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4361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docx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docx

05

[摘要]由于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日益增多,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反过来又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降低碳排放强度就成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的客观需要。

低碳经济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的原因除了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外,也符合各国经济利益上的追求目标。

在各国应对经济危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中,展现出向节能低碳的更为绿色的经济转变的良好势头,中国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严峻,任务繁重。

我们应当抓住这个实际,把加快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及早发展低碳经济,促使中国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国内外的现实显示了我国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性,同时也决定了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依然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本论文就低碳经济的提出发展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从在低碳热潮中我国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两方面阐述了在面对全球“低碳经济”时代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关键字]低碳经济能源机会挑战

TheDevelopingCountermeasuresandStudyofChina’sForeignTradeontheBackgroundofLow-carbonEconomy

[Abstract]Globalclimatebecomewarmerandwarmerowingtotheincreasingofhumanemissionsofcarbondioxideandothergreenhousegases.Inturn,itaffectsthesurvivalanddevelopmentofhumanbeingsthemselves.Therefore,lowingtheintensityofemissionsofcarbondioxidehasbecomeourcommonobjectiveneedtoprotecttheearth.Inadditiontothetruththatglobalclimateisbecomingwarmerandwarmer,theincreasingconcernfromtheworldonlowcarbondioxidealsocoincideswiththegoalthateverycountryispursuingineconomicalbenefit.Intheprocessofcopingwithfinancialcrisisandpromotingtherecoveryofglobaleconomy,itshowsagoodtendencyofthetransformationtopower-savingandlowcarbonaswellasgreenereconomy.Chinaisfacingmultitudepressuresofdevelopingeconomy,eliminatingpovertyandrelievingtheemissionofgreenhousegases,consequently,thereisalongwayforChinatogointheprocessofcopingwiththeserioussituationsofvulnerableclimate.Weshouldseizetherealitytoputtheaccelerationofcarryingoutlow-carboneconomyintonationalstrategy,developlow-carboneconomyearlyandpromot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dynamicintegrationofChineseecologicaleconomysociety.Therealityofhomeandoutsidedemonstratestheurgencyofacceleratingthedevelopmentoflow-carboneconomy,andmeanwhile,italsodecidesmany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thatChineseroadoflow-carboneconomyremainstoface.

Thisarticleanalysesandsummariesthearisinganddevelopmentoflow-carboneconomyanditseffectsonforeigntradeinourcountryandstatesourdevelopingstrategiesofforeigntradeinourcountrywhenfacingthetimesofgloballow-carboneconomyfromaspectsofthe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wemetinthehottideoflow-carboneconomy.

[Keywords]low-carboneconomyenergyopportunitieschallenges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

(一)低碳经济概念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二)低碳经济的提出背景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

(三)由传统工业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原因

碳排放量,即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国际社会在近10—20年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频繁触及到的一个新概念。

从表面上看,碳排放量的高低是人类能源利用方式和水平的反映,但从本质上讲,更是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标识。

工业社会是建立在对化石燃料(能源)的勘探、开采、加工、利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社会,它使人类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尽管经历了科技革命,工业革命,但是,在工业社会的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始终占居主导地位。

化石能源是由生物有机质在沉积岩经过漫长的时间转化而来的碳氢化合物,而碳氢化合物通过充分燃烧能产生巨大能量,同时也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

(见表1)

表1不同的能源形式产生的二氧化碳数量的比较

不同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计算方法

石油

天然气

可再生能源

燃烧每吨物质产生的二氧化碳(吨)

0.70

0.54

0.39

单位热量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天然气为1)

1.61

1.19

1.00

资料来源:

中国国家能源数据库

图1:

不同的能源形式产生的二氧化碳数量的比较

图1不同的能源形式产生的二氧化碳数量的比较图表(折线图)

资料来源:

长期以来,人们对化石能源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并不在意,事实上,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社会已悄然地把人类带入了“高碳经济”体系,化石能源是以高二氧化碳排放为代价的。

人们发现:

一方面,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改变了人类经济发展方式和水平,是人类社会物质和财富的评价标识;

另一方面,化石能源的使用规模和速度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呈线性相关,并正在影响着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内在平衡性,同时,化石能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也对传统的工业文明提出新挑战。

基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基础之上的低碳经济遏制全球气候暖化,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的共识,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为碳减排的责任和目标寻求途径和方法。

