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秀教案范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3644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范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范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范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范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范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范例Word格式.docx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范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优秀教案范例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范例Word格式.docx

“我看到两个面。

”一个学生上来指了指他看到的两个面。

“和他一样看到长方体两个面的同学,请举起手。

”有几个学生举了手。

“还有和他们观察的结果不一样的吗?

一个男生上来,演示了他所站的位置只能看到一个面。

这时,老师又请“只看到一个面”的学生举手。

这一次,只有两个学生举手。

“还有没有不一样的观察结果?

一个女生又上来,她站到不同于刚才三个同学所站的位置,说:

“从这里只能看到三个面。

“你也是看到了三个面。

”老师说。

女生又重复一句:

“只能看到三个面。

”可是老师对她的“只能”没有回应。

老师转向全班,问道:

“有没有看到的不是一个面、两个面或三个面的?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学生应答,于是老师接着总结道:

“今天我们得到一个很重要的知识,观察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正面、上面和侧面

老师打开电子屏幕,边演示“课件”边解说:

“我们看到了长方体正对着我们的一个面;

伸伸脖子,又看到长方体的上面;

再歪一歪头,还能看到长方体的另一个面。

”接着,她依次向学生介绍看到的三个面的名称,特别说明长方体正对着我们的面是正面。

知道了长方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后,让每个学生在教室里找一个物体,来辨认它的正面、上面和侧面,并分别贴上相应的卡片。

老师强调:

“先找到物体的正面,再确定它相应

的上面和侧面。

学生找的物体有铅笔盒、课桌、讲台等。

有一个女生找自己身体的三个面贴上卡片,老师特别展示了她的“作品”,让小组长给她插上一面小旗。

教室中央的长方体也被贴上了很多卡片。

在这个长方体的同一个面上,有贴“正面”的,也有贴“上面”的。

在交流时,一个女生指着长方体的上面说,“这是我贴的正面?

?

”老师也给予肯定。

(上述教学片断的视频大约9分。

【案例讨论】

1.这个教学案例把教材中“观察讲台”的情境图变成观察一个长方体的实践活动,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

观察讲台与观察长方体有什么区别呢?

2.案例中组织学生观察长方体的活动过程,对学生个体而言,进行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思考或空间想象?

这个过程对发展学生个体的空间观念有实效吗?

谈谈你的看法或建议?

3.学习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这一课,需要以学生哪些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为基础?

这个案例把新知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了吗?

4.有个女生把“正面”的卡片贴到长方体上面的位置,从而在长方体的同一个面上有的贴“正面”有的贴“上面”,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情况?

发生了这些情况,临场你会怎么处理?

5.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图,怎样来设计这节课的数学活动?

谈谈你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

【教学评析或建议】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是课程改革深入人心的一个重要的观念。

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要以深入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与内涵为前提。

一年级上册学过“位置与顺序”单元,学生已经知道铅笔盒(长方体)有前、后、上、下、左、右等六个面,并经历过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汇来描述身边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

一年级下册学过“观察物体”单元,学生也获得了从不同的位置(或方向)去观

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体验。

这些都是二年级上册再学习“观察物体”的重要的认知基础。

选择观察教室里的讲台,而不选一个抽象的长方体来观察。

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熟悉的讲台比抽象的长方体更容易区别它的前、后、上、下、左、右等六个面,因此也就容易描

述如下的情境图中老师、笑笑、淘气与讲台的相对位置。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和老师的参与,帮助所有学生都认识到:

笑笑站在面对讲台的左面,与讲台距离大约一步的地方观察讲台;

淘气站在讲台前面靠右侧,与讲台距离大约两步的地方观察讲台。

接着,第二个学习任务是:

老师、笑笑和淘气分别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讲台,他们看到讲台的形状是不同的。

请“连一连,下面的图形是谁看到的?

允许一些无法独立做出判

断的学生,模仿书中的情境图,

站在老师、笑笑或淘气所站的

位置看讲台,获得直观的体验

后,再完成“连一连”的学习

任务。

第三个学习任务是:

想一想站在不同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想不来的学生,可以再去看一看。

这个学习活动可以引伸,让学生讨论:

为什么最多只能看到讲台的三个面?

所看到的这三个面有什么联系?

讨论这些问题有助于发展学生观察能力与合情推理的经验。

如果看到讲台的正面,就不可能同时看到它讲台后面;

如果看到讲台的上面,就不可能同时看到讲台的下面;

如果看到讲台的右面,就不可能同时看到讲台的左面。

当我们所站的位置能看到讲台的三个面时,就不可能同时看到与这三个面相对的另外三个面。

所以,不管站在什么位置,最多只能看到讲台的三个面。

而且这三个面不是讲台六个面中的任意三个面,而是具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个面。

也许二年级学生无法完整地表达上述思想,但让他们经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讨论,最后倾听老师的解说,促进他们进行反思性学习,对丰富他们的空间经验与发展他们的内部语言(思维)是有意义和帮助的。

第四个学习任务是:

辨认长方体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

这是名称学习,可以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新的名称与学生已有的长方体物体的前面、上面、左面或右面等概念联系起来。

案例二、“分一分与除法”的案例片断——分桃子(二年级上册)

认识平均分

“同学们见过拔河比赛吗?

“见过。

“我们班也要组织两队进行拔河比赛。

愿意参加‘多拉’队的站在这一边(指讲台右边),愿意参加‘蓝猫’队的站在这一边(指讲台左边)。

统计出‘蓝猫’队有11人,‘多拉’队有13人后,老师让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

“就按这样组成两队来比赛,你们满意吗?

