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0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2795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6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20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案例20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案例20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案例20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案例20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案例20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案例20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20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案例20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基础教育处于人生的基础阶段,良好的训练是必要的。

在人类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的过程中,基础教育质量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美国1994年的义务教育绩效评价是从十年教改失败开始的。

公立学校是义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因此,提升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意义重大。

在我国,家长们节衣缩食送孩子们到私立学校读书,是为了让孩子获得较好的教育。

如果说,家长关心孩子们的教育是为了家庭未来,那么,政府关心教育就是为了中国未来。

在基本解决经费之后,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成为社会关注重点。

在我国,中共十七大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针,体现在教育上,教育均等化不仅指普遍入学、教育基本设施配备标准化,更指学生都能获得良好训练,达到合格要求。

为此,在这方面有两个问题:

1.中国教育质量的现状如何?

2.如何建立有效的教育质量提升机制?

然而,我国教育存在着“公立学校等于低质量学校”、“投入高等于教育质量高”、“校舍越好等于教育质量越高”以及“升学率高等于教育质量高”等误区。

这就需要通过绩效评价,如实地向政府、社会和公众报告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状况,提供提高教育质量的政策建议,促进城乡基本教育服务的均等化。

然而,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在决定教育质量的四因素中,第一位的是教师,第二是教材,第三是教育设备和设施,最后是必不可少的教室条件。

西方的教育绩效评价实践证明,理顺政府与学校关系的核心是建立教育绩效责任体系,而绩效评价是其基础。

教育绩效评价的重要作用是显化、量化教育业绩,从而为建立义务教育绩效责任体系提供条件。

(二)教育绩效指标体系建设的框架

搞好教育绩效评价,一是必须建立合理的绩效指标体系框架;

二是必须有一套好的绩效指标。

针对上述两点,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1.搞好绩效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教育绩效评价来自于投入/产出原理,但在应用于评价上,却需要用“平面法”替代“立体法”。

“立体法”是指按公式1建立的指标体系。

………………………公式1

此法将企业的业绩与投入紧密联系起来,显然,它比较适用于评价诸如企业利润等单一业绩指标,而义务教育属于多业绩指标,且各业绩指标值无法简单相加,因此无法适用。

平面法是指将投入和产出指标平面化,通过赋予不同分值和评价标准(标杆)来评价公共支出效果。

平面法的结构为:

表1平面型的绩效指标结构

指标类型

分值

标准

一、投入指标

二、产出和业绩指标

三、能力指标

由于平面法较好地解决了公共服务支出的多目标问题,因而比较适用于义务教育评价,但它也有一个重要缺点,这就是无法将投入与产出有机联系起来,往往“投入越多,总分值就越高”。

为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建立标准,通过标准来淡化投入指标,而将重点转向业绩。

2.以“一观三论”来指导业绩指标设计

如何设计业绩指标是教育绩效评价的难点。

由于教育的业绩具有外部性,因而很难采用内部指标,而教育的外部绩效有时是无形的,这就使得指标设计十分困难。

对此,我们提出了“一观三论”(花钱买服务的预算观、公共委托代理理论、目标----结果导向理论和为“顾客”服务理论)原理,试图先厘清原理,再依据这些原理来选取指标。

(1)“花钱买服务”的预算观

政府花钱的目的是“购买”教育服务,而不是养人、养机构。

这一预算观体现于义务教育上,一是应达到普及教育的要求,使每个适龄儿童都有书读;

二是义务教育质量应达到要求,即不仅要“有书读”,而且要“读好书”。

按照该预算观,我们将义务教育绩效指标分成投入、结果和发展能力指标等三类。

①投入指标包括生均教育支出、贷款指标、学校布局指标等。

其中,生均教育支出(教育成本)是衡量投入的核心指标。

学校规模有大小,只有总投入转化为生均水平才具有可比性。

除外,还有贷款等辅助指标。

②结果(业绩)指标由三方面的多项指标组成:

A.教育效果:

