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2759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37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文档格式.docx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文档格式.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文档格式.docx

首次报道:

1965年5月,地质工作者在云南元谋进行地质考察时,偶然发现两颗浅灰色、石化程度很深的猿人牙齿化石,经研究发现,两枚牙齿同属于一个男性成年人个体,有明显的原始性状。

经测定,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为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

牙齿告诉了我们什么秘密?

伴随元谋人牙齿的出现,还有一些石制品,属于旧石器,其形状包括尖状器、刮削器和砍砸器。

在统一地层中还发现大量炭屑和烧焦的骨头及动物化石。

这些石制品是做什么用的?

4.头盖骨的分量——关注“北京人”

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学家先后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遗址外发现3枚人类牙齿化石,将其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人”

图片资料:

元谋人北京人牙齿化石对比

北京人的牙齿化石和元谋人的牙齿化石相比有何特点,说明什么?

1929年,中国青年科学家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伺候又相继发掘出土4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再次震惊国内外。

探究活动:

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

探究内容

探究结果

主要依据

结论

体貌特征

食物,如何食用

社会组织形式

使用工具

工具的制造方法

如何使用工具获取食物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描述人类进化的过程。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阅读资料讨论并回答。

学生通过学习及讨论,认识元谋人已经会使用工具。

学生仔细阅读资料并观察图片,发现两种人类在牙齿上的区别,并逐步认识北京人相比元谋人的变化。

学生阅读资料并回答以下问题:

(1)北京人的存活时间、脑容量特点。

(2)寻找丢失头盖骨的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探究表格。

锻炼学生的图片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惯出分析能力及知识概括总结能力。

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以“化石”为主线,突出教学重点并让薛恒认识化石在考古发掘中的重要作用。

从更细致的角度进一步了解北京人的具体特点,突出本科学习的重点及难点,课堂上打破常规,让学生自发的讨论,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课堂小结

作为地球上的高级生物——人类,当我们在思考自我,思考社会,世界与未来的时候,我们必须先了解我们的起源。

生物进化的规律告诉我们必须懂得“优胜劣汰”的法则,元谋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而北京人则向我们还原了人类最真实、最残酷的生存环境,在与自然界的不断斗争过程中,不断磨合,一步步走向颈部,走向文明。

教学反思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情况:

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历史文物图,寻找途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3.认同先民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理解私有财产、贫富分化、阶级等概念及这些概念出现的背景。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解读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让学生用表格的形式归纳两个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可采用表格形式列举出来。

方法指导二:

教会学生通过图片对比,联系所学的知识,总结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上的进步。

方法指导三:

知识模块可采用博物馆解说员、情景再现等方式进行展示。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最古老的人类,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知识了在早期人类时期,他们是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住在洞穴和树上,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但也有很多不便之处,随着人类的进步,人口的增多,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人类开始过着较为稳定的定居的农耕生活,你想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吗?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

自主阅读课本P6~9页内容,完成第1~3题。

1.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什么时间的什么地点?

生产工具怎样?

他们种植什么作物?

住什么样的房子?

手工业制造有哪些?

  

原始居民

时间

地点

生产工具

农作物

房子

手工业

河姆渡原

始居民

距今约七

八千年

长江流域

磨制石器、

骨耜

水稻

干栏式房屋

陶器、玉器、

原始乐器

半坡原始

居民

距今约

六千年

黄河流域

耒耜、石刀

半地穴

式圆形

房屋

彩陶

  2.河姆渡人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河姆渡人已使用磨制石器,用骨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

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

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3.河姆渡人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的房屋,而半坡原始居民却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

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

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又低。

两地原始居民,正是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考虑,而建筑的房屋是不同式样的,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因地制宜的特点。

知识模块二 原始农业的发展

自主阅读课本P9~10内容,完成第4题。

4.简述原始农业的发展状况。

(1)逐渐学会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

(2)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3)会使用耒耜农具耕种;

(4)对农业有两大贡献。

(粟和水稻)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

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

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简述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

(从生活年代、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建筑形式、农作物品种、原始家畜饲养业、手工业等方面介绍)

2.说说我国原始农业对世界的两大贡献。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在历史剧“河姆渡人”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C )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2.假若你拜一位河姆渡人为师学艺,你不可能学到的技术是( B )

A.挖掘水井技术B.纺线织布技术

C.制作玉器技术D.制作陶器技术

3.半坡人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A )

A.彩陶B.黑陶

C.白陶D.红陶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D )

A.北京人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D.半坡人

5.下列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某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该原始居民应是( B )

磨制石锄) 

骨制箭头)

纺轮) 

刻有符号的陶片)

A.北京人B.半坡人

C.元谋人D.河姆渡人

6.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共同点是( A )

A.以原始农业为主

B.以饲养家禽家畜为主

C.以采集渔猎为主

D.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

7.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大地,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 A )

A.自然环境不同B.使用的工具不同

C.生活习惯不同D.思想意识不同

8.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是什么结构的房子?

