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四.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4277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四.docx

《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四.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四.docx

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四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四)

24.周朝打破了商朝把对神鬼的祭祀权高度集中在王室手中的局面,将祭祀天神、地柢、人鬼的权力像金字塔式的分掌于天子、诸侯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周朝

A.确立了君权至上的思想B.由重神事转向了重民事

C.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政治制度建设更加完善

25.下表内容是两晋南朝吏部尚书和尚书吏部郎出身高门、一般士族和寒门各占的百分比(吏部尚书和尚书吏部郎均为尚书省吏部的属员,握有“参掌大选”的实权)。

由此表中的信息可知,当时

A.社会阶层固化问题较为严重B.寒门势力彻底衰落

C.察举制已经不适应社会需要D.官僚政治完全崩溃

26.北宋建立后,中枢体制上改变了唐朝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的权力运行模式,而是以中书、枢密分掌民政与军政的二府制下按照“依事系任”的原则进行事权分割。

此变化说明

A.皇权独大的局面开始形成B.中枢机构的职能更加明确

C.中央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D.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

27.明朝思想家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讲学,不仅犹如“孔子设教杏坛”,其弟子中“陶人不止乐吉韩贞,樵人不止乐斋朱恕”,而且讲学内容多是“百姓日用”之学,以“百姓日用即道”替代了正宗儒学的圣经贤传。

这反映了当时

A.“异端”思想冲击了儒学地位B.传统儒学在民间丧失了根基

C.理学思想趋向于世俗化发展D.宋明理学体系已经彻底崩溃

28.洋务运动期间,尽管洋务造船厂相继生产出一些“国造”船只,但“中国造船,无论木、铁、钢、铜等料,无不购诸外洋”。

这反映出当时

A.洋务企业生产毫无技术的创新B.造船业对外依赖性较强

C.洋务企业经营方式走向市场化D.近代洋务企业资金薄弱

29.下图内容是1894年和1913年中国近代产业资本中私人资本和国家资本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此变化情况说明这一时期

A.政府忽视了对产业部门的投资B.国内政局加速了国家资本的流失

C.工业化的主导力量发生了转移D.中国抵制外国资本的实力减弱

30.1933年9月,面对国民党发动的第五次“围剿”,中共中央提出,“必须立即战斗的动员群众在‘粉碎敌人的新的五次“围剿”’‘保卫与扩大苏区’‘不让敌人蹂躏一寸苏区’‘争取苏维埃在全中国的胜利’等口号的周围……保卫苏维埃”。

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中央红军的力量空前强大B.中央红军反“围剿”坚持人民战争原则

C.中央苏区急需巩固扩大D.中央红军对敌军事斗争出现冒险倾向

31.2014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编著的《解读中国外交新理念》中指出:

近年来,我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新倡议,携手打造命运共同体。

由此可知,我国

A.开始致力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B.开始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C.谋求与世界的良性互动D.成为区域国家关系中的主导力量

32.只要将近现代西方民主和(古代)雅典民主作一比较,不难发现雅典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实际上是近代以来在各国出现的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胚芽。

”此观点旨在说明

A.古代雅典民主形式影响深远B.古代雅典开创了近代民主范式

C.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缺乏创新D.古代雅典民主制最具有普世性

33.1654年4月5日,英国与荷兰两国签订了《威斯敏斯特和约》。

根据和约,荷兰承认英国在东印度群岛拥有与荷兰同等的贸易权,同意支付27万英镑的赔款,同意在英国水域向英国船只敬礼,并割让了大西洋上的圣赫勒那岛给英国。

导致此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建立了强大的殖民霸权B.荷兰缺少坚实的工业基础

C.荷兰的商业贸易日益萎缩D.英国扩大了美洲殖民地

34.下图显示的是20世纪50至80年代苏联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的工业产值比较情况,据此可知,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A.过分追求稳定发展导致出现停滞B.突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

C.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地方D.体现了对原有经济体制的回归

35.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使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增加,这对那些发展滞后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坚持自己的利益是有帮助的。

这说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A.加剧了全球化进程中的矛盾B.有利于滞后国家融入全球化

C.有利于全球化的均衡化发展D.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互促进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

英国的工业发展从棉纺织业开始,主导产业就是棉纺织业,为满足市场需求,棉纺业率先推行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在示范效应和利益驱动下,轻工业部门随后纷纷实行机器生产。

机器的推广使用推动了蒸汽机和诸多其他机器的研究开发,并推动煤炭和冶金工业快速发展,轻、重工业大发展引发人口大量流动,进而推动交通运输业大发展。

随着大工业和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机器制造业逐步成为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主导产业,从而进入到重化工业阶段。

——摘自陈一鸣《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特点及其启示》

材料二

近代中国工业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其封建性质浓厚,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近代中国工业化缺少资本原始积累,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内部没有先进的技术、财力支持,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军权的专制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先官后民,没有群众基础,从而也就没有内部自发形成的自由竞争的基础,所以发展根基是不稳定的。

——据李玲《浅析近代中国工业化特点》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业化过程的特点和对英国经济产生的积极影

响。

(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工业化过程与英国工业化过程相比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

(13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下表是中国与西方主要传统节日的对比情况表。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从1952年秋至1956年5月,我国以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为蓝本,在高等学校体制和教学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主要表现在:

第一,通过院系调整,建立了以单科院校(尤其是工科院校)为主的大学体制和以“大学一系一教研组”为结构的大学内部组织;第二,通过教学改革,建立了以专业为中心、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继而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制度。

不过,在对全面、系统、大规模地学习苏联模式进行肯定的同时,还应当看到,老解放区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对广大工农群众开门的办学经验,同样对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

——摘自陈磊、栗洪武《也论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高等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因。

(6分)

 

4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朝鲜战争结束,美国政府认为,“共产党国家只不过将停战作为削弱和分裂自由世界的手段”。

据此,艾森豪威尔政府一方面加强对日韩的援助,另一方面努力促成“尽旱建立包括菲律宾、日本、中华民国、韩国在内的……西太平洋集体防卫体系”。

因此,朝鲜战争之后,美日韩三国的同盟关系也有了新进展。

1953年11月17日,美韩正式签署《共同防御条约》,这标志着美韩同盟的建立。

从此,韩国正式成为美国在东北亚的一个重要盟友。

——据夏季亭、齐廉允《朝鲜战争与东北亚格局》整理

(1)根据材料,指出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在东北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所采取的措施对东北亚局势的影响。

(9分)

 

4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932年4月,吉鸿昌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按党的指示潜赴泰山联络冯玉祥出山组织武装抗日。

随即毁家纾难,变卖家产6万元购买枪械。

1933年5月,他与冯玉祥、方振武在张家口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二军军长、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部向察北日伪军进击,连克康保、宝昌、沽源、多伦四县,将日军驱出察境。

蒋介石反诬同盟军破坏国策,令何应钦指挥16个师与日军夹击同盟军。

吉鸿昌率部战至10月中旬,因弹尽粮绝而失败,潜往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活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吉鸿昌进行抗日活动的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吉鸿昌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抗日战争中的地位。

(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