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夯基培优卷05中外历史刚要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4272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夯基培优卷05中外历史刚要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夯基培优卷05中外历史刚要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夯基培优卷05中外历史刚要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夯基培优卷05中外历史刚要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夯基培优卷05中外历史刚要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夯基培优卷05中外历史刚要下.docx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夯基培优卷05中外历史刚要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夯基培优卷05中外历史刚要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夯基培优卷05中外历史刚要下.docx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夯基培优卷05中外历史刚要下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培优卷05

一、单选题

1.修昔底德的史学贡献不仅是古希腊时期历史记载的进步,他坚持求真的态度、理性批判的原则开创了历史的先河。

关于修昔底德在希腊文化史的地位,最准确的是(  )

A.首创“历史”一词B.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C.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D.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

2.“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与其成就相比的东西。

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

”这段话的含义是

A.希腊文化的源头是东方农耕文明B.东方文化对希腊文化有重要影响

C.希腊文化完全是东方文化的翻版D.东方文化远比希腊文化先进深邃

3.有人这样描绘罗马城:

“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

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帝国内部贫富差距悬殊B.帝国经济发展空前繁荣

C.原始手工业比较发达D.罗马是世界贸易的中心

4.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下,地产不能随意变卖,但很多人利用技术上的漏洞,脱离此种束缚。

名义上不出售,卖方仍自称“领主”,将土地“封”给买方,约为“陪臣”,得价之后只责成他供奉一点名义上的义务,甚至“每个夏天采办一朵蔷薇花”即可。

这说明

A.当时西欧封建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B.人文主义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偏差

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关系变化

D.契约制度是维系欧洲发展的根本

5.美国史学家朱迪斯·本内特在他的书中写道:

“当时的伦敦人以他们的城市为豪:

‘伦敦享受着新鲜的空气,笃行着基督的教诲;它拥有坚固的城防以及自然优美的环境;市民以它为荣耀,女人含蓄有礼。

伦敦是座幸福的城市,不仅百业俱兴,还是养育高贵人物的摇篮’。

”材料中的“当时”应是

A.中世纪早期

B.中世纪后期

C.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

6.陈衡哲《西洋史》中记载了一位法王的所作所为:

“他靠了狡计,靠了酷刑,靠了兵力……竟使法王的领土加增了一半。

在政治方面,他的权利尤能推及他的领土以外,他已禁止了诸侯的私铸钱币,已使他的法律通行于法国全境之内。

”据此推测这位法王的生活年代是()

A.13世纪B.15世纪C.17世纪D.19世纪

7.有学者认为:

“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

”在此作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现实原因是

A.西欧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欧洲社会对东方商品的渴求

C.垄断贸易引发了激烈的商业竞争D.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主要商路

8.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

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

“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革命的开展

C.“商业革命”的影响D.亚洲人口的膨胀

9.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马尼拉帆船贸易在浩渺的太平洋上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

借此,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反过来,美洲的作物烟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银元等传播到中国。

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开辟

A.引起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B.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C.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完成了美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10.有学者指出,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

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和哲学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

材料旨在说明,牛顿学说

A.开始动摇封建神学在欧洲的统治地位B.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C.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方法D.构建了一个科学与民主的崭新时代

11.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17——18世纪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

“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老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温和中包含看刚健,渐进中累积看大步。

”他评价的是

A.法国共和政体B.英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民主共和制D.德国君主立宪制

12.美国学者彼得·盖伊指出:

“如果说启蒙哲人是一个家族的话,那么这是一个喧闹的家族,他们是战友,而且常常有着深厚的私人友谊;但是,除了以推动共同的事业为最大乐事外,其次就是以批判战友为乐事了。

”这可以用来说明启蒙思想家

A.缺乏人文主义的情怀B.践行了理性主义的原则

C.言行出现相悖的现象D.忽视了道德的核心价值

13.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

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14.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

“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

”恩格斯意在说明

A.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B.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

C.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D.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

15.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时,社会和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A.海外市场的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B.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C.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

D.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

16.被贩卖至美洲的非洲奴隶逐渐适应了一个混合着欧洲、美洲和非洲各种因素的社会,他们将西非乐器、音乐、语言、宗教信仰和种植园生活融合在一起,在奴隶数量较多的地区最为常见的就是几种非洲语言和欧洲语言相混合的克里奥语。

这主要是强调黑奴贸易

A.隔断了黑人奴隶的文化传统

B.客观促进非洲文化的近代化

C.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

17.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出现各主要先进国家“竞相开放”的局面。

这一变化

A.巩固了英国世界强国的地位

B.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D.导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18.当15~16世纪西、葡两国绕过好望角进行殖民侵略和瓜分时,英国将注意力集中在北路,企图从北方打开东方殖民贸易的大门。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英国是新航路的开辟国B.西葡两国共同对抗中国

C.东方已被西、葡两国瓜分D.英国综合实力相对较弱

19.《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指出:

“(协会)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

”这表明第一国际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工人运动走向高潮

B.组建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C.加强对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

D.加强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与合作

2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

”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D.新科技革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1.某学者认为,在评价苏联模式时,一定要结合苏联共产党的抱负,看这个模式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和实现了这种抱负。

苏联共产党的抱负含有三层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追赶先进国家;谋求国际权势。

该学者意在强调苏联模式

A.造成了经济结构上的失衡B.以计划经济和高度集权为特征

C.在战略定位上具有盲目性D.致力于提升自身制度的优越性

22.1927年苏联第聂伯河水电站开始动工建设。

它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水电站和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由苏联水利建设专家设计、美国水电专家小组指导。

历时5年,先期5个发电机组建成投产。

据此可知当时

A.美苏两国由对手变成盟友

B.苏联推崇市场经济体制

C.新经济政策影响并未消失

D.苏联工业位居世界第二

23.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

“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24.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

"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

"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25.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形成了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B.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成为美苏“冷战”加速瓦解的根本原因

D.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

26.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

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

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27.路德认为:

在人间有三种基本秩序是不可侵犯的,分别是政府、教会和家庭。

政府必须掌握在诸侯和贵族手里;家庭必须对政府服从;教会分为“不可见的教会”和“可见的教会”,前者存在于天国之中和信仰者的心灵之中,后者存在于人间,应归世俗政府管理。

路德的上述观点

A.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B.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

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建立

D.强调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28.“支持我们担当国际领导的支柱是我们的民主思想和价值观所产生的力量……因此,全世界走向民主和自由市场的走势有利于促进美国的利益”。

材料反映了美国

A.致力于推进人类民主化进程

B.积极承担领导世界的职责

C.打着“民主”旗号谋求霸权

D.致力于推动全球一体化

29.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辟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通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

其所产生的影响是

A.重新联结传统商路B.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

C.世界市场快速形成D.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30.“在短短的30分钟电视晚间新闻内,来自世界所有地区的,尽可能包括所有生活领域的影像流动,把观众变成了在世界星云旋涡中漂浮的一个小小分子,大家都归属于同一个星球的同一个历史发展。

”材料主要反映了

A.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和流动性B.传媒技术发展有利于全球化

C.互联网技术缩短了世界距离D.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