主要指学业测试结果,它分为D等学生(不及格生)的比例和课程测试的平均成绩两个方面。

按西方惯例,测试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学生。

B.义务教育普及率。

C.教育的社会效果:

包括教师满意率、家长满意率和教育事故等。

③发展能力指标用于评价中小学管理、设施满足教育需求程度的指标。

发展能力既是历年政府教育投入的结果,又是教育的基本条件,因此,这类指标有助于我们了解评价对象的全面情况。

此类指标的评价原则应当是基本教育条件能满足教育的一般需要,具体包括:

A.反映教育条件方面的指标,如实验室、房舍达标等;

B.反映学校布点合理性方面的指标,如每平方公里的学校数、每万人口的学校数等;

C.反映生均教育场地方面的指标,如生均占地面积、房舍面积等;

D.反映教师方面的指标,如生师比、教职工比等;

E.反映教育基础条件方面的指标,如课程开设率等。

(2)结果导向管理

这一理论的内容:

一是绩效管理不同于现行的“过程管理”模式,而是一种“结果管理”。

从追求过程到追求结果是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为此,绩效指标的落脚点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什么是结果?

逻辑分析法模型认为,事物的运动过程可分为投入、过程、产出、结果和影响等五个环节。

结果也称为业绩,是指人们对产出的应用而产生的后果。

以不同的产出为对象,就形成了投入/产出评价、绩效评价和政绩评价等(图1)。

绩效评价是对结果的评价,美国第一个绩效评价报告就命名为“从繁文缛节到结果管理:

创造高效能低成本的政府”,该报告提出了授能员工、追求结果等四方面改革目标和384项建议。

可见,结果是建设绩效指标的主要对象和依据,是绩效指标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是绩效指标不只是测量教育部门的业绩,还起着对教育工作的导向作用。

凡是列入绩效指标的,是教育部门应当做,且应当做好的;

凡是没有列入绩效指标的,则他们可以决定做或不做。

绩效指标应当采用结果导向管理,因为现行的政府行政属于“过程管理”模式,若绩效评价也按这一思路,会产生以下问题:

①等于将其所做的事评价一遍,不仅没有意义,而且会落入“就事论事”陷阱;

②过程具有连续性和不可恢复性,因而评价是困难的;

③评价结论因人而异,易掺杂“人情”等因素。

必须指出,当前在义务教育质量上,我国教育界存在种种分歧。

我们认为:

①义务教育质量需要多方面考察,但首先应当指学生是否掌握了与该年级相适应的,应掌握的知识点,亦即“应知、应会”,而不是掌握某本教材;

②教育质量主要看效果,亦即结果,至于学校、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法,在不违背教育法前提下都是允许的。

绩效评价不仅不妨碍,而且应激励各校保持自己的特色;

③虽然学业测试未必是评价教育质量的最好办法,但中外实践表明,它是大面积评价教育质量时唯一可行的方式,故而无不采用。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仅仅凭学业测试成绩尚不足以全面反映教育质量,为此,需要家长满意率等指标加以修正。

(3)公共委托代理

最早提出“政府权力来自公共委托代理”的是17世纪英国政治家J·

洛克。

他在批判封建制度“君权神授”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权力来自“受委托的权力”的社会契约,目的是保障人的各种自然权利:

他的自由、他的财产和人人平等。

政府是人民福祉的受托人,这是不言而喻的,但人们只用于解释政治,而没有应用于公共管理,以至于说不清政府与部门关系。

我们认为,在拨款关系上,部门是公共事务的受托人,政府是委托人,预算是委托费用,这是设计教育绩效指标的前提。

然而,由于代理人可能会从自利出发,在委托代理下利用信息不对称,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等问题。

因此,政府应当建立以结果为基础的监督机制,这就产生了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将这一原理应用于义务教育绩效指标设计,我们坚持以下两点:

①分清教育绩效评价的两个层次。

这就是政府对教育局,教育局对学校两个委托层次,按照“谁出钱,谁对效果承担责任”原则,形成财政→教育、教育→学校两个评价层次。

当然,两个层次的许多绩效指标是重合的。

②区分两类绩效指标。

亦即公共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项目性支出两类,由于目的不同,因而必须分成经常性支出评价和项目性支出评价等。

(4)为“顾客”服务

在这里,“顾客”指公共服务的受益人。

绩效评价要回答“花钱是否值得”,就必须回答受益人是否满意。

当然,由于公共服务业绩既取决于部门自身努力,又取决于投入,因此,我们主张将满意率列为重要指标,但并非唯一指标,更不宜采用“一票否决”。

在义务教育绩效评价中,这一理论主要体现于:

一是根据部门的职能来设定问卷内容,通过对家长和教师的满意率调查来了解其真实想法;

二是设计“生均图书周转次数”等与业绩相关的指标;

三是与受益者无关的冗余服务不列入业绩。

(三)建立科学的教育绩效评价流程和方法

公信力是绩效评价的生命。

在指标体系建立后,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流程和方法就十分重要。

在这方面,我们的体会是要搞好四个体系的建设:

一是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数据流程和报表体系,二是要有一个客观、公正、透明的数据采集和汇总体系;

三是要建立一个业绩标准体系;

四是要建立专家评价体系。

1.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数据流程和报表体系

在建设科学、合理的数据流程和报表体系上,我们的体会是应当将绩效评价与指导管理相结合,即绩效评价结果不只是说明公共资金的效果,而且应当反映出各学校的指标差异度,为教育部门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因此,一是要区分评价指标和基础指标,评价指标是用于说明业绩状态的相对值指标,它为编写绩效评价报告和专家评价提供依据。

基础指标是学校填报,用于反映业绩实际的绝对值指标。

它们为评价指标提供依据;

二是分清绝对指标的三种来源,它们分别为:

A.由学校填报的业绩指标;

B.由中介机构产生的满意率问卷调查指标;

C.由学业水平测试产生的学生成绩分析指标。

两者的关系如图3所示:

2.搞好基础数据的采集、核查和汇总

为持续评价公共支出绩效,西方国家大多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评价信息数据库,它们还广泛地应用于纵向、横向分析。

而我国的绩效评价工作刚刚起步,有些信息现行的统计数据无法支撑,而且,既有的教育统计存在着某些失真。

为此,搞好教育绩效评价,就必须建立一个基于学校申报,由教育主管部门和中介机构核查的绩效评价基础数据体系。

按指标项统计,义务教育绩效指标体系共设有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21项(附件1),若加上基础表,则有近千项指标。

如此多的指标和由此而形成的海量数据,不仅支撑了绩效评价报告,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

但是,由于义务教育所涉学校和学生规模非常大,数据收集、逐级汇总以及统计分析工作必须借助于网络和数据库系统。

对此,我们的做法:

(1)依托计算机来处理数据,建立必要的数据勾稽关系,以检查申报质量。

通过计算机软件开发,促使绩效评价指标“版本”化和定型化;

(2)建立数据分析常模,将数据分析纳入计算机程序。

3.搞好学业水平测试和“两个满意率”问卷调查

教育机构产出的是学生,其“合格产品”是学业质量合格的学生。

因此,学业测试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为确保测试具有公信力和成绩可比,我们与有关师范大学合作,科学命题;

二是在试点地区财政、教育部门支持下,对考务工作进行严密设计和组织部署。

问卷调查是最能表达公共利益享用者和需求者真实意愿的有效途径。

为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问卷设计采取固定题与开放题相结合的方式,在确保设计准确和规范的前提下,力求简单明了。

考虑到如果问卷作假,就有可能扭曲“顾客”意愿,给决策者提供虚假信息,失去评价初衷。

因此,试点在科学设计问卷的基础上,坚持不低于20%的抽样比例,并追踪问卷的发放和回收过程,以确保问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4.建立评价标准体系

