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整合材料以此为准Word格式.docx
《五年级整合材料以此为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整合材料以此为准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这四篇课文虽然在一个单元,但是形式都不同,可以平均用力用时,都安排精读,按参考书意见分配课时。
只是学会这两首古时候以后,再补充有关写景的古诗让学生背诵,增加阅读量。
《游园不值》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
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
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
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
“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春色是多少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不息的主题。
让我们用一句话来抒发对春天的感受吧!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掌握学习古诗人的方法去发现,去感悟、去动情。
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应因文而宜,与时俱进,去雕琢、去彩饰,反璞归真。
《宿新市徐公店》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扑蝶图。
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的背景。
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
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成阴。
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
“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
“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
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维妙维肖,跃然纸上。
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
“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
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其实,春天就像我们同学,相信你们的笔描绘出来的春天会更美,可以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试一试?
也可以像杨万里那样写一首四言绝句。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全篇的纲领。
“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以艰难险阻为主体,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颔联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
“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
此联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阔大,气象万千。
颈联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
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
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尾联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
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其实超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但这时由于胜利在望,心情舒朗,“喜”由心生,眼中望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就变得美不胜收了。
最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彻底胜利。
教学时可将《四渡赤水出奇兵》、《清平乐六盘山》放到一起教学,更有利于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长征板块。
同时推荐阅读《沁园春雪》、《忆秦娥娄山关》加深对长征,对毛主席的了解。
课后让学生写一个活动场面,用上夸张和比喻等手法.
《古诗两首》的都是西湖景色,但选取的角度不同,前一首写风雨天,后一首写晴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有5首,其中第一首最为著名。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
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诗人善于捕捉瞬间变化的情景,像高明的摄影师一样,拍下湖水、墨云、雨珠、风吹等景象,绘声绘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课后鼓励学生去研究其它写西湖的诗文,研究苏轼的其它古诗,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转向课外,体现“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它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
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
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
课后让学生以文包诗的形式改写这首诗,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巩固如何写景。
(二)通讯与科技
本单元共四篇课文,其中《6、圆梦飞天》《23、大江保卫战》是通讯文,《8、神奇的克隆》是说明文,《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是一篇科普题材的文章。
通讯文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而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这些问题与写事的题材有所相似,都要将其事情的开端、发展、结果,告诉读者,表现出情景现场的真实性,客观性,及蕴藏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易于认知理解。
这个单元的共同特点为:
通过对事情开端、发展、高潮、结果的描述来表现真实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祖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本单元可以分两类,一类精读《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23、大江保卫战》;
略读《6、圆梦飞天》、《8、神奇的克隆》
1、《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中心来安排材料,全文共八个自然段,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层次清晰,把地球与火星这两个既相似又有差异,深厚复杂的科学道理,以孪生兄弟的表达方式加以展示,既有趣又亲切,激发了学生研究宇宙奥秘的精神和培养科学研究的志向。
本课的教授重点应放在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读懂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搞清楚把火星称为地球“孪生兄弟”的道理,并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把道理说清的、
例如:
可以在开始通过谈话理解“孪生兄弟”的含义,孪生兄弟最相似的特征是什么?
让学生联系实际来谈,并用视频简要介绍火星与地球的特征,引起学生的直观感知,形成初步理解,勾起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以“为什么说或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他们有那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引子,让学生阅读全文,找出答案,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美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步,扣住“兄弟俩长得太像了”这个形象的比喻、四个“同样”所表述的内容,体会地球与火星的相似之处,及称之为孪生兄弟的缘由。
第二步,理解二至五段,通过阅读“2003年3月……证实……”引导推论出,任何事情的确立要有科学依据,要经过细心的研究和观察,并提出“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这一新问题,随后,教师可以引用课件为学生展示科学家的猜测,也可以让学生在头脑中发挥想象,描绘画面。
同时,理解“家常便饭”的含义
第三步,继续探究同样是行星,环境相似,为什么地球上的水留了下来且孕育生命,火星怎么就不能?
引导学生阅读第七段,并理解大逃亡的含义,及从哪里向哪里逃亡,
整个过程可以划分小组单位,讨论探究,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最后指导学生放声朗读,或以复述的方式再现课文内容,课下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火星的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宇宙奥秘的浓厚兴趣,
2、《大江保卫战》,这是一篇通讯文,属精度理解范畴,背静广阔,人物众多,充满着战斗气息,既是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的真实写照,也是沿江前线整个抗洪战斗的缩影。
课文重点描述了人民解放军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惊心动魄的场面,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和感人事迹,表现了子弟兵同心协力,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讲授时要让学生理解和感受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歌颂人民子弟兵敢于献身的精神等句子上,且要让学生理解,“大江是指哪里?
为什么要保卫,怎样保卫?
”
文章重点应放在第二和第四段上,这是一个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第二段重点突出人物众多的群体场面,突出大决战的惊心动魄,而第四段以黄晓文的个人表现为典型事例突显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这是一个以点带面的手法,虽写的是一个人,但是代表的是一个整体,教授是,可以提出问题“黄晓文仅仅代表他个人么?