其主人是哪一远古居民?

这种房子具有什么优点?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半坡原始居民;

冬暖夏凉。

(2)图二是什么结构的房子?

具有什么优点?

干栏式圆形房屋;

河姆渡原始居民;

通风防潮。

(3)如果你有幸到图二去做客,主人有可能送给你哪些礼物作为纪念?

如果你有幸到图一做客,主人招待你的主副食是什么?

礼物:

玉器、乐器;

主食:

粟,副食:

鱼、肉、蔬菜等。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第3课远古的传说

1.通过阅读炎黄联盟及黄帝的贡献,学生较清楚地了解黄帝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史实。

2.通过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先民传说时代的发展进程,初步培养学生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对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

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的重大贡献,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和炎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始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意识。

黄帝对华夏族的贡献。

正确认识尧舜禹“禅让”的含义。

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让学生结合书本归纳梳理,识记相关基础知识点。

尝试使用歌谣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炎黄、蚩尤,涿鹿大战。

蚩尤被杀,华夏出现。

尧舜品高,拔能择贤。

禅让实行,民主推荐。

第4题难度较大,结合本课知识及第2课内容,前后联系认真分析,理清思路,认真记录。

知识模块一可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

知识模块二可采用百家讲坛等方式进行。

在古都西安和革命圣地延安之间,有一个黄陵县。

据传,黄陵县因华夏族始祖黄帝的陵墓坐落于此而得名。

黄帝陵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亿万炎黄子孙的崇敬和祭奠。

每逢清明时节,全国各地的群众和海外赤子以及当代的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纷纷前往祭奠和敬拜,表达自己对黄帝的景仰。

孙中山先生曾写道: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毛泽东在1937年《祭黄帝文》中赞叹这位中华民族的祖先: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黄帝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尊敬?

他对中华民族有什么杰出的贡献?

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来探讨上述问题的缘由吧!

知识模块一、二 炎黄联盟、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自主阅读课本P12~14内容,完成第1~3题。

1.结合教材找到部落首领、部落战争、华夏族的形成。

部落首领:

炎帝、黄帝。

部落战争: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

华夏族的形成:

炎帝和黄帝结为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2.传说中炎帝和黄帝对人类有哪些贡献?

炎帝: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还会天文历法。

黄帝: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船只,学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等等。

  3.请您试着分析并说出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区别:

历史事实是真实可靠的,而传说难免夸张虚构。

联系:

不少传说生动反映了人类历史,包含极有价值的内容。

知识模块三 尧舜禹的禅让

自主阅读课本P15内容,完成第4~5题。

4.禅让制的实质是什么?

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5.结合教材你认为尧、舜、禹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尧:

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舜:

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禹:

率领居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1.华夏族是怎么形成的。

2.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举出实例说明。

1.“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此诗是纪念谁的碑文( A )

A.黄帝         B.大禹

C.蚩尤D.女娲

2.中国被称为“丝绸的故乡”。

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是( D )

A.黄帝B.伶伦

C.仓颉D.嫘祖

3.2014年5月,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D.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技术

4.下列人物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是( B )

A.尧B.禹

C.舜D.黄帝

5.今天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通过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称为( B )

A.推选制B.禅让制

C.民主制D.选举制

6.《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现象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D )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人时期

C.黄帝、炎帝时期

D.尧舜禹时期

7.从尧舜禹的“禅让”可以看出,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标准是( B )

A.财富多寡B.选贤与能

C.是否有治水之功D.家族谱系

8.原始社会终结的标志是( C )

A.禹当上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B.禅让制被破坏

C.禹建立了夏朝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 二月二,龙抬头;

三月三,拜轩辕。

黄河水,黄土壤……拜与祭,得益彰;

敬始祖,伏尚飨。

——河南新郑《拜祖文》

(1)材料一中轩辕指的是谁?

后人如何尊称他的?

黄帝;

人文始祖。

(2)材料一表达了孙中山对“轩辕”怎样的感情?