标准的建立是评价判断的参考依据和评价结论得出的必要前提。

义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很多带有显著绩效特征的指标缺乏现成的历史参照数据,因此,建立合理标准值体系相当困难。

为实现科学评价,中心在尽量实现定量(标准值)表述的前提下,建立起包括行业标准、计划标准、历史标准、经验标准在内的系统评价参照标准体系。

同时,指标权重高低对被评价人具有很强的导向性,赋予指标不同权重是决定指标重要性,进而影响评价结论的关键。

义务教育支出评价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

具体做法是由相关专家和从事财政管理的实际工作者,采取调查问卷形式,独立将100分总权数分配给各项指标,然后综合分析专家意见,确定每项指标权重。

绩效评价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因此义务教育产出与结果类指标所占权重最大。

5.建立委托专家评分的制度

应当指出,义务教育绩效不只是财政部门,而且是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等部门关心的事,在义务教育绩效评价委托代理制下,如何发挥各方面专家的作用,共同为政府出主意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邀请了人大、政协、政府和党委的政策研究部门的有关人员为专家,由他们对义务教育评价结果进行打分,并通过绩效评价报告。

这些做法,不仅提高了绩效评价的公信力,而且报告更符合实际,提出的建议更具有政策价值。

二、义务教育绩效评价的部分结果分析

实践是检验绩效评价结果的标准,在有关财政、教育部门的支持下,中心按上述绩效指标和评价标准,进行了连续三年的绩效评价试点。

虽然试点地区不同,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同,但仍然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绩效评价结果基本符合义务教育实际

能否客观公正地反映教育的实绩,事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生命。

从地区看,实绩也就是用指标体现的,并最终体现于分值的不同地区的义务教育差异度。

通过三年的绩效评价试点,我们认为,指标体系基本上达到了这一要求。

表2三次教育绩效评价试点情况

地区

时间

基本情况

无锡、郑州、银川、庄浪等三市一县

2943所学校参加数据填报;

753所抽样学校参加课程测试,测试学生为万人次;

参加测试学校均参加问卷调查,共回收教师问卷13022份,家长问卷62195份。

江苏全省

7786所学校参加数据填报;

349所抽样学校参加课程测试,测试学生为18万人次;

参加测试学校均参加问卷调查,共回收家长问卷94544份,教师问卷29722份。

浦东新区

182所学校参加数据填报;

8所抽样学校参加课程测试,测试学生达4172人次;

抽样36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家长问卷5685份,教师问卷2713份。

一是从2005年的四个试点地区(江苏无锡市、河南郑州市、宁夏银川市、甘肃庄浪县),共计753所学校和78908名学生(学校的覆盖率为%,义务教育学生的覆盖率为4%)参与的数学、阅读和科学三门课程的测试结果来看,四地区的平均成绩:

小学为分,初中为分;

D等学生比例小学为%,初中为%。

分地区看,东部无锡市的平均成绩初中为分,小学为分,D等比例分别为%和%。

庄浪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各项指标较低。

分城乡看,农村学生的D等比例较高。

二是从2005-2007年的两个满意率调查结果看,各试点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总体上是好的,均达到“基本合格”以上。

如表3和表4所示,2005年三市一县试点的教师满意率和家长满意率分别达到%和%,均为“基本满意”;

2006年江苏试点的教师满意率和家长满意率全省平均为%和%,均达到“满意”程度。

表3三市一县的生均成本、满意率、学业测试成绩

教师满率(%)

家长满意率(%)

小学

初中

生均成本(元)

平均成绩

D等比例(%)

数学

语文

科学

无锡

郑州

银川

庄浪

注:

测试成绩等级为:

A级(100-85分);

B级(85-70分);

C级(70-60分);

D级(60分以下)

表4:

江苏省14市的生均经常性支出、满意率、学业测试成绩

教师满意率

家长满意率

小学生均经常性支出

初中生均经常性支出

学业测试成绩

阅读与写作

D等比例

全省平均

苏南

苏州

常熟

南京

常州

镇江

苏中

南通

扬州

泰州

苏北

盐城

淮安

连云港

宿迁

徐州

上述结果至少说明:

一是中国的义务教育是有成效的,通过政府的连续投入和体制改革,我国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9年制教育的全国普及和由农民、家长分担到政府免费,这是一大奇迹。

广大家长、教师对这些政策是普遍认可的,对中国的义务教育政策总体上是满意的。

二是无论从东、中、西部的经济实力、教育投入、教育质量和绩效现状看,绩效评价结果与现实状况总体上是一致的,这也说明了这套评价指标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出不同地区政府的义务教育业绩,并具有导向价值。

(二)消除地区、城乡质量差异是义务教育均等化的方向

我们认为,评价义务教育质量不只指学业测试的平均成绩,更要看测试成绩的D等学生,即不合格成绩学生的比例。

美国2001年颁布的“蓝丝带法案”就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将教育均等化由学校配置标准化、拨款的标准化提高到了学生获得教育服务的最低均等要求上,显然,这才是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

表5表明,我国的地区间、城乡间义务教育质量差异巨大。

以2005年的三市一县评价结果为例,初中生的D等比例,最高的甘肃省庄浪县达到23%,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一的孩子名为初中毕业,实际为小学文化程度,而无锡市仅为

4%。

表5也表明,江苏省地区间义务教育的质量较大,三门课程平均的D等比例,小学城市为%,农村为%,初中城市为%,农村为%。

而省内十四市之间的学业测试成绩差异相对较大,以科学为例,全省平均的D等比例为%,最低的南京市为%,而最高的连云港市为%,相差近三倍。

浦东新区的学业测试结果也表明,D等学生比例高的都是农村学校(图3)。

表52005年江苏省义务教育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城乡分布

指标

合计

小计

城市

县镇

农村

数学D等比例

阅读与写作D等比例

科学D等比例

三门课程平均D等比例

这一事实表明,我国在义务教育质量上,地区间的差异大于城乡差异,这既与不同地区的教育投入有关,也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以及采取的措施有关。

看来,在解决义务教育经费后,提高教育质量将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主攻方向。

(三)教育投入不足仍然是中西部地区的重要问题

经费对于义务教育的规模和普及程度的限制作用是明显的。

应当指出,2005年以来,国家通过建立中央和省级分担经费的机制,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问题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转移支付的标准较低,加上城市教育经费快速增长,因而城乡教育经费的二元化问题仍然存在。

从表4不难看出,“三市一县”初中生均成本最高的无锡市达到元/生,而最低的庄浪县仅为元/生,二者的差异率近4倍。

表6表明,无论从生均经常性经费支出,还是从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指标看,江苏省地区间的差异程度均大于城乡差异程度。

从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占当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指标看,存在最低8%和最高24%的幅度差距。

从生均基本支出占人均GDP的百分比看,存在最低%和最高%的幅度差距(详见附件3之附表1)。

说明各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如图4所示,而对14个城市的生均经常性经费的基尼系数计算结果为,镇江、扬州等十市%的义务教育学生只占用了全省%的教育资源,而苏州、无锡、常州和南京等四市%的义务教育学生却占用了全省%的教育资源。

基尼系数说明,江苏省不均等程度较严重。

若按县统计分析,则基尼系数会更大。

表62005年江苏省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

指标名称

城乡差异程度

地区间最高差异程度

城乡差异

程度

生均经常性经费支出(元)

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元)

1.城乡差异程度指同一地区城市与农村的经费支出差异程度,其公式为:

城乡差异度=城市/农村。

2.地区间最高差异程度指同一指标的全省不同地区的最高差异程度,其公式为:

地区间最高差异度=指标值最高的城市/最低的城市。

造成义务教育城乡经费的二元结构与现行的地方供给经费,中央和省定额补贴的财政制度有关。

这一制度既造成了农村教育经费相对短缺,也造成了城市教育资金的边际效率下降。

例如,浦东新区2006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