尽管碳减排责任的分担会触及国家利益、发展权利等一系列复杂和敏感问题,但从正面的角度看,它为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注入了动力。

事实上,推动未来社会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动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对环境容量有限性的认识。

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传统工业经济体系所排放的温室气体(CO2)不可能持续增长,地球大气层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科学家认为,当温室气体(CO2)浓度超过550PPM,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病毒增加、物种减少,灾害气候频繁等。

把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大气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是全球各国政府的共同责任。

全球化石能源价格上涨是市场对资源稀缺性的反应,尽管对全球经济增长会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对化石能源的高效使用、清洁开发、节约利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也给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的开发注入活力。

因此,发展基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基础之上的低碳经济是未来社会的基本走向,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全球范围逐渐获得认同。

当然,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传统工业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低碳经济在全球的发展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

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

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

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

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大会正式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并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

该“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

“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此后不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

进入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及在2009年11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成为低碳经济的催化剂。

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以低碳经济重新定义,全球将出现统一的碳交易市场。

目前,美国提出的目标是2012年减少3%,2020年减少20%,2050年减少83%的二氧化碳排放。

美国参与排放权交易市场后,将促进全球尽快形成统一的低碳经济发展目标。

(二)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1、低碳经济在中国的提出

“低碳经济”正式在中国提出之前,我国政府已在环境保护与能源利用方面做出重大战略部署: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和家庭。

我国“十一五”规划确定了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还连续开展资源环境方面的执法检查等监督工作。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2007年6月,我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两天时间里先后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

2008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明确将“低碳经济”提到议题上来。

2、低碳经济在中国的被重视程度提升

中国是世界上的能源大国,但是就能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来讲,中国就处于低端水平了。

我国的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

与中国相比,欧盟能源利用效率远远高于中国,欧盟的能源消费强度不仅在量上远远小于中国,而且在变化趋势上也优于中国,呈现出稳定持续下降的趋势,而中国在2001年以后却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

如果这样下去那么能源迟早会枯竭。

所以低碳经济的概念,在中国日益被重视,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式。

3、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启动和正式实施

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正式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我国第一家专业从事节能减排诊断服务、节能量验证、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盘查、减排、验证服务商也参加在其中。

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杨金贵在《北京财经周刊》发表文章《2010,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来临》,指出:

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更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也是我国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

现阶段,中国进入全面低碳时代,企业向低碳经济转型,全民低碳意识,环境保护,绿色经济,低碳汽车试乘试驾,低碳校园,低碳旅游,低碳技术等等,各种低碳行动在中国实施,“低碳经济”已经正式的在中国落户了。

三、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碳关税实施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

1、“碳关税”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一些发展中国家认为,“碳关税”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征收“碳关税”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严重伤害,这将很不公平地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也违背了世贸组织的规则。

事实上的确如此,发展中国家在承担环境保护方面已经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如果“碳关税”政策出台,将可能引起连锁的贸易报复,不利于克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将贸易措施与气候和环境挂钩是不公正的,因为他们技术能力较低,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通过技术转让得到援助,但知识产权制度却是一个障碍。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普遍鼓吹碳关税,其目的除了提倡节能环保之外,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力,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也就是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2、我国传统外贸模式下的“高碳经济”出口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经济的支柱都是高能耗的产业,经济发展对高能耗资源的依赖很高。

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是高能耗类的,现在要更关注出口商品的转型,否则中国经济中的结构问题就无法解决,也将会越来越多受到“碳关税”之类的压力。

(二)低碳经济使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发展低碳经济对所有国家而言,不仅仅只是应对气候变化、承担国际责任的问题,而且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低碳”的根本意义在于强调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降低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

“低碳”的实施措施主要集中在:

提升高能耗工业的能效水平、提倡生产清洁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交通和建筑等领域。

另外,低碳技术的发展趋势,短期内以现有的节能技术应用为主,中长期将侧重于流程创新和设备升级。

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环境日趋恶化的必然反应,各国结合各自国情陆续出台、完善的低碳政策法规将推动产业逐步走向低碳。

当前中国节能减排的四大重点行业是:

高耗能行业、建筑业、家电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

1、高耗能行业

高耗能行业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消费部门和温室气体排放部门,钢铁工业和水泥工业在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中占有突出地位。