崇敬、热爱。

(3)在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举行这样的公祭活动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向心力,加强团结,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完成。

10.看图片可以感受历史,下面是古代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黄帝、尧、舜、禹画像。

看图回答问题。

图三)

图四)

(1)图一所示人物又被称为什么?

你能说出他的几个贡献吗?

人文始祖;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

(2)在这些首领中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相关的人物有哪些?

这种制度叫什么?

尧、舜、禹;

禅让制。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课时)

1.识记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

2.通过探究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汤灭夏建商、武王伐纣建立西周以及西周的分封制等问题,体验独立思考和归纳比较的过程。

3.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

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

还要认识到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压迫、剥削的残酷性。

夏朝的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的分封制。

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教会学生用歌谣的方式记忆本课知识点:

商末纣王真无道,

酒池肉林炮刑造。

重税酷刑压百姓,

荒淫残暴政权倒。

武王伐纣西周立,

奴隶分封立等级。

幽王烽火戏诸侯,

平王迁都东周起。

知识模块一、二可采取情景剧场、百家讲坛等方式进行。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我国进入奴隶社会。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商灭亡,西周建立。

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知识模块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自主阅读课本P18~21内容,完成第1~3题。

1.夏、商、西周的兴亡。

建立时间

建立者

暴君

都城

重大事件

约公元前

2070年

阳城

①禹传位于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②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1600年

盘庚迁都到殷(即今天的河南安阳)

西

1046年

武王

厉王

幽王

①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

双方在牧野(今新乡)大战

②西周实行分封制

2.“公天下”是如何变成“家天下”的呢?

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国家机构都包括哪些设置?

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1)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夏朝的建立。

(3)夏朝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订刑法,设置监狱。

(4)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3.夏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灭亡原因:

①夏桀实行暴政,引起人民的怨恨,失去民心,导致夏朝被推翻;

②商汤礼贤下士,重用人才,实行仁政,是位有才能的君主,使得商国逐渐强大起来。

启示:

统治者要懂得重用人才、勤政爱民、戒奢从俭。

知识模块二 西周的分封制

自主阅读课本P21~22内容,完成第4题。

4.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1)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

(2)内容: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

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1.简述夏、商更替的相关史实,从夏、商的更替过程中,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2.话说分封制。

(从实行的目的、内容和作用等方面介绍)

1.我国古代的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开始于( C )

A.尧传位给舜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位给启D.商汤灭夏

2.如图是反映夏桀与民关系的图画,此图说明了( D )

A.君民关系融洽

B.统治者很随和

C.老百姓愿意为桀提供服务

D.桀残暴,不顾百姓死活

3.人们经常把帮助坏人做坏事叫作“助纣为虐”,其中的“纣”是指( B )

A.夏桀B.商纣

C.周厉王D.周幽王

4.下列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A )

A.牧野之战B.盘庚迁都

C.西周分封D.国人暴动

5.香港某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

中四上》中提到:

“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材料中的“诸侯”产生于( B )

A.世袭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奴隶制

6.右图的主题是( D )

A.社会紧密团结、和谐

B.人员分工明确

C.社会结构复杂

D.社会成员等级分层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朝征讨有施国,有施国抵抗不过,请求投降。

桀把有施国国君的义女妺喜封为皇后,宠爱无比。

他下令征集民夫,为妺喜重新造一座华丽的高大的宫殿,宫内的一切都奢华无比。

夏桀每日陪着妺喜登倾宫,观风光,尽情享乐。

其实妺喜是专为倾覆夏国而来的,因此她变着花样来使夏桀浪费民力财力,使民怨沸腾。

但夏桀对她的要求百依百顺,样样照办。

材料二 他在殷都“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和后妃大臣嬉戏游乐。

在殷都附近建造巨桥粮仓和高大的鹿台,用来堆集从全国掠夺来的粮食和财宝。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课本知识分析一下夏桀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

夏桀搜刮民财,贪图享乐,实行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位统治者的奢侈生活,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商纣;

最终在牧野被周武王打败。

(3)结合他们的统治的最终结果谈一谈给你的感想与启示。

暴政往往导致亡国,统治者应实行仁政,这样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适诸侯,曰巡守;

巡守者,巡其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材料二 周公教成王说:

“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

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三 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1)材料一中的“巡狩”和“述职”各指什么?

诸侯和天子的关系如何?

“巡狩”指天子巡视诸侯管辖地区;

“述职”指诸侯朝见天子;

诸侯和天子的关系是:

诸侯服从天子,对天子尽义务。

(2)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这些受封诸侯有哪些义务?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作战。

(3)你认为分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