”老师问。

“不满意。

“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老师又问。

“不公平。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他们队(多拉队)要分给我们一人。

“两队各有12人,就是分得‘同样多’。

我们给每队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取个好听的名字,叫‘平均分’。

”老师边说边板书:

“同样多”、“平均分”。

接着,老师先后请两位学生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

又通过实物投影仪先后展示如下两种分物操作的结果,由学生来判断它们是否平均分;

并把不是平均分的改变成平均分。

图1图2

学生的应答和表现都得到了老师的赞赏:

“了不起,一下子你们就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

动手分一分

“你们想不想动手分一分东西呢?

”老师提出第一个分桃子的问题:

“8个桃子怎么平均分给猴大哥与猴小弟呢?

”每个同学可以利用8张桃子图片,动手分一分。

学生很快就分好了。

四个孩子先后上实物展台边演示边介绍他们不同的分法:

第一个孩子:

“先分4个给猴大哥,再分4个给猴小弟。

第二个孩子:

“第一次先分2个给猴大哥,分2个给猴小弟;

第二次再分2个给猴大哥,分2个给猴小弟。

第三个孩子:

“我是一个一个地分,猴大哥1个,猴小弟1个,这样分4次把桃子分完,猴哥猴弟都分到4个桃子。

第四个孩子:

“第一次先分3个给猴大哥,分3个给猴小弟;

剩下2个再分给猴哥猴弟各1个。

对上述每一种分法,老师都给予积极的肯定。

这时,一位学生提出自己的分法:

“猴大哥让猴小弟,所以猴大哥分3个,猴小弟分5个。

”老师也给予他鼓励,但提醒他要“平均分”。

老师又提出第二个分桃子的问题:

“8个桃子要平均分给猴爸、猴妈、猴大哥与猴小弟,该怎么分呢?

交流的时候,有的学生是2个、2个分的,有的是1个、1个分的。

但有一个学生注意到了平均分给2人与平均分给4人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与众不同的分法:

“猴哥分到的4个桃子中拿出2个给

猴爸,猴弟也拿出2个给猴妈。

老师提出第三个分桃子的问题:

“8个桃子要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要怎么分呢?

”一个学生说:

“先分给每个小朋友1个桃子;

剩下的3个桃子,可以切开,每人分给半个桃子;

最后把剩下的半个桃子切成5小块,每人再分给1小块。

”另一个学生说:

“剩下的3个桃子,每个都切成5小块,每个小朋友可以再分到3小块。

“行。

”老师在肯定他们分法的同时,反复强调:

“切桃子时,每一块要同样大。

”最后,老师问:

“每人先分1个,剩下的3个不分了。

这样的分法是不是平均分?

”“是。

老师总结道:

“平均分有时刚好分完,叫没有剩余的平均分;

有时有剩余,叫有剩余的平均分。

(上述教学片断的视频大约19分。

1.这个案例的设计意图很明显,把学生对“平均分”的认知与学生“分一分”的实际操作分开,从而把“平均分”这个知识点突出出来,体现出“先知识,后应用”的教学思路。

你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与新世纪(版)“分桃子”这一节教材的编写特点与意图一致吗?

2.案例中,先后三次分桃子的活动,桃子的总数保持不变(8个),只改变平均分成的份数。

也许这种问题变式的设计能节省呈现问题情境所花费的时间,但却削弱了后续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的挑战性。

平均分的挑战性恰恰是在分的数目的不断增加上(教材中的问题

【篇三:

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集锦】

《平均数》教学案例

师:

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1:

我喜欢足球。

生2:

篮球。

生3:

乒乓球。

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

生:

好。

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

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

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儿主意。

听懂了吗?

(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

另一对也写了“凯旋队”)

行行行。

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

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

记录。

预备,开始!

20秒后,老师喊停,然后统计:

“凯旋队”:

30,“胜利队”:

29。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凯旋队”。

“胜利队”服

不服气?

“胜利队”:

不服气!

为什么?

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

应该每队再选几个。

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师:

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凯旋队”的总数

各是多少,报数。

生;

118,124.

现在胜利者是“凯旋队”,可以吗?

不可以。

(这时,老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老师决定加入“胜利

队”,欢迎吗?

胜利队:

欢迎!

现在把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

140个。

师;

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不同意!

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

师;

哦,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还用总数这个统计量来比较,显然不公平,那么,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比出两个队总体的拍球水平呢?

(学生开始思考,相互交流。

)(终于有一个声音出现了:

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可以先求平均数。

就是用拍球的总数,除以拍球的人数。

案例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节课,是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一课。

在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本人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众所周知,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

联系了生活实际,学生平时喜欢的体育活动为例子,进行分析解决有关数学问题,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会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和价值,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本案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求平均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从中发现问题,产生提出问题的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这些都是学生生活里有的,学生熟悉的事物,学生讨论、争论起来就更有兴趣。

二、是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

学生或许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经历过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

让学生经历学习的体验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质量。

比如这节课,重要的不是平均数的含义和作为代数公式的运算程序,而是它所包含的统计过程。

让学生经历了统计的

过程,而不是一来就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求平均数。

在上课时创设情景,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课堂,然后通过解决“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能不能比出两个队的排球水平呢”让学生去去发现,在比较时学生认识到必须求出平均数才能比较出谁最好,从而引出怎样求平均数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王营小学陈晓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