目前中国大部分高耗能企业仍以经济效益和盈利水平作为首要目标,以扩大市场规模和占据市场为主要动力,未来节能减排的空间十分广阔。

钢铁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支柱产业。

在强劲的市场需求的带动下,中国钢铁业高速发展,总产量连续12年世界第一。

钢铁工业是典型的高耗能行业,其能源消耗在整个工业部门中占有相当比重。

2007年中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费总量为4.78亿吨标准煤,占整个工业部门能源消费量的25.1%。

与2000年相比,2007年钢铁工业能源消费量增长了26.9%。

同时,中国钢铁行业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大量应用石灰石,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电力和水泥,在中国工业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中居第三位。

钢铁行业最可行也最有效的碳减排措施就是提高能效,能效技术不仅能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排放,还能提高企业的成本效益。

中国政府在《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规定,到2011年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不超过620千克标准煤,二次能源将基本实现完全回收利用,冶金渣接近完全综合利用。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也提出要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废弃、废水和废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建立循环型钢铁工厂。

当前中国钢铁行业推动低碳发展的重点是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行设备大型化、推广和应用重点节能技术等。

同时,该行业发展低碳也面临着一个最主要的问题:

落后产能比重过大,结构调整进展迟缓。

2、建筑业

有研究表明,全球房地产及相关领域造成了70%的温室效应,建筑施工、使用以及建材生产过程都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

在中国,目前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将迅速扩大。

推行建筑业发展低碳模式已经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领域。

目前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北方采暖地区现有居民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作等。

到现在为止,全国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21.2亿m2,占城镇既有建筑总量的11.7%。

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建筑能耗将降低到7.54亿吨。

3、家电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冰箱和电视等家电市场需求一直都处于旺盛期。

2000年至2007年,中国居民生活用电量年均增长11.7%。

居民生活用电在节能降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由于家电能耗普遍占据很大比重,因此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家电行业作为一个重要节能减排的领域。

它们纷纷为家电业,尤其是能耗大户的空调、冰箱等,制定了严格的家电设备能效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不允许在本地销售。

中国近年来也出台了一些家电设备的能效标准,对其节能性能提出了强制性要求。

因此,家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对低碳发展趋势有清醒的认识,关注消费者的真正需求,积极创新,引导消费意识和习惯的转变,引领全行业的低碳发展。

一些国内企业为了适应节能减排政策的要求,已经开始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产品定位、市场营销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研发、生产和销售节能环保家电产品。

在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对于中国大部分家电企业,在探索低碳发展的道路上,普遍面临两个问题:

一是如何尽快突破节能核心技术并加以运用;

二是在中国绿色消费环境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国内消费者多以价格为主要考虑,导致价格较高的节能产品无法大批量销售生产。

这有待于国家节能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4、可再生能源产业

气候变化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

能源消费是导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

为了免受气候变暖威胁,各国纷纷从政策和技术层面寻求减排温室气体的有效措施,在能源消耗无法避免的前提下,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最主要措施之一。

除大水电外,2008年全球估计有近1200亿美元被投入到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与供暖装机容量中来,其中风电、水电和太阳能发电各占30%,其余主要投向生物质发电和农村沼气以及生物液体燃料等。

另外还有150~200亿美元被投入到大水电项目中去。

中国政府很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水电、农村沼气、风电、太阳能和现代生物质能等的发展。

截止到2008年底,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总计约为2.5亿吨标准煤,约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的9%。

除水能外,中国资源丰富、且近期利用技术较成熟。

开发潜力较大的还有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地热和海洋能利用等在中长期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已经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一系列政策法规和国际投资机构资本的推动下,尚德公司、皇明公司、中复连众和龙源集团等国内优质企业纷纷快速崛起,越来越多国内企业加入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来。

目前,可再生能源产品的高价格依然是制约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以致产品发展过多依赖政策扶持,阻碍了大规模地推广应用。

由于成本的降低主要依靠规模生产和技术创新,但由于受到知识产权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转让效果并不理想,导致成本下降速度缓慢,大面积应用进展受到拖累。

综合来看,中国具备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丰富资源条件和一定的产业基础,近年来的可再生能源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一些技术已经接近或达到商业化发展水平。

可以预言,今后5~10年将是中国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大规模利用的起步阶段。

(三)低碳经济对我国大宗商品贸易市场的影响

低碳经济概念已经逐步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并且开始发挥其影响。

经济发展的背后是科技、社会及制度的变革。

本次金融危机始于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历时三年余载,然而世界经济仅仅是避免了衰退,复苏却相当缓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