它还代表谁?
”来引出问题,其有好处是,能全面直观的反映实情的真相,表现人物的品质。
最后一段中的两个铭记要让学生深入理解,第一个铭记是要记住1998年得长江保卫战,第二铭记,是要记住英勇无畏,敢于献身中国人民解放军。
整篇课文课文的讲授要与朗读相结合起来,教师可以通过配乐朗读来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感,深入理解、体会人民解放军的高大形象。
课下可以展开红色时代的朗诵会,歌颂革命前辈及人民解放军的高尚精神
《飞天圆梦》本文是根据相关报道改写的通讯文,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的记叙了“神舟五号”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无比的喜悦和自豪,易于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文是按飞船升空的先后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即送行—发射—问候—梦圆,共20个自然段,可分为四段,第一段(1—5)讲2003年10月15日,人们在酒泉卫星发射厂为神舟五号飞船和杨利伟送行
第二段(6—15)讲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
第三段(20)写了浩瀚的太空从此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成真。
而课文的二三段是教学重点,应着重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杨利伟发回的讯息以及对儿子说话的内容,第二部分的内容比较紧张,教师讲授时要抓住“烈焰腾升,大漠震颤,宛如巨龙,划破、托举、地动山摇、腾空而起”等词,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火箭升空时的壮观景象,并示范朗读,引领学生读出气势,读出人们的喜悦随后转向指挥大厅,通过自主朗读,体会指挥大厅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澎湃的激情等语句,其中“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是并列的三个短语,朗读时应引领学生读出层次,教师可范读,第三部分的整个氛围比较轻松,在这里,要指导学生读好杨利伟的话,在朗读中,理解体会杨利伟的自豪和激动,及对儿子的疼爱之情,最后一段突出了神舟五号升入太空所产生的重大意义,教师可以在班级内组织小科技活动,搜集整理有关太空的图片和资料,并在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8、神奇的克隆》这是一篇介绍克隆的说明文,文章通俗易懂的讲授了克隆这个词的含义,及克隆羊多利产生的重大意义,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学。
课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什么是克隆,克隆的神奇在哪儿?
什么是有性繁殖?
你能举几个例子么?
等等引领学生搜集答案,文中通过《西游记》孙大圣拔下一根毫毛……这个事情,巧妙地揭示了克隆的含义,体会克隆的神奇。
教师也可分小组通过竞赛形式进行探索交流,
随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读,弄清楚克隆羊是怎样诞生的,为什么起名为“多利”等问题,同时师生探讨克隆技术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教师可以布置任务,搜集有关克隆方面的的资料信息,可以让学生写一篇,生成性作文“当我生活在科隆的时代”,来展现学生的奇思妙想。
(三)写人类
这一组课文包括《9、海伦·
凯勒》《10、二泉映月》《11、郑和远航》《12、司马迁发奋写史记》《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几篇文章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都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写人,体现人物思想感情。
通过整合,集中训练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的等描写,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标指出: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崔峦在语文会议上要求:
“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
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
要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和形式,注重表达方法的迁移和运用。
”写人文章的基本表达形式在几课中渗透清楚,是了解和学习写人方法的最佳途径。
这一组教材的共同特点:
1、都是写人的记述文,都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来刻画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极其适合学生模仿写作。
2、此类文章中的人物品德高尚、性格鲜明,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可以把《9、海伦·
凯勒》和《10、二泉映月》当做重点课文来进行精读,《11、郑和远航》和《12、司马迁发奋写史记》用来让学生自读,用上前两篇课文学到的方法,《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可以略读。
《9、海伦·
凯勒》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语文教材里的一篇课文。
文章主要选取了海伦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来写:
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
夜以继日地学习说话,从而成功地考上大学。
作者通过对这两件事的详细描写,表现了海伦不屈不挠的与命运作斗争的精神。
课文开头先介绍了海伦小时候因遭受疾病而夺去了她健康的人生,从此她便与这个有声有色的世界所隔绝,但小海伦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顽强地站了起来与残疾做着常人无法想像的斗争,终于以她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自己虽然身体残疾,但残而不废!
她用自己奋斗的一生告诉世人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海伦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她的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人们面对挫折与不幸,我们始终应该做一个强者,做一个永远“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
《二泉映月》这篇课文不只是让学生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阿炳敢于与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郑和远航》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主要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我国古代出色的航海技术。
像这样大规模的航海,是历史上所罕见的,那课文是怎么来记叙这样的事件的呢?
