,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二)

1.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五年为单位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始于(  )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

2.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A.我国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B.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新中国工业生产虽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基础仍然薄弱

C.这是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的背景,“大跃进”的目标是钢产量赶超美国

D.这是我国制订“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之一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  )

A.西藏和平解放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C.建成青藏铁路D.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西藏建设

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

A.华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华南地区

5.1957年是有纪念意义的,因为这一年(  )

A.我国开始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汽车

B.三大改造结束,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C.中共“八大”召开,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6.有的人的名字暗含纪念意义,比如有人名叫“国庆”,因为他出生在国庆节,那么名叫“纪宪”的人可能出生在哪一年(  )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

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8.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的差距

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B.开展合作化运动

C.组织生产合作社D.实行公私合营

10.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1.1956年初,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

“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

”这是因为,1956年(  )

A.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我国正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土地改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完成

D.大庆油田建成,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12.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  )

A.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在全国范围进行土地改革D.进行三大改造

13.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

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

14.某报报道:

“河南省西平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布小麦亩产7320斤”。

这是发生在(  )

A.“一五”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

15.下列各项中凭主观愿望,不能实事求是的是(  )

A.“大跃进”运动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订

C.“一五”计划的制订与施实D.中共“八大”制订党和人民的任务

16.以下史实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

17.“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

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

”从这首大跃进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