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至五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主要写郑和率船队第一次航行的情况。
第六至七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写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曾七次远航,为促进我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作出了贡献。
课文第一部分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至三自然段为第一层,写1405年7月11日,在苏州府刘家河码头,郑和受皇帝派遣,第一次率船队出使西洋时的壮观场面。
(扬帆起航)第四自然段为第二层,写郑和与所到的亚非各国人民进行了友好交往。
(友好交往)第五自然段为第三层,写郑和在航行中多次战胜狂风巨浪和海盗袭击。
这是一篇叙事性较强的课文。
课文的篇幅很长,加之课后又有复述的要求,因此教学时候一定要以读为主,读悟结合。
初读时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自读,把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当成重要的初读目标来落实。
在此基础上,指名学生按自然段的试读,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通读全文,知道这是发生在600年前的事情,是郑和第一次远航,也是在中国航海史上的第一次,然而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很好的渗透意识。
要结合描写对象,渗透词义教学,联系上下文解释,而不能单独把词语从语境中拉出来,如说明人多的“人山人海”,写船大的“雄伟壮观”,展示船队的“浩浩荡荡”。
还要注意渗透数字说明方法的指导,如“两万七千八百多人”“六十二艘大船”“船长约148米”。
这些数字,不仅可以说明规模宏大、装备精良,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把这些大船称为“宝船”。
在教学中,可以依托文本,借助多媒体,引领学生亲近课文,走近郑和,走进历史,努力追求着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的双赢。
课文以《郑和远航》为题,详写可第一次远航的经过,同时也略写了七下西洋的概况以及意义。
这样写既突出了第一次远航的时间之早、意义之大,又符合《郑和远航》的题意,还可以避免详写七次可能出现的内容重复和情节雷同。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
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受残酷的刑罚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最终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赞扬了司马迁忍辱负重、矢志不渝的精神。
司马迁写《史记》的原因是教学重点之一。
在这部分教学中,我把侧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概括原因,并从中揣测人物的心理,从而感受人物写史书的原因中。
首先是司马迁面对黄河水,听着英雄的故事,内心是怎么想的;
其次是看着奄奄一息的老父,听着他的嘱托,司马迁又是怎么想的。
从这两个方面揣测司马迁的内心世界,更好地理解他写史书的原因所在。
另外,古诗的积累也无形的渗透在教学中。
司马迁求知的过程引导学生领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层含义。
司马迁是如何发愤写史记的,文中则写得比较简略,给我们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训练点:
冬天的早晨,凉气袭人,当人们,他已经。
夏天的中午,烈日当空,当人们,他仍然。
无数个夜晚,月黑风高,当人们,他依然。
采用了“读写结合”的方法,试着写司马迁在不同情景下的做法。
引导学生逐步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矢志不渝的精神。
这篇课文题为“司马迁发愤写《史记》”,题眼应该是“发愤”一词,发愤的意思是下定决心努力,围绕这个意思,出示:
发愤到底是什么?
它是司马迁受酷刑后忍辱写成的《史记》!
它是屈原遭到放逐后写成的《离骚》。
它是谈迁。
发愤是海伦。
发愤是阿炳。
发愤是。
通过拓展的“发愤是什么”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很好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搜集脑中积累的资源,加深对课文对人物更深层次的了解。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第十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在教材中的主题是“难忘的历史画面”,由一首律诗和两篇叙事文章组成,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军人的风采。
律诗《长征》是对长征的概览,《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则是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人物对长征进行了细描。
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所有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故事,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文章围绕着“杀”与“不杀”大黑骡子,彭德怀与战士们产生了分歧,彭德怀的内心也充满了矛盾。
用语言、动作、神态反应人物品质是本文最大的特点。
特别是3句命令,将一个铁骨铮铮的军人的刚毅、果断和对骡子、对战士万千柔情的彭德怀展现在大家面前。
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语言文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受到革命传统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一个中心“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让学生自己去找体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彭德怀那么爱大黑骡子,可为何还坚决下令要把大黑骡子杀掉”的句子,画出写彭德怀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
画完后在心里默默地读一读,看看自己从中发现了或体会到了什么,把自己的收获标注在书上。
这样做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充分和文本对话,潜心会文,反复研读、揣摩,走进课文,力求走进彭总的内心世界,读懂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
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一读。
这样的设计摒弃了整齐划一,寻找统一答案的告知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积累去自主阅读,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谈话中思考,感悟。
教学中,教师努力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从而让语文教学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在交流句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说话写话练习,如:
彭德怀盯着大黑骡子会想什么?
彭德怀背过脸去会怎么想?
彭德怀对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把后面的省略号补充完整等。
通过这些训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与书本,加深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通过对难点“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大黑骡子的身影融进了——”感受壮烈,升华情感。
语文教学应坚持“大语文教学观”,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时间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以,让孩子课下去阅读长征中可歌可泣的故事,如《金色的鱼钩》、《丰碑》、《倔强的小红军》等文章,将课内外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效率。
四、写事
这一组课文包括《2、暖流》《3、只拣儿童多处行》《17、爱如茉莉》《18、月光启蒙》《19、我和祖父的园子》《25、望月》这几篇文章都是以记叙为主,采取综合表达的方法,包括记叙中的描写.记叙中的说明.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
表达方式为:
完整叙事的六要素,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通过事情想要说明的道理。
都是写事的文章,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可以把《2.暖流》和《17.爱如茉莉》当做重点课文来进行精读,《3、只拣儿童多处行》、《19、我和祖父的园子》、《25、望月》和《18、月光启蒙》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